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谈诗》课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93299686 上传时间:2024-09-2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人谈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诗人谈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诗人谈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诗人谈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诗人谈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人谈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人谈诗》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藜鲁藜鲁藜(鲁藜(1914-1999)原名徐)原名徐图地,笔名流痕、怒隶、鲁加、图地,笔名流痕、怒隶、鲁加、许怀榕等。他的诗富于哲理,许怀榕等。他的诗富于哲理,诗风纯真清丽,是我国诗风纯真清丽,是我国“七月七月诗派诗派”的卓越代表的卓越代表。因所谓。因所谓“胡风反革命案胡风反革命案”而蒙难二十多而蒙难二十多年,平反后,历任天津市文联年,平反后,历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从年开第四届理事。从年开始发表作品,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著有诗集醒来醒来的时候的时候、儿时的歌儿时的歌、鹅毛集鹅毛集、鲁藜诗选鲁藜诗选等等。朗读释义朗读释义 (1)请同学们有

2、感情地朗读诗歌。(2)边朗读边尝试分析诗句的含义,把行与行、节与节之间跳跃的空隙填补起来。生动描绘生动描绘 (1)请一位同学在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朗读诗歌。(2)请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把诗歌中描绘的形象、图景表述出来。引进概念引进概念 (1)意象:所谓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2)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 体情悟理体情悟理 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阳光开门,还是深夜不久,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

3、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月光流进门槛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我以为是阳光” 诗人看到月光,以为是阳光,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写出这种“错觉”,更显示他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这充分看出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看出了诗人对黎明的渴望。 “河岸被山影压着河岸被山影压着” “压”字,给人一种很沉重的感觉,让人喘不过气来。既写出了现实的黑暗,又表现出诗人盼望黎明不到的压抑心情。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是最初醒来的人” 这两行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强烈地盼望黎明以后

4、发现夜还正深(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以后的失望,但只是失望而不是绝望,这是看清现实以后的一种冷静和成熟,从“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执着。语言特点语言特点 1精练:第一节的十八个字里,诗人却蕴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语言精练所具有的艺术魅力。2准确:第二节中的 “仿佛”,就是把想象合情合理的表现出来了。可见准确的使用词语对增强使诗的艺术表现力之重要。3寄寓深刻:这首诗的寄寓也是非常丰富而深刻,诗歌通过精练准确的语言,营造了特定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难以言述的思想内涵。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曾卓曾卓曾卓曾卓曾卓(1922-20

5、02 ),原名曾庆冠,当代诗人,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醇厚,虽然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但热情却未因生活的艰辛而退却。出版的诗集有门(1944) 、悬崖边的树(1981)、老水手的歌(1983)。 学习曾卓的评论方法学习曾卓的评论方法全文六段开头一段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独特.中间四段则都是对诗歌的意境进行阐发,对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索,合理的想像和分析,为最后结论的得出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一段表达了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宁静而深沉”的概括,简练而准确。 评论结构评论结构境静以动衬静意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深沉宁静赏析写法赏析写法 (

6、1)篇幅短小,结构严谨(2)见解独到、新颖 篇幅短小、结构严谨篇幅短小、结构严谨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歌评论。文章的开头,作者就表达出自己对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自己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感受,以及独特的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简练而准确地概括出这首诗的特点,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见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文章的中间几段,都对诗歌的意境进行了阐发,探索了诗文内在的情感世界,同时又进行了合理的想像和分析,为最后得出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见解独到、新颖见解独到、新颖 首先,他指出“划破夜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这里对“夜的沉

7、静”和“动态感”的评说,就是他的独到见解。流星和风声,一有形无声,一有声无形,但是曾卓用自己的联想丰富了诗的意境,使动者成了反衬夜的沉静的参照物,而夜则因它们的存在而变得有动态感。其次,在曾卓笔下,“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这是原诗在字面上没有出现的意蕴,是曾卓对它的发挥。这个发挥可以说恰到好处,使诗的主题意蕴进一步深化了。最后,他特别指出了诗中“感觉到”这个词的双重含义。一方面指诗人生理上的感觉,即对黎明到来的“光感”;另一方面则是暗示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而这个诗人“不仅是指他自己。”这就把诗人个人的感受同时代的脉搏跳动,同广大人民的殷切期待融合在一起了。 鉴赏现代诗歌鉴赏

8、现代诗歌 (1)诗歌的语言(2)诗歌的形象(3)诗歌的情感(4)诗歌的艺术特色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诗歌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诗歌语言富有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所以,鉴赏诗歌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

9、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的情感诗歌的情感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 诗歌的艺术特色诗歌的艺术特色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

10、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雨巷雨巷 (戴望舒)(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

11、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雨巷”,没,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亍着的彷徨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亍着的彷徨者。者。“我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在孤寂中仍怀着

12、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的真实反映。 学子窗外 月光洒满大地 窗内 灯光格外清晰 墙上 日子正在倒记床上 别人已然休息我想诗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就是我想诗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就是“形形”和和“质质”。诗的定义可以是。诗的定义可以是“用用一种美的文字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文字,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这是能表写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这是能表写的、适当的文字就是诗的的、适当的文字就是诗的“形形”,那,那所表写的所表写的“意境意境”就是诗的就是诗的“质质”。美学散步美学散步宗白华宗白华尝试赏析,学写评论尝试赏析,学写评论自读余光中的乡愁,从自己独特阅读感受出发,试写一篇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