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串讲试题带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1、问卷的内容而言,一般包括如下三个部分,不包括()A 基本资料B 补充材料C 事实问题D 态度问题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 B解析:问卷的内容而言,一般包括基本资料、事实问题、态度问题2、()是问卷的主体部分A 问题和答案B 标题C 前言D 结束语正确答案:A解析: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3、观察记录表格设计不要()A 简明B 科学C 非结构化D 易于操作正确答案:C解析:观察记录表格设计要简明、科学、结构化、易于操作4、根据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观察法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A 描述性观察法B 取样观察法C 评价观察法D 现场观察法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观察法可以分为三类,描述性观察法、取样观察法、评价观察法5、科学实验萌芽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中,后来逐渐分化出来,从16世纪开始成为独立的社会实践形式首次将实验作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必要手段A 哥白尼B 伽利略C 牛顿D 培根正确答案:B解析:伽利略首次将实验作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必要手段6、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不包括()A 历史性B 继承性C 具体性D 历史研究是以逻辑分析法为主正确答案:B解析: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包括历史性、具体性、历史研究是以逻辑分析法为主7、内容分析法的主要特征不表现在A 明显B 系统C 主观D 量化正确答案:C解析:内容分析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明显、系统、量化8、行动研究遵循着一个问题研究的程序,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过程,包括()四个基本阶段。
A 计划—行动—考察—反思B 考察—计划—行动—反思C 考察—反思—计划—行动D 计划—考察—行动—反思正确答案:A解析:行动研究遵循着一个问题研究的程序,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基本阶段9、下面不属于进行个案研究的步骤的是()A 确定主题和研究对象B 收集资料C 指导与追踪D 得出结论正确答案:D解析:进行个案研究的步骤的是确定主题和研究对象、收集资料、指导与追踪10、()年,杰克逊最早使用叙事方法对学校现场活动进行研究A 1968B 1970C 1972D 1980正确答案:A解析:1968年,杰克逊最早使用叙事方法对学校现场活动进行研究11、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会议论文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会议论文12、确定好教育调查研究题目、调查对象后,研究者就应该编制和选用研究工具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确定好教育调查研究题目、调查对象后,研究者就应该编制和选用研究工具13、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可以不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
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错误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14、访谈中不要轻易打断受访者的谈话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访谈中不要轻易打断受访者的谈话15、整理材料指及时地将收集来的资料加以提炼、归类、系统化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整理材料指及时地将收集来的资料加以提炼、归类、系统化二、问答题 (共16题)16、取样的形态可分成______、______两种主要的类型解析:概率取样、非概率取样17、分析材料是指对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解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分析比较、抽象概括18、根据实验控制条件的严密程度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前实验、真实验、准实验19、我国学者对于教育叙事研究的关注始于______解析:20世纪90年代20、()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解析:非结构式访谈21、( )是指观察者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观察研究对象活动的方法。
解析:间接观察法22、( )是指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对研究中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以探求研究现象中各个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解析:实验法23、( )通常又被称为“案例”,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及特定范围的具体对象具体到教育研究领域来说,这个对象既可以是一个人、一种课程、一个机构,也可以是一个事件或一个过程等解析:个案24、( )是紧接在题目后的注, 常用符号*表示解析:题注25、( )是研究成果的主要表达形式解析:教育研究论文26、观察法的优点解析:观察法的优点(1)直接性由于观察者与被观察的客观事物直接接触,不需要其他中间环节,观察到的结果、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具有真实可靠性,是第一手资料2)情境性观察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下实施的,对被观察者不产生作用与影响,即无外来人为因素的干扰,不会产生反应性副作用,能获得生动朴素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客观性3)及时性观察及时,能捕捉到正在发生的现象,因此所获信息资料及时、新鲜4)纵观性对被观察对象可以做较长时间的反复观察与跟踪观察,对被观察对象的行为动态演变可以进行分析5)普适性观察适用范围较为普遍,不但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普遍适用,而且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不少方法,如调查法、实验法等也与观察法有密切关系。
27、教育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解析:教育经验要上升到理论形态,还需要对它们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从经验上升到理论一般可以分为三步首先,抽取经验主题,以及反映经验实质的主题思想其次,要使经验理论化,就必须通过一系列概念来组合,这些概念的语言表现形式就是理论术语,所以在教育经验理论化的过程中,应重视术语体系的建立最后,有了经验主题和术语之后,还要把这些术语用经验主题科学地、有层次地组合起来,这样才能使经验成为真正的理论,以发挥经验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样才能使经验成为真正的理论28、教育历史研究法的研究步骤解析:教育历史研究法的研究步骤(一)确定研究问题(二)收集和评价原始历史材料(三)综合信息(四)形成结论29、教育调查研究的缺点解析:教育调查研究的缺点(1)教育调查研究大多只能获得数量化的资料信息,而面对复杂的现象,调查的作用就非常局限,不能了解到生动、具体的事物和情境2)教育调查研究对研究工具的设计要求非常高3)如果所选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的特征,其结果将不可靠4)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如对被调查者难以进行有效的指导,这可能会对调查研究的效果产生较大的干扰作用.30、教育研究课题选择的基本原则解析: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效益性原则31、撰写论文的之前,我们需要梳理相关文献,王老师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撰写文献综述,作为骨干教师应该如何指导王老师撰写文献综述?解析:(1)收集文献应尽量全面。
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 , 随便收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 成为综述 ,就会造成一叶障目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收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 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 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3)所有用到、提到的文献资料和参考文献都应与所研究问题直接相关4)要紧紧围绕研究问题、选题和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做比较分析 ,按照 设定的提纲进行述评,不能将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一般 罗列5)评述 ,特别是引用原作者的原文 ,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 ,不要贬低 别人抬高自己 ,不能从第三方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不足6)文献综述结语要简要总结 ,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同 时说明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7)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 ,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 , 不要含糊不清8)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 ,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会 议论文9)所引用的文献应是亲自读过的原始文献 ,不可只根据摘要即加以引用,更不能引用有文献引用的内容而并未见到被引用的原文,因为这往往是造成误解 或曲解原意的重要原因 ,有时可给综述的科学价值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10)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 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 ,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11)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 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 的文献资料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