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莞失业再就业培训人员申领生活津贴指南PPT

ow****3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881.55KB
约27页
文档ID:596732639
东莞失业再就业培训人员申领生活津贴指南PPT_第1页
1/27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8/1/2011,#,东莞失业再就业培训人员申领生活津贴指南,目录,contents,申领资格与条件,生活津贴标准与发放,申领流程与材料准备,审核与审批程序,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政策宣传与服务保障,01,申领资格与条件,女性18-50周岁,男性18-60周岁;,年龄要求,已在东莞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失业状态,失业满一个月以上失业时长,失业人员资格,1,2,3,参加再就业培训的时间应不少于80个课时;,培训时长,培训内容与失业人员原从事职业相关或符合市场需求;,培训内容,完成培训后,获得相关结业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效果,再就业培训要求,申领时限及次数,申领时限,申领次数,发放方式,每人限领一次生活津贴;,生活津贴按月发放,最长不超过六个月自失业之日起一年内可申领生活津贴;,02,生活津贴标准与发放,津贴标准及计算方法,津贴标准,根据东莞市相关规定,失业再就业培训人员生活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XX元。

计算方法,生活津贴按月计算,自失业登记之日起开始计发,最长不超过XX个月在培训期间,按照实际参加培训的天数计算津贴金额发放时间与方式,生活津贴每月发放一次,通常在每月的XX日至XX日之间,如遇节假日则顺延至工作日发放时间,生活津贴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发放到个人银行账户申领人需在申领时提供有效的银行账户信息发放方式,特殊情况处理,01,申领人在培训期间找到工作的,自找到工作之日起停止发放生活津贴02,若申领人因故不能继续参加培训,需提前向培训机构请假并报备请假期间不计算生活津贴如遇特殊情况导致生活津贴无法正常发放,申领人可向当地人社部门咨询并协助解决问题03,03,申领流程与材料准备,培训报名,根据当地政策要求,选择合适的再就业培训课程并报名参加咨询与登记,前往当地人社局或就业服务中心进行咨询,了解申领生活津贴的具体政策和流程,并进行登记提交申请,在培训期间或培训结束后,按照要求提交生活津贴申请发放津贴,审核通过后,生活津贴将按照规定的方式和时间发放到申请人手中审核与公示,相关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公示申领流程概述,A,B,C,D,材料清单及要求,身份证明,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培训证明,提供参加再就业培训课程的证明,如培训合格证、结业证等失业证明,提供失业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如失业证、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等其他相关材料,根据当地政策要求,可能需要提供其他相关材料,如银行账户信息、就业意向书等VS,可以选择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线上提交需登录当地人社局或就业服务中心官方网站,按照要求填写并上传相关材料;线下提交需前往当地人社局或就业服务中心窗口办理提交地点,当地人社局或就业服务中心窗口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可咨询当地人社局或就业服务中心提交方式,提交方式及地点,04,审核与审批程序,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失业再就业培训人员生活津贴的审核工作审核机构,该机构负责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还需核实申请人的失业状态和参加再就业培训的情况审核职责,审核机构及职责,审批时限,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结果通知,审批完成后,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通过短信、或邮件等方式通知申请人审批结果申请人也可登录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查询审批结果。

审批时限与结果通知,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或不符合申领条件的,将不予批准其生活津贴申请对于不予批准的申请,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并告知其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同时,该机构还将对提供虚假材料的申请人进行记录,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不予批准情形,处理方式,不予批准情形及处理,05,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03,审计部门,负责对失业再就业培训人员生活津贴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法0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失业再就业培训人员生活津贴的审核、发放和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02,财政部门,负责失业再就业培训人员生活津贴的资金保障和监管,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监督管理部门及职责,违规行为处罚措施,对于提供虚假材料、骗取生活津贴的行为,一经查实,将追回已发放的生活津贴,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对于违规使用生活津贴的行为,如挪用、贪污等,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并追回违规使用的资金对于违反规定进行转包、分包培训项目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并取消其参与失业再就业培训的资格申诉途径,如对失业再就业培训人员生活津贴的申领、发放等存在异议,可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诉。

申诉时限,申诉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30日内提出申诉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了申诉期限,申诉期限可以顺延处理时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接到申诉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核实,并作出处理决定如需延长处理时限,应告知申诉人并说明理由申诉途径和时限,06,政策宣传与服务保障,宣传途径,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社区宣传栏等多种途径进行政策宣传宣传内容,包括失业再就业培训政策、生活津贴申领条件、申领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政策宣传途径和内容,服务保障措施,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政策咨询、培训报名、申领指导等;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对培训人员进行定期回访和跟踪服务要点一,要点二,服务机构,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社保经办机构等均可提供相关政策咨询和服务服务保障措施和机构,咨询,可拨打1233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热线或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咨询,进行政策咨询和申领指导投诉渠道,如对服务不满意或遇到问题,可通过政府官方网站、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途径进行投诉和反映问题咨询和投诉渠道,感谢观看,THANKS,。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