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卷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试卷共9页,答题纸共2页)一、积累运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1)知人者智,_______《老子》)(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鼓励曾皙说出自己想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3)巨浪冲击着海岸,浪花飞溅,这不禁让人想起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2. 按要求选择人们的决策往往与个人的思考模式有关 快思考是无意识且快速的, ,快思考难免会墨守成规,这一模式容易犯错,因而我们通常无法凭直觉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慢思考将注意力集中于需要耗费脑力的大脑活动,在慢思考情境中,人们必须集中注意力若注意力分散,其表现就会差强人意,甚至是一塌糊涂慢思考所涉及的事情,没有哪件可以一蹴而就,而始终如一地保持某种状态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文意通顺的一项是( )①它既包括直觉思维的不同形式,也包括感觉和记忆等所有无意识的大脑活动②理解这两种思考模式对决策具有重要意义③近几十年来,许多心理学家对人的两种思考模式(快思考和慢思考)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④至少要一直耗费精力A. ③①④② B. ①③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①③②④(2)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墨守成规 B. 差强人意 C. 一蹴而就 D. 持之以恒二、阅读(70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图书馆的价值——在2013年第二届全球图书高峰论坛上的演讲①图书馆往往是一个城市最值得骄傲的公共场所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价值是什么?今天,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说明:人,流动,增值②第一个关键词——人③21世纪的图书馆的根本特征是“人本位”人本位”,不仅体现在图书馆提供给读者的服务上,还体现在内部管理、采编业务等方面遗憾的是,我们把最关键的“人”忽略了,图书馆员成了书的卫士,甚至担心把书用坏了以人为本还是以书为本,一字之差,差在整个图书馆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上如果用“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重新思考,我们会发现很多都需要改变了④图书馆是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之外的第三空间与城市的博物馆、咖啡馆、公园等其他第三空间相比,图书馆独特的优势在于丰富的藏书和系统的信息人们到图书馆来,也不一定只是阅读某本书或查询某篇文章,还可以与更多的人共享知识,相互启发⑤第二个关键词——流动⑥信息是流动的,数字化为信息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我们常常给它设置限制有时候设置限制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但有时候我们不自觉地设置了很多障碍,使得信息无法有效流动起来比如,许多图书馆仍然要求读者在访问数字资源时必须通过特定设备或专用网络,限制了信息的自由流动,降低了信息的获取效率。
⑦有时候信息不流动是由于我们的观念过于陈旧数字化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超链接与跳转功能让阅读变得更高效但我们有没有充分发挥数字化的优势呢?没有相反,我们对图书的感情太深了,以致很多时候,我们依然要求所有知识都固化到书的形态里,要求数字化沿着书的路线走比如,图书馆仍然要求所有电子书籍都必须像实体书一样被“借阅”和“归还”,而不是允许用户随时随地下载和阅读电子版本,数字化给了我们新的机会,让我们突破书的形态,进而突破图书馆的围墙,而我们仍然走着传统图书馆的老路,信息难以真正流动起来图书馆是应该改变了⑧第三个关键词——增值⑨我们都知道,传统图书馆的核心是保存,现代图书馆的核心是保存和利用并举,更重要的是为了利用,让信息不断增值,即对现有信息进行价值提升为此,图书馆的传统形态必须改变⑩要实现信息增值,仅仅有人的参与是不够的,还需要开放信息,为信息进一步流动创造条件过去,从收集、编目、流通到保存的流程中,与读者见面的是流通现在,每一个环节都是开放的,都可以与读者有关比如,公开征求读者对图书采购的建议,邀请读者参与整理电子资源,招募志愿者协助修复古籍等⑪从具体做法来看,拉长价值链是图书馆实现信息增值的重要途径。
过去我们满足于提供信息,而不关心信息是如何被利用的现在我们该进一步深入到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成为更全面的信息服务者比如,图书馆拥有大量书籍、期刊、研究报告和数据库,可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市场研究和竞争分析,为企业、机构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⑫总的来说,图书馆的价值不仅在于保存书籍,更在于以人为本,加速信息的流动和增值,发挥新的社会功能通过拥抱数字技术,打破传统束缚,图书馆可以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为人们提供更加开放、互联、更具创造力的文化体验有删改)补充材料:(上海图书馆)近年来利用数字人文技术方法挖掘展示馆藏特色数据资源,为上海图书馆东馆各主题馆数字化服务、展陈服务提供支撑,如家谱馆的迁徙图、家谱墙、家谱树,地方文献馆的上海之源、上海之声、上海视界等均以可视化方式呈现,支持通过小程序、屏幕触控、人影互动等方式交互,为读者提供更具体验感的数字资源服务摘自《2023年上海信息化年鉴》)3. 根据第④段,以下不符合图书馆特点的一项是( )A. 交流环境宽松 B. 娱乐氛围浓厚C. 信息资源丰富 D. 便于文献检索4. 补充材料可以用来支持本文第 段的主张( )A. ③ B. ⑥ C. ⑦ D. ⑩5. 根据本文,图书馆推动信息增值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条件是( )①人们有参与图书馆交流意愿 ②各类信息能够自由高效流动③读者具有数字化应用的素养 ④图书馆员信息服务能力提升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 文中三处画线部分都提到“改变”,但语气不同,请结合演讲词的特点加以分析。
7. 班级围绕“今天,你还会去图书馆吗?”举行专题讨论会有同学认为,今天有很多公共的学习场所,图书馆不一定是更好的选择,而且数字化时代获取信息十分便捷,不一定要去图书馆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加以反驳二)(17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贺老爷的时空门蔡小容①九十多岁的画家贺友直先生在上海的小街散步有人上前招呼:“您是贺先生吧?”他摆手:“对不起,我不认识你目不斜视,他走过去了家人总要替他向人解释,其实无须解释,所有人都认识他,他并不认识所有人贺宅的也常常响起来,什么时间什么人都有,要找贺先生如果都接待,老先生根本无法存身所以他的时空门,轻易不打开②我比贺老晚生了半个世纪,时间、空间本相隔遥远2009年,我筹备出版以连环画为题材的散文集,需解决配图的版权问题我通过编辑老张拿到贺老的地址,也得知他向贺老约稿的轶事——接通,老人一声断喝:“你不要给我打来了!”老张给老先生寄出自己策划的丛书一个月后,他收到老人手写的信激动的老张又打致谢,老人还是一声断喝:“你不要给我打来了!”但后来,老人家很喜欢他了,经常自己打找他③按老张给的地址,我给贺老写了一封信,把最好的字写在最好的信纸上,并附上我的文章,“小人书:贺家班系列”。
这个系列是“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特选专稿”,我选择贺友直先生的四部连环画《小二黑结婚》《山乡巨变》《李双双》和《朝阳沟》,写成四篇文章十天后,回信来了,老人的自画像印在信封上,目光从镜片上方看着我拆读,字迹像刻印在钢板上一般工整遒劲,行文客气而矜持,表示这样写连环画“尚有点意思”,同意我在书中采用他的画,还特别说明,画仅作为文章的图例,不能以其他形式出版——哈,我还没想到这个呢,老人家的思维真是非常清晰敏锐④书出版后,我给他寄去一册大约过了一个月,我打到贺宅,恰好是老人接的他说书早收到了,连连说非常好非常好我自知贺老不喜人打扰,之后几年没有联系,直到我的长篇小说出版,书中有自己画的插图,便给老人寄去一册,扉页上写“请贺老爷看看小容的画”,“贺老爷”这个称呼真合适,但并不总用,只用在最恰当的书面场合⑤贺老爷收到书,给我打来了他高兴地跟我聊了十来分钟他说,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这么忙,都没时间看书了……“你说,这怎么得了?”九十岁的老人了,说话如同写的信一样,笔迹、思维都极有力九十岁还在画画的人有,九十岁还在画线描的,只有贺友直一个啦!”他不无得意地说他要给我寄本书我不安地问:“有人帮您去寄吗?”他说:“我找个事情上街转转。
他住在巨鹿路,那条路我去过,是我最喜欢的那种梧桐树小街我想象他收拾好书,出门,穿过绿树葱茏的老街,上邮局去——春天正好,老爷子上街遛弯了⑥这是2012年的事,他去邮局那天是4月30日,我还留着他手写的大信封同年9月他写来一封信,信末邀请我到他家做客⑦2015年1月,上海一家出版社邀我参加活动,这是拜访贺友直先生的最好机会26日一早,我刚出酒店,他就打来了,说:“你到了直接推门进来推开临街的门,正对着门的是一长条楼梯,老人站在楼梯顶端的房门口从这楼梯走上去,就进了他的“一室四厅”——一套一居室的老房子他在文章里写过“一室四厅感觉大”,客来作客厅,吃饭当饭厅,睡觉成卧室,画画当画室真的感觉大,而且,太好玩了!四方的大房间,以家具和布帘隔成四小间,家具满满,东西多多,但整齐有序,螺蛳壳里做道场尤其是架子床上,靠枕头并排躺着布娃娃、布猴子、小熊大熊大鸭子,小熊靠在大熊的怀里难怪他的《山乡巨变》里有一组镜头,两个人在逼仄小屋里捉迷藏似的你进我退,在家什帐幔间这里那里地闪转腾挪我真想哈哈大笑,但那成何体统⑧见到贺老爷才知什么叫“精神矍铄”他用不甘心的语气跟我说,现在不能出国了,因为航空公司不给办保险,说在飞机上如果……就很危险……“好像我一上飞机就会死掉了!”他大不以为然。
墙上挂了好多照片,有一张可能就是在外国街头,起风了,老伴儿正在给他拉上棉袄的拉链坐了一小时,我喝掉了两杯上等普洱茶临走,他起身去小书房取书送我,我说您已经送我好多书啦,他说:“我记得送过你的不会再送⑨2016年3月16日,我正在外国访学好些人给我发:贺友直先生去世了!可我前一天刚得知母亲病危,正忙着赶回国转好几道飞机,我才终于见到了医生说只能维持一天而等了我三天的妈妈原来空间与时间是这么坚固而深厚⑩3月17日,我还在天上飞着,一家文学杂志的号推送了我的论文,配上短评:这篇可能是国内讨论连环画《山乡巨变》最深入的文章了——哀悼贺友直先生⑪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注](有删改)[注]出自杜甫《赠卫八处士》参、商为星宿名,参星在西,商星在东,此出彼没8. 第⑤段画线部分以春天写对贺友直先生的感受,请加以赏析9. 分析第⑦段详写室内环境的作用10. 以下语段节选自贺友直先生给作者的信,对了解人物有什么帮助?请加以分析您若来上海,请到寒舍坐坐,我家在上海作协西边百余公尺的一条弄堂里,这条马路上有几家尚可的餐馆,请您吃顿便饭,若能饮的话喝盅孔乙己喜爱的绍兴黄酒,又若落脚在我家近边的酒店,就请您“过早”[法]吃我家乡的年糕汤或酒酿圆子。
[注]过早,湖北方言,指吃早餐蔡小容是湖北宜昌人,贺友直是浙江镇海人11. 贺友直先生辞世是否意味着他的“时空门”对“我”关闭了?体会文末诗句,谈谈你的理解三)(7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喜吴山人过访村居〔明〕王世贞出塞吹笳马上听,蓟原春草又凋零相逢门巷淹今雨①,垂老江湖混岁星醉后放歌双眼白,愁时拂袖万山青何当谢却人间累,五两②追携下洞庭[注]①今雨:新交的朋友②五两:亦作“五辆”,古代的测风器12. 下列对前两联的理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