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调研报告汇编(10篇)

上传人:静*** 文档编号:595876644 上传时间:2024-12-17 格式:PDF 页数:111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调研报告汇编(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精品调研报告汇编(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精品调研报告汇编(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精品调研报告汇编(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精品调研报告汇编(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调研报告汇编(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调研报告汇编(10篇)(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目录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2 以高质量人才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11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的 调研报告.16 重振湖湘动漫雄风打造动漫游戏产业高地的 调研报告21 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29 打造区域现代金融中心的调研报告.35 聚力“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46 城市有机更新调研报告.50 以法治建设为牵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的 调研报告60“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调研报告.72 2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网络 义务教育 均衡 调研报告 今年来,我们深入 X 市 X 区各中小学校,广泛听取了中小学校长、中层干部、部分教师代表意见,

2、就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着力破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一、基本情况 X 区现有中小学校 X 所,其中小学X 所,初中 X 所,九年制学校X 所,高中X 所,完全中学X 所,十二年制学校 X 所,职高 X 所,村小及教学点 X 所,在校学生 X 人,在职教职工X 人;现有农村学校 X 所,其中小学 X 所,初中 X 所,九年制学校 X 所,村小及教学点 X 所,在校学生 X 人,在职教职工 X 人;现有幼儿园 X 所,在园幼儿 X 名。其中农村公办幼儿园 X 所,在园幼儿X 名。二、主要做法(一)优化学校布局 教育均衡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总体

3、目标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 3 长。近五年,X 区首先对辖区内的学校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针 4 对村小多、布局散、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的问题,全区先后依照群众意愿撤销了 X 所农村“空壳”学校,合并了 X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截至 X 年底,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五年前的 X 所变为 X 所,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盘活。X 年全区教育经费投入为X 亿元,X 年增加到 X 亿元,增长了 X%。五年来共投入 X 亿元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X 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X%以上,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 X%,在园幼儿数占比 X%。创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 X 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 X 个

4、,全区教学资源紧缺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二)均衡师资配备 教师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的核心,对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校际互助合作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补充农村教师,自 X 年开始,X 区共公开招聘教师 X 名,其中农村 X 人;分配定向免费师范生X 名,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从外县市区或外系统调入教师 X 名,其中农村X 人。(三)就学机会均等 生源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教育投入,成为影响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生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X 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坚持“就近划片、免试入学”的原则,依法确保适龄少年儿童全部入学。与此同时,区教育局还严格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5 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严禁通过考试选拔生

5、源,严格实行均衡编班规定,严禁举办任何形式的实验班、重点班。严格执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的学籍管理制度,让全区招生管理更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为了稳定公办初中生源,区教育局严格落实省示范性高中X 招生指标到校政策,让符合条件的学生全部享受指标优惠,有效制止了生源流失。(四)共享优质资源 教育均衡,就要把优质资源做大,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近年来,X 区按照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城带乡的思路,X 市一完小、X 小学“1+N”网络联校开始实施,与 X 镇X 村小、X 镇 X 村小、X 县一完小等学校签订“1+N”网络联校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协议书,实现了“1+N”的互联互通。X 努力探索

6、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教育需求、多方参与”的教育信 息化扶贫长效机制,建设以市为中心,以区为节点,以村小为末梢的城乡一体化数字学校,用“互联网+”的思维,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等形式,整体提升农村 学校的教育质量,实现农村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的城 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目标。(五)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X 区先后投入了 X 亿元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 6 弱学校改造任务;投入 X 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温暖工程”,解决了 X 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师生用水用电问题;投入 X 多万元 解决全区城乡学校“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投入 X 万元建设农村学

7、校教师周转房,解决农村教师住宿问题;投入 X 万元(其中乡镇工作津贴 X 万元,边远山区教师津贴 X 万)解决农村教师尤其是山区教师待遇问题。在 X 新区新建了 X 中学、X 中学、市 X 完小、市 X 小,这几所新建学校建设资金投入均上亿元,学校布局合理、功能区划分明,除应有的教学楼之外,均建设了实验楼、功能室、塑胶田径场、综合体育馆等。截止 X 年底,全区消除大班额 X 个,X 个超大班额全部清零,大班额比例降至 X%以下。X 区先后获评“省第三批教育强县(市、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三、存在问题(一)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子女的教育越来

8、越重视了起来。各种特长班、奥数班纷纷出现,择校热愈演愈烈。“想要进入一所重点中学,有时比上大学还要困难”。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城区中小学教学及辅助用房生均面积不足、运动场所不够;教学仪器设备乡村配置有余而使用不足,城区有的学校网 7 络多媒体教室数量不足。X 区通过撤并、新建、扩容等举措,加 8 快了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步伐,但总体上建设力度不是很大,发展进度不太快。尤其是市X 完小、市 X 完小、X 小学、市 X 中等学校,因场地较小办学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引起城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办学压力增大,择校现象难以把控,加重了学生家长的负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

9、教育的满意度。(二)城乡学校布局不尽合理 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均呈现较快的人口流动趋势,加剧了学校布局调整的困难。随着乡镇区划的调整和城镇化的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山区的学生涌入集镇,造成城乡生源严重不平衡。尤其是岗脚、太平、邓家塘等非政府所在地的学校生源急剧减少,生师比严重失调,办学效益低下,有必要对农村学校布局进行再调整。城区义务教育段学校相对集中在城市老城区,校园面积狭小、活动空间有限、四周交通拥堵,师生出入不畅。X 新区到目前为止,小学兴建了市X 完小、市X 完小,初中新建了市X 中,还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教育需求。(三)城乡师资配备不够均衡

10、 如今,许多地方对教育的投入依然停留在财力物力上,比较重视教育硬件建设,从学校教学楼和设备等基础设施角度出发。9 其实,在教育优质均衡中,师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农村优秀教师存在可以缩小城乡教学质量的差距。当前,由于城区和乡村办学条件的差异,优秀年轻教师普遍从乡村学校向城区学校流动,造成部分乡村学校教师“青黄不接”;农村师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农村师资缺乏新鲜血液;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城乡差距较大。经过近几年的投入和改造,全区城乡学校硬件设施、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提升。城乡教育的差距目前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年龄趋于老年化,师资

11、储备不足,农村学校教师大多数年龄在 50 岁以上。一些偏远、薄弱的农村学校,教师 的平均年龄达到 55 岁以上,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普遍缺乏“小科目”(音乐、体育、美术)专任教师。(四)城乡优质生源流失严重 一般来说,生源是初、高中学校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条件,有了好生源,才容易出好成绩,才能吸引更多家长和学生。否则,就吸引不了好学生,学校也难以在社会上有名气。如今,X 城区两所优质小学(市 X 完小、X 学院附小)的优质生,均到了市教育局直管的市X 中就读,却很少到 X 区管辖的 X 中学就读;而进了市 X 中后则选择了市教育局管理的市 X 中读高中,很少 1

12、0 选择到X 区管辖的市 X 中就读,直接影响了 X 区中考、高考的成绩。初中生源基础比较薄弱,导致高中学段教育教学困难,高 考备考工作压力增大。此外,由于许多农村优秀教师流向城区学 校,流失的主要是骨干教师和 40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挫伤了农村学校办学积极性。同时优秀教师 的流失也助推了“择校热”现象,导致农村生源不断流失。四、对策建议(一)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优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承载着人们对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要坚持“合理布局、均衡发展、适度超前、够用适用”原则,结合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乡义务教育学

13、校布局规划,按照“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原则,着力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意识,加快推进 城东凤形学校建设步伐及其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兴建等工程,在城东新区尽快规划建设 1 所标准化的初中。加强对城乡薄弱学校的改造,着力消解城区中小学大班额压力,满足学生就近入学。根 据乡镇区划调整和生源变化的实际情况,继续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乡镇区域调整后现代化 11 学校建设。12 (二)进一步健全考核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成为教育均衡的最大阻碍。要按照教师编制“总量控制,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

14、管理”的原则,全面实 行教师全员聘用制、骨干教师走教制和岗位职称局管制,使全区教师由“单位人”转变成“系统人”。进一步加大教师招考、引进力度,严格执行校长定期流动任职和骨干教师、专任教师每年按X%比例区域内流动制度,校长任满两届必须交流,加强城乡之间校长、教师的双向交流,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一线任教。制定优惠政策,逐步提高义务教育段学校校长的待遇,提高农村一线教师的岗位工资和津贴标准。注重师德教育,严肃查处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行为,多举措、全方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三)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保障优质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是简单的平均发展,所以不能“削峰填谷”,而是应“扬峰建谷”。要着眼教育扶

15、贫“一所学校不落、一个学生不漏”的攻坚目标,围绕“入学机会均衡、资源配置均衡、管理水平均衡、教育质量均衡”目标,优先发展教育,着力补齐短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让优质学校更优。同时培育相对薄弱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推动他们尽快走向优质。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重点向一线教师倾斜,加大优秀教师、校长的奖励力度,调动一线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校长办学热情,使全 10 区教育工作稳定持续、优质均衡发展。11 以高质量人才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网络 高质量 人才 农业 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更加重视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更加重视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推进农业高质量

16、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是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必然选择。在此过程中,应更好发挥人才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育才、引才、用才、爱才”上下功夫,着力建设一支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推动湖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一、健全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做大农业高质量发展“蓄智 池”“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 会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湖南应进一步谋篇布局,着力提升高素质“三农”人才资源储备总体水平。一是在高等教育中加强涉农高校建设 加强涉农高校建设,提升涉农专业水平,加强农学学科与非 12 农学学科的融合;建立“校农”协同育人机制,提升高校特色学 13 科与农业发展重点需求的匹配程度;引导青年学子“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培养造就一批兼具社会担当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二是在人才工程中强化“三农”人才培育 通过“121 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等遴选培养一批能到农村发挥先导性和示范性作用的“三农”人才,支持其通过开展项目合 作、技术服务和知识培训,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在基层打造本土农业人才“孵化园”加强实用型、本土化人才培育力度,鼓励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