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练习二教案(两课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142885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下练习二教案(两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练习二教案(两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练习二教案(两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练习二教案(两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练习二教案(两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下练习二教案(两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练习二教案(两课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 2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语文与生活,引导学生认识农具,了解它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2.诵读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感受诗人的满腔慷慨之情,了解诗人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3.写好钢笔字注意行款,注意整体布局,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农具,了解它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教学难点:诵读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感受诗人的满腔慷慨之情,了解诗人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1)创设情境,你经常到农村去,看过爷爷奶奶家的农具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2)出示书上的五种农具的图,让学生认。(3)再找学生说说这些农具的用途。2

2、.教学第二部分(1)让学生查词典,了解农具的用途。(2)把它们的用途写下来。课外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农具?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呢?指生介绍。3.教学第三部分。(1)自读三组句子,想想划线字的意思昼出耕田业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2)小组内交流词语的意思。(3)教师总结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二、教学诵读与欣赏。1.出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2.介绍项羽。项羽:秦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之一,自封楚霸王。后来被刘邦打败,退到乌江岸边。他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便拔剑自刎而死。李

3、清照:南宋词人,1129年,她与丈夫赵明诚乘舟去芜湖,途径当年西楚霸王自刎的乌江,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3)指生理解诗句的意思。(4)练习背诵这首词。3.运用迁移。李清照为什么这么怀念项羽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并且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名读这段话,明确选自于课文卢沟桥烽火。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间架结构。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每个字的结构的书写注意点。4.学生练习描红。师巡视并及时指导。注意观察整体,一

4、气呵成。板书设计:练习二练习2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关注热点问题和身边的新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3.自由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法写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修改作文。教学重点:学会搜集当前的热点问题的材料,能当众说话。教学难点: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同学们,在这大千世界里,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每天都会发生引起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或新闻。作为小学生,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道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5、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现在大家就畅所欲言,来聊聊自己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或新闻。二、审题(1)启发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发生许多事情,有哪些事引起大家的关注,你来谈谈对这些大事的看法。(2)指导学生明白题目中的几点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也可以谈对问题的看法,把理由讲清楚;通过讨论,争取对某一话题取得一致的认识。出示:语言要亲切,表达要清楚,观点要明确。三、畅所欲言聊话题1.学生说说自己在搜集资料时,关注到什么方面的话题。2.选择学生比较关注的几个热点话题,作为重点讨论对象。3.小组内畅所欲言聊话题,有感兴趣的话题可共同谈论,补充。出示讨论要求:(1)认真听别人说了什么,想想你从这件事中

6、得到什么信息。(2)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的见解。(3)学会提出问题,并学习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4)学会小组合作,互相补充完整话题,学生自己练说,在小组内练说。(5)每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作为嘉宾上台发言。(6)上台介绍的要求:神态大方自然,声音宏亮,语调抑扬顿挫等。四、召开热点话题座谈会1.请热点话题发言人到主席台就坐。2.推荐一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合作主持活动。3.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内容或事情的过程讲清楚。(2)在发言过程中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话题或对这一话题进行提问。发言人对同学的提问应作解答,如有不

7、周全的地方,同组同学或对同一话题感兴趣的同学可进行补充发言。4.各位代表分别发言。5.每位代表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的提问。6.评选“最佳发言人”“最佳热点话题”,要求说出评选理由。五、老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话题使我们的走出了教室,走向社会,迈向全国,放眼了世界,并从中了解到了许多众人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学会了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谈论话题。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必须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国内外大事,以此同时,我们还要学会能言善辩,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我们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适应社会的发展。【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对别

8、人的表述、答问进行评议、补充,这是让学生学会观察与倾听;“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给别人提看法;“你刚才介绍的内容不错,态度再落落大方一些就更好了。”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在“评议”时,要求学生留心听别人的发言、答问,然后要积极思考、判断,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和补充意见,敢于争论,互相交流,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板书设计:练习二练习2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言”“必”“信”“利”“于”“行”等字的写法,掌握毛笔字中 “穿插”与“疏密”的规则和写法,并能在写字实践中灵活运用。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帖习惯、书

9、写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毛笔字中 “穿插”与“疏密”的规则和写法,并能在写字实践中灵活运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帖习惯、书写习惯。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过程:一、出示例字,激情激趣1.欣赏大家作品,陶冶情操。(出示作品)2.师语言渲染,形成板书面对博大精深的书法,我们需静心练字,今天我们也要学习字“穿插”与“疏密”的规则。【设计意图:心动先从视觉开始。让学生欣赏大家风范,这样不仅陶冶情操,而且也能感触学生书法那脉神经,让学生从心里流淌出那股写字的欲望。】1.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间架结构的匀称、合理。2.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

10、写的格式,每个字的结构的书写注意点。3.认识两种书写规则:“穿插”与“疏密”。4.展示作品,重点指导。二、指导1.“言”是左右平衡的独体字,三横的长短形态要有变化,使字形整体中有变化。2.“必” 的长撇是字的主笔,要写得长而有力。撇与钩的交叉点略偏左下。点画要互相呼应。要注意笔画之间的 “穿插”处理好“丿”与“心”之间的关系。3.“信”左窄右宽,单人旁的竖要撑住撇画,“言”部左边略收敛,以便于单人旁协调配合。4.“利”的“禾”部要写得略宽一点、短一点,立刀旁则要写得略窄一点、长一点。5.“于”的上半部分写得密一些,下半部分疏一些。“于”的两横要略向上斜,弯钩要壮实有力,弯钩中部微微弯曲,这样显

11、得有力。6.“行”双人旁的竖,起笔位置在撇的腰部,竖钩从长横中间略偏右处起笔,粗壮有力。7.范写“是”“非”“明”等字。三、临帖1.出示正确坐姿及握笔姿势图后,学生把这两个字分别临写三个。2.纠正常见的笔病:3.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4.学生练习描红。四、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导1.教师认真观察学生书写情况,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指导评价。2.展示优劣,师生评议。五、拓展练习,学以致用1.找找相同结构的例字。2.请同学们根据这样的书写规律练习。【设计意图:范字是依据,教材是平台,以此为点拓展到同一类型的字,练字的面广了,写字的技巧活了,这才叫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板书设计:是 非 明阳气决定着脏腑的工作能力,而脏腑的工作能力又决定着身体的健康状况和寿命,所以说,想要身体好一点,寿命长一点,就要学会保护好我们的阳气,增加阳气。健康人晒晒太阳,就能吸收到充足的阳气了,但对于老年人和体质特别虚弱的人来说,恐怕吸收来的阳气也不够解燃眉之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