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衢州、丽水2024年11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物理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2.试卷共10页,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3.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4.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5.可能用到的相关参数: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一、选择题1. 下列物理量是矢量且其单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A. 位移:m B. 力:N C. 电流:A D. 磁感应强度:T【答案】A【解析】【详解】由于位移、力、磁感应强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属于矢量,位移为基本物理量,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为米(m),N、T不是基本单位,电流虽然是基本物理量,A为基本单位,但电流为标量2. 图为第33届巴黎夏季奥运会中的四个比赛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甲图中运动员的击球动作,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B. 乙图为双人跳水,以其中一运动员为参考系,另一运动员近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丙图中,中国队4×100米决赛跑出38秒06,38秒06是时间间隔D. 丁图中,400米自由泳比赛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400m【答案】C【解析】【详解】A.研究甲图中运动员的击球动作,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否则就没动作可言了,选项A错误;B.乙图为双人跳水,以其中一运动员为参考系,另一运动员是静止的,选项B错误;C.丙图中,中国队4×100米决赛跑出38秒06,38秒06是时间间隔,选项C正确;D.丁图中,标准泳池的长度为50米,运动员完成400米需要游四个来回,最后又回到出发点,因此自由泳比赛的位移为0,选项D错误。
故选C3. 考古中常利用14C的半衰期鉴定文物年份,14C的衰变方程为,其衰变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粒子是正电子B. 该反应是裂变反应,满足质量数守恒C. 14N的比结合能大于14C的比结合能D. 100个14C经过5700年一定有50个发生了衰变【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衰变过程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Z粒子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0,所以Z粒子是电子,故A错误;B.该反应是β衰变反应,满足质量数守恒,故B错误;C.新核比反应核更稳定,则新核的比结合能大于反应核的比结合能,即14N的比结合能大于14C的比结合能,故C正确;D.半衰期是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放射性原子核才成立,故D错误4.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随后实施近月制动并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嫦娥六号的发射速度大于11.2km/sB. 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所受重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C. 月球公转向心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D. 嫦娥六号从环月轨道到下降着陆至月表,由于空气阻力作用,机械能不断减少【答案】C【解析】【详解】A.嫦娥六号没有脱离地球的引力范围,则发射速度小于11.2km/s,选项A错误;B.由题中条件不能求解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关系,则不能比较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所受重力与在地球表面重力大小的关系,选项B错误;C.根据可知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选项C正确;D.嫦娥六号从环月轨道到下降着陆至月表,不只受空气阻力做功,还有发动机的作用力做功,则无法确定其机械能如何变化,选项D错误。
故选C5. 两个形状不同但所围面积和电阻均相同的单匝闭合线圈,分别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磁场中甲图中是磁感应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线圈在磁场中以周期T绕OO′轴匀速转动;乙图中磁场变化规律为,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比较两个线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磁通量的变化规律相同B. 电流方向变化的频率不同C. 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不同D. 产生的电动势有效值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A.甲中磁通量变化规律乙中磁通量的变化规律即磁通量的变化规律相同,选项A正确;B.感应电流变化的周期均为T,则电流方向变化的频率均为0.5T,相同,选项B错误;CD.因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相同,根据则有效值相同,根据可知,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相同,选项CD错误;故选A6. 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的能量大于两者能级差B. 原子从不同高能级向同一低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属于同一谱线系C. 赖曼系是原子从较高能级向量子数为3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谱线D. 若巴耳末系的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帕邢系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答案】B【解析】【详解】A.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的能量等于两者能级差,故A错误;B.由图可知,原子从不同高能级向同一低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属于同一谱线系,故B正确;C.赖曼系是原子从较高能级向量子数为1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谱线,故C错误;D.结合玻尔理论可知,帕邢系的光子的能量值小于巴耳末系光子的能量值,所以若巴尔末系的某种光能使一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帕邢系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
故选B7. 如图所示,空间有一底面处于水平地面上的正方体框架ABCD-A1B1C1D1,边长为L,从顶点A以不同速率沿不同方向水平抛出同一小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落点在A1B1C1D1内的小球,初速度的最大值为B. 运动轨迹与AC1相交的小球,在交点处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 落点在A1B1C1D1内的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可能不同D. 小球击中CC1的各次运动中,击中CC1中点的末速度最小【答案】B【解析】【详解】A.落点在A1B1C1D1内的小球,运动时间为落到C1点的小球初速度最大,则初速度的最大值为选项A错误;B.运动轨迹与AC1相交的小球,位移的偏向角均相同,均为速度的偏向角可知速度偏向角都相同,即在与AC1交点处的速度方向都相同,选项B正确;C.落点在A1B1C1D1内的小球,下落的竖直高度均为L,则落地的竖直速度均为则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都相同,选项C错误;D.小球击中CC1的各次运动中,设初速度为v0,则运动时间竖直速度击中CC1时的速度由数学知识可知,当时v1最小,即此时击中CC1时下落的竖直高度选项D错误8. 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木棍AB和CD,两端固定。
一个外径D0=10cm、质量m=20kg的管状铸件恰能从木棍上端匀速滑下,已知两木棍间距d=8cm,与水平面的夹角α=37°,忽略木棍粗细,sin37°=0.6,cos37°=0.8,则( )A. 木棍对铸件弹力的合力为80NB. 每根木棍与铸件间的摩擦力为60NC. 若仅稍增大AB与CD间距离,木棍对铸件弹力的合力增大D. 若仅稍减小AB与CD间距离,铸件将沿木棍减速下滑【答案】B【解析】【详解】A.垂直两根直木棍所在平面,根据受力平衡可得两根直木棍对铸件弹力的合力大小为故A错误;B.铸件从木棍的上部恰好能匀速滑下,沿木棍方向根据受力平衡可得两根直木棍对铸件摩擦力的合力的大小为所以每根木棍与铸件间的摩擦力为故B正确;C.若仅稍增大AB与CD间距离,木棍对铸件弹力的合力不变,仍等于铸件重力垂直于两木棍所在平面的分量,故C错误;D.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若仅稍减小AB与CD间距离,即d减小,sinθ减小,θ减小,cosθ增大,所以N减小,根据可知,N减小,则f减小,即铸件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大于向上的摩擦力的合力,所以铸件的合力向下,向下加速,故D错误9. 图甲为直线加速原理示意图,它由多个截面积相同的同轴金属圆筒依次组成,奇数序号与偶数序号圆筒分别与交变电源相连,交变电源两极间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
在t=0时,奇数圆筒比偶数圆筒电势高,此时序号为0的金属圆板中央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在各狭缝间不断加速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交变电源电压大小为U,周期为T不考虑电子的重力和相对论效应,且忽略电子通过狭缝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圆筒1、2、3的长度之比为1:2:3B. 电子离开圆筒1时的速度为进入时速度的两倍C. 第n个圆筒的长度应满足D. 进入第n个圆筒时电子的速率为【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电子每经过圆筒狭缝时都要加速,进入圆筒后做匀速运动,所以电子在筒内运动的时间均为,电子在加速过程中加速度相同,所以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可知,金属圆筒1、2、3的长度之比为1:3:5,故A错误;B.由于电子在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电子离开圆筒1时的速度等于进入时的速度,故B错误;CD.根据动能定理,电子进入第n个圆筒时的速度满足所以所以第n个圆筒的长度为故C错误,D正确10. 图为一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P0~P9是波上一系列质点,相邻两点在平衡位置处的间距为a已知该波的周期为T,振幅为A,则( )A. 时,质点P0沿y轴负方向运动B. 时,质点P0和P4的速度最大C. 时,质点P3和P5的相位相同D. 该简谐横波的波速大小为【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并根据波的传播规律可知,在t=0时刻质点P0沿y轴正方向运动,故A错误;B.由图可知时,质点P0位于负向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质点P4位于正向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故B错误;C.由图可知时,质点P3比质点P5的相位超前,故C错误;D.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根据公式可得该波的波速为故D正确。
故选D11. 如图,用需要考虑重力的高压水枪冲洗物体,若水从枪口喷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近距离垂直喷射到物体表面,速度在短时间内变为零,水枪出水口直径为D,忽略水从枪口喷出后的发散效应,已知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该水枪的流量(单位时间流经水枪的水的体积)为B. 单位时间内水枪喷出水的质量为C. 物体受到的冲击力大小约为D. 水枪水平向前喷水时,手对水枪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前【答案】C【解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水枪的流量(单位时间流经水枪的水的体积)为故A错误;B.设极短时间内水枪喷出水的质量为可得单位时间内水枪喷出水的质量为故B错误;C.对极短时间内水枪喷出水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定理联立可得由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受到的冲击力大小约为,故C正确;D.水枪水平向前喷水时,水平方向手对水枪的水平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前,竖直方向手对水枪的作用力竖直向上,则手对水枪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前上方,D错误12. 图为微量振荡天平测量大气颗粒物质量的原理简图气流穿过滤膜后,颗粒物附着在滤膜上增加锥形振荡管的质量,从而改变其固有频率起振器从低到高改变振动频率,记录霍尔元件a、b端输出的电信号,从而推测出滤膜上颗粒物质量。
已知霍尔元件长为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起振器振动频率增大,锥形振荡管的振幅一定增大B. 起振器振动频率增大,锥形振荡管的振动频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