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3.74KB
约48页
文档ID:593050999
2024-202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1页
1/48

2024-202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直觉思维【答案】 A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谷现象【答案】 C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学校教育B.高新技术的应用C.科学理论的产生D.完善的社会制度【答案】 A4、在下列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A.获得解答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的表扬D.获得好名次【答案】 A5、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分为( )A.单一课与综合课B.新授课与巩固课C.技能课与理论课D.演示课与检查课【答案】 A6、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经验课程【答案】 A7、下列属于负强化现象的是( )。

A.老师对迟到的学生罚款B.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C.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D.父母奖励考试成绩优异的小红【答案】 C8、从课外活动的内容看,学校举办的法治教育报告会属于( )A.学科活动B.社会活动C.主题活动D.文体活动【答案】 C9、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答案】 D10、某小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但喜欢看动画片家长规定,只有进行半小时的锻炼之后才允许看动画片,这样,该生锻炼时间相应增加这种用高频活动强化低频活动的做法,在行为塑造中称为()A.餍足B.消退C.分化D.普雷马克原理【答案】 D11、 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为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的心理研究方法是(  )A.教育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教育调查法D.实验室实验法【答案】 B12、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

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A.生活性B.综合性C.开放性D.活动性【答案】 C1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A.实践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知识型课程【答案】 B14、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来看,修课和选修课之间具有(  )A.层次性B.等量性C.等价性D.主次性【答案】 C15、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答案】 C16、士兵在战场上穿迷彩服以达到隐蔽的效果,主要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 A17、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葵丑学制【答案】 B18、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答案】 B19、其教学法被称作“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昆体良D.夸美纽斯【答案】 B20、对不听话的学生不可采取的矫正方法是(  )A.倾听心事B.端正态度C.情绪疏导D.侮辱打骂【答案】 D21、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时期是( )A.6 ~7 岁B.10~11 岁C.7~8 岁D.12 ~ 13 岁【答案】 B22、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规定了( )。

A.方向B.范围C.方向和范围D.纪律约束【答案】 C23、CIPP评价模式包含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  )A.内容评价B.目标评价C.模式评价D.成果评价【答案】 D24、“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  ) A.洛克B.康德C.杜威D.培根【答案】 C25、吹、拉、弹、唱所属的技能类型是( )A.操作技能B.智力技能C.认知技能D.心智技能【答案】 A26、“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答案】 B27、 杨老师在运用自己编制的试卷组织测验时发现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得分没有拉开差距‘, A.难度比较高,产生了天花板效应B.难度比较低,产生了地板效应C.区分度比较低D.试卷的信度很低【答案】 C2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推进思路是坚持( )、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A.德育为先B.体育为先C.智育为先D.美育为先【答案】 A29、 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间隔2秒比较合适,相隔太长时间才发起跑信号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其原因是(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起伏D.注意的指向性【答案】 C30、“新官上任三把火”,初次见面时希望给人留下好印象都体现了( )A.投射效应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首因效应【答案】 D31、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答案】 A32、“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D.针对性【答案】 D33、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A.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D.掌握学习【答案】 D34、人们平时所说的“第一印象”是指()A.晕轮效应B.刻板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答案】 C35、“学不躐等”反映了(  )教学原则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 D36、( )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A.杜威B.斯宾塞C.康德D.夸美纽斯【答案】 C37、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答案】 A38、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A.—种主体活动B.—种实践活动C.一种认识活动D.—种文化活动【答案】 C39、“你要我遵守,你也必须遵守”属于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中的()阶段A.前道德B.他律道德C.自律或合作道德D.公正道德【答案】 C40、 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冲动型【答案】 B41、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到(  )中来A.阶段性班级活动B.日常性班级活动C.课外班级活动D.校外班级活动【答案】 B42、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科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A.单向性B.双向性C.多向性D.成员性【答案】 C43、教育相对独立形态形成的标志是( )A.专业教师的出现B.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C.学校的出现D.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答案】 C44、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 )。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B.《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答案】 C45、赵老师是二甲班的班主任,每次赵老师上课或在场时,学生都规规矩矩,可是等赵老师一走开,班级纪律明显涣散赵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A.集权型B.民主型C.放任型D.兼有BC两种型【答案】 A46、 柏克赫斯特创立的学制是(  )A.个别教学制B.特朗普制C.班级授课制D.道尔顿制【答案】 D。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