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选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例

上传人:g****z 文档编号:593852765 上传时间:2024-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选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选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选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选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选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选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例一、本课教学原则之一:吃透教材所谓吃透教材,是指对于教材内容有深入挖掘。既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思想文化精髓,又充分挖掘其教学价值。长期以来,大量的语文课堂上充斥着教师重复文本表面信息,学生缺少深度思考的现象。学生已经会的教师反复讲,学生不会的教师也不讲。这既有教师不理解学情的因素,亦有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差,缺少教学价值开发能力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没有吃透教材。以论语十二章一课的学习为例。论语十二章是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中第四课“儒家经典”中的一篇课文。教材中的学习提示指出,学习论语十二章要“理解仁、义、礼这些核心概念,又要分析君子之德及

2、修身养性的观点”,这是对本课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目标的具体描述。论语语录多是一句一句的,教师往往带着学生翻译了之后,再简单讲几句体会就过去了。学生对论语所蕴含的文化思想,特别是论语语录的深层含义都缺少体认,自然不能发生真实的学习。教师如果不能引导学生理解论语语录的深层含义,梳理各语录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挖掘论语的文化意义,换言之,如果教师不能吃透教材,就不能完成教学要求。二、本课教学原则之二:吃透学生所谓吃透学生,是指对学生对于本课内容在学前的认知状况做出清晰、准确的分析。以往的教学设计对于学情的描述往往流于粗疏,根本看不出本班学生在本课教学中所适合的教学起点。因此,我在教学之前,对于这一课做了前

3、测,前测题内容和数据举例如下。前测例题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这一则语录中,“好学”指的是( )A.不耻下问(选择比例8%)B.敏行讷言(选择比例10%)C.学而时习(选择比例52%)D.砥砺琢磨(选择比例30%)参考答案:D前测例题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一则语录中,颜渊最后回复的深层含义是( )A.您说的太有必要了,我一定要实践它(选择比例18%)B.您说的境界太

4、高了,我一定要实践它(选择比例45%)C.您说的太有必要了,我要想如何实践它(选择比例22%)D.您说的境界太高了,我要想如何实践它(选择比例15%)参考答案:D前测例题3:孔子连用四个“非礼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样的表达与只说“非礼勿动”,在表达思想上有何不同?学生的答题情况摘录如下:生1:四个“非礼勿”更加细化强调了“勿动”的具体内容,更严谨,强调了对礼的重视程度。生 2:视、听、言是“动”的分说,颜渊提出“请问其目”,是在请教“仁”的详细条目,这个回答与问题相对应,也体现在孔子的想法中,“仁”的表现应当涉及各个详细的方面,在一言一行中都要做到位,比笼统的“

5、动”更难,要求更高。我们确信,学生作答内容都体现出学生的不同认知,通过对学生答案的统计、分析、归类,可以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认知层次,并由此确定班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细化班级教学目标。以前测例题1为例,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学”这一概念的认知现状。在这一则语录中,孔子指出“好学”的三种情形,都属于砥砺修身、切磋琢磨的内容。四个选项中,A、B能直接对应语录中提出的学习内容,C、D不能直接对应语录中提出的学习内容。选A和B的学生没有理解整则语录的内部关系,没有注意前后的分总关系,说明这些学生对于语句内部联系的关注远远不够。而选C的学生则对于“好学”的概念并不理解,没有意识到“学而时习之”

6、实际上并没有解释何为“好学”。没有选D的学生占到了绝大多数,他们对于论语中“学”的概念没有深入了解。因而,对于这一则语录的教学内容要放在对“学”的内涵的阐释上。对所有前测试题的数据分析结果印证了之前我对学生的印象:多数学生在读论语时,只是翻译一下后理解了字面意思,然后根据自己的认知做浅层次理解,无法理解孔子所言的针对性和这些儒家语录的文化含意。三、本课教学目标基于以上两个教学原则和分析,本课教学目标应该细化为三点:理解各则语录的深层含意;理解各则语录体现的孔子思想;梳理建构各则语录体现的孔子思想。四、本课基本教学策略基于以上教学原则,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宜采用讲授法。讲授的内容是引导学生理解各

7、则语录的深层含意,理解各则语录所体现的孔子思想。同时,讲授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对于各语句的理解策略,比如,分析语录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分析各语句之间内在的关系与结构,不同言语表达方式对于表达思想产生的效果的不同,等等,使学生在语言理解中实现对孔子文化思想的理解,而不是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史课。一课书包含十二则语录,因课时所限,教师必定无法在课堂上精讲所有语录,因此要适当取舍。取舍的标准就是最能体现孔子思想中核心概念内涵的语录要重点讲。教材学习提示要求学生“理解仁、义、礼这些核心概念,又要分析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观点”,那么有助于学生理解核心概念和君子之德的语录就要作为重点语句,其他语句略讲,之后教师要

8、引导学生梳理建构这十二则语录间的关系结构。在前测中,学生对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和“克己复礼”两则语录的理解偏差较大,这两则语录又恰恰可以使学生对于君子的概念和仁的概念有深入了解,因此,对这两则语录的讲解就成为重点,其他语录则略讲,然后教师再对这十二则语录做梳理建构。因而整课的教学过程是,第一阶段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并理解先秦时期“君子”的概念;第二阶段引导学生理解“仁”与“礼”两大概念,并理解君子人格养成的途径;第三阶段则是在此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做梳理建构,使学生对于孔子思想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第四阶段是表达输出,对于课上所学做深化探究。五、本课主要讲授内容1.论语

9、各语录的语意理解和理解策略【语录讲解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前测结果分析前测题:这则语录最能反映出孔子的何种价值观和思考方式?( )A.责备贤者(选择比例10%)B.因材施教(选择比例38%)C.重义轻利(选择比例52%)D.推己及人(选择比例0%)参考答案:A对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句,一般的学生会认为这是孔子重义轻利这一思想,儒家自然是重义轻利的,但具体到这一则语录,学生忽略了“喻”字和君子、小人的内涵。(2)讲解内容本句中“喻”有告知、使明白之义。君子喻于义,就是君子需要被告知其正义之道;反之,小人则需要被告知利的得失。在先秦时期,君子和小人分别指统治者与平民百姓,

10、君子和小人的道德含义是后来才产生的。面对周天子统治秩序的崩塌,面对礼崩乐坏的乱世,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随着他在政治上的失败,他退而著书、办学收徒,希望能够教化人心,重建君子人格。孔子一生的教化重点是统治者,君子就是对当时统治者的称呼。他认为只有统治者的道德好了,能够砥砺修身、克己复礼,社会才有希望。所以,孔子对于被他视为贤者的社会上层,要求更高,这就是所谓责备贤者。在孔子来看,君子作为贤者,已经获得了很多利益,如果他们再整天想着利益,只能更加贪得无厌,只能是横征暴敛,所以只能喻之以义。而小人(指普通百姓),他们的生存、温饱尚有困难,只能用利益来引他们。这是对贤者有更高要求的体现。【语录讲解

11、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前测题结果分析通过前测,我们发现学生对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具体表现就是对以下这道前测题的解答出现很大分歧。下面几则论语语录都是对“仁”的解说,其中最接近孔子认定的“仁”的核心概念的一则语录是( )A.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选择比例45%)B.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选择比例2%)C.克己复礼为仁。(选择比例50%)D.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选择比例3%)参考答案:C选项

12、分布表明学生对于“仁”的概念还缺乏认识。(2)讲解内容“仁”是孔子思想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但孔子在面对不同的人时,对仁的阐释都是不同的。有的阐释说的是仁的具体表现,有的阐释则为仁的内涵。一般来说,能被人评为“仁”,往往都是有对人好的行为,这道题中A、B、D三个选项都属于对人好的表现。而C选项不是对人好,是对自己的要求。同时,C选项是孔子对颜渊说的,从孔颜师生关系看,孔子对颜渊的讲授应该最为接近核心思想,因为只有颜渊这样的智者才能真正体会孔子学说的真谛,其他人恐怕更多的是照着孔子的话做就是了。所以,“克己复礼”更可能是孔子对于“仁”的定义。而从孔子学说整体看,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他认为君子是必

13、须守礼的。君子人格的根本就是“复礼”。“礼”是一种秩序,但“礼”属于人的内心秩序,是基于人的情感、价值观而形成的秩序。所以孔子才会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也就是说如果缺少仁心,礼仪秩序能有什么作用?如果缺少仁心,那么音乐艺术也只能成为欲望的宣泄体。这就说明“仁”是“礼”的基础。孔子告诉颜渊“克己复礼为仁”,将“克己复礼”提到很高的高度,指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并进而指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回还不甚理解,追问具体要怎么做,孔子提出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预习前测中,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孔子连用四个非礼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14、非礼勿动,这样的表达与只说非礼勿动,在表达思想上有何不同?”不少学生能够意识到四个“非礼勿”和“非礼勿动”相比有强调的作用,并且注意到了前者提到多种感官需求,后者只有一个行动。这就说明“克己复礼”关键在于自己能不能改变、修炼自身,这就是所谓“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如果单看一个“非礼勿动”,就是不合礼节的不去做,但不去做,在孔子看来不够,必须还要加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因为前三个实际上是对自己内心欲望的更为严格的约束,如果连看都不看、听都不听,那么自然也不可能有言和行跟在后边。因此,视、听、言、动的顺序就很耐人寻味了。可以说要想“克己复礼”,就要对自己全身心、整个感官体验系统都进

15、行克制管理。这对人的主体力量要求很高,人克制自己的欲望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正因为这样,当颜渊听到四个“非礼勿”之后,感慨了一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句话表明了颜渊想要实践孔子的思想,但他说了一句“回虽不敏”,说明他认为要做好这件事需要聪明人才可以。在孔子家语中,也写到这一段,颜渊听了孔子的话之后,回家之后感慨要做四个“非礼勿”实在太难了。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发现,仅仅说“仁者爱人”,不能完全体现“仁”的内涵,因为墨家说的“兼爱”也主张爱人。二者的区别在于仁爱的基础是周礼,而周礼是讲究等级差别的,兼爱是不讲究等级差别的。周礼是统治者内心应该遵循的一种秩序,而要想实践这种秩序,则需要君子不断

16、地学,也不辍修身。2. 梳理本课各则语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于孔子思想有整体认识孔子面对的世态是礼崩乐坏,周天子不被尊崇,社会秩序大乱。孔子在提倡恢复周礼失败后,认为世道崩坏的根源在于人心,特别是统治者人心的迷失。因此,孔子希望重树君子之人格。君子人格的核心是守礼,而“礼”的基础是“仁”。“克己复礼”的途径是学,也就是修身。通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则语录我们可以理解孔子责备贤者的思想,理解了君子的内涵。“克己复礼”这一则语录指出成就君子人格的修身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修身有三个途径。第一个途径是砥砺修身,对应语录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