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十二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281679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十二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十二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十二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十二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十二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十二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十二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二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教者: 于小红,有人说他会能点石成金术,他能够把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变成金子(Au),你认为他的说法有科学道理吗?,复习目标,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变化中物质质量变化的现象;能设计实验证明守恒定律。 能应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释没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简单化学反应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1. 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 2.使用范围 (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_变化,不适用于_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指“质量”守恒,不包括其

2、他方面的守恒,如体积等。 (3)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非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_ (“能”或“不能”)计入“总和”中。,质量总和,质量总和,化学,物理,不能,(2013湖北)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 4g二氧化碳,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水受热后可变成10g水蒸气 B.1L氧气跟2L一氧化碳气体反应可生成3L二氧化碳 C.完全电解10g水得到氢气和氧气之

3、和仍是10g D.3g碳在16g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19g二氧化碳,3.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反应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_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密闭,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在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 ( ),质量守恒定律 4. 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前后原子的_没有改变,_没有增减,原子的_也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种类,数目,质量,1.(2015荆州)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 ) 原子的数目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种

4、类 物质的质量总和 物质的种类 A. B. C. D.,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用硝酸钾(KNO3)、炭粉(C)和硫磺(S)混合制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黑火药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 ( ) A.K2S B. H2O C.CO2 D. N2,3.浓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4HNO3 4RO22H2O,则R的化学( ) ANO2 BN2O CN2 DNO,(2015甘肃兰州)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2.0,乙可能是催化剂 B.甲和丙是反应物 C.

5、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是1:2 D.丁一定是化合物,1.(2016北京)下列关于S+O2 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SO2 SO2 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 C.Fe与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D.熟石灰与盐酸反应:Ca(OH)22HCl=CaCl22HO2,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