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季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新教材简案24 寓言四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秋季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新教材简案24 寓言四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 寓言四则文化自信:了解优秀的寓言故事,积累文化底蕴。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关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了解寓言及相关知识。思维能力:了解这四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多角度理解其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重点、难点)审美创造:体会寓言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的艺术特点,能够自编或续编寓言。第1课时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体是寓言。大家以前一定读过不少寓言故事吧?有哪些特别有趣,给你留下过深刻印象的呢?讲给同学们听听,并说说你对其寓意的理解。二、教学开展教学过程一 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目标任务
2、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雕像”“庇护”“爱慕”等重点字词。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作品简介伊索寓言是以伊索的名义流传的古希腊寓言集,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素、诙谐幽默。作者简介伊索(约公元前世纪),古希腊作家。传说他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后人以他的名义汇集古希腊的寓言故事,编成伊索寓言。文体知识寓 言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一种文学体裁。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极富表现力;多用借喻、拟人、夸张等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
3、中形象地体现出来。人物链接宙斯: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首。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家庭。赫耳墨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是宙斯的儿子。故事人物关系图2.目标任务二:理读情节,探究寓意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用几句话概括故事情节。赫耳墨斯到雕像者的店里了解自身的价值,他依次问了宙斯、赫拉和自己雕像的价钱,得到的答案是自己的雕像一文不值。用几个词语概括赫耳墨斯的心理变化。希望得意失望。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赫耳墨斯的遭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自以为了不得的人往往远不如别人。做人不能妄自尊大,爱慕虚荣。要做好自己。3.目标任务三:品读形象,探究寓意对比三“问”的原文和改文,说说
4、原文的表达有什么特点。第一“问”:原文: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改文: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第二“问”:原文: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改文:赫耳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第三“问”:原文:“这个值多少钱?”改文:“值多少钱?”第一问颇费心机,化为凡人不想被认出,盲目自信地认为他在人间的地位高。第二问中的“笑”将其轻慢之意和窃喜之情展现无遗。第三问增加了“这个”,郑重中酝酿着呼之欲出的自我期许:我雕像的价
5、格肯定比他们的高得多呀!从这三“问”中可看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神?三次发问,一问宙斯,二问赫拉,三问自己,所参照者均为重要的神,将赫耳墨斯的自视甚高层层渲染,可见其是一个爱慕虚荣、自视甚高、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却不被人重视的神。说说本寓言的寓意。要客观评价他人,正确认识自己,不宜妄自尊大。教学过程二 学习蚊子和狮子1.目标任务一:理读情节,探究寓意朗读课文,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故事情节。挑战战斗战胜被俘叹息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蚊子的遭遇给了你什么启示。做事不谨慎往往会招致失败;危险往往藏在不经意时,要随时保持警惕。这个故事写了两场战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两场战斗。蚊子战胜了狮子,却被蜘蛛消灭
6、。这一强一弱、一胜一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弱小的蚊子战胜了强大的狮子,却被蜘蛛消灭了呢?从中我们又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往往能克敌制胜;骄兵必败。2.目标任务二:品读形象,探究寓意分别演读蚊子的语言和战斗过程,读出蚊子的腔调和情态。这只蚊子有什么特点?不畏强敌、自信勇敢,了解敌方弱点和自身长处,善于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但容易得意忘形。补写蚊子被俘后的心理活动。要是我刚才谨慎一点就不会撞上去了!我刚刚打败了最强大的狮子,现在却要被小小的蜘蛛吃掉了,真是后悔死了!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勇者胜,骄者败。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聪明勇敢的人在得意忘形的时候也会惨败甚至丢掉性命。3.目标任
7、务三:比较阅读,探究写法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这两则寓言都选自伊索寓言,它们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异同点?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相同结构上: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讲道理。写法上: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和语言描写。不同以三问三答展开一个故事;以神喻人;有心理描写;结尾出乎意料,造成文意的“突转”,余味悠长。以蚊子的行踪来展开故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以动作描写为主;一波三折,耐人寻味。第2课时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外国寓言,其实在中国文学的宝库里,也有不少启人心智的寓言。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滥竽充数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则中国寓言
8、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二、教学开展教学过程一 学习穿井得一人1.目标任务一:了解作品,读通全文作品简介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由战国末秦相吕不韦(?前235)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农业、外交、伦理、道德、修身等各个方面。朗读指导。从字音、节奏等方面来进行。读准字音:溉汲(ij)把握节奏:家无井/而出溉汲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读出语气:丁氏高兴、激动;传播者惊奇、吃惊;丁氏回答使者的语气惊奇。2.目标任务二:梳理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古今异义及其家穿井(古义:挖掘,开凿。今义:把衣服鞋
9、袜等物套在身体上。)国人道之(古义:国都。今义:国家。)一词多义之 宋之丁氏(助词,的)闻之于宋君(代词,指这件事)及及其家穿井(介词,待、等到)将复何及(动词,赶得上)有闻而传之者曰(动词,知道、听说)闻 闻之于宋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求闻之若此(名词,消息)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于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于我如浮云(介词,对、对于)词类活用闻之于宋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文言句式倒装句: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状语后置,即“宋君令人于丁氏问之”)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状语后置,即“非于井中得一人也”)理解文意。理解文句,读懂文章大意。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古今对译”。
10、3.目标任务三:理读情节,理解寓意速读全文,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来梳理故事情节,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参考答案 (吾穿井)得一人 宋君 宋国丁家打井,如同得到一个人的劳力,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人 议论本文中的讹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原因:丁氏表述不明,容易让人产生误会;“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就将消息散播出去;国人似乎乐于谈论这样离奇的传闻,就将传言四处传播。读完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从不同角度说说。丁氏:说话表达应该清晰准确。传之者及国人:对待传闻要有理性思考,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未经证实就轻易传播。宋君:对待传闻,应审慎地分析、甄别,并从源头求证,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11、。教学过程二 学习杞人忧天1.目标任务一:了解作品,通读全文作品简介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两小儿辩日歧路亡羊愚公移山等,其中很多故事都写得很生动,有较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列子,名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朗读指导。从字音、语气等方面来进行。读准字音:杞(q) 坠(zhu) 亡(w) 躇步(ch)跐蹈(c) 中伤(zhn) 舍然(sh)读出语气:杞人忧虑恐惧。 晓之者真诚耐心。2.目标任务二:梳理文言字词,疏通文意通假字身亡所寄(同“无”,没有)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古今异义因往晓之(古义:告
12、知,开导。今义:天刚亮的时候;知道。)身亡所寄(古义:同“无”,没有。今义:死;逃跑。)若屈伸呼吸(古义:人称代词,你。今义:好像;如果。)亦不能有所中伤(古义:伤害。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积块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一词多义日日月星宿(名词,太阳)终日在地上行止(名词,一天)若若屈伸呼吸(人称代词,你)求闻之若此(动词,如同、像)其其人曰(代词,那、那个)奈何忧其坏(代词,它,指地)止终日在天中行止(动词,停止)止有剩骨(副词,仅、只)因因往晓之(连词,于是、就)未若柳絮因风起(介词,趁、乘)文言句式奈地坏何(固定句式“奈何”,意为“拿怎么办”)成语积累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
13、事情而忧虑。理解文意。理解文句,读懂文章大意。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古今对译”。3.目标任务三:把握内容,探究寓意速读全文,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来梳理故事情节,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参考答案 天地崩坠 晓之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因此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后来在晓之者的劝导下才放下心故事中的“杞人”和“晓之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课文中人物的描写进行评价。杞人:缺乏基本的常识和经验,担心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庸人自扰。晓之者:热心诚恳。尽管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这则寓言的
14、寓意是什么?你从中还获得了什么启示?寓意:不要为一些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问题而忧虑。启示:对一种事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难免会产生畏惧心理,所以我们要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绝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实现远大的理想而全身心努力奋斗。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我同意后一种理解。从积极方面看,“杞人忧天”是一种积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言之有理即可)从今天的自然环境变化趋势来看,我们要不要“忧天”?观点一:应该“忧天”。从全球范围来看,自然环境被破坏、被污染仍是严峻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才能长远发展,生生不息,因此我们应该“忧天”。观点二:不必“忧天”。近些年的自然环境状况虽然不容乐观,但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各方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保护、改善自然环境,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们要对未来的自然环境变好有足够的信心,因此不必过于担忧。结束语:中国古代寓言是传递古人思想、智慧的重要载体。阅读古代寓言时,我们应将寓言故事放回到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