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政治制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92543574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1、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1、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1、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1、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的政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中国的政治制度(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必修(必修()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习要求:学习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早期国家的出现)早期国家的出现过程、时间、地区、标志、权力更替方式(过程、时间、地区、标志、权力更替方式(禅让禅让)(2)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 1.世袭制世袭制世袭制世袭制:

2、:夏夏夏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王位世袭制的确立王位世袭制的确立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传子,家天下);传子,家天下);传子,家天下);传子,家天下);商商商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西周西周西周西周-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3 3. .宗法制宗法制宗法制宗法制: :夏商夏商夏商夏商-逐步形成逐步形成逐步形成逐步形成;西周西周西周西周-发展完备发展完备发展完备发展完备;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动摇破坏动摇破坏动摇破坏动摇破坏;2 2. .分封制分封制分封制分封制: :夏商夏商夏商夏商-逐步形成逐步形成逐步形成逐步形成

3、;西周西周西周西周-发展完备发展完备发展完备发展完备;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春秋战国-逐渐解体逐渐解体逐渐解体逐渐解体;4 4. .礼乐礼乐礼乐礼乐制制制制度(西周)度(西周)度(西周)度(西周)( (内容、实质、作用内容、实质、作用内容、实质、作用内容、实质、作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如何?(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走向二、走向二、走向二、走向“ “大一统大一统大一统大一统” ”的秦汉政治的秦汉政治的秦汉政治的秦汉政治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了解秦朝的知

4、道始皇帝的来历;了解秦朝的“三公三公”制度。知道郡县制建立的史制度。知道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成及其影响 (1)秦的统一)秦的统一经过:经过:A A、灭六国,结束割据(时间、顺序)、灭六国,结束割据(时间、顺序)、灭六国,结束割据(时间、顺序)、灭六国,结束割据(时间、顺序)B B、构筑有效的国防体系(北击匈奴、夺河套、占阴山;修直道、长城)、构筑有效的国防体系(北击匈奴、夺河套、占阴山;修直道、长城)、构筑有效的国防体系(北击匈奴、夺河套、占阴山;修直道、长城)、

5、构筑有效的国防体系(北击匈奴、夺河套、占阴山;修直道、长城)C C、平定岭南,设郡管理、平定岭南,设郡管理、平定岭南,设郡管理、平定岭南,设郡管理D D、西南:开辟西南:开辟“五尺道五尺道”,任命官吏,任命官吏历史意义:历史意义:(2)巩固统一)巩固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 A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地方行政体制)(来源、内容、影响)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地方行政体制)(来源、内容、影响)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地方行政体制)(来源、内容、影响)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地方行政体制)(来源、内容、影响)B B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中央行政体制)中央:

6、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中央行政体制)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中央行政体制)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中央行政体制)C加强思想专制:焚书坑儒和挟书律加强思想专制:焚书坑儒和挟书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习要求:学习要求:(1)列举汉代)列举汉代“中朝中朝”、唐朝三省六部制、元代中书省等政治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元代中书省等政治制度,说明中

7、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度,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2)列举汉代郡国并行制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列举汉代郡国并行制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3)从)从中央和地方制度中央和地方制度两个层面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两个层面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汉、唐、宋、明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汉、唐、宋、明的演变)(2)监察制度(秦、汉、以后历代的演变)监察制度(秦、汉、以后历代的演变)(3)选官制度(世袭制、察举制、科举制)选官制度(世袭制、察举制、科举制)(4)地方政

8、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的设置(秦、汉、唐宋、元)行省的设置(秦、汉、唐宋、元)从中央和地方制度两个层面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从中央和地方制度两个层面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从中央和地方制度两个层面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从中央和地方制度两个层面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点?点?点?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习要求:学习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明清政

9、治制度的特点:)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2)明清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明清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清朝设立军机处,推行密折制,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利。清朝设立军机处,推行密折制,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利。明朝废除丞相,权归六部,设立内阁制。明朝废除丞相,权归六部,设立内阁制。(3)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1)A、有利于防止封建割据,促进多民族融合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巩固;、有利于防止封建割据,促进多民族融合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巩固;B、形成安定的政治局面,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有利于抵御外侮侵略、

10、形成安定的政治局面,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有利于抵御外侮侵略等。等。(2)A、但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但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B、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压制了民主思想及科技发展;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压制了民主思想及科技发展;C、极大地阻碍、极大地阻碍了社会历史进步,造成中国的近代落后挨打局面的出现。了社会历史进步,造成中国的近代落后挨打局面的出现。秦朝(形成)秦朝(形成)两汉(巩固)两汉(巩固)中央:内、外朝制中央:内、外朝制地方:郡、国制地方:郡、国制隋唐(完善)隋唐(完善)元(新发展)元(新发展)

11、宋(加强)宋(加强)中央:宰相一分为三中央:宰相一分为三地方:路、州县地方:路、州县明清(强化)明清(强化)地方分权地方分权集集中中中央集权中央集权集集中中皇帝皇帝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清:设立军机处清: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皇帝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三公九卿 郡县制郡县制中央:三省六部中央:三省六部地方:隋:州县;唐:道、州县地方:隋:州县;唐:道、州县地方:行省制度、加强边疆管理地方:行省制度、加强边疆管理1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它规定谋反、

12、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内乱等为“十恶十恶”重罪,属于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交结朋党紊乱朝政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特有。这些规定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2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牢固的血缘关系牢固的血缘关系B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终

13、于得到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终于得到解决C浓厚的专制色彩浓厚的专制色彩D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3公元前公元前782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这段材料不能表明A幽王荒淫无道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分封制确立了周王

14、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4(2008年广东文基,年广东文基,21)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郡县制受到挑战ADCC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分封办法、分封办法、分封办法、分封办法、诸候的义务与权利:诸候的义务与权利:诸候的义务与权利:诸候

15、的义务与权利:A A A A、王族、王族、王族、王族( ( ( (姬姓贵族姬姓贵族姬姓贵族姬姓贵族) ) ) );B B B B、功臣;、功臣;、功臣;、功臣;C C C C、先代贵族等;、先代贵族等;、先代贵族等;、先代贵族等;鲁、齐、燕、卫、宋、晋鲁、齐、燕、卫、宋、晋鲁、齐、燕、卫、宋、晋鲁、齐、燕、卫、宋、晋你如何你如何你如何你如何评价?(一分为二)评价?(一分为二)评价?(一分为二)评价?(一分为二)1 1 1 1、分封制的目的:、分封制的目的:、分封制的目的:、分封制的目的:2 2 2 2、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巩固政权,有效统治(巩固政权,有效统治(政府政

16、策的根本目的政府政策的根本目的)分封制分封制分封制分封制A A、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扩大疆域扩大疆域扩大疆域B B、弊端:、弊端:、弊端:、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削弱,形成割据混战

17、局面。体现特点体现特点:最高执政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宗法制宗法制宗法制宗法制1 1 1 1、目的:、目的:、目的:、目的:巩固政权,有效统治,保证王权巩固巩固政权,有效统治,保证王权巩固2 2 2 2、核心内容:、核心内容:、核心内容:、核心内容:3 3 3 3、特点:、特点:、特点:、特点:A、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B、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C、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18、家谱、祭祖家谱、祭祖)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第一子)正妻所生第一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严格的等级。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严格的等级。主要等级:主要等级:周天子周天子周天子周天子-诸候诸候诸候诸候-卿大夫卿大夫卿大夫卿大夫-士士士士( (各等级之间形成大、小各等级之间形成大、小各等级之间形成大、小各等级之间形成大、小宗从属关系宗从属关系宗从属关系宗从属关系) )5 5 5 5、影响:、影响:、影响:、影响:4 4 4 4、实质:、实质:、实质:、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周天子周天子周天子周天子 诸侯诸侯诸侯

19、诸侯 卿大夫卿大夫卿大夫卿大夫 士士士士 贫民贫民贫民贫民奴隶奴隶奴隶奴隶西周宗法制示意图西周宗法制示意图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A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相辅相成;B B、“ “分分分分” ”是是是是“ “宗宗宗宗” ”在政治上的表现(在政治上的表现(在政治上的表现(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 C、“ “宗宗宗宗” ”是是是是“ “

20、分分分分” ”的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的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的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的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统治集团内部的稳统治集团内部的稳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定与团结定与团结定与团结宗法制宗法制分封制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里里表表核心核心宗法制在政治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制度上的体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 3 3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禹的儿子启在其死后继承了禹

21、的地位,从此开始了禹的儿子启在其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从此开始了禹的儿子启在其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从此开始了禹的儿子启在其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从此开始了“ “家天下家天下家天下家天下” ”的局面;商代则形成了的局面;商代则形成了的局面;商代则形成了的局面;商代则形成了“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的权力继承规则;的权力继承规则;的权力继承规则;的权力继承规则;周代则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周代则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周代则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周代则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1 1)世袭制度。)世袭制度。)世袭制度。)世袭制度。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

22、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治者则宣称自己是治者则宣称自己是治者则宣称自己是“ “代天治民代天治民代天治民代天治民” ”,自称,自称,自称,自称“ “天子天子天子天子” ”。(2 2)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商和周都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商和周都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商和周都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

23、位的商和周都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高低。高低。高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诸侯的权利。西周分封制中分封诸侯的权利。西周分封制中分封诸侯的权利。西周分封制中分封诸侯的权利。(4 4 4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1(2008年广东单科,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2(2008上海历史,A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3

24、、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只有周王室才可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只有周王室才可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称为大宗、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称为大宗C、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D、大宗和小宗只是家族的等级关系、大宗和小宗只是家族的等级关系4、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1)周王室)

25、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周王正妻所生之子2)周王室)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周王嫡长子、嫡长孙3)诸侯国)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嫡长子、嫡长孙4)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1234B123C234D235、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A、功臣、功臣B、殷降族、殷降族C、同姓亲族、同姓亲族D、殷商旧族、殷商旧族BABCC一、“六王毕、四海一”齐齐秦秦楚楚燕燕赵赵魏魏韩韩前230 一、“六王毕、 四海一”秦灭六国形势图齐齐秦秦楚楚燕燕赵赵魏魏韩韩前230秦灭六国形势图齐齐秦秦楚楚燕燕赵赵魏魏前228秦灭六国形势图齐齐楚楚燕燕魏魏秦秦前225秦灭六

26、国形势图齐齐楚楚燕燕秦秦前223秦灭六国形势图齐齐燕燕秦秦齐齐燕燕秦秦前222秦灭六国形势图齐齐秦秦前221秦秦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年 都城都城:咸阳咸阳秦灭六国形势图时间:前时间:前230年年前前221年年方式:远交近攻方式:远交近攻领导者:嬴政领导者:嬴政秦朝直道秦朝直道辽东辽东临洮临洮河河南南地地九原郡九原郡湘湘水水离离水水东东到到大大海海北至长城北至长城南到南海南到南海西西到到陇陇西西人口达2000万(1)、结束混战,有利于人民安定)、结束混战,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生产发展,符合人民共同生活,社会生产发展,符合人民共同愿望愿望()、()、扩大了疆域,推动了中华民扩大了疆域,推

27、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秦的统一的历史意义 制度制度类别类别 分封制分封制 郡县制郡县制 朝代不同朝代不同 西周实行西周实行 秦朝推广秦朝推广 条件不同条件不同是与是与宗法制宗法制相联系的,相联系的,以以血缘血缘关系为基础关系为基础是在国家是在国家大一统大一统的条件下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实行的,是按地域地域划分的划分的 内容不同内容不同分封的诸侯,王位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世袭并拥有并拥有封地封地郡县的官吏由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皇帝或朝廷任免调动任免调动,官位概,官位概不世袭不世袭,官吏只拥有俸禄官吏只拥有俸禄没有土地没有土地 作用不同作用不同诸侯国拥有很强的诸

28、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地方独立性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据势力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有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家统一 特点不同特点不同 贵族政权贵族政权 官僚政治官僚政治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以以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皇帝皇帝郡郡尉尉郡郡守守监监御御史史县县尉尉县县令令县县丞丞有有秩秩三三老老啬啬夫夫游游徼徼亭长亭长里正里正郡郡县县乡乡亭亭里里道道郡县

29、制郡县制秦秦朝朝政政府府地地方方组组织织系系统统表表分掌行政、兵事分掌行政、兵事和监察职责和监察职责皇帝制度的确立皇帝制度的确立u皇皇权至上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u皇帝独尊: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u皇位世袭:皇位世袭:“家天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集中的另一体现。确立确立确立确立“ “皇帝皇帝皇帝皇帝” ”称号;皇帝自称称号;皇帝自称称号;皇帝自称称号;皇帝自称“ “朕朕朕朕” ”;命令称;命令称;命令称;命令称“制制制制” ”或或或或“ “诏诏诏诏” ”,印称,印称,印称,

30、印称“ “玺玺玺玺” ”。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特点?“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卷六史记卷六史记卷六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皇帝皇帝皇帝皇帝九卿九卿九卿九卿左、右丞相左、右丞相左、右丞相左、右丞相“ “百官之首百官之首百官之首百官之首” ”百官之首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全国政务御史大夫御

31、史大夫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副丞相)(副丞相)(副丞相)(副丞相)律令图籍律令图籍监察百官监察百官(位低权重)(位低权重)太尉太尉太尉太尉军务军务(虚有其位)(虚有其位)三公九卿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的建立有何特色?有何特色? 三权分立三权分立 位高权重位高权重 内外兼管内外兼管 不得世袭不得世袭军权皇控军权皇控 焚书坑儒焚书坑儒1 1 1 1、目的:、目的:、目的:、目的:防止有学识素养的士人,对时政展开批评。防止有学识素养的士人,对时政展开批评。2 2 2 2、影响:、影响:、影响:、影响:开思想专制之先例,钳制思想,摧残了文化。开思想专制之先例,钳制思想,摧残了文化。挟书律挟书律1 1 1 1、

32、内容:、内容:、内容:、内容:2 2 2 2、理论依据:、理论依据:、理论依据:、理论依据: 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3 3 3 3、评价:、评价:、评价:、评价:一方面加强了思想专制的统治,另一方面一方面加强了思想专制的统治,另一方面成为秦成为秦“暴政暴政”的典型表的典型表现,是秦短命而亡的原因之一现,是秦短命而亡的原因之一 通过思想文化专制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通过思想文化专制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A、实质:、实质:B、对中国文化而言:、对中国文化而言: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C

33、、对秦的统治而言:、对秦的统治而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1 1、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1 1、萌芽于战国(法家思想)、萌芽于战国

34、(法家思想)2 2、建立于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建立于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 3、巩固于西汉(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巩固于西汉(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4 4、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5 5、加强于北宋(副宰相的设置)、加强于北宋(副宰相的设置)6 6、发展于元朝(行省制)、发展于元朝(行省制)7 7、强化于明清(废宰相、内阁制度、军机处)、强化于明清(废宰相、内阁制度、军机处)2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兴衰过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兴衰过程秦朝金字塔型统治机构秦朝金字塔型统治机构3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

3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1)积极:)积极:(2)消极:)消极:使秦国力增强,疆域不断扩大,使秦国力增强,疆域不断扩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封建国家。A、政治(疆域):、政治(疆域):使秦能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巩固使秦能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的措施?)B、经济:、经济:C、民族:、民族: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民族,起了重要作用D、后世:、后世:奠定了中国两

36、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且不断加强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暴政)(暴政)1(2008江苏,江苏,1)“齐人齐人”、“鲁人鲁人”、“楚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分封制B.宗法制宗法制C.郡县制郡县制D.三省六部三省六部2(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

37、0)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A.西周西周B.秦朝秦朝C.东汉东汉D.明朝明朝3.秦始皇说: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他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他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攻打匈奴B、修筑长城、修筑长城C、推行郡县制、推行郡县制D、建

38、立三公九卿制、建立三公九卿制4.公元前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

39、区内的四个县令、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CBCD皇权与相权(皇权与相权(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相权)(1)法令出一(确立皇帝制度)法令出一(确立皇帝制度)特点:特点:特点:特点: 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影响:影响:影响:影响:(2)历代削弱相权的措施)历代削弱相权的措施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频繁更换丞相;平民出任丞相

40、;形成频繁更换丞相;平民出任丞相;形成频繁更换丞相;平民出任丞相;形成频繁更换丞相;平民出任丞相;形成“ “中朝中朝中朝中朝” ”对抗对抗对抗对抗“ “外朝外朝外朝外朝” ”;“ “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参知政事” ”(副丞相);分散相权。(副丞相);分散相权。(副丞相);分散相权。(副丞相);分散相权。4 4 4 4)明朝:)明朝:)明朝:)明朝:2 2 2 2)唐朝:)唐朝:)唐朝:)唐朝:3 3 3 3)宋朝:)宋朝:)宋朝:)宋朝:1 1 1 1)汉代:)汉代:)汉代:)汉代:(3 3)趋势:)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废除。 (4

41、4)影响:)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皇皇 帝帝中朝中朝外朝尚尚书书令令侍侍中中常常侍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 九 卿 决策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有事上报执行执行皇皇帝帝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吏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礼仪、科举军政军政刑狱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政事堂政事堂草拟草拟审议审议尚书省尚书省户部户部礼部礼部兵部兵部刑部刑部工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户籍、土地、赋税作用:作用:三分相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既保证君三分相权,

42、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既保证君权独尊又减少决策的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权独尊又减少决策的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枢密院枢密院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副副 相相三司使三司使最高行政机构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宰相职长官行宰相职长官枢密使,低于长官枢密使,低于宰相宰相分行分行 政权政权皇帝皇帝二二 府府机构机构职能职能官职及权利官职及权利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最高军政机构最高军政机构分财权分财权削弱宰相权力皇帝总揽大权削弱宰相权力皇帝总揽大权宋代中央政治制度宋代中央政治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但造成行政效率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但造成行政效率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之

43、一。监察制度监察制度1.演变演变A、秦朝:、秦朝: 中央:中央:地方:地方:B、汉朝:、汉朝: 中央:中央:地方:地方: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监御史监御史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州)刺史(目的是什么?)(州)刺史(目的是什么?)御史台御史台(中国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中国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 )C、明初至清末:、明初至清末: 都察院(都察院(中央监察机构,由御史台发展而来)中央监察机构,由御史台发展而来)2.2.评价评价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监察官员和监察

44、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严重破坏.B B、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A A、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的需要。目的: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目的: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选官制度选官制度选官制度

45、选官制度选官制度选官制度世官制世官制世官制世官制 察举制察举制察举制察举制 科举制科举制科举制科举制 实行时间实行时间实行时间实行时间 依据依据依据依据 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先秦时期 秦汉至秦汉至秦汉至秦汉至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隋唐至隋唐至隋唐至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明清时期 世袭世袭世袭世袭 才能、品德到门才能、品德到门才能、品德到门才能、品德到门第第第第 考试成绩考试成绩考试成绩考试成绩 下层人士一下层人士一下层人士一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般没有参政般没有参政般没有参政机会机会机会机会体现封闭的特征。体现封闭的特征。体现封闭的特征。体现封闭的

46、特征。以官举士,百姓以官举士,百姓以官举士,百姓以官举士,百姓不得参与。不得参与。不得参与。不得参与。中下层地主中下层地主中下层地主中下层地主知识分了提知识分了提知识分了提知识分了提供了机会供了机会供了机会供了机会。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强化专制统治,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强化专制统治,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强化专制统治,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强化专制统治,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 选官制度建立的选官制度建立的选官制度建立的选官制度建立的(共同)(共同)(共同

47、)(共同)作用:作用:作用:作用: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 全面认识科举制?全面认识科举制?全面认识科举制?全面认识科举制?实质:实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积极作用:积极作用:A A、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和行、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和行政效率,促进封建社会的发展。政效率,促进封建社会的发展。B B、为、为下层人士参政提供了机会,扩大统治基下层人士参政提供了机会,扩大统治基础。础。C C、促成

48、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D D、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性。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性。消极作用:消极作用:八股取士,选拔的人多是缺八股取士,选拔的人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社会进步。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社会进步。秦朝秦朝汉末魏晋汉末魏晋唐朝唐朝宋朝宋朝元朝元朝郡郡道道路路行省行省州州州州县县县县县县州州郡郡县县路路州州县县明朝明朝清朝清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府县县省省道道府府县县府府趋势:趋势:不断削弱不断削弱地方的权力,以地方的权力,以加强中央的权力。加强中央的权力。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元代的行省元代的行省蒙古:

49、蒙古:东北:东北:云贵:云贵:台湾:台湾:岭北行省岭北行省辽辽阳阳行行省省云南行省云南行省澎湖巡检司澎湖巡检司中央政府是如何对行省进行有效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什么中央政府是如何对行省进行有效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什么?、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行政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行政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行政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

50、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行政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 、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元朝行省的设置元朝行省的设置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在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在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在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

51、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 简述元朝行省的设置所起的历史作用。简述元朝行省的设置所起的历史作用。简述元朝行省的设置所

52、起的历史作用。简述元朝行省的设置所起的历史作用。A、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中央严格控制地方;B、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C、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较为稳定。地、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较为稳定。地方缺少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的依赖性大,难以实施有效管理。方缺少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的依赖性大,难以实施有效管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封建社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封建社会)?趋势:趋势:特点:特点:中央政治制度:中央政治制度:不断地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不断地削弱相权,强化皇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的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

53、决策,影响着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的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立法、行政和司法。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君臣关系,实质上是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主人”和和“奴才奴才”的关系的关系地方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趋势:趋势: 中央日益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中央日益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特点:特点:1(2008江苏,江苏,3)唐太宗说:)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

54、,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2(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1)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对该帖最

55、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错误3(2008年山东文综,年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简化机构,总揽于上4(2008年广东单科,年广东单科,3)某

56、思想家说:)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为万民,非为一姓也。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B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C专制主义制度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ACBC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1 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朱元璋): 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2 2)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成祖):)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成祖):)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成祖):)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成祖):原

57、因:原因:相权过重、威胁皇权相权过重、威胁皇权皇皇帝帝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亲自掌管亲自掌管1 1、原因:、原因:、原因:、原因:结果:结果: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解决,君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解决,君主专制走向极端。主专制走向极端。2 2、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时 期期名名 称称职职 权权特特 点点明太祖明太祖设设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明成祖设设内阁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地

58、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的衙署和属官3 3、内阁的性质:、内阁的性质:、内阁的性质:、内阁的性质: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4 4、内阁的影响:、内阁的影响:、内阁的影响:、内阁的影响:A、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不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B B、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宦官

59、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政治日益黑暗明代政治日益黑暗明代政治日益黑暗明代政治日益黑暗(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宰相制宰相制宰相制宰相制内阁制内阁制内阁制内阁制相同相同相同相同不不不不同同同同地位地位地位地位职权职权职权职权对对对对皇权作用皇权作用皇权作用皇权作用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

60、国政务参与决策参与决策参与决策参与决策无决策权无决策权无决策权无决策权制约皇权制约皇权制约皇权制约皇权不能制约不能制约不能制约不能制约法定,制度赋权法定,制度赋权法定,制度赋权法定,制度赋权非法定,咨询机构非法定,咨询机构非法定,咨询机构非法定,咨询机构“内阁首辅内阁首辅”“宰相宰相”?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是否一样?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是否一样?l l明朝的内阁是明朝的内阁是明朝的内阁是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君主专制强化君主专制强化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的产物,的产物,的产物,无决策权无决策权无决策权无决策权。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不可能对

61、皇权起到制约作用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l l西方近代的内阁是西方近代的内阁是西方近代的内阁是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权力民主的象征权力民主的象征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总揽国家的,总揽国家的,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行政权力行政权力行政权力。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1 1)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直接原因:直接原因: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根本目的

62、: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加强皇权;加强皇权;加强皇权;加强皇权;军机大臣职能:军机大臣职能:军机大臣职能:军机大臣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特点:特点:特点:特点:简简(机构简单)(机构简单)精精(人员精干)(人员精干)速速(办事效率高)(办事效率高)密密(地处内廷)(地处内廷) 作用:作用:作用: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

63、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2 2)推行密折制)推行密折制)推行密折制)推行密折制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皇皇帝帝军机处军机处内阁内阁日常事务日常事务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军国大事军国大事清朝中枢权力机构清朝中枢权力机构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3.3.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c/dc/d)(第第第第4 4 4 4课)课)课)课)(1 1 1 1)积积积积极极极极方方方方面面面面:随随随随着着着着君君君君主主主主专专专专制制制制的的的的强强

64、强强化化化化,中中中中国国国国逐逐逐逐渐渐渐渐形形形形成成成成了了了了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 2 2 2)消消消消极极极极方方方方面面面面:皇皇皇皇权权权权的的的的极极极极度度度度膨膨膨膨胀胀胀胀,严严严严重重重重扼扼扼扼杀杀杀杀了了了了社社社社会会会会的的的的创创创创造造造造力力力力,阻阻阻阻碍碍碍碍了了了了中中中中国国国国的的的的社社社社会会会会进进进进步步步步,导导导导致致致致中中中中国国国国社社社社会会会会的的的的发发发发展展展展开开开开始始始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