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望江南 简案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025669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望江南 简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望江南 简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望江南 简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望江南 简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望江南 简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望江南 简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望江南 简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江南嘉善县干窑中学 罗鑫教材分析 本首词(小令)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4课。其实第24课共选录了五首词:温庭筠望江南、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武陵春和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我选择第一首,先简单介绍词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体悟词中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变化。最后,拓展到温庭筠其它词中去感悟作者闺情诗词特点。教学目标:1了解与词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作品。2. 结合作者的写作特点理解词的内容。 3朗读品味,在理解词中把握主人公感情变化。 4培养想象力,感受诗词的画面美,并描绘出画面场景。5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感悟诗词意蕴的能

2、力。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感悟主人公的情感。 2.理解闺中思妇的形象。 3. 学习白描手法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词,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能与唐诗争奇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望江南是一首闺词,表现了一位因爱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全词言简意丰,景物层出,情感起伏,用语质朴而含蓄,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词人温庭筠的内心世界,体味他笔下那温婉女子的情感。二、文学常识 1.作家与作品(1)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晚唐有名的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同时他也兼工词,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

3、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代表作有花间集、温庭筠诗集、金荃词等。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2. 关于词的知识 (1) 词:始于唐代,定型于五代,鼎盛于宋代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词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原名称曲子词;又因句式长短不一、能自由地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词又称长短句。有时词也别称诗余、乐府、乐章、琴趣等。词有题目和词牌。词的题目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词调的名称。每一首词都有词牌,题目有的有,有的没有。每首词分作数段,一段叫

4、做一片,片也叫阕。(2)词按流派分: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清丽含蓄,婉转缠绵。代表人物:李清照、柳永(3)词按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 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将这五首词浏览通读一遍。 2 教师范读。 3 学生齐读。 4. 理解大意。学生概述,老师补充指正。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四、精读课文,探究情感1.“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俗话说“女

5、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喜悦开心和充满希望。 2.“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寂寞和殷切期盼,3.“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4.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5.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白频洲有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6. 教师小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

6、很多内容:时间:清晨黄昏;景物:楼头、千帆、斜晖、江水、白频洲;人物情感: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的绝望。本首词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读来荡气回肠。五、拓展延伸,开阔视野1.你还能说出用“肠断”表现悲伤诗句吗? 学生回答: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2. 温庭筠其它诗词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玉钩褰qin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此首词抒发怀人之情。起点杏花、绿杨,是芳春

7、景色。此际景色虽美,然人多离别,亦黯然也。灯在两句,拍到己之因别而忆,因忆而梦;一梦觉来,廉内之残灯尚在,廉外之残月尚在,而又闻骁莺恼人,其境既迷离倘恍,而其情尤可哀。换头两句,言晓来妆浅眉薄,百无聊赖,亦懒起画眉弄妆也。春梦两句倒装,言偶一临镜,忽思及宵来好梦,又不禁自怜憔悴,空负此良辰美景矣。张皋文云v飞卿之词,深美闳约。观此词可信。末两句,十字皆阳声字,可见温词声韵之响亮。】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x鶒ch,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lun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这首词起句写人妆饰之美。“宝函钿雀金鸂鶒”,可以想象一幅美人晨妆图:一位女子春晨妆梳,打开妆

8、盒,手拈金钗。映入眼帘的是一对镂金的紫鸳鸯。次句写人登临所见春山之美。“沉香阁上吴山碧”,亦“泰日凝妆上翠楼”之起法。登上自家的香阁,伊凭栏远望。江南的绿水青山,十分可爱。“杨柳”两句承上,写春水之美,仿佛画境。晓来登高骋望,触目春山春水,视线难收,于是再放眼一望“杨柳又如丝”,一个“又”字,透露了女子内心的跃动,能传惊叹之神,且见相别之久,相忆之深。这个“又”字,还使得下一句“驿桥春雨时”,这个本非眼前之景,也能勾粘得紧密无间。这两句写柳丝拨动女子心弦,使她想起那个春雨潇潇的日子,曾经和情人在驿外桥边折柳送别,依依惜别的情景如在眼前,而此时离人不知在何处。这就利用时空的交替,创造出耐人寻味的

9、意境,这是温词凝炼、深密的典型笔法。上片的结句回忆驿桥送别,下片接写别后。“画楼音信断”,说明人去信断。“芳草江南岸”,抒发了春归人不归的隐痛。末两句,自伤苦忆之情,无人得知。“鸾镜与花枝”,以花枝喻人。美艳如花之人,而独处凄寂,可见其幽怨之深。“此情谁得知”,千回百转,哀思洋溢。这个结句是全词感情分量最重的一句,也是全词的高潮。】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千万恨,恨极在天涯。”首句直出“恨”字,“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点出原因在于所恨之人远“在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说“恨”而有“千万”,足见恨之多与无穷,而且显得反复、零乱,大有不胜枚举

10、之概。虽有千头万绪之恨,但恨到极点的事只有一桩,即远在天涯的那个人久不归来。这是对全词的主旨作正面描写。“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三、四两句,初读起来很是平淡,仔细玩味却觉得是妙手天成。这两句是从侧面阐述其“恨”之深。女主人既有千万恨,其“心里”有“事”是理所当然的了,更使她难过的却在于“有恨无人知”。“恨”是一种无形的心理情绪,是难以把握和捉摸的,而词人却善于借景将它烘托出来:像风掠过水面时荡起的阵阵涟漪,像花儿随风落去时的缤纷缭乱,像悠悠白云在天空摇曳时的飘忽迷离,这样一来,抽象的“恨”就变得形象、可感了,使人们能够清晰地体验到它的纷乱、动荡的状态,也增强了词的审美价值。“摇曳碧

11、云斜。”夜对山月,昼惜落花,在昼夜交替的黄昏,摇曳是程度不怎么明显的动荡,是轻轻移斜了角度的晃动。此句看似单纯写景,却状出了凝望暮色与碧云的女主人的百无聊赖之态,说明一天的光阴又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不着“恨”字而“恨极”之意已和盘托出。】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词,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把思妇的形象刻画得鲜明、生动,把思妇的心情描写得细致入微。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笼罩着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栏、点点的帆船、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思,耐人玩味。整首词清新疏淡,不事雕饰,意境开阔,情致幽远,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堪称精品。 这首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刻画了一位殷切盼望夫归的思妇形象。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七、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这首词2. 展开想象与联想,写一篇记叙文,把这首词内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板书设计 形象刻画 梳洗罢 独倚楼 希 望望 相江 景物描写 千帆尽 皆不是 失 望 思 白描南 苦 直叙 情感抒发 肠 断 白频洲 痛苦绝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