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角(第三课时) 张志莉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78710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角(第三课时) 张志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角(第三课时) 张志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角(第三课时) 张志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角(第三课时) 张志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角(第三课时) 张志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角(第三课时) 张志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角(第三课时) 张志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3 角(第三课时)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余角、补角,懂得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具体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 教学重点余角、补角的性质3、 教学难点余角、补角性质的应用4、 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4.3.3余角和补角是4.3角这一节中的第三节。余角和补角是人教2011课标版初一年级上册“图形知识初步”这一章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前面学生学习了角

2、的度量和大小的比较,已经为学习余角和补角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探索余角和补角性质的学习,为今后证明角的相等提供了一种依据和方法;2. 教材内容教材中本节内容是通过一副三角尺引入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然后通过例题得到的结论推出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最终使学生能综合运用上述性质来解决问题。5、 学情分析在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识能力和借助图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班学生学习基础、识图能力比较薄弱。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1) 新知引入做一做要求:利用量角器量出以下各个角的度数,进行填空1. 2. 以上每两个

3、角的和有特殊度数吗?(2) 新知讲授如果两个角的和是,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互余)1. 与互为余角2. 与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互补)1. 与互为补角2. 与互为补角 (3) 新知巩固角的余角的补角注:1.锐角的余角都是锐角2.直角没有余角3.钝角没有余角4.锐角的补角是钝角5.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6.直角的补角是直角7.钝角的补角都是锐角(四)新知讲授探究1:余角的性质1通过分析学生画出的一个角的两个余角,归纳得到同角的余角相等探究2:余角的性质2如果与互补,与互余,而且,那么与相等吗?为什么?;与互余与互余等角的余角相等探究3:补角的性质1通过分析一个

4、角的两个补角,归纳得到:同角的补角相等探究4:补角的性质2如果与互补,与互补,而且,那么与相等吗?为什么?;与互补与互补等角的补角相等(5) 新知巩固如图,则图中与互余的角是,则,图中有与互补的角吗?八、课堂小结1. 余角、补角的概念(1) 和为的两个角称互为余角(2) 和为的两个角称互为补角2. 余角、补角的性质(1) 同(等)角的余角相等(2) 同(等)角的补角相等九、板书设计4.3.3 余角和补角1.余角、补角的概念(1)和为的两个角称互为余角(2)和为的两个角称互为补角2.余角、补角的性质(1)同(等)角的余角相等(2)同(等)角的补角相等十、作业布置倍速课时学练B69课后作业:14,79,111311、 教学反思本节课在余补角定义巩固模块使用了表格的方法,既简洁直观,又便于学生从中归纳余补角的相关结论,在余补角的性质讲授模块能从学生具体操作结果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最后给初严格证明,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同时也向学生展现了探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整堂课采取了一讲一练的模式,利于学生快速学习掌握知识。但是本节课在引入环节的节奏掌控方面,以及提高课堂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有待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