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语文(三)语文(三)本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 分)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材料一:能源,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从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到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能源利用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也越来越高效环保20 世纪 40 年代,为追求更高的能量效率和更环保的能源方式,人们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可控核聚变被称为人类“终极能源”,那么,可控核聚变为人类造福的新时代真的到来了吗?聚变与裂变同属于核反应,其过程均产生巨大的核能裂变是指一个重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弹或核能发电厂的能量来源就是核裂变。
核裂变存在风险,如核污染等,而核聚变则没有这种风险,其产物氦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惰性气体,无色、无味、无辐射核聚变是与核裂变相反的过程,它是把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氘原子和氚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会产生一个氦原子和一个中子,并释放更多能量氢弹就属于这一类型,而且能量比原子弹要大很多虽然氢弹利用的是无污染的核聚变,但它产生的是破坏性的爆炸能量,无法维系长期日常生产生活的供电需求要想和平利用核能,还需要研发可控核聚变,人们称之为“人造太阳”太阳之所以能长期发生核聚变,是因为其存在着巨大的引力场,同时太阳的核心还有着近 1500 万摄氏度的高温人造太阳”不可能制造如此高温高压的巨大引力场,于是人们采用磁约束和惯性约束来解决“人造太阳”的相关问题磁约束,是利用磁场把氘、氚等轻原子核和自由电子组成的超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有限空间内,让核聚变反应发生并释放能量俄国科学家于 1968 年首先提出用“托卡马克”方法来约束核聚变这种磁约束的形状就像一个“甜甜圈”,用无形的磁场将等离子体束缚住而持续反应托卡马克技术较为成熟,如英国的 JET 装置于 2021 年 12 月生产了 5 秒内持续提供 59 兆焦耳的能量。
惯性约束,是利用外壳的惯性限制聚变规模,通过内爆对热核燃料进行压缩,使其达到高温高密度条件,进而实现热核点火并燃烧,其中最有名的是用激光作为驱动源的惯性约束矿产资源在“人造太阳”研发中不可或缺例如,核聚变反应堆包层材料要加入锂,以便中子与锂反应产生新的氚核每次氘氚反应都会消耗一个氚核,如果不利用这个机会补充氚核,反应堆燃料很快就会耗尽,因此氚增殖剂的主要材料是锂聚变反应是以高速中子的形式产生大部分能量,由于中子不带电荷无法被磁场约束,它不仅可以穿越磁场,还可以穿过反应堆壁因此,反应堆壁必须裹上多层“厚毯子”来吸收中子,并将其能量转化为热能,如冷却剂里有液态金属,而中子倍增剂材料则是含铍或钢的化合物我国利用铍金属制造出“人造太阳第一壁”,向外依次为铜合金和不锈钢材料,均采用特殊的工艺共同构成隔热防护结构可控核聚变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各国政府正加快实验研究,终极能源革命愿景即将呈现,科学家的智慧加上全社会的力量将敦促这一切早日变成现实正如列夫阿齐莫维奇所说:“当整个社会都需要的时候,聚变就会实现新时代将加速到来,实现“能源自由”的科技革命正在路上摘编自吴西顺、王登红人类“终极能源”:可控核聚变,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材料二:材料二:2023 年 12 月 29 日,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实施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明确可控核聚变领域为未来能源的唯一方向。
我国“人造太阳”的研制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开始了,几乎与国际上同步2006 年,我国在合肥自主建成了“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即“东方超环”(EAST),是全球首创的全超导型装置,用以探索无限而清洁的核聚变能源2011 年,我国与世界上 30 多个国家联手打造“人造太阳”,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器这个实验反应器采用氘、氚核聚变反应,其中氘在海水中储量极为丰富,而氚虽不能自然生成,但可在反应堆中通过锂再生2016 年初,EAST 将核燃料的等离子体加热到近 5000 万摄氏度,而且维持了 102 秒,使极端高温持续时间从原来的 20 秒提高了 5 倍与此同时,欧洲和日本科学家虽然也成功达到中国团队所达到的温度,但他们的高温无法持续超过 1 分钟,因为他们担心会导致反应堆熔毁2021 年 5 月,EAST 成功在 1.2 亿摄氏度下运行 101 秒2021 年 12 月 30 日,又实现了 1056 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新一代中国“人造太阳”即“中国环流器二号 M”(HL-2M),已于 2020 年在成都投入运行HL-2M装置是我国早期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改进升级版,它采用了更先进的结构与控制方式,等离子体温度有望超过 2 亿摄氏度。
显然,中国“人造太阳”的研制已位于世界的最前列,而且其研制机构承诺将参与安装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器的核心装备,并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摘编自崔金泰蓄势待发的中国“人造太阳”将创奇迹,人民日报)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可控核聚变被称作“终极能源”,要比传统化石能源和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更环保,能量效率更高,并会造福人类B核聚变能够把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进而产生无辐射的惰性气体氦,所以会释放比核裂变更多的能量,同时也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C太阳的能量源于巨大的引力和高温产生的核聚变,而“人造太阳”本身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需借助磁约束和惯性约束来解决相关问题D“中国环流器二号 M”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实现了对早期托卡马克装置的升级,它将为我国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提供重要信息支持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核反应由聚变和裂变两种形式组成,它们都可以释放大量能量,但在本质上却有很大的不同B中国在磁约束核聚变方面的研究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在惯性约束聚变领域却少有建树C核聚变反应堆包层材料,不但可以增殖氚以供燃料循环,还可以把中子能量转化为热能输出。
D我国“人造太阳”的研制起步于上世纪 50 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后来居上,并屡创新高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中,作者用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的能源话题开篇设疑,这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到下文寻找答案B材料一中,列夫阿齐莫维奇的言论,既说明可控核聚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也昭示着可控核聚变未来应用的广阔前景C材料二中,作者将中国和国外的研究数据进行对比,意在说明中国团队因无需考虑反应堆熔毁问题而使高温持续时间增长D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分析阐释的过程中,都使用了数据和事例,既使文章显得科学和严谨,又增强了内容的说服力4请根据下面的图表信息,概述“人造太阳”对金属矿产资源需求的整体情况4 分)“人造太阳”“人造太阳”20 年内对金属矿产的需求量年内对金属矿产的需求量5对“人造太阳”的阐述,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冬景冬景张炜进入阳历十一月,老人的神色变得沉重了他一个人走向田野,注视天际,眉毛不停地抖动树叶铺地,又被大风扫进干涸的沟渠老人用一个网包往回背树叶,在自己的小院堆成一个垛子。
接下来的日子,老人都到海边上去捡碎煤和木块如果浪印上有一个蛤、一条小鱼,他都随手取了放进筐里他的每时每刻的拾取和积累终于让人纳闷儿了有人问他的小儿子:“你父亲是怎么了?”小儿子笑笑:“人老了还不就那样!”老人住的小院四四方方,是一人多高的围墙围成的,一角是他的小屋老伴去世后,儿子让他住新房,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小院宽敞,装满了阳光,他一个老人舍不下这么多的阳光白天太阳很好,他翻晒着木块煤屑这样过了几天,他将它们堆起来,拍实,然后用泥封好看上去,院子的一角像多了一个坟丘小屋里最大的东西就是一个土炕这个土炕最多睡过六个人:他、老伴、四个儿子后来死了三个儿子,死了老伴,小儿子也搬走了可是土炕依旧那么大一个人坐在暖烘烘的大土炕上,看着窗外白雪飘飘,那才是一种富足老人将土炕凿开两个洞,又用土坯接通了这两个洞口,沿墙壁垒了一圈这样土炕里的烟火就会蹿到墙壁上,形成火墙从屋里出来,他用草泥加固了墙壁,然后出了院门向南遥望,远处的山影碧蓝碧蓝的他每天都要看看南山,从颜色上可以知道风雨那年大儿子到南山修水利,老伴让他去山上看儿子儿子告诉他:这条山洞就是他们开的,要凿穿高山老人慌了,说:“这做得成吗?要几辈子?”他忘不了回去的路上大雪没膝。
还没有出山,他就听见了一声轰响回到家里的第二天,有人送信说,儿子被埋在了山洞里!拉儿子的木轮子车几次陷进雪里那个冬天啊,整个世界都是白的车上的儿子血肉模糊他们尾随车子往前走,不吭一声半路上,老婆子一头栽进了白雪里,脸色变青老头子把她揣进怀里往前走去,她身上的冰雪很快融化了,他的衣襟下一滴滴流出水来走吧,回去还得过日子!”老人找出一些钓钩和丝线,准备到海上去钓鱼他盘算了一下,整整有半月的时间可以用来钓鱼在太阳和暖的日子里,他要把闪闪发亮的大鱼从海里拖上来,然后搓上盐,悬到半空里晒干天渐渐冷了,老人清清楚楚嗅到了严冬的气味二儿子的一生与鱼紧相联系他浑身皮肤像鱼一样滑四岁的时候他到海边上玩,逮到了一条一尺四寸长的鱼小院的树枝上悬满了鱼这棵树落光了叶子,又结满了“鱼果”老人坐在树下,有时用脚踢一下树干树木向阳那面悬着的鱼哗啦啦响,他就取下来用马兰草捆了,干鱼的脊背上还闪着微蓝的荧光,那是从大海深处带来的这些鱼如果一直呆在深水里就会活得挺好,它们却偏偏要到浅水里去寻找要命的渔钩!就像大雪陷住木轮子车的那个冬天一样,这个冬天同样出奇地多雪和寒冷有一天半夜里涌起了大浪,大海的轰鸣声就像打雷一样村里的人呼喊村民快去海上抢网,一群人发了疯似的往堆满了白雪的海岸上跑。
他至今记得那个早上海浪突然安息下来,一群黑乌乌的人站在雪地里,见了他都扭过头去就这样,他见到了死在雪尘中的二儿子儿子满脸血污,左手还紧扯着一片渔网他躺在那儿,就像睡在大土炕上一样,顽皮地扭着身子,一只手插在毛茸茸的雪被里拉儿子的木轮子车几次陷在雪里那个冬天啊,整个世界都是白的大约又过了两个冬天,老伴死去了天冷了,他穿了一件长长的棉衣,真正的冬天就要开始了每个冬天开始的情形都不一样:刮一次冷风,或者降一层毛茸茸的霜,有时甚至是下一场大雨不过用一场雪开头是最好不过了,它预示了真正的冬天三儿子就是在冬天的第一场雪里出生的,后来又在另一场雪中离去了天越来越冷了小儿子走进院内,向手上吹着气,搓着老人说:“把船搁了吧,别出海了儿子愣愣地说:“为什么?冬天可是采螺的好时候哩老人站起来活动着,弓着腰咳着,费力地说:“在家熬冬老人缓缓地走上海岸他看到有一半海水变了颜色一线黑云在远处悬着,云与水之间像是闪着紫红色的火苗海浪一点点加大了,后来卷起一人多高,扑碎在砂岸上,有“昂昂”的回响空气一瞬间凝固了,像无形的冰筒把人裹住老人转身离去,步子急促当他站在一个沙丘上回望大海的时候,大海已经没有了他知道那是风暴劫走了大海,用它制造冰雪和严寒,然后一股脑儿压向泥土。
天地间有多么凶狠的东西!他跑起来,一口气跑回小院老人点燃了火墙,噜噜火声与风暴的声音搅在了一起小儿子走到院子里,立刻呆住了天空一片昏暗,小院之外的东西什么也看不见他退回了屋里,“嘭”一声将门关严老人记得有人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