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2课时教案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81195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2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2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2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2课时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分析:本课是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之后的另一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由于前面的学习,对实室制法学生有初步的认只,而且通过前面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药品。这节课将通过对比几种制取方法的优缺点,及气密性的检验方法,使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系统化、条理化,加深对装置的深层理解。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利用书中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检验所收集的是否已满,检验所收集的是否为二氧化碳(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仪器装置的选择、组装,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不同的装置气密性的检

2、查方法不同,学会思考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重 点:实验室制取CO2制取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思路和方法。难 点: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学习和不同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药品,反应装置。2、哪些仪器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新授:1出示本节学习目标:(1)、装置气密性的检验。(2)、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步骤。(3)、检验和验满方法。(4)、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小组探究: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

3、的步骤,归纳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3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归纳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4、你有哪些方法检验下列发生装置的气密性?小结:1、升温法:先将导管一端没入水中,然后双手紧握试管,如若在将导管移出水面之前松开手,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2、注水法: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由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水,一段时间后,如果长颈漏斗内液面不下降,则装置不漏气。3、充气法:组装装置,向内推动注射器活塞,若长颈漏斗液面上升,则装置气密性良好。4、组装装置,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如果长颈漏斗末端出现气泡,则装置不漏气。5、观察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图:讨论: 有哪些注意事项。6、探究验满方法与检验方法

4、7、制取二氧化碳.(小组合作)小结: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归纳: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四、巩固练习1、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有哪些错误?请改正。2、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极难溶于水。请你根据上述内容回答:制取甲烷时可选用的装置与实验室用 制取 的发生装置相同;收集甲烷时可选用的装置是 或 、某同学利用下图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左边气体发生装置连接好了之后,接着应进行的步骤是: 如何进行 )实验时,加入试剂的顺序 。(3)收集时,导管接近集气

5、瓶底部的原因 。(4)长颈漏斗下端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什么?(5)实验时,二氧化碳始终收集不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3、拓展应用:(1)此装置可以制取CO2,但能随时控制反应开始和停止么?(2)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能用这些装置吗?(3)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装置的优缺点。(a)如右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b)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CO2,则CO2气体应从装置的(填:a或b;下同) 端通入。 (c) 若用排水法收集O2,先将瓶内装满水,然后O2从 端通入。 (d) 若用水将贮存在装置中的O2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 端注入。 (e) 若要检验CO2气体,应将气体从a端通入,瓶中应盛有 。家庭作业:1、在你家的厨房里,你能制取到二氧化碳吗?(提示鸡蛋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是酸)板书设计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 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1 发生装置的选择 2收集装置的选择 3气体的检验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验证:导入石灰水,浑浊为二氧化碳验满: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为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