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委托书模板(14篇)劳动仲裁委托书模板(通用14篇) 劳动仲裁委托书模板 篇1 _____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你委受理____________与我(单位)的劳动争议一案,依照法律规定,特委托下列人员为我(单位)的代理人: (1)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___ 民族:__________ 出生年月: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与委托人关系:__________ (2)姓名:_______ 性别:_______ 民族:__________ 出生年月: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与委托人关系:__________ 委托事项和权限如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签章) 受委托人:_________(签章) 劳动仲裁委托书模板 篇2 _____________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你委受理的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劳动争议一案,依照法律规定,特委托_________________为我(单位)的代理人,参加本案仲裁活动。
委托代理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及职务: 经常居住地: 联系: 委托事项和代理权限如下(请在以下两项中选择其一进行勾选): 1、一般代理□ 2、代为接收法律文书;代为承认、放弃、变更仲裁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申请□ 委托代理人在委托权限范围内签署的有关文书我方均予以承认,并承担法律责任 委托人(签名或盖章): 委托代理人(签名或盖章): ___年___月___日 劳动仲裁委托书模板 篇3 委托人: 法定代表人: 职务: 受委托人: 姓名: 工作单位: 职务: 住址: : 现委托上列受委托人在我公司与劳动争议一案中,作为我方仲裁代理人 代理人的代理权限为: 代为出庭参与庭审活动、答辩、举证、质证、发表辩论意见、发表最后意见;代为提出管辖权异议;代为承认、放弃或者变更仲裁请求;代为提起反请求;参与调解、进行和解;代为签署、领取本案法律文书;代为提起诉讼,特别授权全权代理 代理人在委托权限范围内签署的有关文书我单位均予承认,并承担法律责任 委托人: (盖章) 法定代表人: (签名或盖章) 20__年__月__日 劳动仲裁委托书模板 篇4 劳动仲裁答辩状 案号:厦集劳仲案(201)第001号 答辩人:厦门张三公司,住所地:厦门市集美。
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答辩人就贵委所受理的厦集劳仲案201第001号王某某诉厦门张三公司劳动争议仲裁一案,结合事实和法律,提出如下答辩意见: 一、本案不属于劳动仲裁案件,贵委应当撤销案件或者直接驳回被答辩人的申请事项 1、被答辩人并非我国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 (1)被答辩人未在大陆合法就业被答辩人系台湾同胞,适用我国《就业规定》[1]第四条之规定“我国对台港澳地区在内地就业实行就业许可制度经许可并取得就业证的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受法律保护但本案的事实上,被答辩人除了有于20__年9月20日向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办理的20__年9月1日至20__年8月31日的《就业证》,且该《就业证》已于20__年8月31日失效,此外并无其他的就业证,则意味着在20__年9月1日至20__年3月31日止,被答辩人在大陆的就业状态均属于非法就业,被答辩人并不具有就业的资格根据《确立通知》[2]第一条第一款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答辩人与被答辩人的关系属于劳务关系,不适用劳动法参照适用广东《适用劳动法律指导意见》[3]的十八条及北京《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纪要》[4]第十五条之规定,均确立:“外国人、港澳台居民未依法办理《外国人就业证》、《台港澳人员就业证》的,应认定有关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
外国人、港澳台地区居民已经付出劳动的,由用人单位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则可以确定被答辩人无法与答辩人形成劳动关系,至多就是劳务关系 被答辩人与答辩人之间的争议只能适用合同法或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规定,而不能适用劳动合同法我国目前合同法等民事法律并没有规定雇主与雇工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双倍工资;解除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也未规定雇用单位需要为雇员办理社会保险之规定 2、被答辩人并非劳动争议仲裁主体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5]第二条之规定,在我国提请劳动争议仲裁只是能是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发生的劳动争议,也就是说劳动仲裁争议委员会受理的案件范围只能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纠纷而被答辩人并非我国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更非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委所受理非范围根据《劳动人事仲裁规则》的第二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之规定[6],仲裁委员会应当以被答辩人未办理《就业证》,非劳动法律关系,非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为由不予以受理,撤销案件 3、从责任分配的层面看,被答辩人本身对未办理就业证有过错,且积极参与该行为的实施 作为答辩人所聘请的高层管理人员被答辩人有使用公章的权限,对于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是否为外籍人员办理《就业证》等事宜,有充分的决定权。
同时,其本人也是积极地代表了答辩人实施了该侵权行为,不可能不知道其权利被侵害 二、被答辩人已在中国台湾地区提起劳动争议诉讼,与贵委受理的劳动争议仲裁纠纷是冲突矛盾的 被答辩人的重复诉讼违背了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诉讼原则被答辩人已经在中国台湾地区提起了对模得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基于确认劳动关系的给付薪资等劳动诉讼主张这与贵委所受理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诉求基础是一致的,但诉求事由却是相矛盾的,诉请事项是一致的被答辩人在就同一时间的同一事项同时向两个用人单位主张劳动关系要求给付薪金及基于劳动关系产生的赔偿是不符合常理及法理的 三、答辩人仲裁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1、被答辩人申请答辩人支付20__年2月1日至20__年3月31日期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人民币元事项不成立 (1)被答辩人的情形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7]第7条规定的情形按被答辩人提交的《劳动合同》(被答辩人提交的证据2)证实了答辩人与被答辩人曾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该情形并不属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7条规定的情形,不能适用该规定 (2)“时间段计算”与法律不合根据《劳动合同法》[8]第82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根据《劳动法合同法实施条例》第7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法律的规定,自首次用工之日起的一月“宽限期”内该签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超一个月满一年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11月的双倍的工资,过一年后视同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并非如被答辩人所主张的无限期的24个月底支付双倍工资 (3)从责任分配角度来看,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责任在于被答辩人根据被答辩人提交给贵委的由答辩人与被答辩人签订于20__年9月15日的《劳动合同》(被答辩人提交的证据2)中的第一条“乙方的工种岗位为:厂务部经理”,及答辩人提交的'通知及呈签(答辩人提交的证据4)证实被答辩人属于“台干”身份的事实,确认被答辩人是答辩人的管理层成员,公章由其管理,其享有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其提交的这份书面劳动合同就是证明其有权决定书面劳动合同的力证从这个层面来讲,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责任在于作为主管人事主管的公司管理层被答辩人的责任,是其处心积地虑“钓鱼式”地将答辩人陷于违法境地。
(4)程序上,答辩人申请事项已超一年的仲裁时效按《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第七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结合本案的事实,被答辩人在其申请事实与理由中陈述其入职时间为20__年8月1日,而并非20__年2月1日自此,答辩人因未与被答辩人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超过一年而应支付惩罚性经济补偿金的请求,已经超过一年的仲裁时效;退一步说,按答辩人的逻辑及提供的证据,被答辩人与答辩人自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时间点20__年2月1日的一年内,即至20__年1月31日止,不管距离其申请立案受理的时点“20__年1月4日”还是贵委所受理的时点“20__年3月9日”,都已经远超过1年得仲裁时效且如前述,作为答辩人所雇请的管理人员积极地参与了该行为的实施,是不可能不知道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权利被侵害的事实的 (5)结合本案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被答辩人所要求的“20__年2月1日至20__年3月31日期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人民币元”不应得到支持。
2、被答辩人申请答辩人支付非因工负伤医疗期工资元不应当得到支持 (1)被答辩人的应享有的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仅为6个月,而非24个月根据《医疗期规定》[9]第3条之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根据《贯彻通知》[10]的第2条规定,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医疗期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具体延长的幅度,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确定 根据上述法规之规定,并结合事实,被答辩人实际在答辩人的工作年限为6年6个月;且其并没有取得有效的延长医疗期的合法手续所以,被答辩人可以享受的医疗期为6个月 (2)被答辩人可得的医疗期的月工资为560元,而非10000元根据《贯彻意见》[11]第59条之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按照厦门集美区20__年至20__年3月份的最低工资标准700元,则被答辩人所能主张的医疗工资为560元/月(700_80%),而非10000元/月 (3)事实上,答辩人已经及时支付了病假工资因顾念被答辩人在答辩人处已工作多年,答辩人已实际按月支付了不低于7000元的基本工资,被答辩人提交的证据4“联络单”中“按相关规定已支付6个月医疗期的病假工资……”证实答辩人已经认可了答辩人支付六个月病假工资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