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问题》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74677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合问题》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组合问题》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组合问题》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组合问题》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问题》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组合问题大城县大广安中心 于俊霞教学内容:教科书98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借鉴排列问题的学习经验,通过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找出组合数。2.在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的对比中,感悟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考。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组合数的过程。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区别。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一、设置情境 激趣导入师:这是谁?出示课件懒羊羊图片。大家看懒羊羊怎么了?大哭。他为什么哭?馋哭了。原来慢羊羊村长做了一个大蛋糕,但是想吃到蛋糕人呢必须要做出慢羊羊村长出的这道题。看懒羊羊哭得那么可怜

2、,我们还是帮帮他吧!二、复习旧知 引出新知蛋糕上面放着一张纸条谜语如下:用三个数5、7、9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1.明确问题,交流思路师:自己读一读,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2.独立完成此题。师:同学们,你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列表等方法找到自己的问题的答案。3.汇报交流解题思路。师:你是怎么想的?师:你能做到不重不漏吗?(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回顾解题策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经验。)三、 亲历探索 感受新知师:大家做得很好!我们帮懒羊羊解决了困难,可是调皮的沸羊羊把懒羊羊的蛋糕藏了起来,非要懒羊羊帮他做作业,不然沸羊羊就吃掉蛋糕,懒羊羊又哭了起来,

3、我们怎么办?好人做到底吧!1.明确问题教师出示题目:有三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数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师:求和是?得数有几种可能是什么意思?生答。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同学们猜一猜,有几种可能?师:有不同意见了,那么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动起手来验证一下。摆一摆,画一画,利用表格都可以,你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3.交流分享(1)同桌交流 组内交流,师:得数有几种可能呢?同桌先交流一下,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他听。然后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想法。(2)全班展示交流师: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你的精彩!学生代表到台前讲解,教师配合板书。有不同思

4、路的学生到台前交流,教师引导归纳。(3)对比分析师:刚才我们成功做对了两道难题。但是现在老师糊涂了,为什么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可以摆6个数,而两数求和时3个数却只有3个和呢?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不同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进而梳理知识,总结归纳)结论:摆数与顺序有关,求和与顺序无关。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求和交换位置没意义四、拓展思维 深化体验1师:今天,咱们合作的真是太愉快了!让老师握握你的小手吧! 2. 老师随意与学生握手,使秩序乱了起来。师:哎呀!老师刚才和几位小朋友握了手?我记不清了。还是你们来表演一下吧!3.设置情景表演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师:一人做裁判,小组的其他三个同学握一握,试一试,到底几次? 学生汇报表演。师:他们握手,咱们一起来数吧!(注意:握过小朋友一边休息) 师:A和B握手了吗?B和A握手了吗?这算一次还是两次呀? 师:三个小朋友握手只有三次,那刚才三个数却摆了六个数,是怎么回事呢? 小结:看来,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刚才排数,交换数的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两节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五、作业回到家,你和爸爸妈妈拍全家福,交换位置再拍(咔嚓),再来一张,试试看能拍几张不同的全家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