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检影验光散光PPT课件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74MB
约106页
文档ID:593264336
检影验光散光PPT课件_第1页
1/106

检影验光检影验光-散光检影17眼视光技术 学习目标:•掌握散光定义及光学特性• 掌握散光分类• 掌握散光轴向标示方法• 掌握柱镜的联合及球柱镜的表示形式•掌握散光影动特征•掌握散光检影的中和方法 散光定义:平行光线通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是一个焦点,而是在空间不同位置的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圆的一种屈光状态这种屈光状态是指由于眼的两条子午线上度数不相等导致的严格意义上,即使正常生理状态,眼球各屈光成分上每条经线上的屈光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很难找到一只完全没有散光的眼睛,但轻微的散光量对视力无明显影响,没有临床意义,一般无需矫正 散光定义:球性屈光不正 散光定义: 散光定义:散光眼需要球柱镜矫正,即将两个焦点移成一个焦点,同时落在视网膜上等效球镜:将包含柱镜的球柱处方计算成单一的球镜等效球镜等效球镜=处方中的球镜成分处方中的球镜成分+柱镜的柱镜的1/2等效球镜的大小决定了最小弥散圆的位置 散光定义:散光面:不能对近轴物点折射或反射结成像点的光学面具有两个正交子午线--最小镜度子午线、最大近度子午线散光量:两个正交子午线镜度之差圆柱面旋转面(环曲面&Toric面)主子午线:具有最大及最小屈光力的方向为柱镜的主要方向,沿着这两方面的线称为透镜的主子午线。

散光定义: 散光定义:1 散光定义:桶形&轮胎形桶形旋转面的旋转轴在圆弧的圆心以内轮胎形旋转面的转轴在圆弧的圆心以外基础弧子午线(镜度最小)正交弧子午线(镜度最大) 散光定义:1 散光定义:垂直定律垂直定律散光的某一子午线所成的像为一垂直于其本身的直线 散光定义: 散光定义: 散光透镜:平柱镜:只有一个子午线具有镜度×90球柱镜:两个正交子午线都具有镜度×180度的标记“°”一般省略球柱镜转换:形式不同但效果相同 散光透镜:两柱镜轴向互相垂直而密接迭合,称为正交联合柱镜镜度相等-球面透镜柱镜镜度不等-等效为新的球柱镜A为球镜与(B-A)的柱镜组合,轴向与柱镜B平行B为球镜与(A-B)的柱镜组合,轴向与柱镜A平行 散光透镜:1 散光透镜: 球柱面透镜:定义:指两个主子午线的屈光力不等且均不等于零的透镜,它等校于两个屈光力不等的柱镜正交组合或一个球镜与一个柱镜的组合,简称球柱镜 球柱镜表示形式:柱镜与柱镜球镜与正柱镜球镜与负柱镜表现形式不同但总的效果等效 球柱镜表示形式:负柱镜形式两个正柱镜相加,选屈光度绝对值大的作球镜一正一负相加,选屈光度为正值的作球镜两个负柱镜相加,选绝对值小的作球镜。

A为球镜与(B-A)的柱镜组合,轴向与柱镜B平行B为球镜与(A-B)的柱镜组合,轴向与柱镜A平行 球柱镜表示形式:球柱镜转换1.原式中的球镜度与柱镜度(包括符号)相加,其代数和作为新的球镜度2.原式中的柱镜改变符号(正号变负号或负号变正号)3.原柱镜轴向转90°(即原轴向小于或等于90°,则加上90°;原轴向大于90°或等于180°,则减去90°)和球、变号、转轴和球、变号、转轴 球柱镜转换练习×180×90负柱镜形式×90正柱镜形式×180 球柱镜转换练习×180×90负柱镜形式×90正柱镜形式×180 球柱镜转换练习×180×90负柱镜形式×180正柱镜形式×90 球柱镜转换练习×180×90负柱镜形式×180正柱镜形式×90 球柱镜转换练习×75×165负柱镜形式×75正柱镜形式×165 散光轴向标示•标准标示法标准标示法(TABO法法)•鼻端轴向标示法•太阳穴标示法 散光轴向标示 散光轴向标志 特点•左右眼一致•从右端开始•逆时针旋转•范围:1-180•级率5°、1°•度数符号“°”省略 散光轴向标志鼻端轴向标示法(bi-nasal notation)0 0N NT180180 T9090 散光轴向标志 特点•两眼水平线中央(鼻侧)为基点(0)•面向被检者左眼顺时针方向、右眼逆时针方向测定角度•左眼轴向与TABO不同•不利于眼镜制作调整 散光轴向标志太阳穴标示法(bi-temporal notation)180 180 N NT 00 T9090 散光轴向标志 特点•两眼水平线颞侧为基点(0)•面向被检者右眼顺时针方向、左眼逆时针方向测定角度•右眼轴向与TABO不同•不利于眼镜制作调整 处方书写球镜度数(DS)/散光度数(DC)×轴向 处方书写练习× 90× 180×180×90 眼底反光的形态 (1)球面屈光不正:眼底反光在各个子午线上看起来都是一致的。

任何方向的检影带将产生同样的影动,将需要同样度数的镜片中和见图)球面屈光不正(近视或远视,所有经线上光带是一样粗细的球面屈光不正(近视或远视,所有经线上光带是一样粗细的) 眼底反光的形态 (2)有散光的屈光不正:①破裂现象②宽度现象③剪动现象④影动方向不同,一个子午线顺动,另一个子午线逆动⑤影动的速度不同⑥眼底反光的亮度不同 眼底反光的形态 眼底反光在各个子午线上是不一致的各个子午线上有不同的屈光度,为了中和散光,我们必须找到主子午线然后用不同度数的球镜或者球柱镜中和见图) 散光散光(在不同经线上光带的粗细不同在不同经线上光带的粗细不同) 破裂现象 怎样确定有无散光•在进行视网膜检影时又如何去发现散光呢在进行视网膜检影时又如何去发现散光呢? 答:旋转检影镜的光带去寻找破裂现象答:旋转检影镜的光带去寻找破裂现象 怎样寻找主子午线?※※检影中,通过旋转光带来完成检影中,通过旋转光带来完成在在破裂现象消失的位置标记出主子午线位置破裂现象消失的位置标记出主子午线位置 寻找主子午线¡主主子午线在哪里子午线在哪里?¡一条与光带相一致一条与光带相一致——30°30°¡另一条则与其垂直另一条则与其垂直——120°120° 如何去中和散光呢?•散光——各条经线的屈光度不同•最大屈光度和最小屈光度——主经线∴ ∴中和散光中和散光——分不同的经线去中和分不同的经线去中和∴ ∴分别中和两条主经线分别中和两条主经线 中和散光的两种方法•球 - 球法只使用球镜对两个主子午线分别进行中和•球 – 柱法(常用)使用球镜结合柱镜的方法同时中和 中和散光的两种方法•球 - 球法只使用球镜对两个主子午线分别进行中和•球 – 柱法(常用)使用球镜结合柱镜的方法同时中和 球 – 球法1、首先确定两个主子午线2、用球镜先中和其中的一条主子午线,无须关心另一条主子午线3、取出球镜,再用新的球镜去中和另一条主子午线4、在力量图上分别标出两子午线的屈光度5、算出屈光不正的度数 同一只眼球 – 球法 20°110°找出主子午线的轴向 对两个子午线的影动分别进行评价20°这时的影动是什么?用相应性质的球镜去中和 一条主子午线中和情况+3.00D0.00D 另一条子午线中和的情况+0.00D+5.00D 两次结果叠加在一起+3.000.000.00+5.00+=+3.00+5.00最后的结果最后的结果:+3.00DS/+2.00DC× 110减掉工作距离减掉工作距离(67cm):+1.50DS/+2.00 DC× 110 1、首先确定两个主子午线2、用球镜先中和其中的一条主子午线,无须关心另一条主子午线3、球镜不动,再加柱镜去中和另一条主子午线4、在力量图上分别标出两子午线的屈光度算出屈光不正的度数球 – 柱法 球 – 柱法同一只眼 找出主子午线的轴向20°110° 先用球镜中和其中的一条主子午线+3.00D+3.00D 球镜和柱镜联合中和另一主子午线+3.00D+5.00D+2.00DC × 110° 结果最后的结果:+3.00DS/+2.00DC× 110加上工作距离(67cm):+1.50DS/+2.00 DC× 110 检影步骤1、让病人坐好坐舒适2、戴好试镜架或者调好综合验光仪(R)3、双眼均打开4、让病人注视远处的目标(如视力表中较大的字符,红绿视标,儿童应用一些吸引他注意力的视标) 检影步骤5、检查者面对病人,保持在同一水平,用右手持检影镜,用右眼检查病人的右眼,用左手持检影镜,用左眼检查病人的左眼6、打开检影镜的电源,让光照到病人的眼睛里,然后从窥孔中观察病人瞳孔的反光7、检查者应始终注意不要让自己的头遮住病人注视远处的视标8、在非调节麻痹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病人眼睛的调节 检影步骤9、检查者一边摆动检眼镜,一边观察被检眼瞳孔中的影动10、分别顺着水平轴向和垂直轴向摆动检眼镜,并迅速判断影动的性质11、不移动位置,迅速的观察一下对侧眼的影动性质12、在被检眼前分别加足够的球镜使被检眼的远点都在被检眼前(被检眼处于暂时性人工近视状态) 检影步骤13、有助于被检眼放松调节,使调节处于静止状态14、也就是说,如果影动为顺动,就加足够的正镜使其变为逆动15、如果影动是逆动,并确定调节静止,则不用加镜片16、接着,检查者要将注意力放在确定右眼的屈光不正状态上 检影步骤17、旋转检影镜光带,观察各方位视网膜反光影动亮度、厚度是否一致,影动是否连续等,判断是球性屈光不正还是散光屈光不正。

18、球性屈光不正,观察影动是顺动还是逆动,顺动增加正镜,逆动增加负镜,直至中和,记录检影结果19、散光屈光不正,先寻找主子午线方向,在按球-球法或球-柱法中和,记录检影结果 检影步骤•用负柱镜形式来矫正散光•先用球镜中和低逆动、高顺动的主子午线•负柱镜的轴位与该主子午线一致•旋转光带,使光带与负柱镜的轴位相一致•与柱镜轴位相垂直的方向上摆动检影镜•逐渐增加柱镜的度数,直到中和 常见不规则影动分析:(1)中央顺动①表现 近视眼检影过程中,常发现视网膜反射光中央已经开始顺动,而周边已逆动;远视正好相反 ②原理 常见于睫状肌麻痹验光,由于屈光间质的球面象差所致入眼的周边光线先聚后散开,投照在视网膜的反射光的周边部,显示近视状态,故为逆动;入眼的中央光线后聚焦,达到视网膜还未聚焦,显示远视状态,故为顺动③判断方法 以中央影动为中和标准,因中央光线近于黄斑 (2)剪动光影①表现 检影视野中的视网膜反射光出现两种走势相反的光影,随着检影镜的移动,两种光影逆向移动,一开一合,形似剪刀 ②原理 为角膜或晶状体表面的不规则散光所致,在接近中和时,部分屈光间质存在比较性近视,该部屈光间质所形成的反射光发生逆动;部分屈光间质存在比较性远视,则反射光发生顺动。

③处理方法 在视孔放置柱镜片,缓慢旋转柱镜的轴向手轮同时不断调整检影镜投射光带扫描的轴向,最大限度地使两部分光影在瞳孔中央汇合 注意事项•误差的来源:–检影的角度:通过检影镜观察到的反射光线与视轴的夹角–被检眼调节的影响–工作距离产生的误差–检查者判断的误差E 注意事项•屈光结果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在于中和的判断和影动太慢•瞳孔的影动是检影镜摆动的结果,如果影动比较难于判断的情况下,检影镜摆动过慢反而更难看清影动•当影动难于判断时,应适当地加快检影镜的摆动 注意事项•中和时的光影是最明亮最大的•非常暗和小的光影提示屈光不正的程度很深•如果估计为高度近视(病史或者远近视力的检查提示),最有效的判断方法就是在检影时不断向病人靠近•对于高度近视,越接近远点,影动越容易判断•如果还看不到明显的光影变亮,暗示为高度的远视,则应该按照光影暗和慢的程度加适当的正透镜 注意事项•工作距离影响光影的易读性和观察的准确性.两者又互为对立关系•工作距离越短,影动越容易观察,但工作距离上很小的误差就会使结果产生很大的误差距离越短越是这样•67cm的工作距离,缩短5cm产生的误差;50cm的工作距离,缩短5cm产生的误差;25cm的工作距离,缩短5cm产生的误差。

注意事项•屈光不正中球性部分比较高,容易掩盖低度数的散光,各个经线上都是又暗又慢的影动,只有在球性部分得到矫正后,才会发现散光的存在 模拟眼检影验光检查模拟眼检影验光检查操作程序操作程序19/24/2024 3:19 AM 1.1.操作前准备操作前准备①① 环境准备:环境准备:暗室(遮光窗帘、照明灯关闭)②②用物准备:用物准备:检影镜、模型眼、镜片、擦镜布、记录用笔纸③③检查者准备:检查者准备:矫正自身屈光不正,穿工作服、洗手④④模拟眼准备:模拟眼准备:校正调零、瞳孔调为中等大小(6mm) 1. 29/24/2024 3:19 AM 2.2.操作流程操作流程 ①①检查电源,打开检影镜电源开关检查电源,打开检影镜电源开关②②放置模拟眼:放置模拟眼:放置的距离、高度、视轴重合(模拟眼仰角)③③检查者姿势及设置检查者姿势及设置工作距离:工作距离:67cm  100cm  50cm 39/24/2024 3:19 AM77 ④④ 模拟眼校正模拟眼校正 在模拟眼后镜槽插入球镜试片验证67cm检影反光中和 工作距离设为100cm:采用球镜试片验证工作距离设为50cm:采用球镜试片验证 目的 模拟眼零位的精度 工作距离的精度49/24/2024 3:19 AM ⑤⑤投放测试镜片、观察影动投放测试镜片、观察影动移去验证镜片,在模拟眼后镜槽投放测试镜片将测试镜片上的水平标记(或垂直标记)与模拟眼相应的轴向对准 59/24/2024 3:19 AM ⑥⑥初步中和初步中和 保持光带与扫描方向互相垂直 检影镜光带沿360 °方向旋转,重点观察水平和垂直、 45°和135°4个方向影动情况。

 判断模拟眼反光的基础状态顺动或逆动性质 69/24/2024 3:19 AM 79/24/2024 3:19 AM 89/24/2024 3:19 AM 99/24/2024 3:19 AM 119/24/2024 3:19 AM初步中和  逆动加负:任何方向逆动,均递增投放负透镜试片直至上述4个子午线的反射光均成为明确的顺动状态且四个方向中某个方向反光为明亮宽大的顺动状态 顺动加正:基础状态各向顺动,可不作调整若反射光暗淡,酌量递增投放正透镜试片直至四个方向中某个方向反光为明亮宽大的顺动状态129/24/2024 3:19 AM 139/24/2024 3:19 AM逆动加负 149/24/2024 3:19 AM顺动加正 ⑦⑦ 判断轴向判断轴向 旋转投射光带,找出最细的反射光带方向 应在四个子午向中反光为明亮宽大的方向例如:在90°方向扫描反光为明亮,就把投射光转向90° 将带状光检影镜的光带适当调细 通过微调使投射光带与最细的反射光带方向一致 此时投射光带所指向的子午向为柱镜轴向,记录轴向 159/24/2024 3:19 AM 判断轴向169/24/2024 3:19 AM 105记录轴向179/24/2024 3:19 AM ⑧⑧ 判断球镜判断球镜 使投射光带与柱镜轴向垂直 沿柱镜轴向的方向扫描 以为梯度递增试片,直至中和 计算并记录试片总合(尽量换成单一镜片)189/24/2024 3:19 AM 判断球镜199/24/2024 3:19 AM 105记录轴向209/24/2024 3:19 AM ⑨⑨ 判断柱镜判断柱镜 旋转光带90°,以为梯度递增试片 中和另一主子午线的光度 所增加的试片光度为柱镜光度 219/24/2024 3:19 AM 105105记录轴向15229/24/2024 3:19 AM ⑩⑩ 书写处方书写处方 将球镜光度进行工作距离换算(67cm 、) 柱镜和轴位不变,书写处方 ×1051.00DC×15-5.50DS/+1.00DC×105-4.50DS/-1.00DC×15239/24/2024 3:19 AM 例例1 1::1 1.工作距离:.工作距离:设为67cm。

2 2.初步中和:.初步中和:光带沿180°、90° 、45°和135°方向交叉扫描各方向均为顺动,当试片加到其中扫描90°方向反射光带最为明亮宽大3 3.判断轴向:.判断轴向:旋转投射光带,大约在105°方向发现最细的反射光带将带状光检影镜的光带适当调细,经过微调投射光带在100°与反射光带一致,则100°为柱镜轴位249/24/2024 3:19 AM 4 4.判断球镜:.判断球镜:使投射光带在100°方向上扫描,顺动加正当试片加到时反光中和将第一试片和第二试片联合为5 5.判断柱镜:.判断柱镜:使投射光带在10°方向上扫描,顺动加正当加到时,反光中和6 6.书写处方:.书写处方:工作距离换算后球镜:柱镜:,轴位:100°结果:+0.75+1.00×100259/24/2024 3:19 AM 10010010十字分解图269/24/2024 3:19 AM 例例2 2::1 1.工作距离:.工作距离:设为67cm2 2.初步中和:.初步中和:光带沿水平和垂直、45°和135°方向交叉扫描各方向均为逆动,当试片加到,各子午线均为顺动其中扫描135°方向反射光带最为明亮宽大3 3.判断轴向:.判断轴向:旋转投射光带,在接近130°方向发现最细的反射光带将带状光检影镜的光带适当调细,经过微调投射光带在125°与反射光带一致,则125°为柱镜轴位。

279/24/2024 3:19 AM 4 4.判断球镜:.判断球镜:使投射光带在125°方向上扫描,顺动加正当试片加到时反光中和将第一试片和第二试片联合为5 5.判断柱镜:.判断柱镜:使投射光带在35°方向上扫描,顺动加正当加到时,反光中和6 6.书写处方:.书写处方:工作距离换算后球镜:-3.50+()柱镜:,轴位:125°结果:-5.00+0.75×125 写成 -4.25-0.75×35289/24/2024 3:19 AM 12512535十字分解图299/24/2024 3:19 AM 例例3 3::1 1.工作距离:.工作距离:设为50cm2 2.初步中和:.初步中和:光带沿水平和垂直、45°和135°方向交叉扫描各方向均为顺动,当试片加到其中扫描180°方向反射光带最为明亮宽大3 3.判断轴向:.判断轴向:旋转投射光带,在170°方向发现最细的反射光带将带状光检影镜的光带适当调细,经过微调投射光带在165°与反射光带一致,则165°为柱镜轴位309/24/2024 3:19 AM 165165十字分解图75329/24/2024 3:19 AM 谢谢!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