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595962127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一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一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一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一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会运用两条直线是平行关系判断角相等或互补.2. 能够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3. 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关系,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猜想,操作,交流,归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及主动探索和合作能力.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 共2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区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教学难点】区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量角

2、器等.学生:三角尺、铅笔、量角器、练习本.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窗户内窗户的两条竖直的边是平行的,在推动过程中,两条竖直的边与窗户外框形成的两个角1、2有什么数量关系?(二)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4-7,探究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教师问:画两条平行线a/b,然后画一条截线c与a、b相交,标出如图所示的角. 度量所形成的8个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下表:角1234度数角5678度数 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角1234度数60120 角5678度数 学生2答:角1234度数 60120角5678度数 学生3答:角1234度数 角5678度数60120 学生4答:角1234度数

3、角5678度数 60120教师总结如下:如下表: 角1234度数6012060120角5678度数6012060120教师问:1 8中,哪些是同位角? 学生答:同位角有:1和5,4和8,2和6,3和7.教师问:同位角的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答:同位角的度数相等.教师问:由此你得到什么猜想? 学生答:同位角的度数相等.教师问:如果两直线不平行,上述结论还成立吗?如下图:学生答:不相等.教师问:请你猜想一下,什么情况下同位角相等?学生答:猜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教师问: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各个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如下图:学生测量后答:成立.教师总结点拨:(出

4、示课件8)一般地,平行线具有如下性质: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师问:你能利用几何语言描述一下上面的性质吗?学生答:几何语言:ab(已知),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考点1: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角的度数如图,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ADE=60,B=60,AED=40.(1)DE和BC平行吗?为什么?(2)C是多少度?为什么?(出示课件9)师生共同讨论解答如下:学生1解:(1)DEBC, ADE60,B60,ADE B.DE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学生2解:(2) C =40. DEBC ,C

5、A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ED=40,C =40.出示课件10,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2.出示课件11-12,探究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教师问:在上一节中,我们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推出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线”,类似地,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能否得到内错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答: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能得到内错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内错角相等.教师问:如图,已知a/b,那么2与3相等吗?为什么?师生一起解答:解: ab(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 1=3(对顶角相等), 2=3(等量代换).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3)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

6、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教师问:你能利用几何语言描述一下平行的性质2吗?学生答:几何语言:ab(已知),2=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考点2: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角的度数如图,已知直线ab,1 = 50, 求2的度数.(出示课件14)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解: ab(已知), 1=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 1 = 50 (已知), 2= 50 (等量代换).出示课件15,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3.出示课件16,探究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教师问:类似地,已知两直线平行,能否得到同旁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答:已

7、知两直线平行,能得到同旁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师问:如图,已知a/b,那么2与4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答:已知a/b,那么2+4=180.教师问:你能给出证明吗?师生一起解答:解: a/b (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4=180(邻补角的性质),2+4=180(等量代换).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7)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教师问:你能利用几何语言描述一下平行的性质2吗?学生答:几何语言:ab(已知),2+4=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考点3: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角的度数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

8、残余部分,量得A=100,B=115,梯形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出示课件18)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解: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 A与D互补, B与C互补. 于是D=180 -A=180-100=80 C= 180 -B=180-115=65 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80、65.出示课件19,学生自主练习,教师给出答案.教师:学了前面的知识,接下来做几道练习题看看你掌握的怎么样吧.(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0-27)练习课件第20-27页题目,约用时20分钟.(四)课堂小结(出示课件28)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1.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3

9、.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4.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有: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5.3.1第2课时)的相关内容.会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七、课后作业1、教材第20页练习第1,2题.2、七彩课堂第25-26页第2、10题.八、板书设计: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性质1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平行线性质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考点讲解考点1 考点2 考点3九、教学反思:我自认为这节课上

10、的比较成功成功之处:1、利用了多媒体手段,不但活跃课堂,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有效的吸引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益,为后面两个变形、变式、写过程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2、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要强化分层次与辅导,通过分层次教学和辅导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从对象上,要重点关注该科明显薄弱的学生,采用教师定学生、学生结对辅导等有效形式,使学生随时能得到教师的辅导同学的帮助.从方法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有针对性辅导。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如:第一题和第二题提问差生,第三、第四、第五题提问中等生,从而增强荣誉感,激发学习数学的信心.我觉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足之处:1、数学课堂千变万化,我虽有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但本节课还是有诸多不足之处.首先教法不灵活,对学生不懂得的问题总觉得引导启发的不够.对教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小组讨论时总有同学特别被动.2、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的话,一定比现在要效果好. 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