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害 三叶草花霉病三叶草花霉病是红三叶的一种危险性的病害,世界性分布,近年发现我国甘肃也有分布,可使红三叶的种子减产 50%以上,并可使鲜草产量下降。症状开花前带菌株无明显症状,开花后可见花器上覆盖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花冠呈污白色或暗淡的紫色。所结种子多为瘪粒。)花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无色,粗 5延于病株的各个器官中。分生孢子梗多形成于雄蕊的花药上,偶见于柱头上,浅褐色,直,有隔膜,长约 100 顶部分枝,末端膨大,具细齿,上密生分生孢子,呈葡萄穗状。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卵圆。
2、白三叶草坪中斑潜蝇如何防治?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国内分布较广。为害特点:成虫、幼虫均可为害,雌成虫把白三叶的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的上下表皮之间吃食叶肉,只留上下表皮,使其叶片正面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片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受害严重时全叶枯萎甚至叶片脱落,从而使白三叶的叶片失去观赏价值。另外,斑潜蝇还能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发生规律:白三叶斑潜蝇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数代,世代重叠较重,以蛹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吸取植株叶片汁液,具有较强的趋光性,有一定飞翔能力。卵多产于叶表。
3、草地的早熟禾霜霉病霜霉病在北美的冷季草上又叫黄丛病。此病在我国分布颇广,华东、西北、华北、西南、青藏、台湾均有发生。可在许多草坪草上发生,造成严重危害。症状:发病初期,植株略矮,叶片轻微加厚或变宽,叶片不变色。发病严重时,草坪上出现直径为 1黄色小斑块,每一斑块里面都有一丛茂密的分蘖,根黄且短小,很容易拔起。凉爽潮湿的条件下,叶面出现白色、霜状霉层。病害症状在春末和秋季最为显著,而且最先在排水不良的地方显症。发病的草坪在冬季可因受冻而死亡,在炎热干旱时期则萎蔫或死亡。病原:病原为大孢指疫霉(,隶属。
4、病害 苏丹草大斑病大斑病是苏丹草上重要病害,国内外分布广泛,还侵染玉米和高粱属植物,为害严重。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部病斑长梭形,大小为 20缘水渍状,中央枯黄色至褐色,后期边缘紫色,叶斑正反面均可见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全叶枯死。叶鞘及苞片上也能发生病斑。病原 大斑离蠕孢,异名大斑长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自然界中不产生有性世代。分生孢子梗由气孔中伸出,2丛生,榄褐色,有 2隔膜,大小为 m,基部膨大,孢痕明显,生于顶点或膝状折屈处。分生孢子梭形,榄褐色,直或微弯,基细胞有明显。
5、病害 三叶草尾孢叶斑病三叶草尾孢叶斑病又称三叶草角斑病或夏季黑茎病,我国贵州、吉林、甘肃和新疆均已发现,影响干草产量和品质,此病为害红三叶或白三叶,造成叶片提前脱落。症状可侵染叶片、叶柄和茎,形成深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叶片上病斑常呈近圆形或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叶柄受侵可产生环带状病斑,而茎上则往往形成长形条斑。在我国主要见其危害叶片,形成叶斑,使叶提前干枯脱落。叶斑上生点状霉层,即病原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不明显或仅由数个褐色细胞构成;分生孢子梗 3丛生于叶两面,浅色或榄褐色,。
6、北疆苜蓿地下滴灌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苜蓿对土壤选择不严,除重粘土、低湿地、强酸强碱外,从粗砂土到轻粘土皆能生长,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于钙质的土壤生长最好。适宜 碱含量低于 地下水位深 3 米以下。整地要求深耕、耙细、耱平、播种层紧密,掌握好适耕期。中等肥力的地块可结合深翻整地,每 667 平方米施有机肥 12 吨,同时施磷酸二铵 1520 千克、硫酸钾 510 千克。对于两年或多年生苜蓿,开春解冻时及时用缺口耙或钉齿耙垂直于播种方向切地 12 次,深度 10 厘米左右,可提高苜蓿产量。二、产、抗病虫害、越冬性强的品种,北。
7、病害 苏丹草叶点霉病叶点霉病是苏丹草上常见病害,在我国发生普遍,河北、内蒙等有报道,但为害不重。症状叶斑发生于叶两面,椭圆形、梭形,直径 2心淡褐色,后病部出现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发生于叶缘或叶尖时,病斑呈半椭圆形和半梭形。病原 名高粱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叶两面生,散生,突破表皮,球形至扁球形。器壁褐色,膜质,直径 53孢子椭圆形,无色透明,两端较圆。孢子成熟时有 2 个油球(偶见 3 个),m。发病特点病原菌生长适温为 25最高 35最低 10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7 月为盛。
8、病害 三叶草假盘菌褐斑病三叶草假盘菌褐斑病又称三叶草普通叶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已知分布于贵州、吉林等省,造成叶片大量干枯脱落,降低鲜草产量,影响种子生产。症状可发生于整个生长季节,但秋季往往较严重。病斑生于叶两面,呈褐色近圆形小斑点状,直径约 1斑边缘呈细齿状或波浪状,中部具暗色小突起,即病源的子囊盘。病原 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盘生于叶两面,初埋生于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子囊盘碟形,黄褐色至黑褐色,无柄,直径约 囊盘上生有由子囊和侧丝组成的子实层,子囊无色,棍棒状,大小为600生 8 个子。
9、菜苜蓿的栽培要点 (一)整地施肥和播种菜苜蓿地耕翻深度 1518 厘米,每亩施人粪尿 1000 公斤作基肥,作高 15 厘米的畦,以利排水,播种的种子均用带壳的螺旋状荚果,因荚果中瘪籽和坏籽较多,播前要用 5560温水浸种 5 分钟,去掉水面上的浮籽,再浸种 8 小时后播种,多用撒播法,播后用齿耙整平畦面,然后用脚踏实畦面。苜蓿每亩需种量多,早秋晚春播种,每亩用种 40 一 50 公斤,晚秋早春播种每亩只需 15 公斤左右.(二)肥水管理播种后,每天早晚各浇 1 次水,促进提早出苗。尤其早秋晚春播种的,在出苗前不能断水,出苗后每天浇水 1 次,7。
10、北京顺义紫花苜蓿栽培紫花苜蓿作为优质、高产豆科饲料,在我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深受农民的欢迎。目前,种植面积达到 7 万亩以上。经过几年的生产种植及相关配套技术研究,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规程基本摸清,阐述如下:1地块的选择:播种紫花苜蓿最适宜的土壤是砂质粘性黑土、壤土和富含石灰质土壤,不要选择太砂太贫瘠土地,土壤 要求在 间,不低于 蓿最忌水渍,连续淹水 24 小时即大量死亡,顺义区雨季集中(7、8 月份),因此要求地块排水良好,雨季能迅速将水分排除土体。2整地要求:田内整体平,土壤必须达到上虚下实,田内暄土层不能超。
11、草地的早熟禾腐霉枯萎病腐霉枯萎病又称油斑病、絮状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它既能在冷湿生境中侵染危害,也能在天气炎热潮湿时猖獗流行。当夏季高温高湿时,能在一夜之间毁坏大面积的草皮。腐霉枯萎病是唯一一种能真正看到其传播的草坪病害。症状:腐霉菌可侵染草坪草的各个部位及各个时期。种子萌发和出土过程中被侵染,出现芽腐、苗腐和幼苗猝倒。幼根近尖端部分表现典型的褐色湿腐。成株受害,一般自叶尖向下枯萎或自叶鞘基部向上呈水渍状枯萎,病斑青灰色,后期有的边缘变棕红色。根部受害可表现不同症状,有的根部产生褐色腐烂斑,。
12、病害 三叶草匍柄霉轮纹病匍柄霉轮纹病是三叶草生产中重要病害,世界性分布,在我国见于云南、贵州、江苏、吉林等种植区,使牧草产量和质量下降,种子品质显著下降,造成瘪籽。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为小褐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稍凹陷,中部色较淡,有时有轮纹。受害严重时叶片干枯,提早脱落。潮湿条件,病部呈现榄褐色至黑色的霉层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病原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束生,直立褐色,具 24 个横隔,大小约1632m68m,顶部膨大,上单生分生孢子,当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梗顶向上延伸,。
13、病害 三叶草菌核病菌核病是三叶草上重要病害,各种植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牧草产量。症状在秋季表现为地上部的叶片、叶柄和茎上出现褐色病斑,很快软腐。次年春天,三叶草萌发时表现出该病的典型症状。病株生长缓慢,叶片卷曲,色淡并带有淡紫色。茎基、根颈及根部变褐、腐烂,潮湿条件病株很快死亡,病部出现白色絮状霉层。当土温升高、湿度减少时,病组织表皮脱落或表现为干腐,其上霉层变致密,并逐渐形成白色团块,后转为黑色粒状物,即菌核。子囊菌亚门真菌。菌核可形成于病组织表面或内部,表层为黑色拟薄壁组织,内部由白色疏丝组。
14、病害 苏丹草座枝孢紫轮病座枝孢紫轮病是苏丹草上重要病害,世界性分布,我国在吉林省有报道。症状为害叶片和叶鞘。叶部病斑矩圆形、椭圆形,中心淡紫色,边缘紫红色,大小2斑背面初生灰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霉层消失,产生小黑点,即病菌的菌核,很易由病斑上抹掉。严重时病斑互相汇合成不规则的云形大斑,病斑可以布满整枚叶片,使叶片提早枯萎。病原蜀黍生座枝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由气孔中伸出,束生,近棒形、圆柱形,无色透明,偶有隔膜,8生孢子线形至鞭形,无色,偶有 1分枝,有 2隔膜,大小为 。
15、草地早熟禾德氏霉叶枯病该病是一类引起多种草坪禾草发生叶斑、叶枯、根腐和茎基腐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情发展迅速;造成,草坪早衰、秃斑,严重影响草坪景观。症状:发病初期,感病叶片和叶鞘上出现椭圆形水渍状小斑,病斑很快变为红褐色至紫黑色,周围(病健交界处)有黄色晕圈。病斑沿叶脉平行扩展,中央坏死,变为褐色,随后变成白色至枯黄色。发病后期,很多病斑连合形成较大的坏死斑。一般老叶比嫩叶更容易被侵染。当整个叶片或叶鞘受害时,维管束系统被环割,整个叶子或分蘖死亡。草坪变得稀疏,瘦弱早衰。该。
16、草地早熟禾草坪栽培技术 草地早熟禾喜光耐荫,喜温暖湿润,又具很强的耐寒能力耐旱较差,夏季炎热时生长停滞,春秋生长繁茂;在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湿地生长良好;根茎繁殖能力,再生性好,较耐践踏。在西北地区 34 月返青,11 月上旬枯黄;在北京地区 3 月开始返青,12 月中下旬枯黄。在寒冷地区也能安全越冬。草地早熟禾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光滑,前端叶尖稍翘起,似般头龙骨,幼叶在叶鞘中的排列为折叠式;有地下根茎。耐旱性和耐热性较差,在缺水情况下或在炎热的夏季生长缓慢或停滞,叶尖变黄,绿度较差。草地早熟禾要求排。
17、病害 三叶草白绢病三叶草白绢病又称南方根腐病,我国南方红三叶上为害严重,引致感病植株连片枯死,发病率达 15%症状受害植株地上部分逐渐枯死,根部、根颈和茎基部有水渍状病斑,皮层常纵裂,露出内部机械组织,病组织死亡,变为黄褐色。潮湿时茎基表面密生绢状白色菌丝层,并可蔓延到病株四周的土壤上。菌丝后来变为淡褐色、褐色,形成大量稍近球形的菌核。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粗糙,直径较宽,常生长成层或排列成柬状。菌核直径 多为 右。菌核初为白色,后渐变成浅革色、浅褐色、深褐色,形状很像白菜籽。菌核内部白色,外表光滑,成。
18、白三叶草坪斜纹夜蛾防治措施 镇测报部门负责斜纹夜蛾中长期预报,要将斜纹夜蛾的发生程度和初步的产卵高峰期、孵化高峰期概况提前预报好,绿化养护责任单位负责短期查看,验证长期预报的偏差,可以为基层培训一批技术人员,负责查看卵的发育进度,同时查看草坪叶片受害程度,发现零星危害立即组织用药防治。时备好药械药剂。根据 2004 年 2 代、3 代、4 代斜纹夜蛾的防治经验看,及早备好药械药剂的单位比较主动,时间准确非常重要,在 2龄前防治的效果可以达到 80%92%,3 龄虫防效在 55%70%,4 龄虫防效仅30%45%,因此必须准确掌握防治适。
19、黑麦草(小黑麦)一双季稻”技术规范 品种的选择黑麦草以多倍体黑麦草品种,如特高、兰天、邦德、扬帆、先锋、达利达、阿哥特、多美乐、杰威、佐罗等品种为适宜,鲜草产量每亩50006000 公斤,最高达 8000 公斤以上。小黑麦宜选择冬性强、生育期长、再生能力强、耐刈割、品质优的品种,如冬牧 70、4麦及饲 1890、饲 237 等小黑麦品种(组合)。这些品种在长江以南稻作区冬闲田种植,鲜草产量每亩达 45005000 公斤,最高达 6000 公斤以上。耕作方式稻田种植黑麦草、小黑麦一般采用免耕和翻耕播种两种耕作方式。免耕一般在水稻收割后,每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