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595968119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怀化市2024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1日4时15分,美国俄勒冈州西部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地震波是人们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图为

2、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外地核B. 内地核C. 下地幔D. 岩石圈2. 能穿过外核的地震波是( )A. W1B. W2C. W1和W2D. 两者皆无法通过【答案】1. D 2. B【解析】【1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9km,而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厚度约为60120千米左右,则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岩石圈,震源不会位于深度更深的下地幔、外地核、内地核,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震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读图可知,相同传播距离

3、情况下,W2波所共时间短于W1波,表明W2波传播速度快于W1波,则W2波为纵波,W1波为横波。外核物质呈液态,纵波W2能穿过呈液态的外核,而横波(W1)不能在液态物质中传播,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2023年9月,经过200多天野外发掘和长达一年的修复与分析研究,确认发现于福建省政和县约1.5亿年前的地层中一件保存近乎完整的恐龙化石属于鸟翼类恐龙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同一地层中还发现大量水生、半水生

4、的鱼类和两栖类等脊椎动物化石。下图为“奇异福建龙”及动物群生态复原图和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宙代纪距今年数(亿年)主要生物发展阶段动物植物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0.0258人类时代被子植物时代新近纪0.2303哺乳动物时代古近纪0.66中生代白垩纪1.45爬行动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侏罗纪2.013三叠纪2.52173. “奇异福建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A. 寒武纪B. 泥盆纪C. 侏罗纪D. 第四纪4. 该地层中发现的脊椎动物( )A. 以小型哺乳类动物为食物B. 最早出现于早古生代时期C. 以裸子植物作为食物之一D. 在第四纪时期遭到大灭绝5. 推测“奇异福建龙”生存时期,福建省政和

5、县地区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浅湖、沼泽 广阔深海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A. B. C. D. 【答案】3. C 4. C 5. A【解析】【3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奇异福建龙”(恐龙)发现于约1.5亿年前的地层中,对照表格中各地质年代的距今年数可知,“奇异福建龙”生存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的侏罗纪(距今2.013亿年至距今1.45亿年间),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4题详解】根据前题分析可知,该地层为中生代时期地层,中生代主要为“爬行动物的时代”,陆地裸子植被繁盛,裸子植物则为食草类脊椎动物提供食物,C正确;中生代后期才出现小型哺乳动物,因此中生代的脊椎动物一般不会以小型哺乳类动物为

6、食物,A错误;脊椎动物最早出现于晚古生代,B错误;中生代地层中发现的脊椎动物在中生代末期遭到大灭绝,大灭绝并不出现在第四纪时期,D错误;。故选C。【5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在发现“奇异福建龙”的地层中还发现大量水生、半水生的鱼类和两栖类生物化石,由此可推测出当时该地应为浅湖或沼泽相环境而非深海环境,正确,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当时当地生物群落繁盛,因此当时当地气候温暖湿润,而非寒冷干燥,正确,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点睛】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由于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中生代爬行

7、动物盛行,典型动物为恐龙,中后期开始向鸟类发展,出现小型哺乳动物。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中生代成为重要的成煤时期。中生代末期发生物种大灭绝事件。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于2024年8月22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将中星4A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为用户提供了话音、数据、广播电视传输业务。图为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 文昌建设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 纬度低,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速度,节约发射成本B. 晴天多,大气能见度高,视线清晰宽C. 三面环海,降低火箭航区和残骸坠落区安全隐患D. 临海,便于火箭及卫星配件的运输

8、7. 中星4A卫星在轨工作时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A. 太阳能B. 石油C. 核能D. 风能【答案】6. B 7. A【解析】【6题详解】文昌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晴天少,故文昌建设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条件不包括晴天多,大气能见度高,视线清晰宽,B符合题意,文昌纬度最低,线速度大,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速度,节约发射成本,发射大型航天器效率高;三面环海,降低火箭航区和残骸坠落区安全隐患,安全性好;临海,海运便利,便于火箭及卫星配件的运输,这些都是文昌建设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于2024年8月22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将中星

9、4A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星4A作为卫星围绕地球运转,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释放的太阳能,A正确;太空中石油、核能、风能都不能成为主要能量来源,BCD错误;故选A。【点睛】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1)天气:晴天多,风速小。(2)纬度: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发射成本。(3)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跟踪观测;海拔较高,自转线速度较大。(4)位置:人烟稀少,安全性强。(5)交通:内外交通便利,便于大宗货物运输。图为某地河流阶地剖面图,图中、为河流阶地,完成下面小题。8. 关于图中阶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壳持续性抬升形成阶地B. 土壤肥沃且颗粒较粗C. 阶地形成早于阶地D. 形成与侧

10、蚀作用有关9. 人们常选择靠近河流的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主要是因为阶地( )地形较平坦,土质较肥沃 不受滑坡、泥石流影响 不易受洪水影响海拔高,光照强,凉爽多风 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地震灾害少A. B. C. D. 【答案】8. D 9. B【解析】【8题详解】河流阶地是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内力主要是地壳的间歇性抬升运动,持续性抬升只会形成很深的V形谷,不能形成阶地,A错误;阶地上沉积物大多在水流平稳时期堆积形成,因此沉积的颗粒较细,B错误;阶地形成与地壳间隙性抬升密切相关,因此阶地越高形成越早,图中阶地低于阶地,因此阶地形成晚于阶地,C错误;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抬升间隙期,

11、河流侧蚀拓宽河床,为形成新的阶地打下基础,因此阶地形成与侧蚀作用有关,D正确。故选D。【9题详解】 河流阶地通常地面平坦,阶地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壤发育程度较高,土质较肥沃,有利于耕作,正确;阶地位于洪水位以上,不易被洪水淹没,居住和耕作相对安全,正确;阶地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水运便利,正确;阶地与阶地之间、河谷与两岸之间均有陡坡,因此有可能受滑坡、泥石流影响,错误;阶地相对于谷地两岸山地海拔不高,光照并不占优势,错误;与阶地周边相比,阶地的地震灾害并不会少,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当地壳比较稳定、流量稳定、海平面稳定时,河水以侧蚀为主,从而形成比较宽阔的河谷,

12、当地面因构造运动大面积上升,或气候变化使河水水量增加,水中泥沙减少;或海平面降低,会引起河流强烈侵蚀河床底部,造成下切现象,河床大幅度地降低,原先谷底的河漫滩就超出一般洪水期水面,成为阶地,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这样间歇性的地壳抬升运动,或流量增加,或海平面下降过程。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塔尔沙漠周边风成黄土分布广泛。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两地采样,发现甲地黄土粒径小于乙地。新德里深受沙尘暴困扰,为了防治沙尘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验表明,不同高度及高厚比的挡沙墙防沙效果不同,其效果用残余集沙量表示。残余集沙量指风沙流经过挡沙墙净化后,不同高度的残余含沙量,其数值与防护效果呈负相关。图左

13、示意不同高度挡沙墙防沙效果对比,图中示意挡沙墙高度一定时不同高厚比的防沙效果对比。图右为塔尔沙漠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 塔尔沙漠中的活动沙丘的移动方向为( )A. 西南B. 西方C. 东方D. 东北11. 与古沙漠形成原因一致的我国地貌是( )A. 柴达木戈壁滩B. 三亚亚龙湾沙滩C. 黄土高原D. 四川人龙洞五彩钙华池12. 该地挡沙墙防沙效果最好的设计是( )A. 高2.0m,厚0.33mB. 高2.5m,厚0.68mC. 高1.5m,厚0.25mD. 高2.0m,厚0.54m【答案】10. D 11. C 12. A【解析】【1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两地采样,发

14、现甲地黄土粒径小于乙地。风力堆积地貌的下风向沙粒较小,可知沙丘由乙地向甲地移动,故塔尔沙漠中的活动沙丘的移动方向为东北,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塔尔沙漠周边风成黄土分布广泛,古沙漠的成因是风力堆积,柴达木戈壁滩属于风力侵蚀,A错误;三亚亚龙湾沙滩属于流水堆积,B错误;黄土高原属于风力堆积,C正确;四川人龙洞五彩钙华池属于流水溶蚀,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读左图可知,在2m高度处,墙高2.0m的残余集沙量数值最小,说明防护效果最好;读右图可知,在不同高度处,高厚比6.0的残余集沙量数值最小,说明防护效果最好;墙高2.0m,高厚比6.0,对应的墙厚为0.3

15、3m。故选A。【点睛】防治风沙活动,减少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治理沙源,防治土地沙漠化;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植树造林,修建防护林体系;修建沙障,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等。维克小镇位于冰岛的最南端,如图所示,陡峭的海蚀崖与黑沙滩交相辉映,令无数游客向往。与普通黄色沙滩不同,黑色沙滩的形成与火山活动有关。完成下面小题。13. 推测黑色沙滩的形成原因是( )A. 火山活动B. 海水侵蚀C. 海浪堆积D. 冰川堆积14. 有关海蚀崖景观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岩性较软的部位受海水侵蚀而崩塌、破碎,使岩壁上形成凹陷进而形成海蚀洞海蚀洞在海水进一步侵蚀下不断变大、变深海水不断冲刷岩石缝隙顶部受重力作用坍塌海水将坍塌物质带走A. B. C. D. 【答案】13. C 14. D【解析】【13题详解】由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