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95968836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近代唯物主义D宗教哲学答案:(A)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 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A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同意 D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答案:(D)4马克思主义哲学

2、是A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B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C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D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答案:(C)5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答案:(B)6. 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答案:(D)7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A多元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张矛

3、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答案:(D)8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 B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 D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答案:(B)9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B经验主义 C不可知论D二元论答案:( C )10中国哲学家朱熹主张的“理在事先”是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调和折衷主义观点D古代实证主义观点答案:( A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答案:

4、( B )12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答案:( D )13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答案:( C ) 14实践是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 B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c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D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答案:( B )l 5人类世界从根本上说是 A自然界的产物B脱离自在世界而存在 C自在之物D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答案:( D )16关于意识的本

5、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答案:( C )17“当然,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有绝对的意义。”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内”是指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是否相互作用C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 D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答案:( D )18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的是A存在先于本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世界统一于存在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答案:(A)19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

6、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答案:(A)20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方法D归纳演绎方法答案:(C)2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答案:(C)22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特殊矛盾C事物的主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答案:(D)23中国古代哲学家李贽提出“是非无定质”,这种观点是A唯物主义的B唯心主义的C形而上学的D相对主义的答案:(D)24中国古代哲学

7、提出:“无独必有对”,“独中又有自对”,这是一种 A矛盾的观点B矛盾对立无限性的观点 C一分为二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答案:(B)25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形而上学则是 A只承认联系,否认发展B只承认发展,否认联系C从否认联系到否认运动、变化和发展 D只承认运动,否认联系和发展答案:(C)26下列属于因果关系的有A白天和黑天的关系B闪电和雷鸣的关系C阳光和植物的关系D阴电和阳电的关系答案:(C)27“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这种观点是A重视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重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答案:(B)28中国哲学史上

8、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优良传统是A知行并进推动认识不断发展B知难行易C强调行是知行统一的基础D因知以进行答案:(C)29在真理观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B真理的客观性 C真理的辩证法D物质世界的可知性答案:(C)30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D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答案:(C)31中国哲学家王夫之认为:“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行可兼知,行高于知”,这种观点是 A唯心主义的知行观B形而上学的知行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观D旧唯物主义的知行观答案:(D)32“听其言必责其用

9、,观其行必求其功”,其涵义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答案:( B )33在阶级社会里,真理的根本属性是A阶级性B客观性C主观性D相对性答案:( B )34对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A唯物主义承认,唯,心主义不承认B唯心主义承认,唯物主义不承认C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答案:( D )3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答案:(D) 36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

10、在于 A人类必须依赖自然,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B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 c人类能够维护生态平衡D人类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答案:( D ) 3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答案:( A )38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传统意识B阶级关系C生产方式D政治制度答案:( C )39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部分是A政治法律制度 B国家政权 C国家D军队答案:( B )40在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具有决定意义

11、的是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B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关系 C生产过程中的交换关系D生产过程中的消费关系答案:( A )4 1社会意识形态是指A一切思想观点的总和B一切精神现象的总和C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思想、观点的总和 D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情感、风俗习惯、情绪的总和答案:( C )42经济基础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B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C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D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答案:( D )43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 A前者反映社会存在,后者不反映社会存在B前者

12、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 C前者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反映经济基础D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答案:( C )44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统一C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答案:(C)45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的性质B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性质 c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答案:(C)46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是要指对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科学文化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13、答案:(A)4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是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C各种社会意识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答案:(D)48“在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是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历史机械观点D历史辩证法观点答案:(B)49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 A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原理B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答案:( B )50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

14、展规律的关系问题上,宿命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夸大社会规律的必然性B否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夸大人的自觉活动C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 D承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答案:( A )51科学技术革命作为社会动力体系中一种动力,它是A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D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答案:( D )52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是AI具和目的的关系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反映和创造的关系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答案:( A )53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 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D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系中具有哲学基本问题性质的有A天人关系 B名实关系C理气关系 D形神关系 E知行关系答案:(ABC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