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七单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92873071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第七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必修二第七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必修二第七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必修二第七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必修二第七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七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七单元(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第七单元必修二第七单元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比较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背景背景背景保卫政权时期:保卫政权时期:保卫政权时期:保卫政权时期:最大最大最大最大程度集中人、物、财程度集中人、物、财程度集中人、物、财程度集中人、物、财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时期: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时期: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时期: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时期: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农业农业农业农业工业工业工业工业流通流通流通流通分配分配分配分配余粮收集制余粮收集制余粮收集

2、制余粮收集制企业收归国有,建企业收归国有,建企业收归国有,建企业收归国有,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立计划经济体制立计划经济体制立计划经济体制取消商品贸易取消商品贸易取消商品贸易取消商品贸易实物配给实物配给实物配给实物配给实行粮食税实行粮食税实行粮食税实行粮食税允许自由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允许自由贸易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依靠经济手段管理依靠经济手段管理依靠经济手段管理依靠经济手段管理实质实质实质实质行政手段控制经济,行政手段控制经济,行政手段控制经济,行政手段控制经济,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直接进入共产

3、主义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直接进入共产主义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用商品用商品用商品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经济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经济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经济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经济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原因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原因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从深层次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从深层次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苏共开始寻求新的发

4、展道路苏共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留意留意1937年年 农业农业 工业)工业)背景:背景:特征特征:标志:标志:利弊利弊:1936年宪法的颁布(用法律确认体制)年宪法的颁布(用法律确认体制)工业化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质:所有制变革实质:所有制变革目的:解决粮食收购问题目的:解决粮食收购问题形式:集体农庄形式:集体农庄政治:权力高度集中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经济:经济: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管理体制: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计划经济国家能

5、够调配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国家能够调配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工业化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工业化 积极积极消极消极政治政治形成专断作风,忽视民主形成专断作风,忽视民主个人崇拜个人崇拜贪污腐败贪污腐败经济经济经济结构失调经济结构失调牺牲人民的利益牺牲人民的利益挫伤人民的积极性挫伤人民的积极性生产效益低下生产效益低下斯大林对战时共产主义的恢复斯大林对战时共产主义的恢复单一的公有制单一的公有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排斥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排斥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义务交售制与余粮收集制相近义务交售制与余粮收集制相近20世纪前期苏俄(联

6、)四次经济政策调整世纪前期苏俄(联)四次经济政策调整 苏俄十月革命胜利之初(苏俄十月革命胜利之初(1917年):年):把大把大企业收归国有,进行土地改革企业收归国有,进行土地改革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1918 1921年年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时期(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时期(19211927年年 ):):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领导建设时期(斯大林领导建设时期(1928年后):年后):实行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20世纪前期苏联农业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世纪前期苏联农

7、业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苏俄十月革命胜利之初(苏俄十月革命胜利之初(1917年):土地改革年):土地改革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三年战争时期(三年战争时期(1918 1921年年 ):):实施余粮征实施余粮征集制集制保障了军事胜利,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保障了军事胜利,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时期(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时期(19211927年年 ):用):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性,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 斯大林领导建设时期(斯大林领导建

8、设时期(1928年后):实施农业集体年后):实施农业集体化方针化方针一定程度上为苏联工业化提供条件,但一定程度上为苏联工业化提供条件,但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长期落后。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长期落后。休憩休憩 俄罗斯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三位苏联俄罗斯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三位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了。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了。列宁号召:列宁号召:“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斯大林抽着烟斗,严斯大林抽着烟斗,严肃的下令:肃的下令:“给我调给我调100100

9、万劳改犯过来,修不通铁万劳改犯过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路,统统枪毙。”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把后面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继续开!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继续开!” ” 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农业:农业:1、取消义务交售制、取消义务交售制2、大规模垦荒,提高粮食产量、大规模垦荒,提高粮食产量3、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工业工业1、下放权力给地方和企业、下放权力给地方和企业2、承认物质利益、承认物质利益失败原因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根本原因: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苏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

10、部改革,苏共提出的共提出的“建成共产主义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了苏联的实际。改革缺乏全面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改革缺乏全面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很大的盲目性(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复无常)。勃列日涅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工业工业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中央领导、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中央领导2、运用经济手段,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农业农业1、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2、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失败原因失败原因根本原因

11、根本原因: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框框,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美苏军备竞赛的加剧,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美苏军备竞赛的加剧,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物力和财力资源。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改革改革 经济改革经济改革1、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济)2、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所有制变革)(所有制变革)失败原因失败原因1、仓促上马,阻力较大、仓促上马,阻力较大2、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

12、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施 苏联的探索苏联的探索人人物物 探索探索 特点特点列列宁宁战时共共产主主义 排斥商品排斥商品货币关系,行政手段关系,行政手段控制控制经济,直接,直接进入共入共产主主义新新经济政策政策一定限度一定限度发展展资本主本主义,利用,利用市市场和商品和商品货币关系关系发展生展生产逐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渡到社会主义斯斯大大林林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权力高度集中,力高度集中,计划划经济,单一公有制,重工一公有制,重工业优先先发展,展,早期取得效果,后来弊端突早期取得效果,后来弊端突现苏联的探索苏联的探索 人物人物 探索探索 特点特点赫赫鲁晓夫夫重点:重点:农业 对原有原有经济体制的修体制的

13、修补,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重点:工重点:工业戈戈尔尔巴巴乔夫夫经济体制和体制和所有制所有制变革革经济改革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突破斯大林模式,政治改革放弃了社会主,政治改革放弃了社会主义方向方向几个领导人的共性:优先发展重工业几个领导人的共性:优先发展重工业课堂演练(2000上海)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上海)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目的是( )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14、B课堂演练列宁指出,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问题主要列宁指出,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问题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关系到(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关系到( )A使农民获得彻底解放使农民获得彻底解放 B巩固工农联盟巩固工农联盟C避免农民倒向资产阶级方面避免农民倒向资产阶级方面 D小农的经济利益小农的经济利益B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

15、易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在农村推广合作制A课堂演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新”在在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课堂演练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有(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有( )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实行市场调节的指导性计划经济实行市场调节的指导性计划经济 主要以行

16、政手段管理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A A B B C C D DB课堂演练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 是资本主义列强包围的形势下形成的是资本主义列强包围的形势下形成的 它极大地调动了苏联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它极大地调动了苏联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它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它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A A B B C C D DB课堂演练(2000广东)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广东)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 A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战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A课堂演练课堂演练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 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B B重点始终放在重工业方面重点始终放在重工业方面C C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D D没有彻底改变斯大林体制没有彻底改变斯大林体制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