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六十七)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0209104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六十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六十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六十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六十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六十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六十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3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口腔流行病学也可用于口腔疾病预防措施和预防方法的研究,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一种新的预防方法或预防措施,可用流行病学实验方法对其效果进行检验,通常是把受试人群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并在试验过程中采用盲法经过一定的试验周期,比较两组人群的发病差异,这样可检验新的预防措施的防病效果。对于已经应用的预防措施和预防方法,其效果可用口腔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评估,以确定这些措施是否可供选择应用。4监测口腔疾病流行趋势:口腔流行病学还可用于口腔疾病发展趋势的监测,以观察各种因素对口腔疾病流行的影响。5为制订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依据。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流行病学、分

2、析性流行病学和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描述性流行病学描述性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用于描述疾病或健康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病因假设。描述性流行病学(包括哪几种)主要有下面几种:1横断面研究又称现况调查,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点(较短的时间内)的情况。它的作用在于了解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以便制订预防措施和为研究病因提供线索。2纵向研究又称“疾病监测”,即研究疾病或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也就是对一组人群定期随访,两次或若干次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分析。它的作用在于动态地观察疾病或某种现象的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分析。3常规资料

3、分析又称历史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如病史记录、疾病监测资料等。(二)分析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就是对所提出的病因假设或影响因素在选择的人群中探索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病因假设。它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群组研究。1病例-对照研究主要用于探讨病因或相关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它先按疾病状态,确定调查对象,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与未患这种疾病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程度,分析暴露是否与疾病的发生有关。假如病例组有暴露史者的比例或暴露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可认为这种暴露与某疾病存在着联系。这种研究方法是了解和比

4、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过去的暴露情况,从病例开始以追溯办法寻找疾病的原因,在时间上是先由“果”,后及“因”的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是观察时间短、需要研究的对象少,适合研究一些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和一些比较少见的疾病。它同时可研究多个因素,尤其适合那些原因未明疾病的研究。但由于病例-对照研究是对过去暴露因素的回顾性调查,所以回忆偏倚较大。2群组研究又称队列研究,将特定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的发病率,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病因的假设。如果暴露组人群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暴露组人群,且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可认为这种暴露因素与某种疾病有联系。这种研究方

5、法是在疾病出现以前分组,追踪一段时间以后才出现疾病,在时间上是先有“因”,后有“果”,属前瞻性研究。群组研究的特点是可以获得不同暴露强度与疾病的关系,也可以观察一种暴露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但由于群组研究属前瞻性研究,研究时间较长,尤其对慢性病的观察费时更多,所以常在病例-对照研究获得较明确的危险因素后用于进一步验证病因假设。(三)实验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又称为流行病学实验是指在研究者的控制下对人群采取某项干预措施或施加某种因素或消除某种因素以观察其对人群疾病发生或健康状态的影响,它有两个特点:有干预措施设立对照组实验流行病学主要用于:验证病因假设预防措施的效果与安全性评价新药、新方法或新制剂

6、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成本效果评价和成本效益分析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也是一种前瞻性研究,需要对研究对象采取某种干预措施,而群组研究仅根据研究对象原来的暴露状况进行分组,不采取任何措施。由于这种研究方法是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验证假设的可信度较高。口腔健康状况调查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收集一个人群患口腔疾病的频率、流行强度、分布及流行规律的资料,是一种横断面调查。通过了解某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掌握口腔疾病的流行特征、揭示影响口腔疾病发生的因素及发现口腔疾病的流行趋势,为进一步开展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研究和制订口腔保健工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口腔健康状况调查是横断面调查,所以调查时间应尽可能短,如

7、调查所用时间拖拉过长,会使所调查疾病及其有关因素发生变化,失去准确性。口腔健康状况调查(一)调查目的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的目的有:1查明口腔疾病在特定时间内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征及其流行规律2了解和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有关因素3为探索病因、建立和验证病因假设提供依据4选择预防保健措施和评价预防保健措施的效果5评估治疗与人力需要(二)调查项目调查项目即调查涉及口腔健康状况的主要内容,这应根据调查目的来确定。一般可将调查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口腔健康状况信息,如牙周病、口腔卫生状况等,这些项目将用于调查以后的统计分析;另一类是背景状况信息,如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学校名、受检者编号等,这些项目部分用于

8、统计分析,另一部分用作信息管理,还有一类为问卷调查项目,如与口腔健康有关的知识、态度、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等。调查项目可以具体分为一般项目、健康状况项目和问卷调查项目1一般项目:包括受检者的一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籍贯、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宗教信仰、出生地区、居住年限等信息,这些项目常常反映疾病分布的差异,调查以后将这些项目与健康状况项目结合分析,有可能会发现某种口腔疾病的流行特征。一般项目常常列入口腔流行病学调查表的第一部分,可通过询问或从户口本上获得。2健康状况项目:包括各种口腔疾病,是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的主要内容,根据调查目的而定。最常用的调查项目如龋病、牙周病、牙列状况等

9、,其他如氟牙症、釉质发育不全、口腔黏膜状况、颞下颌关节状况等。我国开展的几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所确定的调查项目包括冠龋、根龋、牙周状况、口腔卫生、附着丧失、义齿和无牙牙合情况等。3问卷调查项目:主要包括口腔卫生知识、态度与信念、行为与实践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如个人口腔卫生、刷牙与牙刷牙膏选择、龋病与牙周病、预防意识与就医行为等。(三)调查表格设计根据不同目的确定的调查项目应设计不同的调查表。以WHO设计的标准口腔健康评价表为例。根据WHO出版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1997年)中列出的调查项目,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评价、口腔黏膜、釉质发育不全、氟牙症、社区牙周指数、附着丧失、牙列状况和治

10、疗需要、戴义齿情况、需义齿情况、牙颌异常、口腔保健需要等项目。(四)指数和标准根据调查的目的确定使用的指数和调查标准。常用的龋病指数有DMFT、DMFS等,牙周健康状况用CPI指数,氟牙症用Dean指数。冠龋的诊断标准:用CPI探针探到牙的点隙窝沟或光滑面有明显龋洞、釉质下破坏,或可探到软化洞底或壁部。对于釉质上的白斑、着色的不平坦区、探针可插入的着色窝沟但底部不发软,以及中到重度氟牙症所造成的釉质上硬的凹陷,均不诊断为龋。根龋的诊断标准:用CPI探针在牙根面探及软的或皮革样的损害即为根龋牙周病流行病学诊断标准:WHO推荐使用CPI指数,判断牙龈出血、牙石积聚和牙周袋深度。WHO推荐的氟牙症诊

11、断标准:为Dean指数,以釉质表面光泽度、颜色改变程度、缺损程度和侵犯面积作为依据。(五)调查方法1普查: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一般为12天或12周。对特定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又称全面调查。普查的最大优点是能发现调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给予及时治疗,或用作项目开发的依据。在检查时还能普及医学知识。但普查的应查率要求在95以上,漏查率太高会使结果正确性差。最大缺点是这种调查需要的工作量大,成本太高,所以只能在较小范围内使用,如计划在一所或几所学校或某个社区开展的口腔保健活动,在此之前可使用普查以准确获得疾病的基线资料。2抽样调查:为查明某病或某些疾病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现患情

12、况或流行强度,大多使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所谓抽样即从目标地区的总体人群中,按统计学随机抽样原则抽取部分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这个程序称为抽样。被抽到的人群称为样本人群。抽样调查是用样本人群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人群的现患情况。前提条件是抽取的样本数量足够大,调查的数据可靠,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点为省时间、省劳力和省经费,且所得资料同样具有代表性。抽样的方法有:(1)单纯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也是其他抽样方法的基础。它是按一定方式以同等的概率抽样,称单纯随机抽样。可以使用抽签的方式,也可以使用随机数字表来抽取样本(2)系统抽样:又称间隔抽样、机械抽样。将抽样对象按次序编号,先随机抽取第一个调查对象,然后再按一定间隔随机抽样(3)分层抽样: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层”,再在每个层中用随机方式抽取调查对象,再将每个层所有抽取的调查对象合成一个样本,称分层抽样。常用的分层因素有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将调查人群分成若干组。还可分成等比例(即按比例)和不等比例(即最优分配)两种分层随机抽样(4)整群抽样:就是以整群为抽样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为调查单位,然后对每个群内所有对象进行检查(5)多级抽样:又称多阶段抽样。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常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可采用单纯随机抽样,也可将以上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