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30145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与反思聚焦教学重难点的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名称: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姓名:李加福工作单位:弥渡县寅街镇初级中学学科年级:数学九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是一种数学建模的方法,它有着广泛的实际背景,可以作为许多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它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学好一元二次方程是学好二次函数不可或缺的,一元二次方程是高中数学的奠基工程。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工具,增加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 2、理

2、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认识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建模思想,归纳、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由知识来源于实际,树立转化的思想,由设未知数、列方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学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 经过两年的合作,我们班的学生已比较配合我上课,同时初三学生观察、类比、概括、归纳能力也都比较强,不过对应用题的分析他们还是觉得很头疼,

3、在今后应用题的教学中需进一步加强。 2、 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基础之上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是一次方程向二次方程的转化,是低次方程转向高次方程求解方法的阶梯。一元二次方程又是二次函数的特例。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般形式、及有关概念、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的产生来源于实际生活,体会到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 教学难点: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2、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六、教学过程教师活

4、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1 课件展示 问题1 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cm,宽50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一边巡视一边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整理方程。然后叫两个学生回答,演示答案 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盒底的长为(100-2x)cm,宽为(50-2x)cm 根据题意得(100-2x)(50-2x)=3600 整理,得x2-75x+350=0 问题2 我校为丰富校园文化氛围,要设计一座2米高的人体雕像,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

5、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 (全身)的高度比,雕像的下部应设计为多高? 此题是与实际问题结合的题目,通过多媒体演示,把文字转化为图形思路同上。 问题3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全部比赛共有场 若设应邀请x个队参赛,那么每个队要与其它个队各赛1场,全部比赛共场 .由此我们可以列方程化简得_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片和剪刀,实际操作无盖方盒的折叠过程 多数 学生不理解题意,没能准备列出方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般形式、及有关概念、使学生认识到数

6、学概念的产生来源于实际生活,体会到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活动2 1、 这几个方程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这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共同特点: (1)方程两边都是整式;(2)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2、引导学生对照一元一次方程,对此类新方程下定义。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3、对照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探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ax2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 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

7、项。. 4、引导学生关注二次项系数的取值范围,并回答为什么。 5、学习识别方程中各项名称及系数。由学生观察、归纳这3个方程的特征。 由个别学生口述名称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通过“观察类比概括表达”,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领会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并体会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活动3 例将方程3x(x-1)=5(x+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系数。 解去括号得3x2-3x=5x+10 移项合并得 3x2-8x-10=0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数为-8,常数项为-10。 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8、 14x2=923y2-5x=73(x+2)2 =(x-1)2 1、通过列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又为实际服务,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 2、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它的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归纳所学过的整式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 +bx +c=0 (a0).强调“a0”这个条件的重要意义。组织学生分小组互相讨论,然后交流意见。由学生以抢答的形式来完成此题,并让学生说出理由.课本27页练习: 第一题:给时间学生先完成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般式,然后点名提问学生说出二次项的系数,一次项的系数及常数项。个别学生补充说明提问学生,由学生总结

9、,最后点评归纳。激发学生的热情习题22.1(课本28页) 1、(2)、(4)、(6) 2、 7.七、教学评价设计1、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涉及了三次活动,在活动1 的习题设计中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2、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一课时,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有关概念,并学会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活动2中让学生观察活动1中得到的3个方程,并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一般形式,从而获得本课的新知识。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回答。 4、活动3意在强化学生所学知识,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5、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们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10、。八、板书设计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般形式 :ax2 +bx +c=0 (a0) 其中ax2为二次项,a为二次项系数;bx为一次项,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九、实践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1、 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般形式、及有关概念、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的产生来源于实际生活,体会到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归纳,进一步概括、抽象出本质的过程,使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3、通过“观察类比概括表达”,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领会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 4、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数学方面的积极性并不差,但自主学习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部分学生遇到困难有畏难情绪、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 5、一些学生对作业只求完成而不讲质量、学习的竞争意识稍有缺乏。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教育和引导,加强改进,提高教学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