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最短路径问题再探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021082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最短路径问题再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最短路径问题再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最短路径问题再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最短路径问题再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最短路径问题再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最短路径问题再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最短路径问题再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 学 教 学 案 例 教 案姓名尹德乐通信地址E-mail电话年制四年制年级三年级章节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几何第二册3.15例3(2001年12月第1版)课题“水 管 最 短 问 题”探 究教材简介例三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之后的例题,意在应用轴对称的有关性质解决“水管何时最短”这个实际问题,一方面回答了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六,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一下几何最值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发现水管的铺设按要求不仅仅可以向教材中那样修建,还可以另有其它的设计方案,并且符合一定条件下水管的长度比教材中的“设计”更短。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能动手实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

2、生能够达到初步的合作,应用比较、实验、计算机软件辅助的方法,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学生大胆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教学重点:分析各种可能铺设的方法,如何铺设水管最短。教学难点:分析比较何种方案水管最短。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发现。教学手段、用 具:教学多媒体、课件教 学 内 容设 计 意 图教学过程一、 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例3.如图1,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泵站,向张庄、李庄送水,修在河边什么地方,可使所用水管最短?问题1:如图1,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泵站,向张庄、李庄送水,请你设计施工方案。(注明泵站位置及如何铺

3、设水管,并说明理由。)启发与思考:1.可将“河”、“村庄”抽象为“直线”和“两点”。2.所设计的方案只要能将河里的水送到两村庄即可,没有其它任何条件。 可将学生分成小组(四人),教师巡视、引导,并与学生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设计,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最多。例3及问题1由教学多媒体集成。起到创设问题情景的作用。出示例3的目的:1.是为了引入新课。2.是诱发学生的直觉思维,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初步的形象认识。教学过程二、 分析方案,深入探究:学生的设计大至可分为二大类,共8种方案。第一类设计方案:在直线a上寻找一点C,点C就是泵站,连结AC、CB,AC、CB就是铺设的水管。(图2)1.过点A作直线

4、a的垂线段AC,垂足是点C,连结CB。(图3)2.过点B作直线a的垂线段BC,垂足是点C,连结CB。(图4)3.作点A关于直线a的对称点A,连接AB交直线a于点C,点C就是泵站,连结CA、CB。(图 5)4.在直线a上,除了图3、图4、图5中的C点外,任意选取一点作为泵站。(图2、图6)第二类设计方案:在直线a上选取一点C,点C就是泵站,连结CA、AB,或连结CB、BA,点C就是泵站。1.过点A作直线a的垂线段AC,垂足是点C,连结CA、AB。(图7)问题1的设计目的:1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开放性设计,以便促使学生的思维开放,达到培养发散思维的目的。2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的对知识

5、进行探究和发现。启发与思考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想方法,并强调没有条件限制,突出问题的开放性。将学生分组是使学生能够学会合作学习。事先将学生可能的设计方案做成课件,以便一步步出示。这样做的目的是:1.是使问题开放的同时,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以便学生经过探索、归纳、证明,最后形成形象思维,从而发现解决例3所提出的问题的方法。2.是使开放的问题、探索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归纳,进行科学的界定,使学生由问题产生的“直觉”,经过再发现,再探索,形成科学的“形象”。即由直觉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也就是使学生由表象的、感性的认识向初步的理性认识过渡。教学过程2 直线a除图7中点C以外任选一点作为点C

6、,连接CA、AB。(图8)3 作直线a的垂线段BC,垂足为点C,连结BA。(图9)4在直线a上,除图9中点C以外,任选一点作为c点,连结CB、BA。(图10) 以上各种情况学生没有设计出来的,教师补充。问题2:在这些设计方案中,哪一种方案所用水管最短?(板书:“水管最短问题”探索性活动)启发与思考: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分类比较。即先比较每一类中的各种情况的大小,再比较不同类的大小。同时引导学生与物理中的电路知识相联系,以便分类比较。问题2、问题3提出了水管最短问题,实质是例3提出的问题。这是使学生由“发散”的“方案设计”转向“聚拢”的“水管最短”的证明。1是使学生从理性的角度进行严格的证明,确保结

7、果的科学性、完备性。2是使学生体验知识获取的全过程。也就是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提出问题教学过程第一类设计的实质是将A、B两点的连结象物理电路中的“并联”。第一类第三种的作法就是教材中的方案,是“并联”中最短的(图5),也就是:如图11,作点A关于直线a的对称点A,连结AB交直线a于点C,连结CA、CB,点C就是所求的泵站. 证明:如图11,在直线a上另取一点C,连结AC、AC、AC、CB。因为直线a是点A、A的对称轴,点C、C在对称轴上,AC=AC, AC=ACAC+CB=AC+CB=AB在ACB中,ABAC+CB,AC+CBAC+CB,即 AC+CB最小。第二类的设计的实质是将A、B两

8、点的连结象物理电路中的“串联”。比较第二类 “串联”的各种情况,显然第二类中的第一种是“串联”中最短的(图7)。三、 合作讨论、寻求证明方法到此学生会发现新的问题了:问题3:“并联”中的最短的与“串联”中最短的,哪种设计更短?哪一个更符合“最短”的要求。(这个问题的证明比较难,涉及的情况比较多,涉及的知识点学生没学,在此不要求学生证明,教师应用计算机及几何画板进行结论验证即可。具体情况见课件。)证明也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合作解决。此时,教师指出随着知识的增长,学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证明。分析与思考:如图12,欲比较“并联”的(CA+CB)与“串联”的(DA+AB)的大小,只需比较

9、AB与(DA+AB)的大小。又因为AB、DA、AB均是线段,所以只需比较AB2 与(DA+AB)2的大小。证明:(如图12)过点A作AEAD,A为垂足,设BAE=,则00900.设AD=a,AB=b.则 AB2=AA2 + AB2 - 2AAABCOSBAA=(2a)2+b2-2(2a)bcos(900+)=4a2+b2+4absin另设K=AB2-(DA+AB)2=3a2+4ab(sin-)-观察和实验-猜想-证明。问题2中的启发与思考是启发学生运用相近学科的知识进行类比,以便获取科学的分类比较方法。问题3中的分析与思考是引导学生获取如何进行“大小、长短”等数量关系比较的方法。总之,这两个“

10、思考”是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水管最短”的证明。问题2中的“证明”的实质是将证明“两线段的和最短”转化为证明“两点间线段距离最短”。目的:1.是证明第一类的第三种是第一类中最短的。2.是为后面的探索铺平道路。问题3中的证明的实质是用作差的方法比较两线段和的大小。教学过程、当00 0,由3a2-2ab0 ,得bDA+AB, 所以此时泵站建在点D(或点D),所用水管最短.若K=0,由3a2=2ab,得b=a时,AB=DA+AB ,所以此时泵站应建在点C、D、D均可,所用水管最短.若K0,由3a2-2aba 时,ABDA+AB,所以此时泵站应建在点C,所用水管最短.II、当000,由3a2-4ab(-

11、sin)0,得bDA+AB,所以此时泵站建在点D,水管最短。若K=0,由3a2 -4ab(-sin)=0,得b=时,AB=DA+AB,所以此时泵站建在点D、C均可。若K0,由3a2 -4ab(-sin)时,AB0 即ABDA+AB故此时泵站应建在点D,水管最短。四、 对比分析,揭示规律:从上述证明可以看出:泵站建在何处,所用水管最短,必须注意A、B两点相对河岸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再看下面问题:问题4:任画一条直线PQ及PQ同旁的两点M、N,画出从点M出发经过PQ上一点O,到达点N的最短路线。(如图14)目的:是为了证明开放的问题中所探索出的多个结果,哪一个符合“最短”的要求。使开放的问题得到科

12、学的界定,最终使探索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结论。为了深化对例3的认识又提出问题4。问题4的实质是在例3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个强制性的条件-方向。因此,问题4与例3有着本质的不同。教学过程分析与思考:1.此题与例三比较有何不同之处?有何相同之处?2.此题相当于例三的那一种情况?不同点:此题与例三的要求不同。此题要求必须从点M到点O再到点N,而例三没有方向的要求。相同点:都是求“最短”的问题。此题相当于例三的第一类第三种设计情况。解:如图15,作点M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M,连结MM交PQ于点O,点O就是所求的点,MO、ON就是所求的最短路线。总结:(师生共同完成)1. 象例三那样不要求方向时,所给的两点可

13、“并联”、可“串联”,考虑的情况比较复杂,具体的方案可以参照例三的证明的结论。2. 象问题四要求方向时,所给的两点只能“并联”,答案只能是例三中的第一类第三种方案(图5)。五、应用规律,编制新题:(课后作业)要求运用上述规律,编制一道求“最短”的问题并简要说明设计方案,画出图形。 (例如教材:第30页第6、7题)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使学生更好的、深刻的理解例3,促使知识内化,从而使学生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的目的是为了突出结论、明确结论,使学生具有成功的感受。作业的目的是促使知识的正迁移。设计说明1 1本节教学内容是利用教材的例3进行开放性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维开放,以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是将探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