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备课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备课计划(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四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材的一个重点。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
2、,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联,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20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单元“精心、希望、依然、飞舞”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
3、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3、能理解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夜书所见的意思,体会诗歌感情,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4、能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5、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9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学重点: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
4、着理解诗歌的意思。2、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及夜书所见诗句字条。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促”。会写“促、深”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促”。会写“促、深”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夜书所见,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2、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及夜书所见诗句字条。2、学生课前
5、查阅这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初读古诗,读准读通顺。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两首诗。(PPT出示两首古诗)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PPT出示古诗中生字词)3、点名让学生个别读,纠正字词。二、交流资料,了解第一首古诗背景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PPT出示叶绍翁介绍,并出示“书”的四种意思选择。)(比较回乡偶书中书的意思
6、)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4、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这幅画中的情景的呢?出示诗。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5、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根据注释来理解诗意,说说诗意。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要发散学生的思维)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
7、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根据课堂情况可让学生写一写)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再次出示古诗四、完成课作本P13、4,P14、5五、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促、深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六、拓展活动你还读过别的写秋天的诗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PPT出示九日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忆、异”等6个生字。会写“忆”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3、热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学重点:1认识“忆、异”等6个生字
8、。会写“忆”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2、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字条。2、学生课前查阅这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也可以以连线的方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1、根据学
9、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自学基本步骤:(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出示诗,并同时出示注释,学生根据注释自己说说诗意。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1、 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3、引导以读促发想
10、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吗?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5、出示两首古诗,比较,请你仔细读读这两首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6、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7、完成课作本P13、4(1),P14、5、(2)五、趣味活动1、诗句连对。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2、情境练背。学生当小小诗人,或加动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六、识字写字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3、书写生字八、拓展活动:你还知道有那些诗是写思念家乡的?背一背古诗 秋风引P
11、PT出示: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教学反思: 10.风筝教学目标: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会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 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
12、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多媒体课件。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理解“憧憬、依然、凌空飞起、田埂、水磨坊”等词意思。、精读、自然段,感受“我们”做风筝时的憧憬和希望。教学重点:“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教学难点: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的心情。课前准备:1、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教学过程:一、激情质疑,导入新课 回忆激情: 板书: 风筝 同学们,放风筝是我国一项传统的娱乐活动,有很多人都喜爱。出示资料
13、袋内容,学生了解。一谈起放风筝,同学们都两眼放光,那你能谈一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 、 质疑导入: 如果给我们的那次经历写一篇作文,你的题目是什么? (答案预设:放风筝,一次快乐的回忆) 今天,我们要走进贾平凹笔下的风筝。(简介作者)看看你们取的题目,再看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产生?(答案预设:为什么不取放风筝?他想用风筝寄托一种怎样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带着刚才的疑问,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指名接读课文,正音,顺机理解“憧憬、依然、凌空飞起、田埂、水磨坊”等词意思。、初步释疑,感知内容: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取风筝而
14、不取放风筝了吗? 根据回答板书: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 再读课文,继续质疑: 学习是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再读一读课文又有什么问题产生呢? (答案预设:为什么要写做风筝?为什么要写水磨坊)三、细读深究,体悟情感、学习第二自然段:自读感悟: 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首歌,童年是一杯浓浓的酒,童年的回忆永远是最美好的。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伙伴们做风筝时的心情吗? (快乐,兴奋)细读感悟: 贾平凹爷爷要把我们带入他童年时做风筝那快乐的一幕。请你细细地去读一读、品一品第二自然段,你能加入他们的行列吗?你能体会到他们的快乐吗?把有关词句圈圈、划划。 (各自四人小组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根据学生的回答,顺机出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根据回答点红“精心”和“憧憬、希望”。)角色转换:请问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憧憬什么,希望什么呢?指导朗读:把你的憧憬,你的希望用朗读表达出来 (各自指名齐读。)“风筝做好了,却什么都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