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武术套路中的“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181632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武术套路中的“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试论武术套路中的“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试论武术套路中的“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试论武术套路中的“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试论武术套路中的“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武术套路中的“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武术套路中的“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武术套路中的“圆”恩施市龙凤小学:廖艳菊 摘要:中国武术蕴涵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圆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表明圆是武术的哲学理论基础,是武术动作的原形,它贯穿于整个武术;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圆不仅在很多地方体现到,在武术套路动作方面发挥的更是淋漓尽致。关键词:圆;力;劲力;动作;圆文化;解剖体;圆周运动前言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体育项目。中国武术套路作为人类运动的一种独特形式,它借助圆文化将运动过程中的动静连贯、气劲吞吐乃至拳脚器械的运用推向了力的极致,并借助人体结构解剖关节特点和实际武术套路动作的

2、分析使人们对它的认识得以改进和提高,进一步说明套路离不开圆,这也与中国武术套路的自身特征性相符合。在高校体育和高校武术的整体发展过程中,武术套路的动作教学一直是发展重点。那么怎么才能更好的运用教学使学生的动作规范和提高他们的武术技术水平。本文通过对武术动作的分析,以及现阶段人们对武术圆文化的认识,揭示了圆在武术运动中的主要动作形式和追求目标,还通过探讨圆在武术运动中的存在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武术动作中的发劲问题以及一些进攻防守问题,得出圆是武术发力的关键、它是武术进攻与防守的本质,进而使武术练习者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此外,本文论点是通过武术套路专选班优秀教练的教学中总结而出,希望可以为武术爱好

3、者和部分初级教师在动作的掌握上提供一些新的思路。1研究方法与结果1.1研究方法1.1.1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年来有关武术套路教学的体育核心期刊和书籍,在权威网站上查找相关的学术论论文,收集于此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1.2图像分析法用人体结构解剖图,武术套路动作图还有行枪路线图来证明和研究分析。1.2研究结果通过发现问题,结合目前研究现状来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最后提出建议的方法,发现圆在武术中的存在,研究它的情况,查阅有关资料调查人们对它的认识和前人对它有那些的研究,最后发现原来前人的研究并不多,有的过于传统化和神秘化了,既然发现问题介于有权威的一些网站和文献资料引用人体

4、解剖结构、武术套路动作和行枪路线来分析它,证明了武术套路离不开圆,它是武术动作的原形,圆在武术发力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它是武术进攻与防守的本质。通过上述的结论应用到武术套路的动作教学中,能使同学们的动作规范,使他们的在发力的方面有所领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武术技术水平。2人们所认识的圆现状、求圆原因及圆作用的研究和分析2.1圆文化在我国各民族文化艺术中充当角色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圆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也是我们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1。因为圆是一种优美的图案造型

5、,它自然而流畅,柔和而圆润,持续而富于变化,代表着圆满、美满和成熟,由于它独特的线条和韵味,所以被我国各民族文化艺术所选择、应用。以圆为美具有及其丰富的内涵,周敦颐太极图说解释太极的奥秘道“自无极而太极”2,则把圆直接等同于作为万物本原的道了。从这种意义上说,圆已经上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了,它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和变通性。 人类世代居住在圆形地球上,在繁衍、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世世代代都在接触感受着圆。人们仰望宇宙空间及太阳、星辰这些博大神秘、可望而不可及的圆形物体。当时许多自然界的物质现象人们无法解释,这一切必然引起人类对圆的崇拜和模仿,所以我们民族历史上有“天圆地方”的早期的认识3。同时,圆最能体

6、现中国艺术意境深层的基本特征,带有浓厚神奇的东方艺术美学的氛围。对以后人类中普遍应用圆形器具,艺术中以圆为中心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以圆为中心的艺术文化现象体现人类共同的审美标准和追求的必然目标。因为以圆为美的文化现象在我国各民族艺术中普遍存在,所以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与研究中,以圆为中心设计动作,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民族文化现象。如在中国古典舞、武术、戏剧、百戏等艺术中,以圆的三种运动形式:平圆、立圆和8字圆作为学科的美学理论基础,强调动作在园中的韵律过程,把以圆为中心的标准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和境界,这种借鉴、发展也说明了圆在相关艺术形式中普遍存在4。既然圆可以在我国各名族文化中充当角色,那么必然它

7、也可以用来指导说明武术套路。但是人们到底是怎么来研究与挖掘它的呢,我们下面就来谈谈。2.2人所认识的圆是什么样的2.2.1人们对圆的传统化中华古哲学的方圆学说不是指形状,而是以静测动的方法,认识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取一个物体为静(包括测天体的星球),来计算另一个动的物体,这种方法能够快速正确的认识事物。武术的方与圆是一个整体,正则方,奇则圆。练武术动作应该以方正为本,武术动作用到技击时应该以圆出奇5。比如桩功就是要以静测动,测人一小天的方与圆,以圆积蓄能量,养精蓄锐。并以无穷无尽的圆来以不变应万变,但这只是中国传统技击武术套路的动作和攻防原则。2.2.2 人们对圆的神秘化现在我们从易学来分析它

8、。我们都知道中华武术的精髓就是大易,那么易学从阴阳学说的辨证分析中认为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由宇宙循行规律产生阴阳二气升降不息,方有天地万物生生不已,人生活在地球表层的生物生存圈,离不开地球表层的土壤、水、空气,地球表层的生物生存圈有无数的生物生存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中相互依存,形成生态平衡的条件,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生物状态就必须进行生态系统的物质交换,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易学有现代科学的道理。 大易的道理使人顺应天地阴阳的自然变化而合理变通,顺应自然的法则是中国人的精神脊梁,懂得合理的变化和变通,变通能够不断产生新的力量和方法。我们想象这些讲的就是我们都是在一个大的圆圈里面

9、活动,为什么这么复杂呢。这就是人们对圆的复杂化和神秘化。2.3 前人后辈练拳求圆之原由这里是我要提出的人们练习武术套路中追求的为什么是圆,是怎么想的呢!人们对圆的认识我觉得他们过于传统而且太神秘化了。其实通过人体结构特点分析,武术套路它就是从人体关节以某个点某条线构成圆或直接以圆形成的动作来组合成套路,它的动作路线、图像、力点等等都离不开圆。而且圆大有作用存在,可以说圆是武术的哲学理论基础。2.3.1“造拳”理直接可以认识圆古人在“造拳”过程中,追求“势正招圆”6。所谓“势正”。即指在武术演练中,追求动作姿势的静止定势或相对静止定势均处于最佳状态;所谓“招圆”,则是指在武术套路的演练过程中,从

10、一个静止的定势向另一个静止的定势装换的过程中呈现的连贯、优美、和谐的技术方法。“势正”非是以正方形为主,而是崇尚一种圆融的、顺畅的招势。“势正”与“招圆”一样也追求一种和谐、平稳的意境。2.3.2人体解剖结构解释圆我们都知道怎么画一个圆,可以拿条线,把一端固定,拿着另一端拉直,绕着这固定点转一圈,出来的图像它就是个非常标准的圆,因为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可以拿圆规直接画圆,就是一个原理,绕着一个点做圆周运动,它就是圆。那么我们现在借助解剖人体的结构来看看(如图1),发现我们的人体是靠骨骼组合起来的各个关节链而成的架子,各个骨骼的连接都需要这些个关节来做支撑点,而且每个部位想做运动,它必会被相关联的

11、关节点定死,做的运动轨迹和圆规画图一样是圆。所以我们这身体各个部位所做的动作,它都是一个圆或者可以组成圆的弧形。 图 1 我们现在把它分开来看,拿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来分析,比如手臂从手指到肩部,整个手臂要动,那么它就得以肩部为一个关节点绕着它运动,不管它做的什么运动,幅度多大,那么它走出来的图像都会是个圆或者构成圆的扇形。还有小臂如果运动,那么它得以肘关节位关节点运动,一样成圆(如图2)。图2 我们也可以用身体的有机体来分析,他们所做的每个动作都会是圆,如图3清晰可见 图3如上分析这样说明人们练拳,它的动作本身就遵循着圆,所以人们在对动作迷糊的时候,可以通过圆来解释它的动作原理和路线问题。2.

12、3.3 武术套路动作图像直接分析它时刻追求着圆康戈武先生在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中的定义:“武术是将单个功防动作或具有攻防含义的动作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运动规律组成的成套练习”7。因此,圆在武术动作中主要体现在单个动作和成套动作中,在武术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完成的单个动作和成套动作都要求准确、协调、幅度大和节奏感强。在武术动作中,动作基本上是以圆或曲线为运动形式,这些都是曲线中最圆润、活跃、灵巧,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最富有美学价值的线行。我们来看看,比如:在刀术套路中,一个挂刀、劈刀动作,要求要干脆、圆滑,那么我们想想,那个劈的路线,一定要是一个弧线,我们再把弧线延长会是个什么东西呢!当然就形成一个圆

13、了(图4.14.2挂刀分析)又比如:在棍术中,一个劈棍或舞花棍都要求走立圆(如图5.1-5.2劈棍分析)。 再比如:我们在准备活动中的一些动作,像轮臂,它也要求以身体的某个点然后两臂做半圆周运动(如图6)。 如图6 不仅只有这些如此,在枪术或者一些拳术中,都规定要身正,走立圆。因此圆在动作中,比较直观可以体现出来的,不过也有隐藏着的。2.3.4行枪路线分析圆语云:“枪为诸器之王。”以诸器遇枪立败也8。说明枪不但适合进攻也适合防守。但是兵器好用还要看你是怎么用的,机者,弩机也,伏而待用者也。惟枪亦然,收者发之,伏机也;发者收之,伏机也;进者退之,伏机也;退者进之,伏机也;左者右之,伏机也;右者左

14、之,伏机也;上者下之,伏机也;下者上之,伏机也。而有元妙变隐微难见以神其用者,乃在于圆。圆则上下左右无不防护,身前三尺,如有团牌,又何虑人之伤我哉?不惟是也,出而能圆,两来抢之所以胜也。收而能圆,败枪之所以救也。大封大劈,本无伏机,诸用俱失。枪亦然,总用之则为一圈,剖此圈而分用之,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斜或正,或单或复,或取多分,或取少分,或取半分,以为行者诸巧法,而后枪道大备。是以练枪者,惟下久苦之于一圈,熟而更熟,精而更精,其于分形之法,一览而全备诶。8说明行枪式守圆的。人食一口,而五官四体皆受其益,理正同也。分形非笔所能述,故作枪法元神空中鸟图于下方。如图7.1:重轮形也,缠枪等皆作此形。图7.2:上偃月形,乃用圆之上半也。图7.3:下偃月形,乃用圆之下半也。图7.4:左偃月形,乃用圆之左半也。如图7.5:右偃月形,乃用圆之右半也。如图7.6此纤月形有六,诸法轻用之巧者也。 图7.1 图7.2 图7.3 图7.4 图 7.5 图7.6详细点 ,如图7.7:几望形,亦用圆之右半而加深者也。如图7.8望月形也,凡封、小封、闭、圈、磨旗、叶底藏花、旋雷霹雳、月下梨花等,枪尖作此形。如图7.9:重轮形也,凡缠月藏星、串等,枪尖作此形。枯藤树、刀痕在枪上亦此形。 图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