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真题完全解读(河北卷)2024年河北中考语文试卷立足2022年版课标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试题的价值引领,凸显文化自信试卷精选典范作品和语言材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融入试卷,坚持素养立意整套试卷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考查以“进京赶考,红色‘冀’忆”为主题的活动考查,涵盖了字音、字形、字义、词语、句子的连贯性,图文转换等知识点第二部分为阅读能力考查包括: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其中,古诗文阅读分为默写和阅读两部分默写仍延续去年整合主题式的默写,着眼于“饮食与诗文”的联系,在诗文的默写中渗透文化的熏陶古诗文阅读将原来单独的古诗阅读和文言文阅读放在一起进行考核,形成对“苏轼”的整合探究,实现了由线性阅读向整合式探究阅读的突破现代文阅读分为两部分,一是非连续性文本,一是记叙性文本阅读(报告文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说明性文段,第一次在河北中考试题中出现,且有效实现了跨学科学习的尝试报告文学,聚焦于中国“北斗”卫星建设的科技工作者,既有个体的典型代表,又有群体的共性特点,热情讴歌了他们不怕困难、奋力攻坚的奉献精神和使命担当。
整本书阅读,践行新课标的精神,规避了碎问碎答式的机械性知识点的考查,聚焦于专题探究,阅读方法的引领,即着眼于名著中反复出现的内容,来一个整合式的探究《朝花夕拾》《水浒传》《骆驼祥子》《西游记》等多部名著有机融合在一个教学情境中,搭建了教学相长的美好氛围第三部分,写作2024年河北中考作文命题独具匠心,以“定心丸”为话题,其命题靓点多多:靓点一、素养立意,不设审题障碍“定心丸”这一话题紧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聚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之核心,考生读得懂,写得会,不设审题障碍该话题适用于广大师生熟悉的“成长类作文”,考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优秀学生也能说得好靓点二:规避押题,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量“定心丸”设题独具匠心,既符合九年级考生认知,又具有超高的原创性和较高的思维含量考生要仔细审题,明确自己成长路上曾经“使自己思想、情绪安定下来的言论或行动”是什么(即“定心丸”是什么,这是表层),然后还要进一步思考这个定心丸促使自己发生怎样的改变、进步故“定心丸”这个话题好写,但写好、写成高分作文也不容易,具有较高的区分度靓点三:贴近生活,引导考生回顾、体验、感悟、表达生活作文提示语“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声有力的承诺、一封真诚的书信,也可以是赞许的眼神、肯定的手势、温暖的拥抱、默默地陪伴……”能引导考生展开联想,联系自身实际,生发对现实生活的回顾、体验、感悟。
写作水平一般的考生可紧扣提示语中的感触最深的一点作为自己的“定心丸”展开拟写,写作水平高的考生应思考省略号,补充出属于自己仅有的“定心丸”,这样才能在选材上做到“如无我有,出奇制胜”构思上,可以反向立意,大多数同学写爸妈、同学、老师给自己“定心丸”,你可以写你的某种行动给爸妈、同学、老师“定心丸”整体来看,试卷结构稳中有变有四处明显变化:(1) 古诗,文言文阅读综合考查;(2)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取代了过去单一的说明文、议论文阅读的考查;(3) 记叙文阅读理解采用批注的形式,新颖并且实用;(4)整本书阅读由问答题变成了语境对话式的填空题1.凸显任务群2022版语文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和呈现设计语文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在本次中考语文试卷中第一部分以“中共中央“进京赶考”75周年,学校开展红色”冀”忆为主题活动”的一个问题设置,包含字词运用、手绘路线和活动感悟三个语文实践活动诗词默写在命题情境上也强调了“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活动2.多学科融合2022版语文新课标提出“跨学科学习”,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合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这次试卷中有两处内容在试图展开跨学科学习,分别是第1题的第(5)小题,“进京赶考”路线示意图,和地理学科融合;现代文阅读(一)“学习了生物学,小冀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玉米的资料”,和生物学科融合3.情境命题“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创设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应整合关键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体现运用语文解决典型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本次语文试卷的题干,除了写作和阅读(二),其他均是采用情境的方式进行命题的题号分数题型考查内容考查点1-214填空选择简答基础知识综合运用;综合性学习及语言表达能力1.字音、字形、字义、词语运用;2.图文转换;3.综合性学习;4.语言运用能力36填空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古诗文的背诵及默写4-918填空选择简答古诗,文言文综合阅读能力1. 词语释义2. 文言断句3. 翻译句子4. 理解内容5.启示感悟10-128填空选择简答非连续文本阅读1.内容的理解与把握;2.筛选、概括信息;3.说明语言、说明顺序、说明方法13-1817简答题6道记叙性文本阅读(报告文学)1. 重点词语作用2. 概括事件;3. 人物形象;4. 段落作用;5. 标点符号作用;6. 表达方式及作用。
197填空7个整本书阅读(名著阅读)名著内容及阅读方法2050习作话题作文:以“定心丸”为话题审题立意、构思选材、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1.回归课本不忘其“本”纵观本试卷,所考查绝大数的知识点在课本上都是有迹可循的,而且在课本反复出现不管是基础知识考查的字音、字形、诗歌节奏、诗歌意象等知识,还是阅读考查的词语理解、句子赏析、情感把握,又或者是文言文考查的词语解释与人物形象分析等,都是如此如:第2题的第(2)小问,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中的内容阅读(二)——《“北斗”建设之歌》,第16题源于七下《邓稼先》的课后题,第17题源于七下《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课后题《“北斗”建设之歌》为报告文学,更是和《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们要注重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考复习要注意回归课本,注重对教材内容,习题的复习2.锤炼思维能力,注重整合式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想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碎片化的思维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整合式学习是大势所趋,专题式、序列化的研究才是发展思维的有效路径,在纵横比较中才能延展思维的宽度,在聚焦式阅读中才能发展思维的深度。
红色'冀'忆”主题活动、“饮食与诗文”的主题性默写、苏轼与谢安的“吟啸”启示、整本书阅读中的主题探究(《朝花夕拾》中的“书”、《水浒传》中的“椰瓢”、《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哭”与“笑”、《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成长”)等,都是整合式的、综合性的、聚焦类的语文探究活动,都有思维的成长想要对学生未来的学习进行引领明确其背后是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思维能力的考查,重知识,更要重思维要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3.要时时进行渗透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一要义,也是立德树人的文化根基无论是第一部分的西柏坡革命文化,诗文里的饮食文化,亦或者是苏轼的诗文文化,还是有关玉米的生物学领域、北斗卫星的科技领域及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名著的探讨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得到文化的滋养,使其在精神上建立一个高地这些素材的选取,都体现了命题者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引领,以“文”化人就在“无痕”的阅读中达成4.关注自我,关注成长对于作文,不管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又或者是其它什么类型的作文,侧重于训练审题、立意的基本能力,关注真实生活,尤其是需要孩子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倾听自己本然的触动,进而在矛盾中、痛苦中、挣扎中、纠结中,去理解世界,成长自我,让孩子自己的人格不断走向独立于成熟,完成人的建构,而不是高谈阔论,骗人自欺。
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2题14分)今年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75周年,学校开展“红色‘冀’忆”主题活动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太行巍巍,滹沱滔滔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一处松柏苍郁的坡岭上, 甲 (落成/坐落)着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它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中共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进京赶考”23日11时,“赶考”的人们乘汽车从西柏坡出发,17时到达唐县淑闾村;24日4时出发,11时许到达保定,傍晚到达涿县并留宿;25日改乘平汉线火车,(líng chén)出发,6时到达北平清华园站这一路风尘仆仆,向着新中国走去75年过去了,重温“进京赶考”这段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不断 乙 (激励/激荡)着我们,(bǐng chí)理想信念,砥砺奋斗前行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líng chén) ②(bǐng chí)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松柏苍郁(yú) 风尘仆仆(pú)B.松柏苍郁(yù) 风尘仆仆(pú)C.松柏苍郁(yú) 风尘仆仆(pū)D.松柏苍郁(yù) 风尘仆仆(pū)(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 乙 (4)有同学读到“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时,思考“擘画”的意思依据“擘”的字形,他想到“擘”的意思可能与部首“手”有关结合语境推测,“擘画”的意思应该是 (①筹划②一幅画③管理)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5)有同学手绘了“进京赶考”路线示意图(下图),请根据文段内容在序号处补充出对应的地名答案】(1)凌晨 秉持(2)B(3)坐落 激励(4)①(5)①保定 ②涿县【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①空:líng chén——凌晨,天色就要亮的时候,即午夜以后,天亮之前②空:bǐng chí——秉持,操持、执守;持有,具有;操守2)本题考查字音辨析松柏苍郁——sōng bǎi cāng yù,指松柏苍绿繁茂;风尘仆仆——fēng chén pú pú,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3)本题考查词义辨析甲空:落成:指建筑工程完成;坐落:指房屋、田地等的位置所在根据语境,“革命圣地西柏坡”在“滹沱河北岸一处松柏苍郁的坡岭上”,指“革命圣地西柏坡”的位置所在,故选“坐落”乙空:激励:激发鼓励;激荡:事物受到激发而产生的震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