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大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Summary:会计学专业作为培养培养以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为基础的基本理论应用学科,承担着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大思政"作为基础与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在会计学专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探索"大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创新,旨在提出一种既能兼顾会计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又能有效强化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思政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模式,以进一步满足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Keys:会计学;大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运行机制创新课题项目:会计学专业“大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SJGY20220729)1. 会计学专业教育与“大思政”实践的关系会计学专业教育与“大思政”实践是紧密相关的会计学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理论、技能和专业知识,以便他们能够胜任会计工作然而,仅仅有这些专业技能还不足以使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这时,“大思政”实践的引入变得至关重要首先,会计学专业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思政教育作为现代会计人才,会计学生应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道德伦理和法律意识。
这些素质是保证会计人员能够诚实、透明、公正地行使职责的重要保障通过“大思政”实践,学生可以接触到社会的现实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伦理道德意识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守其次,“大思政”实践可以帮助会计学生拓宽眼界会计学专业不仅仅涉及数字与账务,还需要与社会、经济等领域相结合学生通过参与“大思政”实践,可以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这种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能够帮助会计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会计原理和技能此外,“大思政”实践可以培养会计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计学专业不仅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要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大思政”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综合素质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同样重要最后,“大思政”实践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可以提高会计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在现代社会,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会计技能,还注重其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等方面通过“大思政”实践,会计学生可以培养出超越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2. 会计学专业“大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2.1明确“大思政”目标确定会计学专业“大思政”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伦理意识。
首先,明确“大思政”目标需要明确强调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应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道德伦理意识和法律意识他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责任,能够在会计工作中秉持公正、诚实和透明的原则其次,明确“大思政”目标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应当具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分析社会现象和作出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他们需要思考会计工作如何服务于社会发展,并通过创新实践推动会计职业进步和发展此外,明确“大思政”目标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会计学专业学生应当具备诚信、保密、专业标准等职业道德和素养他们需要了解会计职业的价值和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在面对职业困境时做出正确的决策2.2整合课程设置将“大思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中,有机地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可以在核心会计专业课程中融入“大思政”实践教学要素例如,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引入社会责任会计和道德伦理课程,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财务数据的社会影响和职业道德意识,激发他们对于会计职业使命的思考其次,可以设置专门的“大思政”实践课程或模块该课程或模块可以包括实际案例分析、讨论和辩论,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涉及社会、道德和伦理等核心议题。
通过实践性的学习形式,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此外,可以开设研讨班、论坛或学术活动,邀请学术界、业界和社会名人就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等相关问题进行讲座和交流这样的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观点和思想碰撞的机会,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2.3创新教学方法(1)问题导向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探索答案、讨论和合作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2)案例分析利用真实或虚拟的案例,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际情境中分析问题、作出决策,并评估其后果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3)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交流、合作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分享思考和经验,增强彼此之间的互动和理解4)反思和讨论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对核心议题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辩论和小组展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平台,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2.4强化教师角色教师在这一教学体系中起到引导者和示范者的作用。
教师应注重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领者通过师生互动、个别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导他们在实践中将其贯彻到行动中去2.5评价和持续改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估学生在“大思政”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和成果同时,定期回顾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大思政”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性和质量3. 会计学专业“大思政”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机制创新建议3.1融入课程体系将“大思政”实践与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有机结合,建立相关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块的优化,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实现知识和思想的有机结合3.2多样化实践形式创新实践形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和道德伦理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实地调研、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同时,注重个性化和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不同的实践选择3.3激励和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奖学金、荣誉称号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思政”实践活动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专业能力、道德伦理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3.4实践资源支持与社会各界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和机会。
与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等合作开展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和社区服务同时,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开展线上实践活动,扩大实践范围和参与人数3.5持续改进和研究建立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大思政”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评估和改进同时,加强对该体系的研究和探索,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结 语:会计学专业的“大思政”实践教学体系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更有助于培养出具备优秀专业知识和高度道德伦理水平的会计人才各高校应积极建立会计学专业的“大思政”实践教学体系,并强化运行机制,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ference:[1]殷俊明,张兴亮.会计学“专业思政”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财会通讯,2020(15):5.[2]郝玉贵.会计专硕课程"思政+特色"的融合教育目标与实现路径[J].财会月刊,2021(24):4.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