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Word版含解析

刚**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8MB
约21页
文档ID:595795717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1/21

2024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4.可能用到的相关参数:重力加速度取,,;5.参加联批学校的学生可关注“启望教育”公众号查询个人成绩分析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9月6日,杭温高铁开通运营,正线全长276公里,设计最高时速,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38列,杭州西至温州北最快87分钟可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76公里”为位移的大小 B. “”为瞬时速率C. “87分钟”为时刻 D. 在计算火车通过某站台的时间,可将其视为质点【答案】B【解析】【详解】A.“276公里”为路程,故A错误;B.“”为瞬时速率,故B正确;C.“87分钟”为时间间隔,故C错误;D.在计算火车通过某站台的时间,火车的长度不可忽略,故不可将其视为质点,故D错误。

故选B2. 如图是特技跳伞运动员的空中造型图当运动员保持该造型向下落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A. 某运动员以对面运动员为参考系,自己向下运动B. 某运动员以自己为参考系,对面运动员向上运动C. 某运动员以地面为参考系,自己是静止D. 某运动员以对面运动员为参考系,地面向上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A.某运动员以对面运动员为参考系,因运动员保持该造型,自己是静止的,A错误;B.某运动员以自己为参考系,因运动员保持该造型,对面运动员是静止的,B错误;C.某运动员以地面为参考系,他们与地面间的位置在靠近,自己是运动的,C错误;D.某运动员以对面运动员为参考系,他们与地面间的位置在靠近,因此地面向上运动,D正确3. 8月6日,巴黎奥运会女子跳水单人10米台项目中,中国选手全红婵成功卫冕,斩获金牌如图所示是全红婵比赛时其竖直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以其离开跳台为计时起点,至运动员触水停止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刻运动员的加速度为0 B. 时刻运动员到达最高点C. 0至时间内运动员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 至时间内运动员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答案】C【解析】【详解】AB.由图可知,t1时刻运动员速度为零,此时达到最高点,但加速度仍然等于重力加速度,故AB错误;C.由图可知,0至时间内运动员向上运动,故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C正确;D.至时间内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D错误。

故选C4. 一辆汽车以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前方出现紧急情况需立即刹车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恒为,不计司机反应时间,则刹车后汽车的位移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由运动学公式可得,汽车减速到零的时间为因为所以刹车后汽车已经停止,故刹车后汽车的位移为故选B5. 如图是一蜗牛“吸附”在倾斜平面的下表面,该平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蜗牛所受重力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蜗牛与叶片之间可能不存在摩擦力B. 蜗牛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C. 蜗牛对叶片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D. 蜗牛对叶片的吸附力与叶片受到蜗牛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解析】【详解】A.依题意,蜗牛受力平衡,对其受力分析,如图其重力有两个作用效果,蜗牛与叶片之间的吸附力和弹力均垂直于叶片,可知蜗牛与叶片之间一定存在沿叶片方向的摩擦力故A错误;B.蜗牛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可得故B错误;C.蜗牛所受叶片的作用力与自身重力等大方向,可知其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蜗牛对叶片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故C正确;D.蜗牛对叶片的吸附力与叶片对蜗牛的吸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叶片受到蜗牛的压力与蜗牛受到叶片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D错误6. 8月16日,我国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某同学拍摄了该火箭点火瞬间与发射后秒的照片,并测算出各点的实际距离,如图所示假设火箭发射后秒内沿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估算正确的是(  )A. 秒时,火箭的速度约为 B. 秒时,火箭的速度约为C. 秒内火箭的加速度约为 D. 秒内火箭的加速度约为【答案】D【解析】【详解】AB.由图可知,t秒内火箭上升的高度为则t秒内火箭的平均速度为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故AB错误;CD.由运动学公式可得秒内火箭的加速度约为故C错误,D正确7. 如图所示,A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B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0刻度位置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在A同学放开手指让直尺下落时,B同学立刻捏住直尺,通过捏到的刻度即可测出反应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测量是A同学的反应时间B. 捏到的刻度越大,反应时间越短C. 若在长度刻度旁标记反应时间刻度,则该刻度均匀分布D. 若B同学开始时在0刻度线下方做好准备,则测得的反应时间偏短【答案】D【解析】【详解】A.依题意,可知该实验测出的是B同学的反应时间,故A错误;B.直尺在下落的过程中近似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可得捏到的刻度越大,反应时间越长,故B错误;C.刻度尺的下落速度增大,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也增大,若把刻度尺的长度刻度直接标注为反应时间刻度,则刻度不是均匀的,C错误;D.则若B同学开始时在0刻度线下方做好准备,捏到的刻度偏小,则测得的反应时间偏短。

故D正确8. 在光滑斜面上有一长为的木板,其下端与斜面上A点距离为,点距离为木板由静止释放,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板下端点到达A点所用的时间为,木板上端点到达点所用的时间为,则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由运动学公式可得木板下端点到达A点所用的时间为由运动学公式可得木板下端N点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为故故选B9. 如图所示,学校门口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的石墩,石墩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工作人员用轻绳按图示方式匀速移动石墩时,两平行轻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均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B. 石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C. 轻绳的合拉力大小为 D. 轻绳的合拉力大小为【答案】C【解析】【详解】设轻绳的合力大小为T,对石墩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又联立解得轻绳的合拉力大小为联立解得石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故选C10. 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将一幅画框对称悬挂在光滑的挂钩上,画框上两个挂钉间的距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绳拉力一定小于画框重力 B. 细绳对画框的拉力是由于画框的形变而产生C. 仅增大两个挂钉间的距离,细绳拉力增大 D. 仅减小细绳长度,细绳拉力减小【答案】C【解析】【详解】A.设画框的重力为G,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对画框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由平衡条件可得故绳子的拉力当,;当,;当,,故A错误;B.细绳对画框的拉力是由于细绳的形变而产生,故B错误;C.仅增大两个挂钉间的距离,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增大,减小,根据可知细绳拉力增大,故C正确;D.仅减小细绳长度,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增大,减小,根据可知细绳拉力增大,故D错误。

故选C11. 如图是由轻质弹簧与A、B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弹簧上端与天花板相连,B与地面接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且此时弹簧形变量为,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的重力为,B的重力为,此时AB间的作用力为(  )A. B. C. D. 0【答案】A【解析】【详解】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弹力大小为由于物体A的重力为10N,满足则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A物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解得AB间的作用力为故选A12. 如图所示,用等长的轻质细线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现对小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对小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三个力大小均为,最后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设bc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只对小球c分析可知,由平衡条件对小球bc整体分析可知故ab间绳子处于竖直状态,对小球abc整体分析可知故综上所述,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正确的是图D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心和质点概念的建立都采用了“等效替代”方法B. 当时,就可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C. 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采用了“比值定义法”D. 伽利略直接用实验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答案】BC【解析】【详解】A.重心概念的建立采用了“等效替代”方法,质点概念的建立采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B.根据极限法,当时,就可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故B正确;C.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采用了“比值定义法”,故C正确;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的理想化推理,故D错误。

故选BC14. 在某次电力抢修中,汽车保持静止,机械臂带动车斗匀速上升,车斗底面始终保持水平质量为电工直立在车斗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车斗底面的工具包不受摩擦力B. 车斗受到电工的作用力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C. 在车斗上升过程中,一金属钳不慎脱落后做自由落体运动D. 在车斗上升过程中,机械臂对车斗的作用力沿方向【答案】AB【解析】【详解】A.对工具包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工具包受竖直向下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不受摩擦力,故A正确;B.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车斗受到电工的作用力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故B正确;C.在车斗上升过程中,一金属钳不慎脱落后,由于有初速度,故不会做自由落体运动,故C错误;D.在车斗上升过程中,机械臂对车斗的作用力竖直向上,故D错误故选AB15. 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像与轴相切于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内,乙车的平均速度为0B.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C. 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共相遇2次D. ,乙车速度的变化量大小为【答案】ACD【解析】【详解】A.内,乙车的位移为零,故乙车的平均速度为0,故A正确;B.由题意可知,乙车在10s末的速度为零,在的时间内则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故B错误;C.图像的交点表示相遇,由图可知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共相遇2次,故C正确;D.由于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可知,乙车速度的变化量大小为故D正确。

故选ACD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部分(本题有6小题,共52分)16.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1)下列实验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