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幼儿社会教育及活动指导》形考题库

上传人:hai****005 文档编号:595477765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幼儿社会教育及活动指导》形考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电大《幼儿社会教育及活动指导》形考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电大《幼儿社会教育及活动指导》形考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电大《幼儿社会教育及活动指导》形考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电大《幼儿社会教育及活动指导》形考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幼儿社会教育及活动指导》形考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幼儿社会教育及活动指导》形考题库(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大幼儿社会教育及活动指导形考题库1. 下面哪项内容不属于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的内容()A. 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B. 收三岁以上七岁之儿童C. 蒙养院房舍,以平地建造为宜,断不可建造楼房D. 课程设立为读方、数方、游戏。2. 陈鹤琴先生提出的“五指活动”课程包括()A. 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科学、儿童艺术、儿童语文B. 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美术、儿童音乐、儿童语文C. 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语言、儿童美术、儿童音乐D. 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科学、儿童数学、儿童语文3.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1996年版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

2、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撇杨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B.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等同于“品德教育”C. 以“常识”课程替代“社会教育”课程是不科学的。D. 1996年版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对建立与完善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提供了法规、政策及理论上的支持4. ()是一个将社会规范逐步内化的过程,是经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A. 气质B. 社会性C. 社会化D. 个性5.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个性是个体经常出现的、比较固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B. 社会性是个体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特性C. 学前儿童

3、的社会性和个性有显著的联系D. 学前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所涉及的领域是不同的,所以两者不需要协同发展6. 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发展的生物基础,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制约着心理活动发展的特点。A. 个性和社会性B. 性格C. 习惯D. 个性特点7. 关于气质与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相互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不会发生变化B. 气质和个性、社会性没有关系C. 没有可以离开个性的气质,也没有缺乏气质的个性D. 成人对儿童的抚养和教育措施不用考虑每个儿童的气质特点8. 幼儿园活动的空间密度高于一定的界限,幼儿会()A. 消极的社会性行

4、为B. 注意力分散C. 感到烦躁D. 破坏性行为增多9.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是()A. 教育和发展B.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C. 教育和人际交往D. 教育和社会适应10. 在对孩子说“不”之前给予孩子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在说“不”之后告诉孩子不能这么做的理由,这种类型的家长属于()A. 专制型B. 宽容型C. 权威型D. 溺爱型11. 学前教育的各种改革,均强调()的思想A. 以幼儿为本B. 以国家教育政策为本C. 以社会发展为本D. 以家长为中心12. 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是()A. 人际交往B. 社会适应C.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D. 爱祖国、爱家乡13.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活动目标最

5、主要的特点是()A. 丰富性B. 连续性C. 统领性D. 可操作性1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4-5岁幼儿人际交往的培养目标是()A. 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B. 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C. 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D. 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15. 当幼儿不知道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成人可以()A. 建议幼儿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建议幼儿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B. 建议幼儿自己玩C. 建议幼儿更加大声提出自己的请求D. 建议幼儿先走开16. 自我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A. 自己B. 自己与家庭的关系C. 自己与社会的关系D.

6、自己与他人的关系17. ()认为对父母评价的感知是儿童时期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儿童依据个人的价值判断去接纳与自我相一致的经验,拒绝或歪曲与自我不一致的经验。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罗杰斯D. .埃里克森18. 下面哪一项标志着儿童客体我的产生和自我意识的形成()A. 把自身和物体分开,把自己和他人分开B. 幼儿逐渐由单词句向双词句发展,逐步掌握语言C. 能把自己与他人加以比较D. 开始认识到自己是永久存在的,具有稳定的连续的特征19. 学前儿童坚持性发展的关键期是()A. 6-7岁B. 3-4岁C. 3-5岁D. 4-5岁20. 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是()A. 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

7、B. 从反映外部的,可以直接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内容到内部的内容C. 从简单的结构发展到分化的、多重的结构D. 以他人评价为标准发展到独立评价21. 2012年10月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发展,提出了下面哪些内容()A. 培养幼儿的交往愿望和交往能力;B. 学习自尊、自主、自信;C. 关心和尊重他人,逐步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D. 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22.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心理结构包括()A. 气质B. 自我调控C. 个性倾向性D. 个性心理特征23. 传统的气质类型包括()A. 抑郁质B. 胆汁质C. 粘液质D. 多血质24.

8、 自我认识的对象包括()A. 他人B. 自己的身体C. 自己的动作和行动D. 自己的内心活动25. 家长的教养观念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为家长,应当注意()A. 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更新教养观念B. 父母双方的教养观点要一致,方法要统一C. 注意家园沟通,保持父母的教养观念和幼儿园的要求一致D. 创设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2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幼儿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除了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快乐,自信;还包括()A. 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B. 指导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C. 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D. 爱父母、爱老师、

9、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27.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制定,如何做到以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依据()A. 把握幼儿社会学习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学前儿童给社会教育园的目标B. 必须掌握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根据他们的发展进程来实施教育。C. 需要经常观察幼儿,以便真正地了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D. 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社会的未来乃至全世界的未来2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议通过()方式,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A. 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B. 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C. 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

10、,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D.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29. 从内容上看,自我由()三个方面内容构成A. 物质自我B. 社会自我C. 心理自我D. 意识自我30. 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结构包括()A. 自制力B. 自觉性C. 坚持性D. 自我延迟满足1. 婴儿期同伴交往第一阶段客体中心阶段,婴儿同伴交往的对象更多集中在()A. 同伴行为B. 同伴间的模仿行为C. 玩具或者物体D. 其他婴儿2. 一般来说,在学前儿童游戏中,3-4岁幼儿普遍是()A. 独自游戏B. 平行游戏C. 联合游戏D. 合作游戏3.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从

11、最初的、零散的相互动作逐步发展到()相互作用。A. 复杂的、互惠的B. 复杂的、亲密的C. 简单的、互惠的D. 复杂的、单向的4. ()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A. 同伴关系B. 亲子关系C. 性格D. 气质5. 亲社会行为中的利他动机是指()A. 关心B. 分享、合作C. 自私的、期望得到奖赏的亲社会行为D. 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亲社会行为6. 一般出现合作行为的年龄是()A. 4-5岁B. 2-3岁C. 5-6岁D. 3-4岁7. 儿童助人行为在()达到顶峰A. 幼儿园初期B. 幼儿园后期C. 小学中期D. 青少年期8. 一般情况下,个体的安慰行为是随着个体()能力发展而发展的A. 语言能力

12、B. 共情能力C. 移情能力D. 理解能力9.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A. 对自己有益B. 对他人有益或者对社会有积极影响C. 对家庭有益D. 对社会有积极影响10. 对于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亲社会行为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且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文化背景差异B. 亲社会行为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存在性别差异和文化背景差异C. 亲社会行为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且不存在性别差异和文化背景差异D. 亲社会行为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存在性别差异,但是不存在文化背景差异11. 学前儿童对社会规范认知的三个阶段是()A. 服从、模仿和理

13、解B. 服从、理解和模仿C. 理解、服从、模仿D. 模仿、理解和服从12.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把人的行为分为()A. 操作行为和社会认知B. 应答行为和强化行为C. 操作行为和应答行为D. 操作行为和强化行为13. 4-5岁儿童社会认知的年龄特点是()A. 能完全理解他人的观点B. 能知道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不一样C. 开始能够试图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对方的观点D. 开始理解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看法14. 5-6岁儿童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的特点是()A. 对社会规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能作简单的道德判断B. 能够从事物背后的动机来进行道德判断,但是仍然相信权威C. 知道更多的社

14、会规则和行为规范,并且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反应D. 能够理解社会规则,但是不能做道德判断15. 3-4岁儿童对社会角色的认知特点是()A. 知道更多的职业及其特征,并开始对不同社会角色形成基本观念,比如领导、家长等B. 知道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对职业开始有了初步的认知,但是认识程度受到其生活环境的影响C. 对自己将来要承当的社会角色有了基本的期望D. 对社会角色有了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认知,并且对自己将来所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有了基本的期望16. 小班儿童归属感的主要特点是()A. 对家庭的依恋B. 对幼儿园和集体的归属感C. 对集体的归属感和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D. 对社会的归属感17. 根据鲍尔比对儿童依恋产生与发展过程的划分,2岁以后儿童属于()A. 前依恋期B. 依恋关系建立期C. 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D. 依恋关系明确期18. 心理学家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超脱阶段A. 调节阶段B. 失望阶段C. 绝望阶段D. 等待阶段19. 惩罚法一般分为三类:责备、()、暂时隔离A. 站反思角B. 辱骂C. 人身攻击D. 剥夺20. 被强化人出现他人所期待的操作性行为后,如果立即得到他所需要的强化物,则被强化人再次发生同样操作性行为的可能性和次数会增加,这种强化叫()A. 行为强化B. 消退C. 正强化D. 负强化21. 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入团申请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