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进行安全隐患排查(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源、重大危险源、事故基本知识危险源、重大危险源、事故基本知识隐患排查体系认识隐患排查体系认识如何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如何进行隐患排查治理9/24/2024隐患隐患(一)定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可以简称为“事故隐患”,有时也简称“安全隐患”。为方便起见,采用“隐患”一词。(二)分类:(1)事故隐患按照其可能造成的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共分三类: 一般性事故隐患:指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导致一般性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指随时有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指随时能够造成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而且事故征兆比较明显,已经危及国家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隐患。(2)事故隐患按
2、照其发现途径和方式,共分三类: 是检查过程中的事故隐患 各区域部门上报的事故隐患 顾客、消费者举报的事故隐患(三)事故隐患的处理方式(1)一般性事故隐患:应要求有关区域部门限期排查。(2)重大事故隐患:应做出暂时布局、全面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并立即上报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限期整改。(3)特别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做出停产停业,立即上报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并及时进行人员疏散、加强安全警戒等相应措施,进行彻底整改。危险源危险源(一)危险源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二)危险源分类 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
3、为七类:(1) 化学品类: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2) 辐射类:放射源、射线装置、及电磁辐射装置等;(3) 生物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传染病病原体类等)等危害个体或群体生存的生物因子;(4) 特种设备类: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5) 电气类:高电压或高电流、高速运动、高温作业、高空作业等非常态、静态、稳态装置或作业;(6) 土木工程类: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等;(7) 交通运输类: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
4、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中规定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如下: (1)贮罐区(贮罐); (2)库区(库); (3)生产场所; (4)压力管道; (5)锅炉; (6)压力容器; (7)煤矿(井工开采); (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9)尾矿库。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对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临界值有具体的规定。 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中规定按照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和能量在意外状态下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级:
5、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也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事故 (一)事故的定义事故,一般是指发生于预期之外的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或经济损失的事件。(二)事故的分类 1按伤害程度分类 (1)轻伤 (2)重伤 (3)死亡 2. 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
6、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按事故类别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规定了二十类事故:(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
7、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它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它伤害 隐患就是事故的起因,事故就是隐患的后果 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行为。的行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特点实施分类分级,实现差异化监管。形成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实现全覆盖和无缝化管理。 利用系统平台,实现监管信息化。 建立了制度化、规范化和动态化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隐患排查治理系统与其他相关安全管理工作的关系 (一)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关系1隐患排查
8、治理体系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关内容的具体化3突出了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4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更强的及时性(二)与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的关系1两者目标相近2两者责任主体相同3两者依据不同4安全生产检查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细化和延伸5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企业自查隐患 治理隐患 自报隐患 一、企业自查隐患一、企业自查隐患初期自查全面准备收集信息辅助决策 领导决策 纳入考核组织机构 队伍建设 初步培训 编制计划 (二)制度建设1. 现状评估法律、法规识别及其它要求的收集和识别组织机构分析 规章制度评价 2隐患排
9、查治理制度策划(1)开展完初始评审工作之后,紧接着就要进入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规章制度策划阶段, 策划首先要搞清以下几个问题: 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的目标与指标; 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企业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需要解决的人、财、物等方面的需求; 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流程);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所需要的记录(台帐); 与企业现有安全管理机构、职责、安全规章制度等相关文件的关系。(2)在弄清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中对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所需要的规章制度的要求:(3)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结构和内容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要求,各
10、单位都有符合实际需要、适应本身特点的文件形式规定,但通常不外乎以下几个部分:编制目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引用资料;各级中高层领导、各部门和各类人员相应职责;隐患排查主要工作程序和内容等具体规定;需要形成的记录要求及其格式;制度的管理:制定、审定、修改、发放、回收、更新等;相关文件;当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还必须有符合本单位相关规定的文件标题和编号。最终要确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文件数量和框架结构及与其他文件的关系。3组建文件编写组是“老中青”结合 是“工技管”结合 在组建文件编写组时还要注意解决如下问题:(1) 要明确谁来负责起草工作?谁来负责检查、修改工作?谁来负责文件之间的接口及协调性?(2
11、) 文件编写完之后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即解决文件的可操作性问题。因此,要落实专人负责将相关文件向有关部门/人员征求意见,以最大程度解决文件的可操作性难题;(3) 文件编写组的成员不仅要吸收现状评估的有关人员参加,而且也要吸收企业其他管理体系的文件编写人员参加;(4)要明确上至组长,下至组员在文件编写工作中的职责。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编制5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文件管理(1)审批发布(2)发放(3)保存(4)文件的使用(5)文件的修改(6)文件作废和存档(三)实施排查1全面培训 (1)隐患排查制度文件培训 (2)“排查人员”培训2排查的实施 (1)排查计划 (2)首次会议首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隐
12、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组长宣布首次会议开始,介绍此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内容包括:(1)此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目的、范围、依据(2)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日程安排(3) 隐患排查治理的排查方法(4) 隐患排查结果的确认方法,排查人员在离开被检查单位之前,与该单位负责同志确认结果(5)征求大家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日程安排的意见,以做出临时性调整(6)确定末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及参与人员;(7)企业领导讲话,提出对排查人员与被检查部门的要求;(8)组长宣布首次会议结束。(3)隐患排查(4)排查结果的总结分析 评价本次隐患排查是否覆盖了所有的部门和所有隐患类别。 评价本次隐患排查是否做到了“全面、抽样”的原则,
13、是否做到了重点部门、高风险和重大危险源适当突出的原则; 确定本次隐患排查发现,包括确定隐患清单、隐患级别以及分析隐患的分布(包括车间、部门分布、种类)等; 做出本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结论,填写隐患排查治理标准表格。(5)向领导汇报情况(6)末次会议 隐患排查治理小组组长宣布末次会议开始; 隐患排查治理小组组长重申本次隐患排查目的、依据、范围; 隐患排查治理小组组长概要介绍隐患排查过程; 隐患排查治理小组组长就隐患治理提出要求; 隐患排查治理小组组长宣读本次排查的结论; 征求被检查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有关领导讲话; 隐患排查治理小组组长宣布末次会议结束。3隐患治理 (1)分析原因,
14、逐项提出治理措施(经排查人员认可、有关领导批准); (2)制订治理和预防措施计划,落实职责; (3)控制该计划的有效实施(包括按限定日期完成); (4)检查治理措施的实际效果并保存有关记录; (5)对治理效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评价; 巩固已取得的治理效果; (6)倘若治理效果不明显应采取更有效的治理措施;(7)将整改结论填写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已采取措施”栏;(8)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通知检查人员进行后续验证;(9)治理措施跟踪验证:检查人员再到现场进行验证(一般用于问题严重或隐患较多的部门)。4 4上报上报 按照工作分工,各部门对分管领域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实行排查整改和上报责任制。(1)
15、各部门对发现的隐患,应及时进行查实,并登记造册,上报上级政府主管部门。(2)各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要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尤其要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监管。 (3)各部门对重大事故隐患和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隐患哟啊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并登记造册,逐级上报,进行彻底整改。 (4)各部门要建立事故隐患登记制度,将检查发现的各类事故隐患的具体情况、应对措施、监管责任人、整改结果、复查时间等一一进行详细记录。5 5改进改进 全面总结分析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情况,重点关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所规定的内容不相符合的地方,对制度文件进行修订,为隐患
16、排查治理工作的常规化奠定基础。二、日常自查二、日常自查 1组织机构 领导层(第一责任人) 管理层(骨干力量) 操作层(重要组成部分) 2规章制度 3隐患排查的主体(企业所有人员) 4隐患排查的方法(1)专项排查 专项排查是指采用特定的、专门的排查方法,这种类别的方法具有周期性、技术性和投入性。主要有按隐患排查治理标准进行的自查(初期自查就是专项排查方法)、对重大危险源的定期评价、对危险化学品的定期现状安全评价等。(2)日常排查 指与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的结合,具有日常性、及时性、全面性和群众性。主要有企业全面的安全大检查、主管部门的专业安全检查、专业管理部门的专项安全检查、各管理层级的日常安全检查
17、、操作岗位的现场安全检查等。 5持续改进 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各个方面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随着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与时俱进,借助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自评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合规性评价、内部审核与认证审核等外力的作用,实现企业在此工作方面的持续改进。(一)隐患分级一般隐患治理一般隐患治理 1一般隐患分级 2现场立即整改 3限期整改重大隐患治理重大隐患治理 1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2重
18、大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3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过程4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评估5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后的工作1.多种方式(白猫黑猫法)2.治理措施治理措施的基本要求是: (1)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2)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3)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有害素; (4)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治理措施分为工程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以下具体原则:消除: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化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
19、代替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预防: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的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放装置等。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护服、各类防毒面具)等;连锁:当操作者失误或
20、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闭环管理闭环管理”是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基本要求,对任何一个过程的管理最终都要通过“闭环”才能最后结束。隐患治理工作的收尾工作也是“闭环”管理,要求治理措施完成后,企业主管部门和人员对其结果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验证就是检查措施的实现情况,是否按方案和计划的要求一一落实了;效果评估是对完成的措施是否起到了隐患治理和整改的作用,是彻底解决了问题还是部分的、达到某种可接受程度的解决,是否真正能做到“预防为主”。当然不可忽略的还有是否隐患
21、的治理措施会带来或产生新的风险也需要特别关注。三、企业隐患自报三、企业隐患自报(一)自报的内容1.初期自报2.日常自报(二)自报的方式1自报的程序(1)统计(2)“对接”分类(3)审查批准(4)上报2基于信息系统自报3小微企业自报(一)作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框架的作用主要有:1.是可以直观地描绘出隐患排查治理的标准化活动的发展蓝图;2.是能够系统反映全局,有利于明确工作重点、发展方向;3.是有利于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进行对照,从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方向;4.是有利于相关部门编制标准制修订计划,加快标准的制修订速度,提高工作的系统性。(二)原则科学性 全面性 系统性 隐患自查自报标准主要内容隐患自查
22、自报标准主要内容(一)隐患自查自报标准概述通常而言,隐患界定的依据是根据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旦出现违反上述法律、法规、标准、规章等条款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则称其为隐患。隐患自查自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本单位隐患排查制度组织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定期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相关部门上报。自查自报解决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载体的问题,明确了企业“管什么、怎么管”和政府部门“查什么、怎么查”,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监管工作的全覆盖、全过程管理。隐患自查自报标准是依据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
23、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结合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业特点,摘录出违反上述法律、法规、标准、规章等条款的,且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通过隐患列举描述项实现对特定类型生产经营单位隐患的归纳。(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类原则(1)唯一性原则。 (2)通用性原则 (3)稳定性原则 (4)可扩展性原则1.基础管理类(1)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类隐患(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类隐患(3)安全生产责任制类隐患(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类隐患(5)安全操作规程类隐患(6)教育培训类隐患(7)安全生产管理档案类隐患(8)安全生产投入类隐患(9)应急救援类隐患(10)特
24、种设备基础管理类隐患(11)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类隐患(12)相关方基础管理类隐患(13)其他基础管理类隐患2.现场管理类(1)特种设备现场管理类隐患(2)生产设备设施类隐患(3)场所环境类隐患(4)从业人员操作行为类隐患(5)消防安全类隐患(6)用电安全类隐患(7)职业卫生现场安全类隐患(8)有限空间现场安全类隐患(9)辅助动力系统类隐患(10)相关方现场管理类隐患(11)其他现场管理类隐患治理治理对排查结果进行分级处理,本着“三定四不推”(三定为定责任人和部门,定时间,定措施。四不推为班组能解决的不推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推厂,厂能解决的不推上级)的原则进行整改和治理。整改和治理根据不同等级分别规定期限,也可用隐患整改指令书的形式。对整改和治理结果应由监督部门进行确认。 找出不安全缺陷,改善安找出不安全缺陷,改善安全管理,控制消除物的不安全全管理,控制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确保安全生产。状态,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