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课件课题9防雷与接地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93441091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4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配电课件课题9防雷与接地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供配电课件课题9防雷与接地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供配电课件课题9防雷与接地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供配电课件课题9防雷与接地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供配电课件课题9防雷与接地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配电课件课题9防雷与接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配电课件课题9防雷与接地(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课题9 防雷与接地防雷与接地9.1 过电压与防雷过电压与防雷9.2 接地接地9.1 过电压与防雷过电压与防雷过电压(over voltage)是指电力系统在特定条件下所出现的超过工作电压的异常电压的现象。按照过电压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外部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两大类。1.内部过电压电力系统内部运行方式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过电压称为内部过电压,又分为暂态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三种。9.1.1 过电压过电压暂态过电压是由于断路器操作或发生短路故障而使电力系统经历过渡过程以后重新达到某种暂时稳定的情况下所出现的过电压,又称工频电压升高。常见的有: 空载长线电容效应(费兰梯效应)。在工频电源作用

2、下,由于远距离空载线路电容效应的积累,使沿线电压分布不等,末端电压最高。 不对称短路接地。三相输电线路a相发生短路接地故障时,b、c相上的电压会升高。 甩负荷过电压。输电线路因发生故障而被迫突然甩掉负荷时,由于电源电动势尚未及时自动调节而引起的过电压。操作过电压是由于进行断路器操作或发生突然短路而引起的衰减较快、持续时间较短的过电压,常见的有空载线路合闸和重合闸过电压、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切断空载变压器过电压和弧光接地过电压。谐振过电压是电力系统中电感、电容等储能元件在某些接线方式下与电源频率发生谐振所造成的瞬间高电压。一般按起因分为线性谐振过电压、铁磁谐振过电压和参量谐振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

3、的幅值一般不超过电网额定电压的3倍,对供电系统的危害较小。这是因为它比大气过电压小得多,且电气设备和线路在设计时的绝缘强度留有一定的裕量。2.外部过电压外部过电压又称雷电过电压或大气过电压,是由大气中的雷云对地面放电而引起的,主要有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两种。雷电过电压的持续时间约为几十微秒,具有脉冲的特性,故常称为雷电冲击波。1.雷电的形成雷电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气流上升、电荷分离和放电三个阶段。在雷雨季节,地面上的水分受热变成蒸汽上升,与冷空气相遇之后凝成水滴,形成积云。云中水滴受强气流摩擦产生电荷,小水滴容易被气流带走,形成带负电的云;较大水滴形成带正电的云。由于静电感应,大地表面与云层

4、之间、云层与云层之间会感应出异性电荷,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即发生雷云与大地或雷云与雷云之间的放电。典型的雷击发展过程如图所示。 9.1.2 雷与防雷设备雷与防雷设备9.1.2.1 雷电基本知识雷电基本知识据测试,对地放电的雷云大多带负电荷。随着雷云中负电荷的积累,其电场强度逐渐增加,当达到2530 kV/cm时,使附近的空气绝缘破坏,便产生雷云放电。2.雷电的特点及作用形式(1) 雷电的特点雷电流是一种冲击波,雷电流幅值Im的变化范围很大,一般为数十至数千安培。雷电流幅值一般在第一次闪击时出现,也称主放电。典型的雷电流波形如图所示。雷电流一般在14 s内增长到幅值Im,雷电流在幅值以前的一

5、段波形称为波头;从幅值起到雷电流衰减至Im/2的一段波形称为波尾。雷电流是一个幅值很大、陡度很高的电流,具有很强的冲击性,其破坏性极大。(2) 雷击的选择性建筑物遭受雷击的部分是有一定规律的,建筑物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如下: 平屋面或坡度不大于1/10的屋面檐角、女儿墙、屋檐,如图(a)、(b)所示。 坡度大于1/10且小于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屋檐,如图(c)所示。 坡度不小于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如图(d)所示。(3) 雷电击的基本形式 直击雷当天空中的雷云飘近地面时,就在附近地面特别是凸出的树木或建筑物上感应出异性电荷。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雷云就会通过这些物体与大地之间放电

6、,发生雷击。这种直接击在建筑物或其他物体上的雷电叫直击雷。直击雷使被击物体产生很高的电位,引起过电压和过电流,不仅会击毙人畜、烧毁或劈倒树木、破坏建筑物,而且还会引起火灾和爆炸。 感应雷当建筑上空有雷云时,在建筑物上便会感应出相反电荷。在雷云放电后,云与大地电场消失了,但聚集在屋顶上的电荷不能立即释放,此时屋顶对地面便有相当高的感应电压,造成屋内电线、金属管道和大型金属设备放电,引起建筑物内的易爆危险品爆炸或易燃物品燃烧。这里的感应电荷主要是由于雷电流的强大电场和磁场变化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造成的,所以称为感应雷或感应过电压。 雷电波侵入当输电线路或金属管路遭受直接雷击或发生感应雷,雷电波

7、便沿着这些线路侵入室内,造成人员、电气设备和建筑物的伤害和破坏。雷电波侵入造成的事故在雷害事故中占相当大的比重,需引起足够重视。 球形雷球形雷的形成研究还没有完整的理论,通常认为它是一个温度极高的特别明亮的眩目发光球体,直径为1020 cm或更大。球形雷通常在电闪后发生,以每秒几米的速度在空气中漂行,它能从烟囱、门、窗或孔洞进入建筑物内部造成破坏。3.雷暴日雷电的大小、多少与气象条件有关,评价某地区雷电的活动频繁程度一般以雷暴日为单位。在一天内只要听到雷声或者看到雷闪就算一个雷暴日。由当地气象台站统计的多年雷暴日的年平均值称为年平均雷暴日数。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15天的地区称为少雷区,超过40天

8、的地区称为多雷区。4.雷电的危害雷电的形成伴随着巨大的电流和极高的电压,在它的放电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雷电的危害主要是以下几方面:(1) 雷电的热效应雷电产生强大的热能使金属熔化,烧断输电导线,摧毁用电设备,甚至引起火灾和爆炸。(2) 雷电的机械效应雷电产生强大的电动力可以击毁电杆,破坏建筑物,人畜亦不能幸免。(3) 雷电的闪络放电雷电产生的高电压会引起绝缘子烧坏,断路器跳闸,导致供电线路停电。图雷云对地放电示意图 图雷电流波形 图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防雷装置由接闪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三部分组成。1.避雷针避雷针属于接闪器,它是用镀锌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头部呈尖形,为保证足够的雷电流流

9、通量,其直径应不小于表(见P276)给出的数值。避雷针的下端经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焊接,形成可靠连接。避雷针通常安装在构架、支柱或建筑物上。9.1.2.2 防雷装置防雷装置由于避雷针安装高度高于被保护物,又与大地相连,因此,当雷电先导临近地面时,避雷针能使雷电场发生畸变,改变雷电先导的通道方向,将之引向避雷针的本体。一旦雷电经避雷针放电,强大的雷电流就经避雷针、引下线泄放至大地而避免了被保护物遭受雷击。从这一意义上说,避雷针实质上是“引雷针”,而不是“避雷针”。在避雷针下方有一个安全区域,处在这个安全区域内的被保护物遭受直接雷击的概率非常小,该区域就称为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以往常用“

10、折线法”计算,目前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采用“滚球法”来计算。滚球法确定防护范围的步骤为:选择一个半径为hr(滚球半径)的球体,沿需防护直击雷的部分滚动。当球体触及接闪器或者同时触及接闪器和地面,而不能触及接闪器下方部位时,则该部位就在这个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滚球半径hr是按不同建筑物的防雷类别确定的,见表(见P277)。避雷针保护的范围见图,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 当避雷针高度h小于或等于滚球半径hr时 距地面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以避雷针针尖为圆心,以hr为半径,作弧线交平行线于A、B两点。 分别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两条弧线上与避雷针尖

11、相交,下与地面相切,再将此两条弧线以避雷针为轴旋转180,形成的圆弧曲面体空间就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避雷针在hx高度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rx按下式确定:(2) 当避雷针高度h大于滚球半径hr时,取h=hr,再按第(1)条方法计算。【例9.1】某厂有一座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高10 m,其屋顶最远一角距离高50 m的烟囱为15 m远,烟囱上装有一根2.5 m高的避雷针。试用“滚球法”验算此避雷针能否保护这座建筑物。【解】已知h=50+2.5=52.5 m,hx=10 m,滚球半径hr=45 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所以在rx水平面上避雷针的保护半径为能保护该建筑物。2.避雷线避雷线的原理及作用与避

12、雷针基本相同,它主要用于保护架空线路,因此又称为架空地线。避雷线的材料为35 mm2的镀锌钢线,分单根和双根两种,双根的保护范围大一些。避雷线一般架设在架空线路导线的上方,用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以保护架空线路免受直接雷击。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按下列方法确定,如图所示。(1) 距地面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2) 以避雷线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交于平行线的A、B两点。(3) 分别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两弧线相交或相切并与地面相切,从该弧线起到地面止就是保护范围。(4) 当避雷线的高度满足hrh2hr时,保护范围最高点的高度h0为h0=2hr-h(5) 避雷线在hx高度x

13、x平面上的保护宽度bx为 (6) 当避雷线的高度h2hr时,无保护范围。3.避雷网和避雷带避雷网和避雷带普遍用来保护高层建筑物免遭直击雷和感应雷的侵害。避雷带采用直径不小于8 mm的圆钢或截面不小于48 mm2、厚度不小于4 mm的扁钢,沿屋顶周围装设,高出屋面100159 mm,支持卡间距为11.5 m。避雷网则除了沿屋顶周围装设外,屋顶上面还用圆钢或扁钢纵横连接成网状。避雷带、避雷网必须经12根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可靠地连接。4.避雷器由前所述,当雷电所产生的感应过电压沿架空线路侵入变配电所或其他建筑物内时,将发生闪络,甚至将电气设备的绝缘击穿。因此,假如在电气设备的电源进线端并联一种保护设备

14、,如图所示,令其放电电压低于被保护设备的绝缘耐压值,当过电压来临时,该保护设备立即对地放电,从而使被保护设备免受雷击。常用避雷器的形式有阀式、管式、保护间隙和金属氧化物等。(1) 阀式避雷器阀式避雷器主要分为普通阀式避雷器和磁吹阀式避雷器两大类。普通阀式避雷器有FS和FZ两种系列;磁吹阀式避雷器有FCD和FCZ两种系列。阀式避雷器型号中的符号含义如下:F阀式避雷器;S配(变)电作用;Z电站用;Y线路用;D旋转电机用;C具有磁吹放电间隙。 阀式避雷器主要由平板火花间隙与碳化硅电阻片(阀片)串联而成,装在密封的瓷管内,外壳有接线螺栓供安装用。避雷器中的碳化硅电阻具有非线性特性,在正常电压时其阻值很

15、大,过电压时其阻值随之变小。阀式避雷器在正常的工频电压作用下火花间隙不被击穿,但在雷电波过电压下,避雷器的火花间隙被击穿;碳化硅电阻的阻值随之变得很小,雷电波巨大的雷电流顺利地通过电阻流入大地中,电阻阀片对尾随雷电流而来的工频电压呈现了很大的电阻,从而工频电流被火花间隙阻断,线路恢复正常运行。由此可见,电阻阀片和火花间隙的密切配合使避雷器很像一个阀门,对于雷电流“阀门”打开,对于工频电流“阀门”则关闭,故称之为阀式避雷器。FS系列阀式避雷器的结构如图(a)所示,此系列避雷器阀片直径较小,通流容量较低,一般用于保护变配电设备和线路。FZ系列阀式避雷器的结构如图(b)所示,此系列避雷器阀片直径较大

16、,且火花间隙并联了具有非线性的碳化硅电阻,通流容量较大,一般用于保护35 kV及以上大、中型工厂中总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备。磁吹阀式避雷器(FCD型)的内部附有磁吹装置来加速火花间隙中电弧的熄灭,专门用来保护重要的或绝缘较为薄弱的设备,如高压电动机等。(2) 保护间隙和管式避雷器保护间隙是最简单的防雷设备,其原理结构如图所示。保护间隙一般用镀锌圆钢制成,由主间隙和辅助间隙两部分组成。主间隙做成角形的,水平安装,以便灭弧。为了防止主间隙被外来的物体短路而引起误动作,在主间隙的下方串联有辅助间隙。因为保护间隙灭弧能力弱,一般要求与自动重合闸装置配合使用,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管式避雷器的基本元件是安装

17、在产气管内的火花间隙,间隙由棒型和环型电极构成,如图所示。管式避雷器由灭弧管内间隙和外间隙组成。灭弧管一般用纤维胶木等能在高温下产生气体的材料制成。当雷电波过电压来临时,管式避雷器的内、外间隙被击穿,雷电流通过接地线泄入大地。接踵而来的工频电流产生强烈的电弧,电弧燃烧管壁并产生大量气体从管口喷出,很快地吹灭电弧。同时外部间隙恢复绝缘,使灭弧管或避雷器与系统隔开,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因管式避雷器是靠工频电流产生气体而灭弧的,如果开断的短路电流过大,产气过多超出灭弧管的机械强度时,会使其开裂或爆炸,因此管式避雷器通常用于户外。(3)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亦称压敏避雷器)是20世纪70年

18、代开始出现的一种新型避雷器。与传统的碳化硅阀式避雷器相比,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没有火花间隙,且用氧化锌(ZnO)代替碳化硅(SiC),在结构上采用压敏电阻制成的阀片叠装而成,该阀片具有优异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工频电压下,它呈现极大的电阻,有效地抑制工频电流;而在雷电波过电压下,它又呈现极小的电阻,能很好地泄放雷电流。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具有保护特性好、通流能力强、残压低、体积小、安装方便等优点。目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已广泛地用于高、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5.引下线引下线是连接防雷装置与接地装置的一段导线,其作用是将雷电流引入接地装置。一般可用圆钢或扁钢制成。圆钢直径不小于8 mm;扁钢截面积不小于48 mm

19、2,厚度不小于4 mm。引下线可以明装,也可以暗装。明装时,必须沿建筑物的外墙敷设。引下线应在地面上1.7 m和地面下0.3 m的一段线上用钢管或塑料管加以保护;在1.8 m处设断接卡。暗装时,可以利用建筑物本身的金属结构,如钢筋混凝土柱子的主筋作为引下线,但暗装的引下线应比明装时增大一个规格,每根柱子内要焊接两根主筋,各构件之间必须连成电气通路。屋内接地干线与防感应雷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6.接地装置将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引入大地的散流装置称为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接地线是连接引下线和接地体的导线,一般用直径为10 mm的圆钢组成。接地体包含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埋入建

20、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行车的钢轨;埋地的金属管道、水管,但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管道除外;敷设于地面下而数量不少于2根的电缆金属外皮等)。在装设接地装置时,首先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以节约投资。当实地测量所利用的自然接地体电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才考虑添加装设人工接地体作为补充。人工接地体可用圆钢、扁钢、角钢或钢管等组成,其最小尺寸不小于下列数值:圆钢直径为10 mm;扁钢截面为100 mm2,厚度为4 mm;角钢厚度为4 mm;钢管管壁厚度为3.5 mm。人工接地体有垂直埋设和水平埋设两种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垂直埋设时,为了减小相邻接地体的屏蔽效应,各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 m。图单根避雷针的防护

21、范围图单根架空避雷线的保护范围(a) 当h小于2hr但大于hr时;(b) 当h小于或等于hr时 图避雷器的连接图阀式避雷器的结构(a) FS-10 阀式避雷器;(b) FZ-10 阀式避雷器 图保护间隙 图管式避雷器 图人工接地体 (1) 架设避雷线运行经验表明,架设避雷线是防雷的有效措施。但是它的造价高,所以只在63 kV以上的架空线路上才沿全线装设,35 kV的架空线路上只在进、出变电所的一段线路上装设,而10 kV及以下线路上一般不装避雷线。(2) 提高线路本身的绝缘水平 在架空线路上可采用木横担、瓷横担,或采用高一级的绝缘子,以提高线路的防雷水平,这是10 kV及以下架空线路防雷的基本

22、措施。9.1.3 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3) 利用三角形排列的顶线兼作保护线由于310 kV线路通常是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因此可在三角形排列的顶线绝缘子上装设保护间隙。在雷击时顶线承受雷击,击穿保护间隙,对地泄放雷电流,从而保护了下面两根导线,也不会引起线路断路器跳闸。(4) 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线路上因雷击放电而产生的短路是由电弧引起的。断路器跳闸后,电弧即自动熄灭。如果采用一次自动ARD装置,使开关经0.5 s或更长时间自动重合闸,电弧通常不会复燃,从而能恢复供电,对一般用户不会有什么影响。(5) 个别绝缘薄弱点装设避雷器对架空线路上个别绝缘薄弱点,如跨越杆、转角杆、分支杆、

23、带拉线杆、木杆线路中个别金属杆或个别横担电杆等处,可装设排气式避雷器或保护间隙。工厂变配电所的防雷保护主要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要防止变配电所建筑物和户外配电装置遭受直击雷;二是防止过电压雷电波沿进线侵入变配电所,危及变配电所电气设备的安全。变配电所的防雷保护常采用以下措施:(1) 防直击雷一般采用装设避雷针(线)来防直击雷。如果变配电所位于附近的高大建(构)筑物上的避雷针保护范围内,或者变配电所本身是在室内的,则不必考虑直击雷的防护。9.1.5 变电所(配电所)防雷保护变电所(配电所)防雷保护(2) 雷电波的侵入对35 kV进线,一般采用在沿进线500600 m的这一段距离安装避雷线并可靠地接

24、地,同时在进线上安装避雷器即可满足要求。对610 kV进线可以不装避雷线,只要在线路上装设FZ型或FS型阀式避雷器即可,如图所示。图中接在母线上的避雷器主要是保护变压器不受雷电波危害,在安装时应尽量靠近变压器,其接地线应与变压器低压侧接地的中性点及金属外壳一起接地,如图所示。 (3) 高压电动机的防雷保护高压电动机的绕组由于制造条件的限制,其绝缘水平比变压器低,它不能像变压器线圈那样可以浸在油里,而只能靠固体介质来绝缘。电动机绕组长期在空气中运行,容易受潮、受粉尘污染、受酸碱气体的侵蚀。另外,长时间的发热,绕组中的固体介质容易老化,所以电动机的绝缘只能达到1.52UN。对高压电动机一般采用如下

25、的防雷措施:对定子绕组的中性点能引出的大功率高压电动机,在中性点加装相电压磁吹阀式避雷器(FCD型)或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中性点不能引出的电动机,目前普遍采用FCD磁吹阀式避雷器与电容器C并联的方法来保护,如图所示,该电容器的容量可选2 F,电容器的耐压值可按被保护电动机的额定电压选用,电容器接成星形,并将其中性点直接接地。图610 kV防雷电波侵入接线示意图 图变压器防雷保护 图高压电动机防雷保护的接线示意图1.第一类建筑物凡存放爆炸性物品,或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电火花而爆炸的建筑物,称为第一类建筑物。这类建筑物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消雷器)防止直击雷。为防感应过电压和雷电波侵入,

26、对非金属屋面应敷设避雷网并可靠接地。室内的一切金属设备和管道均应良好接地,电源进线处也应装设避雷器并可靠接地。9.1.5 建筑物的防雷建筑物的防雷9.1.5.1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建筑物防雷的分类2.第二类建筑物条件同第一类,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至于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民用建筑。这类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基本与第一类相同,即要有防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的保护措施。3.第三类建筑物(1)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2)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且小于或等于次/

27、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3)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且小于或等于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民用建筑。(4)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的一般工业建筑。(5) 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 d/a的地区,高度在15 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构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 d/a的地区,高度在20 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构筑物。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在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类别时,预计雷击次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因此,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计算建筑物的年预计雷击次数,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类别,做到:该高的不能低,以免造成不应该发生的雷击损失;该低的不

28、要高,没有达到第三类防雷类别的建筑物不需要进行防雷设计,以免造成建设上的浪费。9.1.5.2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1)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应按下式确定:N=KNgAe (2) 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应按下式确定: Ngd (3) 建筑物等效面积Ae,应为其实际平面积向外扩大后的面积。其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建筑物高度H100 m时,其每边的扩大宽度和等效面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图9.14):D=H(200-H)Ae=LW+2(L+W)H(200-H)+H(200-H)10-6 当建筑物高度H100 m时,其每边的扩大宽度应按等于建筑物的高度H计算;建筑物的等效面积

29、应按下式确定:Ae=LW+2H(L+W)+H210-6 当建筑物各部位的高度不同时,应沿建筑物周边逐点算出最大扩大宽度,其等效面积Ae应按每点最大扩大宽度外端的连接线所包围的面积计算。图建筑物的等效面积 【例9.2】某市平均雷暴日为40天,市区有一建筑物高28 m,顶部长50 m,宽10 m,女儿墙高1 m,在其顶上安装一支8 m高的避雷针,不设避雷网、避雷带,预计这座建筑物每年可能遭受的雷击次数是多少?能否得到安全保护?【解】根据分析,取校正系数K=1。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为Ngd(次/km2a)建筑物等效面积为Ae(km2)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为N=KNgAe(次/a)9.1.6 建筑物的防

30、雷案例建筑物的防雷案例根据规范,该建筑物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查表得到第三类防雷建筑的滚球半径hr=60 m。避雷针的高度h=28+8=36(m)在高度为28 m+1 m(女儿墙)位置的保护半径为rx=h(2hr-h)-hx(2hr-hx)=3.619710(m)而楼顶的长度是50 m,所以该建筑物不能得到安全防护。9.2 接地接地9.2.1 人体触电的类型人体触电的类型1.人体触电事故类型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或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产生闪络放电,并有一定电流通过人体,导致人体伤亡的现象,称为触电。以是否接触带电体,可分为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前者是人体不慎接触带电体或是过分靠近高压设备,后者是人体触及因绝

31、缘损坏而带电的设备外壳或与之相连接的金属构架。以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电击主要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的生理作用,表现为人体的肌肉痉挛、呼吸中枢麻痹、心室颤动、呼吸停止等;电伤主要是电流对人体外部的物理作用,常见的形式有电灼伤、电烙印以及皮肤中渗入熔化的金属物等。除上述分类之外,还有以人体触电方式分类、以伤害程度分类等。2.人体触电事故原因(1) 违反安全工作规程。如在全部停电和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未落实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导致误触带电部分;错误操作(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等)以及使用工具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等。(2) 运行维护工作不及时。如架空线路断线导致误触电;电气设备绝缘破损

32、使带电体接触外壳或铁芯,从而导致误触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线不合标准或接地电阻太大等导致误触电。(3) 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主要表现在进行室内外配电装置的安装时不遵守国家电力规程有关规定,野蛮施工,偷工减料,采用假冒伪劣产品等。3.电流强度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触电时人体受害的程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如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持续时间、电压高低、频率高低、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以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通过人体电流强度的大小。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致命的危险性也就越大。按通过人体的电流对人体的影响,将电流大致分为三种:(1) 感觉电流它是人体有感觉的最小电流。(2) 摆脱电流人体

33、触电后能自主地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3) 致命电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称为致命电流。一般情况下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超过50 mA时,心脏就会停跳,人就会发生昏迷,很快致死。人体触电时,若电压一定,则通过人体的电流由人体的电阻值决定。不同类型、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高达几十千欧,而在最恶劣的情况下可能降至1000 ,而且人体电阻会随着作用于人体的电压升高而急剧下降。人体触电时能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安全电流。我国规定安全电流为30 mA,且通过时间不超过1 s,即30 mAs。按安全电流值和人体电阻值,大致可求出其安全电压值。我国规定允许人体接触

34、的安全电压如表(见P286)所示。电气设备的某金属部分与大地之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1.接地的类型和接地装置(1) 接地的类型按其功能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和防静电接地四种方式。9.2.2 接地及接地装置接地及接地装置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的情况下可靠的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各种工作接地都有其各自的功能。如变压器、发电机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能在运行中维持三相系统中相线对地电压不变;又如电压互感器一次线圈中性点接地是为了测量一次系统相对地的电压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能防止系统出现过电压等。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线路的塔杆等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

35、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所有部分接地。因为这种接地的目的是保护人身安全,故称为保护接地或安全接地。雷电保护接地是给防雷保护装置(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向大地泄放雷电流提供通道。防静电接地是为了防止静电引起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发生火灾或爆炸,而对贮气体或液体管道、容器等设置的接地。此外还有为进一步确保接地可靠性而设置的重复接地等。图所示为几种常见接地形式。(2) 接地装置以及散流现象埋入大地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物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连接接地体及设备接地部分的导线称为接地线。接地线又可分为接地干线和接地支线。接地线与接地体统称为接地装置。由若干接地体在大地中互相连接而组成的总体称为接地网。当发生接

36、地故障时,其故障电流经接地装置进入大地是以半球面形状向大地散开的,故称为散流现象。离接地体越远的地方,呈半球形的散流表面积越大,散流电阻也就越小。一般情况下,离接地体20 m处散流电阻趋近于零,该处的电位也趋近于零,通常将电位为零的点称为电气上的“地”。电气设备接地部分与“地”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气设备接地部分的对地电压UE,接地体与“地”之间的电阻称为接地体的散流电阻。2.接地保护在发生触电事故时,除直接接触带电体触电外,还有接触电压触电与跨步电压触电两种形式。(1) 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人站在地面上,手触及设备带电外壳的某一点,此时手到脚所站的地面上的那一点之间所呈现的

37、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压Utou。由接触电压引起的触电称为接触电压触电。人在接地故障点周围行走,两脚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Ustep,由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上述两种电压如图所示。(2) 接地保护的形式接地保护是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措施,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设备外壳通过各自的接地体与大地紧密相接;另一种是将设备外壳通过公共的PE线或PFN线接地。在我国,前者过去称为“保护接地”,现在属于IT系统;后者过去称为“保护接零”,现属于TN系统。 TN系统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引出N线,属三相四线制系统,如图所示。当设备带电部分与外壳相连时,短路电流经外壳和N线(或PE线)而形成

38、单相短路,显然该短路电流较大,可使保护线快速而可靠地动作,将故障部分与电源断开,消除触电危险。其中,中性线N和保护线PE完全分开的称为TN-S系统(又称三相五线制);N线与PE线前段共用、后段分开的称为TN-C-S系统;N线与PE线完全共用的称为TN-C系统。 TT系统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也引出N线,属三相四线制系统,而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则经各自的PE线分别接地,其功能可用图来说明。如图(a)所示,电气设备没有采用接地保护措施时,一旦电气设备漏电,其漏电电流不足以使熔断器熔断(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动作),设备外壳将存在危险的相电压。若人体误触其外壳时,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其值Im为Im

39、=U/(Rm+R0) R0值一般取4 ,与Rm相比可以略去。若U220 V,Rm=1000 ,则流过人体的电流Im=0.22 A,这个电流对人体是危险的。在TT系统中,电气设备采用接地保护措施后图9.18(b),当发生电气设备外壳漏电时,由于外壳接地故障电流Ik通过保护接地电阻RE和中性点接地电阻回到变压器中性点,其值为Ik=U/(R0+RE)=220/(4+4)=27.5 A,这一电流通常能使故障设备电路中的过电流保护装置动作,切断故障设备电源,从而减少人体触电的危险。因某种原因,即使过电流保护装置不动作,由于人体电阻Rm远大于保护接地电阻RE(此时相当于Rm与RE并联),因此通过人体的电流

40、Im也很小,一般小于安全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也较小。由上述分析可知,TT系统的使用能减少人体触电的危险,但是毕竟不够安全,因此,为保障人身安全,应根据国际IEC标准加装漏电保护器(漏电开关)。 IT系统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阻抗(约1000 )接地,且通常不引出N线,而电气设备的导电外壳经各自的PE线分别直接接地,因此它又被称为三相三线制系统。在IT系统中,当电气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将通过人体和电网与大地之间的电容构成回路,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流过人体的电流主要是电容电流。一般情况下,此电流是不大的,但是,如果电网绝缘强度显著下降,这个电流可能达到危险程度。 3.重复接地在中

41、性点直接接地的TN系统中,为确保公共PE线或PEN线安全可靠,除在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PE线和PEN线的一些地方进行多次接地,这就是所谓的重复接地。当未进行重复接地时,在PE线或PEN线发生断线并有一相与电气设备外壳相碰时,接在断线后面的所有电气设备外壳上都存在着近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如图(a)所示,这是很危险的。如果实施了重复接地,如图(b)所示,断线后面的PE线对地电压UEIERE。若电源中性点接地电阻RE与重复接地电阻RE相等,则断线后的PE线(PEN线)对地电压为UE=REU/(RE+RE)=U/2,危险性大大下降。但是,U/2的电压对人体而言仍然是不安全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

42、下RE均大于RE,也就是说,人体接触电压高于U/2,因此,在施工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PE线或PEN线的断线故障。另一个问题同样值得注意,即在同一个保护系统中,不允许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TN制,而另一部分设备采用TT制。假如在TN系统中,有个别位置遥远的电动机为了节省PEN线而采用直接接地的措施(相当于采用TT制),如图所示,当采用直接接地的电动机一旦发生绝缘损坏而漏电时,接地电流通过大地与变压器的接地极形成回路,使整个PEN线出现了约为U/2的危险电压。若人体接触到采用PEN线保护的带有U/2电压的用电设备外壳时,将会产生严重后果。图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示意图 图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

43、示意图 图TN系统(a) TN-S系统;(b) TN-C-S系统;(c) TN-C系统 图9.18 TT系统保护接地功能说明(a) 外露可导电部分未接地时;(b) 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时图9.18 TT系统保护接地功能说明(a) 外露可导电部分未接地时;(b) 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时图保护接地的作用(a) 没有保护接地的电动机一相碰壳时;(b) 装有保护接地的电动机一相碰壳时 图重复接地示意图(a) 未重复接地;(b) 已重复接地 图同一系统中采用不同保护措施的危险性 等电位联结技术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技术。等电位联结,顾名思义是“使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

44、接”。在具体的实践中,等电位联结就是把建筑物内附近的所有金属物,如建筑物的基础钢筋、自来水管、煤气管及其金属屏蔽层,电力系统的零线、建筑物的接地系统,用电气连接的方法连接起来,使整座建筑物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9.2.3 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9.2.3.1 概述概述配置有信息系统的机房内的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计算机直流地、防静电接地、屏蔽线外层、安全保护地及各种SPD(浪涌保护器等)接地端均应以最短的距离就近与等电位网络可靠连接。等电位联结的目的就是使整个建筑物的正常非带电导体处于电气连通状态,防止设备与设备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危险的电位差,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等电位联结

45、技术对用电安全、防雷以及电子信息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都是十分必要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把等电位联结作为电气装置最基本的保护。我国有关电气装置设计规范已将建筑物内做等电位联结规定为强制性的电气安全措施。2002年建设部发布实行了新的等电位联结安装标准设计图集,详尽介绍了设计、施工的具体方法和质量检验标准。(1) 总等电位联结(MEB)总等电位联结作用于全建筑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应通过进线配电箱近旁的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接地母排)将下列导电部分互相连通:进线配电箱的P

46、E(PEN)母排: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如上、下水管及热力管、煤气管道;应包括建筑物金属结构:如果做T接地,也包括其接地极引线。 9.2.3.2 等电位联结的分类等电位联结的分类建筑物每一电源进线都应做总等电位联结,各个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应互相连通。图所示为在建筑物中将各个要保护的设备连接到接地母排上形成总等电位联结。(2) 辅助等电位联结(FEB)将两导电部分用导线直接做等电位联结,使故障接触电压降至接触电压限值以下,称为辅助等电位联结。(3) 局部等电位联结(LEB)在一局部场所范围内将各导电部分连通,称为局部等电位联结。可通过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下列部分互相连通,以简便地实现该局部范围内

47、的多个辅助等电位联结,包括:PE母线或PE干线;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结构。下列情况下需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电源网络阻抗过大,使自动切断电源时间过长,不能满足防电击要求时; 自TN系统同一配电箱供给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电气设备,而固定式设备保护电器切断电源时间不能满足移动式设备防电击要求时; 为满足浴室、游泳池、医院手术室等场所对防电击的特殊要求时; 为满足防雷和信息系统抗干扰的要求时。图总等电位联结示意图 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有重型设备、短路、电源切换或大型发动机启动。而

48、含有浪涌阻绝装置的产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以保护连接设备免于受损。9.2.4 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9.2.4.1 浪涌保护器的概念浪涌保护器的概念浪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on Device)也叫信号防雷保护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信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过去常称为“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英文简写为SPD。浪涌保护器的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设备或系统免受冲击而损坏。浪涌保护器的类型和结构因用途不同而异,但它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于浪涌保护器的基

49、本元器件有放电间隙、充气放电管、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和扼流线圈等。1.按工作原理分(1) 开关型其工作原理是: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呈现为高阻抗,但一旦响应雷电瞬时过电压时,其阻抗就突变为低值,允许雷电流通过。用做此类装置的器件有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闸流晶体管等。(2) 限压型其工作原理是: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为高阻抗,但随浪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其阻抗会不断减小,其电流、电压特性为强烈非线性。用做此类装置的器件有氧化锌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雪崩二极管等。9.2.4.2 SPD的分类的分类(3) 分流型或扼流型 分流型与被保护的设备并联,对雷电脉冲呈现为低阻抗,而对正常工作频率呈现为高阻抗。 扼流型与

50、被保护的设备串联,对雷电脉冲呈现为高阻抗,而对正常的工作频率呈现为低阻抗。用做此类装置的器件有扼流线圈、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1/4波长短路器等。2.按用途分(1) 电源保护器包括交流电源保护器、直流电源保护器、开关电源保护器等。(2) 信号保护器包括低频信号保护器、高频信号保护器、天馈保护器等。(1) 放电间隙(又称保护间隙)它一般由暴露在空气中的两根相隔一定间隙的金属棒组成,其中一根金属棒与所需保护设备的电源相线L1或零线(N)相连,另一根金属棒与接地线(PE)相连接。当瞬时过电压袭来时,间隙被击穿,把一部分过电压的电荷引入大地,避免了被保护设备上的电压升高。这种放电间隙的两金属棒之间的

51、距离可按需要调整,结构较简单,其缺点是灭弧性能差。改进型的放电间隙为角形间隙,它的灭弧功能比前者好,它是靠回路的电动力F作用以及热气流的上升作用而使电弧熄灭的。9.2.4.3 SPD的基本元器件及其工作原理的基本元器件及其工作原理(2) 气体放电管它是由相互离开的一对冷阴板封装在充有一定惰性气体(Ar)的玻璃管或陶瓷管内组成的。为了提高放电管的触发概率,在放电管内还有助触发剂。这种充气放电管有二极型的,也有三极型的。气体放电管可在直流和交流条件下使用,其所选用的直流放电电压Udc分别如下:在直流条件下使用:Udc0(U0为线路正常工作的直流电压);在交流条件下使用:Udcn(Un为线路正常工作

52、的交流电压有效值)。 (3) 压敏电阻它是以ZnO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非线性电阻,当两端所加电压低于标称额定电压值时,压敏电阻器的电阻值接近无穷大,内部几乎无电流流过;当两端所加电压略高于标称额定电压值时,压敏电阻器将迅速击穿导通,并由高阻状态变为低阻状态,工作电流也急剧增大。当两端所加电压低于标称额定电压值时,压敏电阻器又恢复为高阻状态;当两端所加电压超过最大限制电压值时,压敏电阻器将完全击穿损坏,无法再自行恢复。(4) 抑制二极管抑制二极管具有钳位限压功能,它工作在反向击穿区,由于它具有钳位电压低和动作响应快的优点,特别适合用做多级保护电路中的最末几级保护元件。(5) 扼流线圈扼流

53、线圈是一个以铁氧体为磁芯的共模干扰抑制器件,它由两个尺寸相同、匝数相同的线圈对称地绕制在同一个铁氧体环形磁芯上,形成一个四端器件,对于共模信号呈现出大电感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于差模信号呈现出很小的漏电感几乎不起作用。扼流线圈使用在平衡线路中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信号(如雷电干扰),而对线路正常传输的差模信号无影响。(6) 1/4波长短路器1/4波长短路器是根据雷电波的频谱分析和天馈线的驻波理论所制作的微波信号浪涌保护器,这种保护器中的金属短路棒长度是根据工作信号频率(如900 MHz或1800 MHz)的1/4波长来确定的。此并联的短路棒长度对于该工作信号频率来说,其阻抗无穷大,相当于开路,不影响该信号的传输,但对于雷电波来说,由于雷电能量主要分布在30 kHz以下,此短路棒对于雷电波阻抗很小,相当于短路,雷电能量级被泄放入地。由于1/4波长短路棒的直径一般为几毫米,因此耐冲击电流性能好,可达到30 kA(8/20 s)以上,而且残压很小,此残压主要是由短路棒的自身电感所引起的。其不足之处是工频带较窄,带宽为220;不能对天馈设施加直流偏置,使某些应用受到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