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117248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各种生活中的不平衡与竞争慢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学生,这就使得学生心理问题剧增, 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荷。这就迫切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他们的心理品质,使他们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目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许多学校的广泛关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各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共识。那么,学校要如何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 目前,很多学校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创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如进行各种形式的集体辅导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咨询、利用学科教学进行渗透等等。我想,应该结合新课程改革,在学科

2、中进行渗透,是一个功效持久、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学习各学科科目中度过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此为突破口,以课堂为主战场,以各学科教育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才是学校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下面,我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育,谈一谈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一、树立新型教学观一堂好课,除了其知识、技能传授和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外,还包括师生在这堂课中是

3、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学生由此获得的在生活中的启示以及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兴趣,还包括对学生在这堂课中良好体态、姿势等保证身体健康发展的习惯培养与纠正。这种新型的教学效益观,就是充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教育教学新观念,是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学科渗透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为教师实施新课程作好观念和能力的准备。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活动、体验形式,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活动中领悟,倡导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些要求都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树立教育新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师专业角色定位,要求教师构建平等交往的师生

4、关系和教学关系,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不谋而合、有许多共通之处。因此,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教师将较容易接受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二、树立现代教师观和学生观要积极引导新型师生关系的树立,帮助教师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教师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教师要有时代的敏感性和创新思维,要对学生充满真情。现在的学生接受新事物快,他们总是试图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他们希望老师能理解他们,和他们产生

5、共鸣,成为他们可以倾诉心声的伙伴。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实践能力和传授知识,还要大力提倡通过学生评价教师,学生监督教师等多种活动,从根本上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建立真正平等、民主、尊重和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广泛的爱好、创造性的思维,要善于向学生流露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事物的真实看法,跟学生交朋友,交谈学生喜欢的话题,尽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沟通,学生的心理才会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健康发展。 三、课堂教学关键环节中的渗透一是备课关。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备知识,备常规的教学方法,更要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备。如:教学设计中不能只考虑教师应该

6、怎么做,把学生看作是配角或被动的。而要以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需要怎么做。同时考虑学生现有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找好各种能力培养和思想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等。二是上课关。上课中最能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思想的莫过于课堂师生交往,如果学生不喜欢教师,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降,在课堂中的消极体验增多。其实,学生很多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在一种质量低下的学习生活之中产生的。对于学生来讲,课堂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空间,是他们心灵得以成长的主要空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在与学生的课堂交往中,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否定,注意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平,注意个别差异和因材施

7、教等重要的教育原则,教师要用自己的心去爱抚学生的心,进行生命间的交流。三是要在课堂上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知识,而且学做人;课堂上教师对待学生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很重要,都包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高尚的道德修养,来自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来自于优良的性格气质。困难失败打不倒,积极进取、笑口常开,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不可抵御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性格,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四、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学生在课堂上

8、投入的时间也是一天之中最多的。因此,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是否善于建立同学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氛围很重要。一些教师最爱进行学生间的比较,以为以此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的竞争和压力,可以转化为更大的前进动力。殊不知,这其实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竞争压力。这种氛围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在课堂上教师的态度与语气要和蔼亲切,对学生阐述的观点、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不管问题多么简单、幼稚,观点是多么可笑、荒谬,言辞多么尖锐,教师都要耐心、适度地进行解答。还要通过一些鼓励性话语,拉近老师与学生情感上的距离,

9、增加他们积极的心理体验。此外,平时还要多接触学生,要经常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课堂上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五、结合学科特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1、在学科内容中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同的学科,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涉及的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的总和就是我们的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正因如此,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和全面大有裨益。所以,让各学科的教师一起讨论,带着新的思路和眼光重新认真研读教材、教案,从中挖掘并开发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0、。如在数学课关于工作总量、时间和效率的教学内容中,我们可以提请教师在教学举例时选用学生自己每天的作业总量、时间和效率的计算,还可加入对不同人一天工作总量、时间和效率的计算,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人一生。从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深化了学生对时间概念的认识,由此培养学珍惜时间的观念,改变做事拖拉的坏习惯。2、在授课的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能与语、数、英等学科的教学相结合,其实它可以在各科的教学中加以实现的。如:体育课在室外进行,且多以活动为主;,那么,在体育课的户外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我保护的技能以及进行适当的意志品质的锻炼;音乐、美术课则有专门的教

11、室,组织形式更为活泼,在音乐、美术课中启发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学会人际间的相互支持与鼓励;物理、化学课则有实验课,不但配备有仪器、设备,而且要求人人动手操作等,那么就可以训练学生整洁和有条理的好习惯。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班主任教师或某些学科教师的教育责任与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学生的每一位教师共同承担的责任与任务。只要教师善于创新、善于发现、善于结合与巧用,就会在自己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同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总之,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师根据各科教学的特点适时、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和情感,激励学习动机,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课堂学习是学生一天的主要活动,如果能结合新课程改革,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开展途径和方式。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