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分子和原子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43542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分子和原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分子和原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分子和原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分子和原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分子和原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分子和原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分子和原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首先将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本课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水的蒸发、凝结和挥发)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证明略作描述,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氨的扩散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利用这一结论对前述现象作出具体解释,这段解释既有将古人的物质是由微小粒子组成的猜想具体化的作用,又有如何运用微观粒子运动规律来解释宏观现象的

2、示范作用。关于分子间有间隔的内容,考虑到物质的三态及其体积变化情况在初二物理中已有介绍,没再安排有关实验,只是利用物理中所学内容,在解释学生已知现象(同质量物质三态状况下体积不同、热胀冷缩)的同时确认了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教材中还设计了两个讨论题,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领悟从宏观物质进入微观粒子,为学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作好知识铺垫。二、学情分析: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

3、原子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因此,本课题的引入并不困难,但涉及的一些化学微观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能熟练掌握的是物理学上常提到的一些变化,如蒸发、扩散,物质三态以及热胀冷缩。三、教学目标知识与特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成,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四、教学课时与教学准备:1、教学课时:(2课时)2、教学准备:品红少许、冷热水、大、小烧杯、氨水、酚酞试液、教学课件、温度计、体温表。五、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认识微观粒子的

5、特征。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六、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七、教学方法: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辅助。八、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教师活动教师拿出一束已生满桂花的枝叶,在教室内巡回走动。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闻到什么?然后教师将桂花枝叶藏在隐蔽处。又问:看到了桂花了吗?为什么桂花的香味仍然存在?引起学生思考。学生活动发现问题: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由此引入构成物质的粒子的知识解释上述现象。设计意图引出课题: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身边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

6、,提出高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2、新课学习: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追问:刚才桂花枝叶不见了,为什么还闻到桂花的香味?经过论得结论板书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讲解:尽管桂花枝叶不见了,但桂花的香味仍然存在,说明构成桂花香味的粒子分子,虽然肉眼无法看见,但却真实存在的。PPT投影:1、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图3-6) 2、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图3-7)边展示边说明: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是目前最小的文字,小至原子的大小,说明我国已掌握了操纵原子的技术。学生活动边听、边看、边疑,得出结论: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肉眼无法看见,但微观粒子

7、聚集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追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PPT投影(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1、分子等粒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举例说明: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活动探究品红分别在冷、热水中扩散。追问: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为什么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率快?演示实验2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2、将烧杯中

8、的酚酞溶液分别例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同时播放实验过程及微观过程)PPT投影:2、分子等粒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粒子的观点解释吗?学生活动想象、理解:分子、原子有多小。第一组实验:1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少量品红同,观察现象。运用新知识,解析常见的生活现象。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实验和问题思考,讨论激发新思维。通过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联系,促成宏观形象思维向微

9、观抽象思维的转变,培养良好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采用实验探究、生动的比喻和媒体展示等方式,认识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不断运动。教师活动提出问题:50mL水+50mL酒精=100mL液体;正确吗?PPT投影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问题思考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分子的哪些性质来解释。学生活动第二组学生实验:1、量取50mL水、50mL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是否等于100mL。2、用酒精温度计,体温表分别测出水温和体温观察表上数值变化情况。用分子、原子的性质解释上述问题。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三:分子、

10、原子的概念。提出问题: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通电H2O H2+ O2板书PPT投影三、分子、原子的概念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强调:“保持”是指保持“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理性质”,“最小粒子”是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强调:“最小粒子”不是指绝对的最小,而是指“化学变化”中的最小。3、分子与原子比较。分子原子相同点1、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彼此之间有间隔3、总是不断地

11、运动 4、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点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为原子。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联系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质没有变,分子本身没变化。(物理变化)2、物质变了,分子本身也变了(化学变化)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听讲解,理解和领悟。巩固、深化反复从水分解的微观变化领会分子的“分与合”,做出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粒子变化的图示。设计意图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通过联系新旧

12、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教师活动:归纳总结(另见材料) 巩固训练(另见材料)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 反馈矫正。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知识要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九、板书设计:课题2:分子和原子(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观点或特征)1、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2、分子、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的运用。1、解释有

13、关常见现象: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溶解、蒸发、挥发等用分子、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解释:热胀冷宿(如温度计、体温表),三态变化,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等。2、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没有变成其它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如水变水蒸气)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分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H2O 通电 H2+O2 3、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三)、分子、原子的概念:1、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特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强调:“何持”是指保持“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理性质”,“最小粒子”是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14、”的最小粒子。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强调:“最小粒子”不是指绝对的最小,而是指“化学变化”中的最小。3、分子与原子比较:十、巩固训练:1、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 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 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2、下图是表示气体微料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3、将下列分子特征的序号填入相应现象的括号内。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质量很小 C、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走到花圃附近能闻到花的香味( );(3)50mL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4)酒精温度计可用来指示温度的变化( );(5)滴水里约有1.671023个水分子,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 )(6)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气或氧气( )4、如右图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冰糖。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