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尖子生】初中化学创新能力培优竞赛题(六) 1-7单元(解析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尖子生】初中化学创新能力培优竞赛题(六) 1-7单元(解析卷)(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尖子生】初中化学创新能力培优竞赛题(六) 1-7单元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粮食酿成酒 石油分馏 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植物的光合作用 霓虹灯光闪烁 煤的焦化ABCD【答案】B【解析】在粮食酿成酒、植物的光合作用、煤的焦化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在石油分馏、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霓虹灯光闪烁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2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燃烧的旺,其原因是() A降低火柴梗着火点
2、B空气中氧气不足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答案】D【解析】A、三种放置情况下的着火点是固定的,都相同,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的氧气充足,不符合题意;C、三种放置情况下,火柴梗与氧气的接触情况相同,不符合题意;D、火柴梗竖直向上时,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燃烧的条件,在燃烧的条件中,必须同时具备,只有这样可燃物才能充分地燃烧。3石油古称“水”,汉书中“高奴县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可燃性B是一种黏稠状液体C是
3、可再生能源D“其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答案】C【解析】A. 石油能燃烧,具有可燃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石油是一种黏稠的液体,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 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符合题意;D. “烟”是石油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土星是太阳系里气态行星,约含有92.4%H2、7.4%He和0.2%CH4等,平均温度为-150。它没燃烧成火球的原因可能有可燃物种类太少氦气含量太高没有适宜的温度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其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BCD【答案】D【解析】可燃物种类太少不会影响可燃物燃烧,不符合题意;氦气含量太高,只要有可燃物和氧气
4、的浓度在一定范围依然可以燃烧,如空气中氮气占78%,可燃物在空气中依然可以燃烧,不符合题意;-150可能没有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能燃烧,符合题意;土星里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可燃物不能燃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实验室常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C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D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答案】A【解析】A、通过实验可以知道烧杯中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烧杯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从而可以判断烧杯中
5、的热水不仅仅是只起到加热的作用,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知道,白磷为可燃物且达到了着火点,所以可以判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如果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则此时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所以可以观察到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红磷是可燃物且与氧气接触,所以此时红磷仍不燃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必须通过比较才能得出燃烧的条件我们先分析一下不同的药品分别处于的环境: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也能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
6、点;水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可以据此结合题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并作出正确的判断62018年和2019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能、风能、太阳能都是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B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C煤燃烧产生的N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D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答案】A【解析】A、风能、太阳能都是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水能不属于新能源,是常规能源,符合题意;B、减少煤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选项不符合题意;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不符合题意;D、
7、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到溶洞探险(可能含较多二氧化碳)用手电筒照明比火把照明好B可用燃烧检验产物的方法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C大风吹灭蜡烛的火焰,其原理是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D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并且密度大与空气的密度,所以进入地窖、溶洞等一些地方时,应先做灯火试验,可用火把照明,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发生危险,故错误; B氢气燃烧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三种物质的燃烧产物不同,所以可以用燃烧的
8、方法鉴别,故正确;C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所以最吹蜡烛并不能降低蜡烛的着火点,故错误;D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不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故错误故选B8X、Y、Z、W四种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相关信息X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Y某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Z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核电荷数为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与Z属于同一周期B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YX4是沼气的主要成分DW的两种常见单质着火点相同【答案】D【解析】A.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和周期数相等,碳元素为第二周期元素,氧元素为第二周期元素,
9、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 YX4的化学式为CH4,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 磷的常见两种单质为红磷和白磷,红磷的着火点为2400C,白磷的着火点为400C,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9如图所示的两只烧杯(250mL)中分别放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个实验中,蜡烛都是由低到高依次熄灭BA实验中只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A,B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是隔绝了空气DB实验可知,逃离火灾现场应成站立姿势逃跑【答案】C【解析】A. 实验A中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而实验B中蜡烛燃
10、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高的蜡烛因缺氧气而先熄灭,所以B中的蜡烛由高到低依次熄灭,故A不符合题意;B. A实验中不但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而且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B不符合题意;C. A、B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是隔绝了空气,故C符合题意;D. B实验可知,逃离火灾现场应成匍匐姿势逃跑,而不是站立,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0下图是碳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的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相符的是() A将秸秆直接烧掉B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C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纯碱(Na2CO3)D将石油精炼,制备成各种化工产品【答案】A【解析】A秸秆可以
11、加工转化为酒精等燃料,将秸秆直接烧掉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环境,故做法符合题意;B煤和石油是人类的重要能源物质,合理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重要环节,故做法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纯碱,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防治温室效应,故做法不符合题意;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加以综合利用,故做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1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四句诗所描写的物质依次是()A石灰石、熟石灰、生石灰、碳酸钙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C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D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碳酸钙【答案
12、】B【解析】千锤万击出深山的是石灰石;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粉身碎骨浑不怕是指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指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答案选B【分析】解:根据千锤万击出深山的是石灰石;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粉身碎骨浑不怕是指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指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这个反应分析12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气体X依次通过灼热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X组成的可能性有()A2种 B3
13、种 C4种 D5种【答案】D【解析】气体X通过灼热氧化铜,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说明气体X中含有还原性的气体,说明至少有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然后通过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但无法证明是原有二氧化碳还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得到的二氧化碳,气体X组成的可能有一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共五种情况。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把气体X依次通过灼热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后观察的到的现象分析,有哪些气体组成能够发生这两个现象,一是原混合气体中必须要有还原性的气体,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或其中的一种,二是必须要有二氧化碳,既有可能
14、是混合气体中含有的,也有可能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生成的,或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13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向右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后发现白碳燃烧。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注射器中氧气可以换成空气C细沙和纸棒可以阻止白磷随水流动D气球可以缓冲气压减少污染【答案】A【解析】A. 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该实验中有可燃物白磷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向右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后发现白磷燃烧,证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A错误,符合题意;B. 注射器中氧气可以换成空气,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 细沙和纸棒可以阻止白磷随水流动,防止白磷流动,没有充分燃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 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气球膨胀,且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内部气压减小,所以气球可以缓冲气压,同时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气球还可以收集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气球的作用可以缓冲气压减少污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4人们常在可燃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