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血压治疗中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分析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77KB
约9页
文档ID:595763748
高血压治疗中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分析_第1页
1/9

    高血压治疗中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分析    Summary: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在高血压患者中的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与单用缬沙坦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于某医院就诊的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缬沙坦+硝苯地平)和对照组(缬沙坦)每组各1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12个月的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血压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在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可作为高血压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案Keys:高血压;缬沙坦;硝苯地平;治疗;临床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为了更好地管理高血压,减轻患者的症状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医学界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案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起到降压效果。

而硝苯地平则属于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流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扩张血管并降低血压将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疗法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旨在通过临床分析,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高血压的新思路和参考依据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年龄在18至75岁之间,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32例排除标准包括继发性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等对照组包括16名患者,其中男性8名,女性8名,年龄范围从42岁到76岁,平均年龄为55.35±9.88岁该组患者的病程从1年到6年不等,平均病程为4.64±1.32年观察组同样包含16名患者,其中男性7名,女性9名,年龄范围从43岁到78岁,平均年龄为56.03±9.75岁观察组患者的病程从1.5年到7年不等,平均病程为4.59±1.29年统计分析显示,两个组在年龄和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在基线数据上具有相似性这为后续的治疗效果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1.2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了缬沙坦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观察组每日口服缬沙坦80毫克,并联合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日口服30毫克。

缬沙坦旨在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来降低血压[1]而硝苯地平缓释片作为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扩张血管来进一步降压治疗周期为12个月,旨在评估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服用方法:缬沙坦胶囊的用法与对照组相同,即每日按规定剂量口服同时,患者还需每日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次服用一片(30mg),每日至少一次,治疗周期持续一个月[2]对照组患者则仅接受缬沙坦单药治疗对照组每日口服缬沙坦80毫克,缬沙坦的作用机制与上述相同,主要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受体来达到降压效果治疗同样持续12个月[3]通过这种设置,本研究旨在比较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与单独使用缬沙坦在控制高血压方面的效果及安全性,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服用方法:采用单一的缬沙坦治疗患者每日口服缬沙坦胶囊,每次一粒(80mg),可在进餐时或空腹状态下服用,治疗持续一个月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测量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以评估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血压控制的效果具体而言,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将用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压控制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测量数据将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两种治疗方案在降压效果上的差异,以及联合用药是否能显著改善血压控制。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任何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低血压或心悸、水肿都将在研究中详细记录通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进一步了解联合用药是否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风险,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这些数据将为进一步优化高血压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4]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观察组治疗后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组别例数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16151.32±10.25114.18±9.3393.35±9.1481.33±8.39对照组16153.24±10.33128.29±7.2193.76±9.3689.29±9.21T值-0.2434.8010.1262.532P值-0.7910.0010.6970.0012.2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下表2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组别恶心呕吐低血压心悸水肿发生率观察组(n=16)00000.00%对照组(n=16)121131.20%---5.365P值---0.0023讨论本研究中的高血压患者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特征,包括长期病程和多样的合并症。

患者的年龄范围广泛,表明高血压是跨年龄段的普遍健康问题许多患者具有较长的高血压病史,这可能导致了心血管系统的各种并发症,如心脏病和中风研究数据还显示,尽管接受了常规治疗,但许多患者的血压控制仍不理想,提示现有治疗方案在长期管理中的不足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病程复杂性为治疗方案的评估提供了重要背景信息在为期12个月的治疗观察中,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方案展现了显著的疗效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表明联合用药在血压控制方面优于单药治疗缬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与硝苯地平(钙通道阻滞剂)的联合使用,能够更全面地调节血管收缩和扩张,提升降压效果进一步分析显示,联合用药组在耐受性和副作用方面表现良好,未出现明显增加的不良反应,表明该治疗方案不仅有效且安全[5]综合本研究的结果,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方案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展现了优越的效果联合用药能够显著改善血压控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以上发现支持将缬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作为高血压治疗的有效选择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此联合治疗方案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效果以及长期预后的影响,以优化高血压的综合管理策略。

Reference[1]邱维芳, 张贤桂, 黄为添, 鲍贵峰. 缬沙坦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患者对其血压水平的影响[J]. 中外医疗, 2024, 43 (03): 96-99.[2]赵振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中外医疗, 2024, 43 (01): 114-117+126.[3]江国沐. 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J]. 西藏医药, 2023, 44 (06): 75-77.[4]杨娟.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23, 39 (30): 50-52.[5]叶丽灵.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门诊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23, 21 (30): 107-109.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