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短歌行》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短歌行》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短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背诵全诗,在背诵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把握诗文主旨。2. 掌握从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3了解作者曹操,并从作者作品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英雄曹操。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听名家诵读及师生反复诵读,学生初步感知诗歌感情基调。2. 通过自悟、讨论、赏析、点拨等领悟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学会鉴赏诗歌表现手法,体会诗歌悲凉慷慨的艺术风格。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理解诗人的“忧”,感悟诗人在暮年时分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实现自我价值的时代责任感。【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诗人的“忧”, 体会曹操渴望
2、天下贤才尽归己用,一统天下的抱负。【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学会分析运用典故、比兴、引用诗句等艺术表现手法赏析诗句。【教学方法】诵读和鉴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设疑播放三国演义曹操横槊赋诗短片,让学生谈自己心目中的曹操。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曹操的诗歌短歌行,从另一角度来了解一下曹操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二、自学释疑 同伴互助(一)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横扫黄河两岸,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
3、灭的功勋。 可是长久以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也常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的形象,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那么我们后世人对曹操的看法真的如曹操自己所言的“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吗?我看未必,作为后世人,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客观地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人们对他的三个评价: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二)背景介绍 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挥师南下,饮马长江,想一举消灭东吴的孙权和蜀汉的刘备。赤壁大战前夕,曹操置酒设乐,
4、欢宴诸将,饮到夜半,忽然听到乌鸦在悲鸣声中向南飞去。曹操感此景而持矛吟唱了这首千古传颂短歌行,尽抒了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与背景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三)文本感知自学解疑 初步感知1反馈导学案中自学释疑环节的知识点。(乐府诗知识、正音、释义)2美读感悟,找出诗歌的诗眼,把握诗歌感情基调。(设计说明:整体感知诗歌,初步把握诗歌思想感情。)(1)学生自告奋勇自荐朗诵。(请其他学生点评,我们来听一下音频朗诵,注意他朗诵的情感)(2)听音频朗读后,找学生仿读。(谁来给我们大家示范读一下?点评:很好,情感把握很好。请坐,下面我们大家共同朗诵一遍)(3)全体学生齐读。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首诗
5、的理解。(朗诵指导:要把那种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节奏多二二式,语速要慢点。)3.通过反复诵读,你觉得本文的诗眼是什么?(请用诗歌中的一个字概括)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明确:“忧”,基调 悲凉(壮)慷慨。合作探究 品味意境探究:梳理诗意,品味诗歌语言,探究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层层深入分析作者渴望天下贤才尽归己用,一统天下的抱负。)1.诗眼是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请你根据这首诗的诗眼“忧”,分析这首诗。第一层:对酒当歌唯有杜康 人生短暂 借酒解忧 人生苦短的忧叹 忧功业未就第二层:青青子衿鼓瑟吹笙 思慕贤才 宴饮嘉宾 对贤才的渴求 思求贤若渴第三
6、层:明明如月心念旧恩 人才难得 宴待贤士 贤才难得的忧和既得的欣喜 迎仰慕贤才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贤才择主 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关切和渴望天下贤才尽归己用的抱负 盼天下归心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者都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每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补充发言。师引导补充)预设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艺术手法: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运用“朝露”为喻,(人生短暂得像早上的露水一样,太阳一出来,没了,是不是很短?)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师:
7、作者在此感叹什么?明确:光阴易逝、人生短暂。师:仅仅是在悲叹自己的人生短暂吗?明确:通览全诗言外之意为“贤士们,你们的人生也是短暂的,赶紧把握有限的时光,及早建功立业吧。只要来投靠于我,我一定会帮助你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师: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明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作者觉得人生很短,觉得人生不够用。为什么不够用,这就要联系作者所生活的年代了。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渴望建立功业而未得,这就不
8、能不产生苦闷和感慨。这种苦闷和感慨,是在对事业和理想执着的追求中产生的,它绝然不同于没落阶层的颓废和感伤。它是英雄人物的苦闷和感慨,所以这个“忧”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第二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艺术手法:用典。运用典故。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以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还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兴。用“子衿”、“鹿鸣”起兴那么诗人在此借古人之语,抒发的是自己的何种情怀呢? 明确: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
9、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艺术手法: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师:诗人求贤若渴,可是贤才来归了吗?明确:没有。师:那么,作者在此吐露的是什么之忧?明确:求贤不得之忧。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本为景物描写,正是这样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愁思。那么,本句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呢?明确:以“乌鹊”无枝可依类比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
10、渴望。言外之意即“我就是你们所要寻求的明主,不要再犹豫徘徊了,赶紧来投奔于我,我助你们实现你们的人生理想,你们助我实现统一大业”。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师:作者渴望人才,渴望实现统一大业,那么人才来归了吗?统一的愿望得偿了吗?明确:没有。师:那么,由此观之,作者还忧什么?明确:功业未就。3小结: 全诗着眼点:忧,通过赏析,总结作者“忧”的是什么?归纳本文主旨。明确:人生短暂、求贤不得、功业未就,全诗落脚点:志(一统天下)。 主旨: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
11、的人生态度。三、强化理解,迁移训练显示曹操的另一首四言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同是曹操的四言诗,试比较二者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 曹 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观沧海:借景抒情。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表现了曹操豪迈乐观、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短歌行以抒情为主(抒情与言志相结合),运用比兴、用典等手法,曲折细致地抒写了诗人
12、内心复杂的情感,表现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宏图大愿。这首诗虽然充满了深沉的忧叹,但是其中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四、拓展延伸 归纳总结1、延伸迁移曹操生于乱世之中感叹人生短暂,一心想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提高生命的质量,那90后的我们对自己人生有何想法呢?换句话说:怎样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些呀?2、课堂小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树立人生目标,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布置作业1背诵全诗2与历史人物对话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则200字左右的小练笔。【板书设计】 人生短暂 忧 贤才不得 志 招贤一统天下功业未就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