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示范教学课件

大宝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0.90MB
约32页
文档ID:595870679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示范教学课件_第1页
1/3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课时目标,03,体会诗人的情感基调,感受诗作所流露的诗人的情感精神难点,),01,理解诗句含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诗歌02,感悟诗意,品味意境,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重点,),导 入,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作此诗答谢那么白居易给刘禹锡写了怎样一首诗让他竟写诗答复呢?这首答复诗又写了怎样的内容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知人论世,【一】,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在文学史上有,“,诗豪,”,之称,有刘梦得文集传世刘禹锡和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曾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擅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走近作者,刘禹锡,诗人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被罢的苏州刺史白居易相会,在酒宴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探寻背景,初读感知,【二】,朗读课文,听名家朗读,1.,读标题,酬,即酬答,以诗相答;乐天,即白乐天,也就是白居易本诗是刘禹锡对白居易在酒宴上写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的答谢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读正文,根据朗读节奏,读出诗歌的音韵美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理清结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回顾贬谪生活,颔联:,感慨世事变迁,颈联:,预示发展前景,尾联:与友乐观共勉,坚定乐观,豁达进取,内容初探,【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巴山楚水:,诗人曾贬谪夔州、朗州等地,夔州古属巴郡,朗州属楚地,故称巴山楚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指晋人王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诗意:,巴山楚水这片荒凉的地方,二十三年来我被弃置(在这里)安身怀念朋友只能独自吟诵,思旧赋,,回到家乡,好像隔世之人被贬时间之长,借典抒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长:,增长,振作诗意:,沉船旁边有千万条船驶过,枯树前头有万木争春今天听你赠歌一曲,暂且借酒来振作起精神吧比喻,富含哲理,品析诗歌,【三】,1.,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巴山楚水,”,代指被贬谪之地,,“,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多少艰辛二十三年,”,概写自己被贬的遭遇,,“,弃置身,”,三个字点明被放逐写出了诗人长期遭贬被朝廷冷落的坎坷遭遇,表达了无限的辛酸和悲凉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答案,化用了,“,闻笛赋,”,与,“,烂柯人,”,两个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有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诗人写此意在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上百年此处诗人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诗人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旧友的悼念,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3.,赏析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借,“,千帆过,”“,万木春,”,的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和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这两句本是诗人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但客观上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蕴含深刻的哲理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豁达开朗的心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4.,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有什么作用?,尾联点明酬答之意,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气概5.,刘禹锡,“,诗豪,”,之称当之无愧你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到例子来印证他的,“,豪,”,吗?,秋词,陋室铭,乌衣巷,刘禹锡才华横溢,文采斐然。

他曾为自己没有充分发挥政治才能而感到遗憾,又为自己为人处世问心无愧而无比自豪刘禹锡是昙花一现的政治明星、百折无悔的下放京官、永垂青史的文坛巨匠,他用二十三年的落魄,成就了一种逆境中的坚强和豪迈拓展延伸,【三】,刘禹锡的人生轨迹(公元,772-842,),他曾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19,岁前后,游学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21,岁中进士,,33,岁任监察御史,与韩愈、柳宗元均在御史台任职,三人结为好友,文名远播,前途一片光明33,岁时,,他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变革,这场不超过二百天的改革遭保守派反攻,王叔文被杀改革失败,刘禹锡的人生轨迹也从此改变他,被贬,到荒凉僻远的,朗州,闲置不用长达,10,年,44,岁时,刘禹锡有了回到洛阳被重新起用的机会,然而因为一首诗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他失去了这次机会,再次被贬到广东连州两年之后,柳宗元在柳州去世,刘禹锡又被外放到夔州;,47岁,,又被调到安徽和州,写了陋室铭;,54岁,,被召回京,途中经过扬州,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6岁,,在被贬23年后,皇帝已换了3个,刘禹锡又回到了京城,再写再游玄都观,还是毫不妥协总结:,刘禹锡一生才华横溢,文采斐然。

他曾为自己没有充分发挥政治才能而感到遗憾,又为自己为人处世问心无愧而无比自豪他是理想的坚守者,是毫不妥协的战士,是器宇轩昂、高洁脱俗、令人神往的白鹤!,刘禹锡是:,昙花一现的政治明星,百折无悔的下放京官,永垂青史的文坛巨匠,他用二十三年的落魄,成就了一种逆境中的坚强和豪迈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B.,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地之偏,贬谪时间之久C.,三、四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D.,“,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当堂检测,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二十多年转徙巴山楚水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流露出被长期贬谪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表现出作者不甘沉沦、奋发昂扬的进取精神和达观态度小 结,感谢聆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