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汉语阅读I第4课PPT课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92854238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汉语阅读I第4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级汉语阅读I第4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级汉语阅读I第4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级汉语阅读I第4课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级汉语阅读I第4课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汉语阅读I第4课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汉语阅读I第4课PPT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级汉语阅读I第4课第4课几点说明(1)认识一个科学人物(2)鼻祖的意思(3)细读细读文章一 中国生理学第一人林可胜第4课 神经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是近三十年的事。 中国的神经科学鼻祖鼻祖,也是中国生理学鼻祖鼻祖,他的名字叫林克胜,英文是Robert K.S. Lim。 他父亲林文庆是华侨华侨,做过孙中山的医生。后来是厦门大学校长。 林可胜本人长期在国外成长和受教育。他的夫人是英国人。他的中文不好,“斗大的中国字认不得几个”。 1924年,林可胜到北平(北京旧称)协和医学院,成为医院第一位华人领导。他做过神经生理研究,以高标准和高要求造就造就了一批人才。他创办了英文的中国生理学杂志(ma

2、gazine),创立了中国生理学会。由于林可胜的研究工作和科学活动,神经生理研究在中国有了很好的开端开端。 抗战时,林可胜加入当时的中国政府军队,亲自上前线,自己学会了开火车。 1949年,他离开了中国大陆。他告诉留在中国大陆的后辈,应该继续发展中国神经科学。 到美国后,林可胜继续关心中国的科学,特别是有关神经学科的发展。1969年林可胜去世(die)。 林可胜是美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界的第一位华人院士(academician)。他是中国人的骄傲。文章一 中国生理学第一人林可胜始祖,比喻创始人开始华人侨居外国者培养第4课重点字词句文章一神经;神经纤维构成的组织,把脑和脊髓的兴奋传给 各个器官,或把

3、各个器官的兴奋传给脑和脊髓。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华侨;华人侨居外国者 。开端;开始,发端;事情的起头领袖;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等的领导人。第4课 神经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是近三十年的事。 中国的神经科学鼻祖,也是中国生理学鼻祖,他的名字叫林克胜,英文是Robert K.S. Lim。 他父亲林文庆是华侨,做过孙中山的医生。后来是厦门大学校长。 林可胜本人长期在国外成长和受教育。他的夫人是英国人。他的中文不好,“斗大的中国字认不得几个”。 1924年,林可胜到北平(北京旧称)协和医学院,成为医院第一位华人领导。他做过神经生理研究,以高标准和高要求造就了一批人才。他创办了英文的中国生

4、理学杂志(magazine),创立了中国生理学会。由于林可胜的研究工作和科学活动,神经生理研究在中国有了很好的开端。 抗战时,林可胜加入当时的中国政府军队,亲自上前线,自己学会了开火车。 1949年,他离开了中国大陆。他告诉留在中国大陆的后辈,应该继续发展中国神经科学。 到美国后,林可胜继续关心中国的科学,特别是有关神经学科的发展。1969年林可胜去世(die)。 林可胜是美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界的第一位华人院士(academician)。他是中国人的骄傲。文章一 中国生理学第一人林可胜第4课文章一“斗大的中国字认不得几个斗大的中国字认不得几个”斗 大的字不识一箩筐 :如果每个字有一斗那么大,认识

5、的字装不满一箩筐,形容认识的字少没有文化。第4课请读第一遍课文,做练习一:文章一一、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部分。一、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部分。( 从从A B C D 选项里面选择一个最选项里面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佳答案)1. 林可胜是中国神经科学的鼻祖鼻祖,也是中国生理学的鼻祖。( )A. 第一人 B. 发明人 C. 发现者 D. 鼻子的祖先2. 他的中文不太好。“斗大的中国字认不得几个斗大的中国字认不得几个”。( )A. 不认识几个汉字 B. 只认识大字 C. 不知道什么是斗 D. 不会写汉字3. 他从事过神经生理研究,并以高标准和高要求造就了一批人才造就了一批人才。( )A. 制造了一批人才 B.

6、 培养了一批人才 C. 选择了一批人才 D. 训练了一批人才 4. 因为林可胜,神经生理研究在中国有了很好的开端很好的开端。( )A. 在中国有了好的开始 B. 在中国很强C. 在中国发展很晚 D. 在中国开始很早了。第4课 神经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是近三十年的事。 中国的神经科学鼻祖,也是中国生理学鼻祖,他的名字叫林克胜,英文是Robert K.S. Lim。 他父亲林文庆是华侨,做过孙中山的医生。后来是厦门大学校长。 林可胜本人长期在国外成长和受教育。他的夫人是英国人。他的中文不好,“斗大的中国字认不得几个”。 1924年,林可胜到北平(北京旧称)协和医学院,成为医院第一位华人领导。

7、他做过神经生理研究,以高标准和高要求造就了一批人才。他创办了英文的中国生理学杂志(magazine),创立了中国生理学会。由于林可胜的研究工作和科学活动,神经生理研究在中国有了很好的开端。 抗战时,林可胜加入当时的中国政府军队,亲自上前线,自己学会了开火车。 1949年,他离开了中国大陆。他告诉留在中国大陆的后辈,应该继续发展中国神经科学。 到美国后,林可胜继续关心中国的科学,特别是有关神经学科的发展。1969年林可胜去世(die)。 林可胜是美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界的第一位华人院士(academician)。他是中国人的骄傲。文章一 中国生理学第一人林可胜第4课快速读第二遍课文,做练习二:文章一

8、二、根据文章内容选词填空。二、根据文章内容选词填空。也是 一直 但是 第一位 所以 领袖 并且 亲自 去世1. 林可胜是中国神经科学的鼻祖, 中国生理学的鼻祖。2. 他长期在国外成长和接受教育, 中文不太好 。3. 他在中国创办了英文的中国生理学杂志,创立了中国生理学会, 开创了中国的神经生理研究。 4. 林可胜十分爱国, 抗战时林可胜 上前线,还学会了开火车。1949年离开了中国,1969年在美国 。5. 林可胜 关心中国的科学、特别是有关神经学科的发展 。6. 他是生命科学界 华裔的美国科学院院士,是一位在科学、人格等多方面令人骄傲的、爱国的科学 。第4课练习三 根据文章内容排序。根据文章

9、内容排序。1.1924年,他来到到北平协和医学院担任领导。2.1949年,他离开了中国大陆。3.他创立了英文的中国生理学杂志( magazine),创立了中国生理学会。4.抗战时,林可胜加入当时的中国政府和军队。5. 林可胜长期在国外成长和接受教育。6.到美国后一直关心中国的科学发展。7.林可胜是美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界的第一位华人院士(academician)。正确顺序是 文章一第4课全文串讲1. 林可胜长期在国外成长和接受教育2.1924年,林可胜到北平协和医学院3.他创立了英文的中国生理学杂志( magazine),和中国生理学会。4.抗战时,林可胜加入当时的中国政府和军队5.到美国后,继续

10、关心中国的科学发展。6.林可胜是美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界的第一位华人院士(academician)文章一第4课重点句子1.“斗大的中国字认不得几个”2.林可胜是一位在科学、人格等多方面令人骄傲的、爱国的科学领袖。文章一第4课几点说明(1)小说 (2)人与狗的故事 有的人不如狗(3)通读)通读文章二 不近狗情第4课孙和平正在自己的肉店里忙,一只狗跑进来。孙和平嘴里嘘嘘地叫着,把狗赶了出去。可是不一会儿,狗又跑了回来。孙和平觉得有些奇怪,他仔细一看:发现狗嘴里叼叼着一个袋子,袋子外面露出一张纸条。孙和平打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我要买12根香肠和一只羊腿,钱在袋子里。”孙和平往袋子里一看:钱果然在里面

11、。于是他收起钱,把香肠和羊腿装进袋子。这时也该关门了,孙和平关了店门,好奇地跟在狗后面,决定看个明白。那狗不慌不忙不慌不忙地穿过一条街道,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它放下嘴里的袋子,跳起来用爪子按下旁边的红绿灯按钮,接着它就蹲在地上耐心地等到绿灯亮,然后叼起袋子,穿过马路。孙和平紧紧地跟了上去。那狗顺着马路来到一所房子前,它放下嘴里的袋子,用脚敲门,敲了一阵,见没有人出来,就用身子一次一次地向房门撞去。可是仍然没有人来开门,于是那狗就跳上旁边的一面矮墙,接着跳进了花园,然后爬上窗户,用头撞了几下窗玻璃,接着回到门外,蹲在地上静静地等待。孙和平越看越糊涂,正在这时,突然门开了,一个男人走出来,抬起脚对狗

12、边踢边骂。孙和平很生气,他一个大步冲上去:“你到底在干什么?这是一只多么聪明的狗啊!”男人一声冷笑冷笑:“聪明?我的天,这是它第二次忘带钥匙了!”文章二 不近狗情第4课重点字词文章二不近人情:不合乎人的常情,不通情达理。叼:用嘴夹住。不慌不忙:指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冷笑:不是发自内心的笑,往往是对别人的观点表示不赞同和不屑时 的表现。第4课快速读第一遍课文,做练习一:文章二一、读后完成概要重述。(根据文章大意,从一、读后完成概要重述。(根据文章大意,从A B C D 四个选项里面选择一个四个选项里面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只狗跑进孙和平的肉店里来。他发现狗嘴里

13、 1 ,袋子外面露出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着:“我要买12根香肠和一只羊腿,钱在袋子里。”孙和平收起钱, 2 。这时也快关门了,孙和平关了店门跟在狗后面,想看个明白。那狗穿过一条街道,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用爪子按下了旁边的红绿灯按钮, 3 才穿过马路,来到一所房子前。它放下嘴里的袋子,用脚爪敲门, 4 ,就用身子向房门撞去。没人来开门,那狗爬上窗户,用头撞了几下窗玻璃,接着回到门外,蹲在地上静静地等待。正在这时,门突然开了,一个男人走出来,抬起脚对狗边踢边骂。 5 A. 把香肠和羊腿装进袋子B. 等到绿灯变亮C. 因为狗忘带钥匙了D. 叼着一个袋子E. 见无人应答练习三三第4课快速读第二遍课文,做

14、练习二:文章二二、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二、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正确的画“”,错误的,错误的画画“”,文中没有提到的画,文中没有提到的画“”)1.孙和平是一个卖猪肉的。( )2.文中这只狗自己会买东西。( )3.这只狗过马路不会看红绿灯。( )4.孙和平跟着狗去主人家里要钱。( )5.这只狗的家里没有人。( )6.狗自己打开了家里的大门。( )7.这只狗的主人对狗很不好。( )8.孙和平打了这只狗的主人。( )练习三三 汉语中有“不近人情”一词,意思是不合乎人的常情,不通情理。说说这篇文章题目的含义。第4课快速读第二遍课文,做练习三:文章二练习三三 汉语中有“不近人情”一词,意思

15、是不合乎人的常情,不通情理。说说这篇文章题目的含义。第4课快速读第二遍课文,做练习三:文章二文章 的男生就是一个不通情理的人。人怎么能让狗买东西呢?即使他是残疾人也不能对替他做事的小狗踢、骂,他根本不知道做人的基本道理、也不合乎狗的情理。第4课几点说明(1)科普文章(2)题解:“自我意识”的意思? (3)通读通读文章三 海豚也会照镜子第4课“自我意识”,简单地说,就是知道“我”是谁。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自我意识”代表的是大脑聪明程度的高低。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发现,除了人类之外,只有大猩猩(gorilla)等动物才具有“自我意识”。小孩子刚刚出生时,还没有“自我意识”,一般要

16、长大到一岁半时,才能认出镜子里自己的形象(image),“自我意识”才开始生成。科学家们发现,海豚具有“自我意识”,这并不让人感到惊奇。这是因为,海豚大脑的记忆力很高,只比我们人类差一点儿,而且它还有我们人类没有的、特别先进的声纳(sonar)系统。 它们喜欢一大群在一起生活。还有,海豚的社会结构也十分复杂。为了证明海豚是不是具有“自我意识”(也就是证明,它在面对镜子时,能不能认出镜子里看到的就是自己),一所大学的动物学家们,设计了一种特别的方法:用一种颜色抹在海豚身上,然后让它照镜子他们发现,海豚一次又一次游到镜子前,不断地转动身体,并且通过镜子,仔细看自己身体上的颜色标志。显然,海豚具有“

17、自我意识”。这一新发现,让大脑研究又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让科学家们解释不清楚的是:在许多动物当中,为什么只有海豚的大脑这样发达(developed)呢?看来,研究还没有结束。文章三 海豚也会照镜子第4课字词解释海豚:一种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动物。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 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标志:分离或分析样品适宜的参照物或材料。不同场合中可以用不同的标志物。大猩猩:灵长目中最大的动物,它们生存于非洲大陆赤道附近丛林中,食素。声纳: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完成水下探测 和通讯任务的电子设

18、备。文章三 海豚也会照镜子第4课请读一遍课文,做练习一:一、根据短文,判断正误。一、根据短文,判断正误。( 正确的划正确的划“”,错误的划,错误的划“”)1.自我意识”就是知道“我”是谁。( )2.“自我意识”代表的是聪明程度的高低。( )3.小孩子刚刚出生时还不知道“我”是谁。( )4.科学家们发现海豚具有“自我意识”。( )5.海豚的社会结构并不复杂。( )6.让海豚照镜子是为了证明它们具有“自我意识”。 ( )7.现在科学家已经可以解释为什么海豚的大脑这样发达。( )文章三 海豚也会照镜子第4课快速阅读,做练习二二、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答案。二、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从从A B

19、C D 四个选项里面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四个选项里面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小孩子刚刚出生时还没有“自我意识”。这说明( )A. 人类一开始不聪明 B. 人的自我意识是后来产生的C. 小孩子没有意识 D. 海豚比小孩子聪明2. 海豚具有“自我意识”并不让人感到惊讶。这是因为:( ) A. 海豚本来就聪明 B. 人类本来就聪明C. 人类本来就知道海豚很聪明。 D. 证明有无“自我意识”不困难3. 证明海豚具有“自我意识”的照镜子方法:( )A. 没有用 B. 很困难 C. 没成功。 D. 很有用。4“它们喜欢一大群在一起生活”,这里的“一大群”的意思是:( )A. 一大堆 B. 数量很多 C. 很

20、拥挤 D. 分小组文章三 海豚也会照镜子第4课1949年至今,中国大学生人数发生了很大变化。一组数据:大学生人数1949年大约12万;1966年大约60万;1978年80万;1995年163万;2008年2700万。这期间,中国人口的数字也在变化:1949年5.41亿;1966年7.42亿;1978年9.61亿;1995年12.11亿;2008年13.22亿。由此可以算出,大学生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22%、8.1 % 、8.32 % 、1.35 % 、2.04 % 。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中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proportion)一直不大。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大学扩招之后,虽然大学

21、生人数成倍增长,但中国人口中大学生所占比例,仍然不高。统计数字也告诉我们,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elite)教育向素质教育、大众教育转化,这是中国教育制度的进步。高考,不应再是“改变人生、改变命运”的代名词,应该是普通人都可以达到的目标了。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变化,中国的高等教育,从学校的专业到学校管理,从培养方向到培养目标,也应该改革(reform)。文章四 中国有多少大学生第4课针对两个问题,快速阅读(5分钟分钟)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根据文章内容根据文章内容 填空。填空。 从1978年到1995年,大学生增加了( )万,用了 ( ) 年时间。 从1995年到2008年,大学生增加

22、了( )万,用了( )年时间。 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变化说明高等教育制度应该( )?文章四 中国有多少大学生第4课重点字词文章四 中国有多少大学生比例: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精英:指各行各业中的杰出人才第4课复杂句式文章四 中国有多少大学生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变化,中国的高等教育,从学校的专业到学校管理,从培养方向到培养目标,也应该改革( refrm)。第4课1.请不要一字一句的阅读2.查找需要的信息(3分钟分钟)实用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 本次博物馆招募的是 。2. 招募的最后日期是 月 日。第4课根据博物馆的工作需要,现面向在校大学生招募博物馆讲解志愿者。招募要求和报名方法如下:一、招募

23、要求:1、在校大学生身心健康者;2、具有较高素质;3、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程度;4、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志愿服务精神;5、语言能力较强者优先。二、报名方法:1、下载并填写博物馆讲解志愿者信息表;2、信息表提交方法分电子版和打印版两种: 电子版请发至邮箱, 打印版请交至活动中心201办公室。3、报名截止时间:9月24日(周四)。实用阅读 招募博物馆讲解志愿者第4课课文小结(课文小结(5分钟)分钟) 1重要词语 神经,鼻祖,开端,自豪,领袖,不近人情,叼,撞去,海豚,大猩猩,标志,形象,声纳 2文化知识中国生理学鼻祖林可胜动物科普知识招募文章的结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第4课第4课 神经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24、出现,是近三十年的事。 中国的神经科学鼻祖,也是中国生理学鼻祖,他的名字叫林克胜,英文是Robert K.S. Lim。 他父亲林文庆是华侨,做过孙中山的医生。后来是厦门大学校长。 林可胜本人长期在国外成长和受教育。他的夫人是英国人。他的中文不好,“斗大的中国字认不得几个”。 1924年,林可胜到北平(北京旧称)协和医学院,成为医院第一位华人领导。他做过神经生理研究,以高标准和高要求造就了一批人才。他创办了英文的中国生理学杂志(magazine),创立了中国生理学会。由于林可胜的研究工作和科学活动,神经生理研究在中国有了很好的开端。 抗战时,林可胜加入当时的中国政府军队,亲自上前线,自己学会了开火车。 1949年,他离开了中国大陆。他告诉留在中国大陆的后辈,应该继续发展中国神经科学。 到美国后,林可胜继续关心中国的科学,特别是有关神经学科的发展。1969年林可胜去世(die)。 林可胜是美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界的第一位华人院士(academician)。他是中国人的骄傲。文章一 中国生理学第一人林可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