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现在很多智能设备都有声纹密码解锁功能,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响度 B.声速 C.音调 D.音色2.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停止了振动D.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轻微了3.下列措施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A.图书馆禁止大声喧哗 B.织布车间的工人戴耳罩C.唱歌时关闭门窗 D.城市道路旁安装隔音板4.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梳子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有什么关系? B.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C.探究声音的传播时是否需要介质? D.探究声音的传播时是否需要时间?5.现代生活里,有的人爱养狗,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
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驱狗器的开关,狗好像感觉到了巨大的刺激而躲开,旁边的人却什么也没听见这是因为驱狗器( )A.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B.发出的声波只会向着狗传播C.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D.发出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感受范围6.正常灰鲸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5Hz~25Hz生物学家发现变异灰鲸Alice,其发声频率为52Hz,导致正常灰鲸“听不见”Alice的声音,如图所示为海豚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灰鲸与海豚同属海洋哺乳动物由此推理:正常灰鲸听觉频率范围(黑色横条)很可能是( )A. B.C. D.7.下列声现象中,可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的是( )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倒车雷达C. 超声波清洗机 D.B超诊疗8.如图是公安部门实弹射击训练现场的照片为了保护现场训练人员的听力以及降低对周围居民的影响,采用了许多减弱噪声的措施,其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枪筒上安装消声器 B.配备专业的降噪耳机C.每个隔间安装玻璃板 D.训练场周围装上隔音墙二、填空题9. 在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10.如图所示的陶笛是一种吹管乐器,它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柱 产生的,用它与小提琴共同演奏同一首歌曲(同一声部),两种乐器演奏发出声音的 不同11.2023年10月1日,我市在海滨路上举办了大型巡游活动,观众在各种多彩的“锣鼓曲”和现场解说中感受和了解潮汕民俗文化艺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传统民俗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 不同;家住海滨花园的小红为了不影响复习功课,赶快关土窗户,这是在 阻断噪声12. 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图表示在 减弱噪声,乙图表示在 减弱噪声13.为了便于描述物体振动的 ,物理学中用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 ;小铭敲击一个音叉,如图所示现放大音叉的右臂,那么此音叉臂从最左端A位置经过B位置到达C位置后,再由C位置再次经过B位置返回最左端,这样叫做振动一次如音叉右臂振动频率为30Hz,则1s内音叉右臂会经过 次B点14.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科学工作者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三、实验探究题1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它说明了声音是由 产生的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小华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作出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 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四、计算题16.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0.85k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15℃)问: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0℃)331冰3230空气(15℃)340铜3750煤油(25℃)1324铝5000水(常温)1500铁5200(1)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哪种介质传来的?(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17.一辆汽车某一时刻鸣笛,司机在4秒后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请你根据所给条件分别计算下列各小题:(1)如果汽车静止不动,求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2)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求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3)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远离峭壁开去,求司机听见回声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参考答案1.D2.A3.A4.A5.D6.C7.C8.A9.340;能量10.振动;音色11.信息;音色;传播过程12.声源处;传播过程中13.快慢;频率;6014.固体;快;300015.(1)乒乓球被弹开来;物体的振动(2)在桌子上放一些纸屑或泡沫(3)空气;不能(4)变小;不能16.(1)解: 声音在空气传播速度慢,在金属管中传播速度快。
2)解: 由 v=St 得声音在空气传播的时间是 t=sv=850m340m/s=2.5s答: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2.5s;(3)解: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 t金属=t−Δt=6.5s−2.33s=2.17s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 v金属=st金属=850m0.17s≈5000m/s;查表知: 金属管是铝制成的 答: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m/s,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铝制成的17.(1)解: 汽车静止不动,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s1=v声t1=340m/s×12×4s=680m答:如果汽车静止不动,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680m;(2)解: 声音在4s内通过的距离s声=v声t=340m/s×4s=1360m汽车在4s内通过的距离s车=v车t=20m/s×4s=80m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