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试题(1-3单元) 上学期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综合试题(1-3单元) 上学期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综合试题(1-3单元) 上学期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期中综合试题(1-3单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读艾青的诗歌,让你坚定前行的信念,找到绝处逢生的出口;读史铁生的散文,让你bng弃怯懦的心理,鼓起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让你心存悲mn,找到通往良知的道路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让人欣喜,让人着迷的呢?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迷惘 怯懦 (2)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bng弃 悲mn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2、A今年2月起,全国多地学校启动的“空中课堂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B随着舌尖上的中国走红,使海外网友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C中学生要提升自己的素养,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让劳动陶冶心灵。 D以“宫中邂逅当青花瓷遇见剪纸”为主题的展览,在沈阳故宫飞龙阁召开。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急刹车,大巴车戛然而止,乘客们惊出一身冷汗。 B一周的旅行结束了,沿途风景浮光掠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C一个怀有梦想,努力向上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充实自己。 D老师就像是妙手回春的园丁,辛勤耕耘,要把我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 三、综合性学习 4自然博物馆开设“小小研
3、究生系列课程,开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成员集体报名参加,并利用“五一”假期开展科教项目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5月1日上午八点半,生物兴趣小组将前往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教项目实践活动,学校到自然博物馆有20分钟车程。辅导老师4月30日要求小组成员第二天上午八点前到校,然后前往博物馆。请你代为拟写一则广播通知,不超过25个字。 (2)在水族馆内,几位同学对“海龟白天是否睡觉这一问题产生了兴趣,辅导老师鼓励大家发散思维,继续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你会提出哪些有意义的问题呢?请列举两个。 (3)在观测阶段,小江同学有点心不在焉,请你写一句话来劝告他。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3
4、0个字。 (4)下面是活动结束后一位同学的感想片段,请你帮他修改。 这次“小小研究生”活动为期三天,【甲】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出假设,制订观测研究计划,整理并记录数据,交流讨论并得出结论,亲身体验科学家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科学探索过程。这次科教项目实践活动,让我们完整、深度地体验了在校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乙】培养了我们对水生生物的浓厚兴趣,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锻炼了交流合作,实践创新和独立自主能力。 【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四、名句名篇默写 5你和队友小文同学在“对答如流诗文名句竞赛中,抽到了下面的题目,请你在横线处补写相应句
5、子。 文人骚客的作品充满着对人生的无限热爱。这种热爱,是“欲为圣明除弊事,(1)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坦陈心志;是“露从今夜白,(2) (杜甫月夜忆舍弟)的乡情缱绻。因为热爱,范仲淹宣誓“(3)_, ”(岳阳楼记),先忧后乐,为国为民,真切动人;因为热爱,苏轼推己及人,吟出“(4)_, (水调歌头)的放达宽慰之语。如今,我们更应当以“(5)_, ”李白行路难(其一)的自信,投入这五彩斑斓的人生。 五、诗歌鉴赏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6、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名著阅读 7请从以下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一,结合名著相关内容,探究“坐所体现出的人物间的情谊。 材料一: 林冲等一行人请晁盖上了轿马,都投大寨里来。到得聚义厅前,下了马,都上厅来。众人扶晁天王去正中第一位交椅上坐定,中间焚起一炉香来。 (水浒传之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材料二: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
7、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艾青诗选之大堰河我的保姆)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A)。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8、,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夫君子循理而动,理穷而止,应物而作,物去而复,夫何赫赫名之有哉! 东海徐公君猷,以朝散郎为黄州,未尝怒也,而民不犯:未尝察也,而吏不欺;终日无事,啸咏而已。每岁之春,与眉阳子瞻游于安国寺,饮酒于竹间亭,撷亭下之茶,烹而饮之。 公既去郡,寺僧继连请名。子瞻名之曰“遗爱”。时谷自蜀来客于子瞻因子瞻以见公。公命谷记之。谷愚朴羁旅人也何足以知公?采道路之言,质之于子瞻,以为之记。 (节选自苏轼遗爱亭记) 【注释】何武:
9、字君公,西汉名臣,为人贤良方正,为官秉公执法,政绩显著。徐公君猷:徐君猷,当时黄州的知州,苏轼的好友。啸咏:犹歌咏。继连:僧人名。谷:即巢谷,字元修,苏轼同乡人,此行来探访苏轼。 8根据下列文言词义推断方法,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往来而不绝者 词语推断法:络绎不绝 (2)子瞻名之 课内迁移法:名之者谁 (3)何足以知公 查字典法:脚;满足;足够(副词);值得 (填序号) 9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 C时谷自蜀来/客于子瞻/因子瞻以见公 D谷愚朴/羁旅人也/何足以知公 10将
10、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未尝怒也,而民不犯。 11小玲想利用假期去琅琊山拍短视频醉翁亭记,请你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帮他推荐拍摄顺序。 在制作短视频时,你会推荐他按照从 到 的顺序推拉镜头,理由是: 12班级公众号准备发布一组以“品君子之风”为主题的推文。【甲】【乙】两文都入选其中,小海却提出了质疑:甲文仅写欧阳修游山玩水,乙文也只是简单介绍了徐君猷为官从政的事迹,未能体现君子之风。对于小海的质疑,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生暖 “囤里有粮,心里不慌。土地在庄户人眼里是金贵的,土地上产的可吃的东西都
11、是金贵的。 土地不薄村庄,只要勤快;土地从不怕被使唤。它可以终年供绿,绿着庄户人的肚皮,绿着村庄。饥馑时,一把菜叶都足以叫人眼馋,在追求绿色食品的时代,蔬菜反客为主,跃为餐桌上的主角。厨房留住美好的诗意,烟火笼回远方的脚步, 土地最不愿意自己被荒着,毕竟有绿色一寸寸生长的日子才最实在、最走心。侍弄土地,心里不能有躁气。去年我在老家门前侍弄的几行辣椒,水没少浇,草没少拔,就是长得不景气稀稀落落,我失去了耐心,草比辣椒长得盛。 四叔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他看我点的辣椒出苗不齐,有些地方空出偌大一块,心不落忍,徘徊良久,将土地细细翻整几遍,撒下萝卜籽,浇水,施肥,除草,静心伺候,二尺高的辣椒围绕的这
12、几片田地便不再寂寞。 拣着秋伏这个空闲的当儿,两三天的时间,土地上便生出星星点点的绿来四叔点种的萝卜出苗了!两个星期过去,几块空地变成绿色的湖泊。湖泊里,众多小拇指似的生命已探出绿色的脑袋,惊喜地窥视这个神奇的世界。 立冬了,树叶跑得快,土地在静等一场雪。其实,在等待的这个节点上土地并不寂寞。旷野里有三五簇绿点染着,庄前屋后有一哇哇的绿固守着,秋把春的念想递给冬。 那绿着的,除了白菜便是萝卜。 霜愈重,绿色愈深,根根茎脉愈发挺拔。每个绿着的滚圆的肚皮都腆着,固守着自己的土坑,等待村民的手把它们捧回庭堂。刚刚出锅的一笼圆润的馒头在等待一碟“三大王”。小葱、辣椒、萝卜,三样切成丝,油盐酱醋相拌,绿
13、、红、白三色相间的一碟品相上等的菜呈上来,馒头就着菜送进嘴里,馒头的劲道、小葱的辛味、红椒的辣感、萝卜的爽脆一股脑涌来。 庄户人懂得贮藏,把萝卜从土里收回又把它重新埋回土坑里,这不是多此一举。庄户人把萝卜深埋在冬无法侵入的土地深处,把这些生命护得更温暖些。土地亲着萝卜,萝卜也恋着根。 村里的女子是田野最灵巧的绣娘。你瞧,她们将绿色的萝卜叶割下来,一条一条码齐整再一绺一绺挂上庭院的南墙,南墙上便悬生出一条绿色的瀑布来。初冬的阳光很知分寸,它把叶上的水分沥干,把绿色留住。等到大雪压来时,村民们拿出一两撮干萝卜叶放到热气腾腾的锅里,入锅的萝卜叶马上就恢复活性,一片片的绿滋养着锅,滋养着胃,更滋养着农
14、人的日子。蕴在茎脉深处的绿使萝卜叶活得香甜。绿色馥郁着的烟火,鲜活了日子。 而那些回归土里的萝卜,聚了土地的温润厚实。抠开冻层,拨去浮土,窖在土地深处的萝卜,顶上竟还生了一圈鲜亮亮、脆生生的芽儿。 媳妇们将萝卜洗净,摁在案头,片刻工夫,变成了一堆粗细匀称的萝卜丝。早剥好的几根白嫩的小葱候在这里,醇香的紫苏油在锅里已不安分。一声“刺啦”,萝卜丝、葱段在油里成了亮黄色。水入锅,锅盖已摁不住喷香的味道,一缕香气飞出窗棂,整个庭院都被香气笼着。早备好的稀面糊在灶前已等候多时,锅开了,拿起筷子搅拌着将面糊倒入锅里,几分钟后,一锅拌汤即大功告成。稠而不黏,白里隐着星星点点的绿,香葱味扑鼻,汤触过唇齿,柔滑生香,进入肚中,温润暖心。那一刻,农人该是舒坦的,烟火该是溢笑的,村庄该是惬意的。 坑里有萝卜,三冬一村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