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素养提升测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素养提升测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素养提升测试卷(注意事项:共3个大题,共28个小题,满分100分,作答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2分,共48分)1小云升入初中后,家人和朋友们纷纷给出建议。下列建议中,小云应该采纳的是( )A.追求优异成绩,一心学习心无旁骛B.严格要求自己,务必做到十全十美C.追求享乐生活,充分实现人生价值D.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2“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站在一个新起点上,我们应该( )探索新知,只当第一
2、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树立目标,超越自我 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A. B. C. D.3进入中学,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变化。下列属于我们初中生活新变化的有( )学习科目比小学更多了 课程的学习难度变小了社团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老师不再像小学时那样关心我们了A. B. C. D.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未来,才能成就人生”,这两句话告诉我们要( )A.努力学习 B.安于现状C.把握机遇 D.做好规划5某校调查发现,开学前一周,约30的学生开始疯狂地补作业;其中的大部分学生在假期刚开始时做过规划,但没坚持多久就放弃了。这对你以后的初中假期生活的启示有( )要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制订规划只用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计划没完成易有挫败感,随性就好 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行动方案A. B. C. D.6明德中学开展“展望未来规划初中生活”活动,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发展目标。我喜欢关注时政新闻和时政评论,想加入校报记者团,成为一名优秀的校园小记者。我喜欢长跑,想在校运会中为班级争光,因此,我计划每天花半小时练习。为实现本学期的目标,我会把目标写在卡片上,贴在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这启示我们,规划初中生活需要( )结合自身条件,确定发展目标 努力提升素质,吸引他人关注考虑自身实际,早日出人头地 根据发展目标,制订行动方案A. B. C. D.7下图启示我们中学生“努力”的方法是(
4、A.分清主次,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B.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D.全力以赴,将所有时间用于学习8经过一个月的学习,七年级新生小强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差距。于是,小强决定向其他同学看齐,加倍“努力”学习。下列是小强给自己列出的“努力”计划,你赞同并支持的是( )A.在课堂学习中学思结合,学思并进B.只关注主科,忽略副科C.注重个人单打独斗,放弃团队合作D.每天废寝忘食,写作业到深夜9数学大师陈景润意识到自己性格木讷、不善言辞,频繁的社交活动不但耗费了时光,还容易得罪人,于是他选择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最终成为著名的数学家。这告诉我们( )A.能
5、通过生理状况认识自己B.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C.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促进自我发展D.要想专心学习就不能与人交往10你能从右边漫画中得到的启示有( )每个人都是不断变化的,人永远不能认识自己只有他人的评价才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从多个角度认识自己,才有可能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一个人如果没有清晰而完整的自我认识,往往容易迷失方向A. B. C. D.11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寻找的艺术。在奋斗的路上,你若能看清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奔跑的那双鞋,也许就成功了一半。这蕴含的道理是( )A.正确认识自己就能成功B.要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C.找到了梦想就不能改变D.人人都有自己存在的
6、价值12小丽通过思维导图来认识自己,这种认识自己的途径是( )A.通过集体活动认识自己B.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己C.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D.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13七年级学生萌萌在新学期自我介绍时说:“我是一个性格外向的女生,希望能和大家愉快相处!”萌萌这样介绍自己有利于( )A.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B.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C.通过社会关系来认识自己 D.满足自己的虚荣心14“不必羡慕他人,自己也是一道风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这启示我们( )A.必须追求人生的完美 B.要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C.不必采纳他人的建议 D.要欣赏自己的长处,回避不足15在“正确认识自己”的课堂中,为了帮助同学们更
7、好地理解“他人的评价”,小丽决定引用古语来阐述这一观点。小丽搜集到以下古语,其中可以阐述“他人的评价”的有( )序号古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吾日三省吾身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A. B. C. D.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这是因为( )A.梦想大多不切实际,没有意义B.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C.梦想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D.青少年时期才需要确立梦想17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有机会把整个世界作为想象的行动
8、的空间,去一展拳脚、实现抱负。由此可见,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 )A.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B.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C.面临许多现实的挑战D.担负实现民族复兴重任议题:做个追梦少年情境:2024年7月,毕业于某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陈某,原本准备签约某省级大医院,但是面对省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的号召,毅然背上行囊回到家乡,踏上了反哺家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道路,追寻孩时的梦想。活动:阅读情境,小组讨论交流。任务:从情境中获得对少年梦想的正确认识。同学们的发言要点:中国梦就是少年梦少年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18下列是课堂学习的
9、一个环节:以上同学们的发言要点,符合任务要求的有( )A. B. C. D.19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下列选项与这一名句蕴含的道理最吻合的是( )A.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有一个新的面貌B.只要制订完美的学习计划,就可以获得成功C.要把梦想和目标落实到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D.要把目光放在遥远处,身边的小事不必计较20世上没有天然的锦绣,更没有不劳而获的前程。想要抵达成功的彼岸,唯有努力学习,奋力奔跑。这主要表明( )A.梦想不能实现就没什么意义 B.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成绩优异C.学习是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D.梦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距离21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下
10、列古语与其主旨一致的是( )A.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B.民无信不立C.位卑未敢忘忧国 D.乱花渐欲迷人眼22人们学习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学习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学习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对下列关于学习的古语解释正确的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善于合作学习A. B. C. D.23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学习的环境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某班同学对此展开辩论。以下能够支持正方观点的论据有( )人工智能能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促进个性化学习人工
11、智能缩短了知识更新周期,对我们的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我们学习,让我们不用再学习人工智能能够创造更多学习机会,使得跨时空学习成为可能A. B. C. D.24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及慰问师生时强调,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这为新时代少年儿童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这告诉我们( )应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要学以致用,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劳动才能学到真正本领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过时,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简答题(请将答案书写
12、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30分)25(6分)【迎接初中新生活】七年级(1)班新生就“初中阶段的价值”展开一场争论: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小美的结论予以诠释。(6分)26.(12分)【进入人生新阶段】跨进中学大门,我们进入了人生的新阶段。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生活,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小宁有了自己的收获与困惑。在道德与法治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展了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活动。【我分析】 主题班会上,小宁分享了自己参加生活实践的经历,但同学们对此的看法却不尽相同。同学们围绕“参加生活实践对认识自己是否有价值”争论不休。 (1)你赞同哪名同学的观点?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6分)【我行动
13、】进入初中的第一天,小宁暗下决心:一定要不断努力,向优秀学长们学习,做更好的自己,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更好地为伟大的祖国作贡献。(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计划如何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6分)日记二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否则就会落伍。日记一我对未来充满期许,却又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很难给自己定位。今天老师开导我说:“如果你能正确认识自己,眼前便会出现一片新天地。”我茅塞顿开27.(12分)【认识自己努力学习】小南在日记中记录了初中生活的两件小事:(1)结合日记一,运用所学知识,简要阐述你对“正确认识自己,眼前便会出现一片新天地”的理解。(6分)(2)结合日记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做到努力学习、善于学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