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八戒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38KB
约13页
文档ID:595969697
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_第1页
1/13

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4一2025学年第一学期11月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 注意素项: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 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 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末,停止你 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 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晴瞎说一顿的吗? 要不得! 要不得! 注重调查! 反对瞎说!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 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 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 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 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 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 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 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这是懦夫讲的话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 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 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 这样子解决了一定要出门吗?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 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摊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着这种心理不谓共产党内 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 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 的,是斗争所需要的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 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 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 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1月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 参考答案 1.D 【解析】“这些观点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方面"错原文说 “这三个重要观点构成了 后来成为毛泽东思想 ‘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的雏形” 2.C 【解析】“具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哲学思想"错,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的 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不是这篇著作 3.B 【解析】A项中诗句,强调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永葆活力B项中诗句,描 述了暗潮到来时一般人察觉不到,只有经验丰富的篙师能够通过观察水痕发现,强调 了实践经验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C项中诗句,强调只有克服困难,方能成就事业 D项中诗句,强调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4.①多用短句,使语言简洁明快,观点鲜明,增强表达的节奏和气势;②多用判断句, 态度坚决,无可置疑;③多用反问和设问的句式,增强了语势,使表达严密而无可辩 驳;④多用口语和比喻修辞,使讲话内容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 (每答出一点给1 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①提高思想认识注重调查研究,反对瞎说、盲目行动和胡乱作为②开展调查研 究通过调查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及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策略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不唯上,不唯书,不搞形式主义 (每答出一点 给2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C 【解析】“剑锋上也已完全没有了古剑那种野蛮、剽悍、豪侠和阳刚之气,这说明今 剑已没有了古剑的用途”错原文说 “很难找到”,不等于完全没有;“今剑已没有了 古剑的用途”太绝对 7.B 【解析】“必须以生命为代价"错,不是必须用生命,这里只是在强调铸剑精神。

8.①证明了剑器身上闪耀着儒雅的文化光彩,它与诗人相亲,与文人结缘剑本身具有 的阳刚之气和文质彬彬的品格与文人追求的人格相符②直接说明文人骚客几乎人人 爱剑,剑身的锋刃给了柔弱文人精神上的雄性补充,同时可以借题发挥,抒发胸中积 郁的豪气③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文本具有了浓厚的文学色彩,更容易感染读者 (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两点给4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9.观点一:做到了①作者说 “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是对春秋冷兵器时代的青铜剑器, 内心的情感非常丰富,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表达②文章以今人的视角来写青铜剑器, 有对铜绿山的介绍,有对青铜剑器的联想和思考,分析了青铜剑身上蕴藏着的人文精 神和儒雅的文化光彩,但这些都无法准确表达作者内心对青铜剑器的情感 观点二:没做到①文中无论是对铜绿山的介绍,还是对青铜剑器的联想和思考,都 是作者在春秋时代的辉煌渐渐黯淡、冷兵器时代的人唤马嘶远去的今天在说的话; ②作者歌唱了青铜剑过去的辉煌,赞扬了青铜剑身上蕴藏着的人文精神和儒雅的文化 高三语文 第1页 书 光彩,这些都是作者今天在说的话。

(每答出一点给3分,能自圆其说即可,共6分;如没表明观点扣1分如有其他答 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CGI【解析】正确断句为 “自永乐中岁歉,流徙畿南枣强县凡二百余户,居二十年, 已成家业" 11.C 【解析】A.一个使动用法,一个意动用法;B.一个代词,一个助词;C.一个 “出发”,一个 “发出";D.均为通假字 12.A 【解析】“废止了近年征收的所有赋税”错,应是废止了近年那些 “强其所无"的 赋税 13.(1)百姓只得积聚金钱,换取这些物品来缴纳,而官吏趁机做违法的事 (“鸠敛” “易"输”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2)郭资执意不听从免除这些人赋税的命令,一定让地方主管官员按照原先的数目 征收缴纳,这是他最大的过错开除"额”“过"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14.①做到了 “利之而勿害”解除一些地方山林川泽的樵采禁令,参照古代的地方赋税 制度,废止不正当的赋税②做到了 “与之勿夺"派遣监察御史巡视各地,考察官 员,对不能执行利民政策的官员和扰民的将士进行惩处和警诫。

③做到了 “乐之勿 苦”重视百姓的幸福,对已经安居的流动人口不允许官员再把他们遣送回原籍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5分,共5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 成理也可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周武王向姜太公询问说:“治理国家的方法是怎样的?"姜太公回答说:“治理国家的 方法,不过是爱民罢了 周武王又问:“怎样爱民呢?"姜太公回答说:“使人民获利而不要使他们受到伤害, 使他们获得成功而不要使他们失败,使他们生存下去而不要杀害他们,给他们财物而不 要夺取他们的财物,使他们欢乐而不要使他们受苦,使他们高兴而不要使他们愤怒,这 就是治理国家的方法,治理人民的方法,也就是爱他们罢了 材料二: 皇上想山林川泽都与百姓共有,下令从居庸关以东,与天寿山相交接的地方,禁止 砍柴,其他地方都解除禁令工部上奏朝廷修造兵器,请求向百姓征收布漆皇上命令 朝廷拨款购买布漆皇上说:“古代的地方赋税,按照土地所生产的征收,不强迫百姓缴 纳没有的东西近年像丹漆、石青之类,主管官吏不去调查是否出产这些物品,却命令 郡县全都向百姓征收。

百姓只得积聚金钱,换取这些物品来缴纳,而官吏趁机做违法的 事,这一切全部禁止" 皇上派遣监察御史分别巡视全国各地,考察地方官吏上奏说:晋升户部尚书郭资 为太子太师,命他退休蹇义、夏原吉上奏说他固执、妨碍政事,而且身体多病皇上 高三语文 第2页 询问杨士奇,杨士奇回答说:“郭资坚定刚毅,能保持廉洁,别人不能拿私事来请求他 只是性格偏执,甚而至于阻碍皇上恩惠的施加,使皇恩不能惠及百姓皇上询问其中的 缘故杨士奇回答说:“诏书多次下令要免除受灾和伤病百姓的赋税,可是郭资执意不听 从免除这些人赋税的命令,一定让地方主管官员按照原先的数目征收缴纳,这是他最大 的过错"皇上点头认可 青州百姓刘中等上奏:“从永乐年间年成歉收,流动转徙到国都南部枣强县一共二百 多户,居住二十年,已经拥有家产如今主管官员要把他们遣送回山东,请求允许这些 百姓附入枣强户籍皇上对夏原吉说:“那里这里都是我的国土,只要能让百姓安居就 可以了唐朝宇文融搜查流亡的百姓,超过时限不自首的就发配到边境州县迎合上官 意图烦劳打扰百姓,百姓逃窜。

你一定告诫主管官员,把这件事作为警戒" 皇上驾临文华殿,同侍臣谈论历朝历代户口繁盛减少的事情皇上说:“户口的繁盛 减少问题,完全能够看出这个国家是太平盛世还是乱世户口繁盛源于采用了休养生息 政策,户口减少一定有大兴土木之事和战争汉武帝承袭文帝、景帝的余威,隋炀帝继 承的是隋文帝的江山,开元盛世之后终有安史之乱,难道不是依仗富庶繁荣而不知戒备 警惕吗?汉武帝末年就后悔用兵轮台,隋炀帝最终也因此而亡国,唐玄宗最终到了迁徙 流离的境地,都完全可作为后世引以为戒的教训 皇上巡视边防,从京城出发,英国公张辅、阳武侯薛禄率领军队跟从驻扎在虹桥, 皇上告诉众将领说:“朕深居宫中,难道不安逸?只是时时考虑安养百姓,所以才有这次 出行现在渡过黄河所经过的道路,都是大雨之后,秋天的田地里没有收获,朕非常同 情他们如果有扰民的将士,杀无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