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地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江苏地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历年考试真题汇总 1/142020-20212020-2021 学年江苏地区学年江苏地区五年级五年级下下册册语文期末语文期末联考联考试卷及答试卷及答案案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请在横线上认真书写本诗句的上一句,注意格式正确、行款整齐,书写规范美观。_春风不度玉门关。【答案】羌笛何须怨杨柳【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默写能力,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学过的课文知识与课外积累,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即可,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还要注意书写诗句时格式正确、行款整齐,书写规范美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全诗是:黄河远上白
2、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妈妈常沉浸在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中:在田园里追 hdi(),捉 mzha(),对着蓝天 nhn();也会学男孩子拍着 xingtng(),握着 quntu(),练习 shuijio();甚至有时候还在河边 fngs()地奔跑,见到大人来了吓得两腿 chndu(),连跑的力气都没了。【答案】.蝴蝶.蚂蚱.呐喊.胸膛.拳头.摔跤.放肆.颤抖【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
3、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蝴、蝶、膛、拳、摔、肆、颤”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历年考试真题汇总 2/14A.监生(jin)蘸酱(zn)长膘(bio)B.禽兽(qn)扳手(bn)发怔(zhng)C.桅杆(gu)咆哮(po)琴弦(xun)D.刷浆(jing)喧哗(hu)窈窕(tio)【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 项“监生”中“监”的读音为 jin;“蘸酱”中“蘸”的读音为 zhn。B 项“扳手”中“扳”的读音为
4、bn。C 项“桅杆”中“桅”的读音为 wi;“琴弦”中“弦”的读音为 xin。4.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A.吆喝渺小生畜手忙脚乱B.耻笑露陷喉咙养尊处优C.慰问停泊由衷一声不吭D.引荐飞弛遮掩神机妙算【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A 项“生畜”应改为:牲畜。B 项“露陷”应改为:露馅。D 项“飞弛”应改为:飞驰。5.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与人交际,说话很重要。谦逊有礼的语言,能使对方;幽默活泼的语言,能使对方;尖酸刻薄的语言,却会使对方。A.眉欢眼笑如沐春风如刺在喉B.如沐春
5、风眉欢眼笑如刺在喉C.眉欢眼笑如刺在喉如沐春风D.如沐春风如刺在喉眉欢眼笑 历年考试真题汇总 3/14【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词语的解释和在句子中的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词语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即可。眉欢眼笑:形容非常兴奋、高兴。如沐春风:1、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2、比喻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与对“景物”的感受无关。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如刺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根据上下句进行理解分析,填入合适的词语。6.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一项是
6、()A.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B.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C.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D.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A 出自高鼎的村居,全诗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意思是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描写的是儿童生活。B 出自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全诗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是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
7、瓜。描写的是儿童生活。C 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全诗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 历年考试真题汇总 4/14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意思是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描写的是儿童们见到“我”时的场景,描写的不是儿童生活。D 出自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诗为: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意思是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遮映着他的身影。描写的是儿童生活。7.下面句子中的歇后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跟你说了
8、多少遍了,寒假期间网上学习,要学会管住自己,不要上网玩游戏可是你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B.这两天气温降得很低,像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C.咱们可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谁输了都不准哭。D.别看他年龄小,看起来也很一般,可是在文艺界那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歇后语的运用。B 项歇后语运用不恰当。“四月的冰河开动(冻)”是一个谐音歇后语,本来的意思是在春季四月的时候,冰冻的河水开始融化、流动,后来用来形容禁锢的思想、思路一下子开窍了,就像解冻的河水一样。用于此处形容气温下降不恰当。8.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是()A.他在全国大赛中获金奖的
9、原因是他坚持不懈练习的结果。B.通过老师一番语重心长的告诫,使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C.袁隆平、屠呦呦、杨利伟这些名字,对中国人谁不熟悉?D.工人们在建设大坝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永不妥协。【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句子有毛病的地 历年考试真题汇总 5/14方。A 项句式糅杂,“的原因”与“的结果”,句式糅杂,去掉其中一个即可。B 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者“使”。C 项语序颠倒,应改为:对袁隆平、屠呦呦、杨利伟这些名字,中国人谁不熟悉?9.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是()。瞬间,大圆盘的边缘,透出一线光亮。月亮失去了银
10、白色的光泽,变成古铜色的大圆盘,悬挂在宝蓝色的天幕上。渐渐的,渐渐的,月亮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似乎比先前更明亮,更皎洁。为了看月食,人们站在房前的空地上等待着。八点十七分,一派壮丽的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周围的繁星闪烁,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夜明珠,发出青白色的光。A.B.C.【答案】B【解析】【详解】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可按时间的顺序排列:首先“为了看月食,人们站在房前的空地上等待着”,接着“八点十七分”“月亮失去了银白色的光泽”“周围的繁星闪烁”,然后“瞬间,大圆盘的边缘,透出
11、一线光亮”,最后“渐渐的,渐渐的,月亮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因此选 B 选项。10.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最能体现孙悟空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西游记)B.“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刘备、关羽、张飞。(三国演义)C.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大观园题诗,最凄惨的情节是探春远嫁。(红楼梦)D.表现林冲性格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变成奋起反抗、疾恶如仇的情节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水浒传)【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历年考试真题汇总 6/14C 项理解错误。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荣国府归省庆元
12、宵”(就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就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就是黛玉焚稿)。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1.“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期待B.期望C.一起D.约定12.“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理睬B.顾虑C.回头看D
13、.照顾13.“待君久不至,已去”的正确翻译是()A.等你很久都没来,他已经先去了。B.等了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C.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先走了。D.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离开了。14.下面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5.这则小古文告诉我们的道理。()A.待人有礼貌B.做人要
14、守信C.说话要有理D.知错要改正【答案】11.D12.C13.B14.D15.B【解析】【11 题详解】略【12 题详解】历年考试真题汇总 7/14略【13 题详解】略【14 题详解】略【15 题详解】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材料二:某年我国成年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15、读书时间读报时间看电视时间20.38 分钟12 分钟144 分钟(摘自网络)材料三:国外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有专家认为,书籍是与我们的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摘自报纸)16.上面三则材料是六年级的小宇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从中可以看出,
16、该同学搜集信息的渠道有_、_、_。17.材料一中,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的目的有_、_、_。18.结合材料,你会对那些爱看电视不爱读书的同学提哪些建议?写出理由。_【答案】16.阅读书籍.上网浏览.阅读报纸 历年考试真题汇总 8/1417.为了实际的用途.为了消遣.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18.建议: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增加阅读人文经典的时间。理由:只有认真地阅读人文经典,才能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才能更好地锻炼大脑。【解析】【分析】【1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们对短文内容提炼有用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所给信息:选自周国平著作经典和我们、摘自网络、摘自报刊,可以知道该同学搜集信息的渠道有名人著作、网络、报刊。【17 题详解】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材料一中,有很明确的答案,要求学生要仔细读材料:根据原文“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可知答案。【18 题详解】考查学生在理解材料内容基础上的拓展延伸。从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