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92035179 上传时间:2024-09-19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第二部分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第二部分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第二部分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第二部分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土地资源的构成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要素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第第二二章章 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气候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主要指地气候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主要指地球表面至球表面至10-12km10-12km的对流层,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

2、的对流层,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量等)和物理过程(如升温、蒸发、焚风等)降水量等)和物理过程(如升温、蒸发、焚风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面。 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2.1.12.1.1光照资源光照资源 光照资源主要指太阳辐射及其光照指标等。光照资源主要指太阳辐射及其光照指标等。太阳辐射是由太阳发射的电磁波、短波辐射,部分地穿透

3、大太阳辐射是由太阳发射的电磁波、短波辐射,部分地穿透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它是地球表面一切过程的能量基础。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它是地球表面一切过程的能量基础。 由于受纬度、海拔、云雾等影响,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差由于受纬度、海拔、云雾等影响,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略大于高纬度区,高原区高于平原区。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略大于高纬度区,高原区高于平原区。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和四季变化,导致太阳总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和四季变化,导致太阳总辐射量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辐射量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太阳辐射是土地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地理过程的能量来源,其太阳辐射是土地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地

4、理过程的能量来源,其最直接的表现为光照和热量。最直接的表现为光照和热量。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光照指标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光照指标主要有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主要有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 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2.1.1.12.1.1.1光照强度(照度)光照强度(照度) 光照强度简称照度,是指正常人眼对光照强度简称照度,是指正常人眼对0.4-0.7m0.4-0.7m可见光可见光的平均感觉程度,其单位为勒克斯,也可以用日照时数的平均感觉程度,其单位为勒克斯,也可以用日照时数表示。表示。光照强度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密切关系,大多数作光照强度与农作

5、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密切关系,大多数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物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日照时数随地理位置、季节、天空状况和大气混浊度等日照时数随地理位置、季节、天空状况和大气混浊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其分布与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有相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其分布与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有相似的趋势,由东似的趋势,由东西,由南西,由南北,由低北,由低高。高。 日照时数的地区差异为植物的区域分布奠定了基础。日照时数的地区差异为植物的区域分布奠定了基础。全年日照时数全年日照时数( (小时小时) )太阳辐射总量太阳辐射总量( (千卡千卡cmcm2 2. .年年) )主要分布区主要分布区2800-33001

6、60-200西藏、新疆、青海、宁夏、西藏、新疆、青海、宁夏、甘肃甘肃3000-3300140-160内蒙、宁夏南部内蒙、宁夏南部2200-3000120-140山东、河南、东北等地山东、河南、东北等地1400-2200100-120湖北、湖南、两广等地湖北、湖南、两广等地1000-140080-100贵州、四川贵州、四川中国光能空间分布格局中国光能空间分布格局中国光合年辐射量(千卡平方厘米)中国光合年辐射量(千卡平方厘米)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2.1.1.22.1.1.2光照长度(日长)光照长度(日长) 光照长度简称日长,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没之间可能光

7、照长度简称日长,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没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日照的时数。日长随季节与纬度不同而变化。日长随季节与纬度不同而变化。日照长度对农作物影响较大,根据作物生长发育对日长日照长度对农作物影响较大,根据作物生长发育对日长的要求,可将作物划分为长日照作物(小麦、油菜等夏的要求,可将作物划分为长日照作物(小麦、油菜等夏作物)与短日照作物(玉米、棉花等秋作物)。作物)与短日照作物(玉米、棉花等秋作物)。一个地区的气候一个地区的气候- -土地生产力与其日照关系较大。土地生产力与其日照关系较大。 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2.1.1.32.1.1.3光照质量光照质量

8、 光照质量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部分光照质量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部分的比例。其比例随纬度、海拔高度、地区大气干燥度以的比例。其比例随纬度、海拔高度、地区大气干燥度以及季节变化而有所变化。及季节变化而有所变化。光照质量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和产品质量。光照质量好,光照质量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和产品质量。光照质量好,作物质量高,颜色鲜,果实大。作物质量高,颜色鲜,果实大。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太阳光照条件对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意义重大,光太阳光照条件对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意义重大,光照强度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密切,多数作物的照强度和作物生长发育的

9、关系密切,多数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光照强度和光照质量。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光照强度和光照质量。光对动物的行为和生活中各种周期现象的产生有光对动物的行为和生活中各种周期现象的产生有很大影响;光照条件对水生动物的垂直分布也有很大影响;光照条件对水生动物的垂直分布也有重要作用。重要作用。光照条件对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规划与光照条件对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规划与房屋建筑建设均有重要的影响。房屋建筑建设均有重要的影响。 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2.1.22.1.2热量资源热量资源 2.1.2.12.1.2.1热量的地带性与其地理带的划分热量的地带性与其地

10、理带的划分 热量地带与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关系很大。热量地带与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关系很大。气候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气候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气候带:寒带、温带气候带:寒带、温带 (寒温带(寒温带 中温带中温带 暖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北亚热带亚热带(北亚热带 中亚热带中亚热带 南亚热带)、热带南亚热带)、热带(边缘热带(边缘热带 中热带中热带 赤道热带)赤道热带)不同温度带有着相应不同的自然景观、土地类型以不同温度带有着相应不同的自然景观、土地类型以及土地利用特征。及土地利用特征。 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2.1.2.2

11、2.1.2.2农业热量指标的土地利用意义农业热量指标的土地利用意义 00与与1010的温度及其积温的温度及其积温 00的温度,一般代表冬小麦、莜麦、马铃薯的温度,一般代表冬小麦、莜麦、马铃薯等耐寒作物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等耐寒作物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1010的温度,一般代表玉米、棉花等喜温作的温度,一般代表玉米、棉花等喜温作物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物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两者各自的积温数分别代表了两类作物在当地两者各自的积温数分别代表了两类作物在当地成熟的可能性,以及一定种植制度的适宜性选择。成熟的可能性,以及一定种植制度的适宜性选择。 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

12、成要素不同积温数与作物种植制度的适宜性不同积温数与作物种植制度的适宜性 00的积温的积温()()1010的积温的积温()()种植制度及适宜的作物种植制度及适宜的作物2500-30002500-300028002800一年一熟:春麦、莜麦、杏子、马铃薯等一年一熟:春麦、莜麦、杏子、马铃薯等4500450040004000三年两熟:冬麦三年两熟:冬麦-玉米玉米4700-48004700-4800420042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花生、甘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花生、甘薯4500-55004500-550050005000一年两熟:小麦一年两熟:小麦水稻水稻5700-61005700-6100550

13、05500一年三熟:小麦一年三熟:小麦水稻水稻水稻水稻8000800070007000一年三熟:甘蔗一年三熟:甘蔗水稻水稻水稻水稻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有特殊意义的有特殊意义的1010积温线:积温线: 大兴安岭北麓约大兴安岭北麓约17001700,以南耐寒喜凉作物可以生长;,以南耐寒喜凉作物可以生长; 长城一线约长城一线约35003500,相当于冬小麦的北界,一年一熟;,相当于冬小麦的北界,一年一熟; 秦岭秦岭- -淮河一线约淮河一线约45004500,该线以北一年一熟或三年两熟;,该线以北一年一熟或三年两熟; 南岭一线为南岭一线为65006500,可

14、一年二熟到一年三熟。,可一年二熟到一年三熟。 这些积温线基本决定了我国土地利用方式的宏观格局。这些积温线基本决定了我国土地利用方式的宏观格局。中国大于中国大于0C积温空间格局积温空间格局中国大于中国大于10C积温空间格局积温空间格局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气温的变化规律气温的变化规律 日变化(日较差):影响作物的生长。日变化(日较差):影响作物的生长。 年变化(年较差):不同纬度土地利用强度年变化(年较差):不同纬度土地利用强度(作物熟制)不同。(作物熟制)不同。 空间变化(气温垂直递减率):影响土地类空间变化(气温垂直递减率):影响土地类型和植被的变化。

15、型和植被的变化。 中国年平均气温空间格局中国年平均气温空间格局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无霜期、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无霜期、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 无霜期指每年的终霜期无霜期指每年的终霜期( (第二年春季第二年春季) )与初霜期与初霜期( (第一年第一年秋季秋季) )之间的无霜天数。之间的无霜天数。 无霜期小于无霜期小于100d100d的地区,农作物生长受严格限制;的地区,农作物生长受严格限制;100-100-130d130d的地区,可种植喜凉作物(东北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的地区,可种植喜凉作物(东北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到黄淮海平原地区,无霜期可达。到黄

16、淮海平原地区,无霜期可达180-200d180-200d,洞庭湖平原可,洞庭湖平原可达达250-300d250-300d,南岭以南可大于,南岭以南可大于300d300d,西双版纳、广东沿海、,西双版纳、广东沿海、海南岛则全年无霜。海南岛则全年无霜。 多年极端低温有杀伤性低温、抑制性低温等,与极端低多年极端低温有杀伤性低温、抑制性低温等,与极端低温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长短等有关。它对一年生作物温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长短等有关。它对一年生作物( (如如冬小麦、油菜、蚕豆等冬小麦、油菜、蚕豆等) )和多年生作物和多年生作物( (如果树、茶树、橡胶如果树、茶树、橡胶等等) )能否安全过冬影响很大。能否

17、安全过冬影响很大。 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温度影响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温度还影响动物的温度影响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温度还影响动物的地理分布,尤其对变温动物影响最大。地理分布,尤其对变温动物影响最大。温度条件对于城市规划,特别是建筑设计有重要温度条件对于城市规划,特别是建筑设计有重要的价值。的价值。温度使旅游资源的使用效率受到影响。温度使旅游资源的使用效率受到影响。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2.1.32.1.3降水资源降水资源 水分是土地利用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光、热、水分是土地利用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光、热、水因素共同决定

18、了一个地区气候生产力的高低。水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气候生产力的高低。 水资源分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两部分,降水不仅决水资源分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两部分,降水不仅决定土地资源的水文条件,同时直接影响地下水的成分、定土地资源的水文条件,同时直接影响地下水的成分、数量与分布等。故降水大小是影响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数量与分布等。故降水大小是影响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一个主要因素。的一个主要因素。 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2.1.3.12.1.3.1降水量的时空变化降水量的时空变化 降水量的空间变化降水量的空间变化 400mm 400mm等雨量线:此线以西、以北等雨量线:此线以西

19、、以北我国主要牧区我国主要牧区 该线以南、以东该线以南、以东我国主要农业区我国主要农业区 800mm 800mm等雨量线:此线以北等雨量线:此线以北旱作(雨养)农业旱作(雨养)农业 此线以南此线以南水田农业水田农业 中国降水量分布格局图中国降水量分布格局图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降水时间变化降水时间变化 我国降水年际和年内变化都比较大。我国降水年际和年内变化都比较大。 4-9 4-9月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月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80%以上,北方一些以上,北方一些地区冬春几乎无降水。地区冬春几乎无降水。 南方年降水变化率较小,一般为南方年降水变化率较

20、小,一般为10%-15%10%-15%,最高可达,最高可达1-21-2倍;北方一般为倍;北方一般为20%-30%20%-30%,最高可达,最高可达1010倍。倍。 由于降水的时间变化,往往形成旱涝灾害。由于降水的时间变化,往往形成旱涝灾害。 北方某流域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多年平均月径流量分布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2.1.3.22.1.3.2降水、蒸发与温度的关系降水、蒸发与温度的关系 降降水水、蒸蒸发发与与温温度度三三者者之之间间的的关关系系综综合合地地反反映映了了一一个个地地区区气气候候类类型型的的特特点点,也也反反映映了了该该地地区区总总的的土土地地利

21、利用用特征。特征。 我国以季风型气候和干旱荒漠型气候为主。我国以季风型气候和干旱荒漠型气候为主。 降降水水和和蒸蒸发发在在空空间间上上的的分分布布和和时时间间上上的的变变化化因因地地理理纬纬度度、海海陆陆位位置置、季季风风等等原原因因有有较较大大的的差差异异,从从而而导导致致了了土土地地资资源源的的水水分分性性质质和和利利用用在在空空间间上上的的差差异异。以以干干燥燥度度为为指指标标,全全国国从从东东南南向向西西北北,分分为为湿湿润润、半半湿湿润润、半半干干旱旱、干干旱旱四四个个干干湿湿分分区区。不不同同干干燥燥度度条条件件下下,农农业业利利用方式、管理措施及生产效益差异很大。用方式、管理措施

22、及生产效益差异很大。 蒸发量的变化一般与气温变化相一致。蒸发量的变化一般与气温变化相一致。 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2.1.3.32.1.3.3降水与地形降水与地形 在在降降水水中中一一般般可可以以分分为为锋锋面面雨雨、对对流流雨雨和和地地形形雨雨等等三种类型。三种类型。 地地形形雨雨在在我我国国季季风风气气候候与与多多山山地地形形的的条条件件下下往往往往具具有有重重要要意意义义。在在迎迎风风的的山山坡坡面面,形形成成地地形形雨雨;而而在在背背风风坡坡的的一一面面,往往往往形形成成焚焚风风和和雨雨影影气气候候。这这种种地地形形引引起起的的降降雨雨量量的的分

23、分异异在在区区域域的的土土地地资资源源评评价价与与利利用用中中要要充充分分加加以注意。以注意。 另另外外,在在同同一一地地区区,随随地地势势增增高高,降降水水量量增增大大;同同时时,地地形形高高低低影影响响水水资资源源的的再再分分配配。因因此此,水水资资源源的的垂垂直分布,也是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因素之一。直分布,也是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因素之一。 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2.1.3.42.1.3.4降水与土地利用的关系降水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 降水是土壤水分和作物需水量的重要来源;降水空降水是土壤水分和作物需水量的重要来

24、源;降水空间分布不平衡是区域土地利用差异的重要原因;降水季间分布不平衡是区域土地利用差异的重要原因;降水季节分布不平衡往往形成旱涝灾害;降水强度过大(暴雨)节分布不平衡往往形成旱涝灾害;降水强度过大(暴雨),对地表侵蚀强烈,常诱发水土流失;降水的形式也对,对地表侵蚀强烈,常诱发水土流失;降水的形式也对农业生产有影响。农业生产有影响。2 2.1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2.1.42.1.4风力资源风力资源 季风对中国土地资源性质与利用有深远影响季风对中国土地资源性质与利用有深远影响 季风使我国亚热带地区土地资源的水分性质较季风使我国亚热带地区土地资源的水分性质较好,可为

25、农业利用;夏季风使一年生喜温农作物的好,可为农业利用;夏季风使一年生喜温农作物的土地资源利用北界向北推移;冬季风使越冬作物和土地资源利用北界向北推移;冬季风使越冬作物和多年生喜温农作物的土地资源利用北界向南推移。多年生喜温农作物的土地资源利用北界向南推移。 2 2.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 土地资源的地学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土地资源的地学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和地表岩性,是区域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貌形态和地表岩性,是区域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导致区域能量和物质重新分配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区域能量和物质重新分配的主要原因,与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关系非常密

26、切。与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关系非常密切。2 2.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2.2.12.2.1地质构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地质构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地质构造与土壤分布和改良的关系地质构造与土壤分布和改良的关系 地质构造决定土壤的分布地质构造决定土壤的分布 地质构造影响土壤改良地质构造影响土壤改良 地质构造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关系地质构造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关系 地质构造与农业合理布局地质构造与农业合理布局 2 2.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2.2.22.2.2地形地貌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地形地貌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气候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的宏观地带性

27、气候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的宏观地带性规律上,而小范围内土地资源的差异,往往受地形条件规律上,而小范围内土地资源的差异,往往受地形条件的制约。与土地资源特性关系最密切的地形地貌因素有的制约。与土地资源特性关系最密切的地形地貌因素有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地貌类型等几个方面。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地貌类型等几个方面。 2 2.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2.2.2.12.2.2.1海拔高度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是划分地貌类型的重要指标海拔高度是划分地貌类型的重要指标 海拔高度影响作物布局与耕作制度海拔高度影响作物布局与耕作制度 海海拔拔高高度度对对土土地地特特性性的的影影响

28、响主主要要表表现现在在水水热热条条件件再再分分布布方方面面。首首先先,随随海海拔拔高高度度升升高高,积积温温减减少少,生生长长期期缩缩短短,土土地地利利用用强强度度下下降降;其其次次,在在一一定定范范围围内内,降降水水量量随随海海拔拔升升高高而而增增多多,但但到到极极大大值值后后,则则随随海海拔拔升升高高而而降低。降低。 海拔高度制约人类活动,影响其他产业海拔高度制约人类活动,影响其他产业 随随着着海海拔拔高高度度的的上上升升,自自然然环环境境恶恶化化的的可可能能性性增增大大,人类的活动必然减少。人类的活动必然减少。 土地类型的海拔高度分布土地类型的海拔高度分布2 2.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

29、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2.2.2.22.2.2.2地面坡度地面坡度 地地面面坡坡度度对对土土地地特特性性及及其其利利用用的的影影响响主主要要表表现现在在水水土土流流失失、农农田田水水利利化化和和机机械械化化以以及及城城镇镇建建设设与与交交通通运运输输的布局上。的布局上。 2 2.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地地势势起起伏伏对对农农业业生生产产的的影影响响,主主要要表表现现在在地地表表侵侵蚀蚀程程度度与与农田基本建设条件、灌溉条件、机耕条件等方面。农田基本建设条件、灌溉条件、机耕条件等方面。 除坡度外,坡形、坡向对土地性质与利用

30、也有较大影响。除坡度外,坡形、坡向对土地性质与利用也有较大影响。 坡度坡度坡度类型坡度类型农业利用及其对应措施农业利用及其对应措施3极缓坡极缓坡条件良好,十分适宜农业条件良好,十分适宜农业3-7缓坡缓坡适宜农业,一般可机耕适宜农业,一般可机耕8-15中坡中坡适宜农业,但必须采取工程水保措施适宜农业,但必须采取工程水保措施16-25微陡坡微陡坡可农业或林业,必须采取工程与林业水保措施可农业或林业,必须采取工程与林业水保措施26-35陡坡陡坡只能用于林业,易产生滑坡等重力侵蚀只能用于林业,易产生滑坡等重力侵蚀35极陡坡极陡坡只能用于林业,极易产生崩塌、滑坡等只能用于林业,极易产生崩塌、滑坡等2 2

31、.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对建设用地的作用对建设用地的作用 坡坡度度对对于于建建设设用用地地作作用用也也很很显显著著,地地势势平平坦坦,排排水水良良好好,工工程程土土方方量量少少,则则可可节节省省开开发发投投资资;反反之之,则则投投资增大。资增大。 土地类型土地类型坡度坡度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及对应措施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及对应措施低平地低平地0.3地势低,排水不良,需采取机械提升措施排水地势低,排水不良,需采取机械提升措施排水平地平地0.3 -2是城镇建设的理想坡度,各项建筑、道路可自由布置是城镇建设的理想坡度,各项建筑、道路可自由布置平坡地平坡地2 -5铁路需要有坡降

32、,工厂及大型公共建筑可布置,但需适当平整土地铁路需要有坡降,工厂及大型公共建筑可布置,但需适当平整土地缓坡地缓坡地5 -10建筑群及主要道路沿等高线布置,次要道路不受影响,不需设人行梯道建筑群及主要道路沿等高线布置,次要道路不受影响,不需设人行梯道中坡地中坡地10 -25建筑群受限,宜阶梯状布置,车道不宜垂直等高线,需设人行梯道建筑群受限,宜阶梯状布置,车道不宜垂直等高线,需设人行梯道陡坡地陡坡地25 -50除供园林绿化外,不宜作建筑用地,道路与等高线锐角斜交布置,设人除供园林绿化外,不宜作建筑用地,道路与等高线锐角斜交布置,设人行梯道行梯道2 2.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

33、学组成要素2.2.2.32.2.2.3山系走向对土地环境的影响山系走向对土地环境的影响 我国几大山系的走向对气候影响较大。我国几大山系的走向对气候影响较大。 东西走向山系:天山东西走向山系:天山- -阴山阴山- -燕山山系、昆仑山燕山山系、昆仑山- -秦岭秦岭- -大别山山系、南岭山系,重要的温度界线;大别山山系、南岭山系,重要的温度界线; 北北东走向山系:大兴安岭北北东走向山系:大兴安岭- -太行山太行山- -巫山巫山- -雪峰山山雪峰山山系、长白山千山山东丘陵武夷山、台湾山脉,重系、长白山千山山东丘陵武夷山、台湾山脉,重要的湿度界线;要的湿度界线; 北北西走向山系: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北

34、北西走向山系: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南北向走向山系: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系,吸南北向走向山系: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系,吸引印度洋水汽的通道;引印度洋水汽的通道; 弧形山脉:主要为喜马拉雅山系。弧形山脉:主要为喜马拉雅山系。 2 2.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2.2.2.42.2.2.4地貌类型地貌类型 地地貌貌类类型型是是具具有有共共同同形形态态特特征征和和成成因因的的地地貌貌单单元元。按按地地貌貌形形态态可可以以粗粗略略分分为为平平原原、山山地地、丘丘陵陵、高高原原和和盆盆地地五五大大类类型型。不不同同地地貌貌具具有有不不同同的的特特征征,从从而而影影响响土

35、土地地资源的类型、特性及其开发利用。资源的类型、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中国地貌类型分区图中国地貌类型分区图2 2.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山地与丘陵山地与丘陵 坡坡度度因因素素、山山区区土土地地资资源源的的垂垂直直分分布布、水水的的问问题题、坡向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坡向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平原平原 根根据据其其成成因因及及其其沉沉积积物物的的堆堆积积形形式式不不同同,可可分分为为:扇扇形形地地平平原原、冲冲积积平平原原、湖湖积积平平原原和和滨滨海海平平原原等等,多多为为主要的农业区和城镇用地区。主要的农业区和城镇用地区。2 2.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

36、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l 扇形地平原扇形地平原 扇扇形形地地平平原原区区一一般般水水资资源源丰丰富富、排排水水条条件件好好、土土层层深深厚,可因地制宜进行农林牧及居民点的分配。厚,可因地制宜进行农林牧及居民点的分配。l 冲积平原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为我国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为我国的耕地和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的耕地和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 曲流发达的地区排水困难,开发时要解决排水问题;曲流发达的地区排水困难,开发时要解决排水问题;含沙量大的地区,形成地上河,洪水对两岸农田和人民生含沙量大的地区,形成地上河,洪水对两岸农田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

37、威胁;河流改道易产生权属纠纷。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河流改道易产生权属纠纷。 河床相沉积和河漫滩沉积: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河床相沉积和河漫滩沉积: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 2 2.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l 湖积平原湖积平原 洞洞庭庭湖湖、鄱鄱阳阳湖湖、太太湖湖、白白洋洋淀淀、微微山山湖湖等等淡淡水水湖湖盆盆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水产品生产基地。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西西北北干干旱旱地地区区的的内内陆陆湖湖泊泊有有盐盐化化特特征征,因因此此湖湖积积平平原原多多用于牧业。用于牧业。 l 滨海平原滨海平原 南方的长江三角洲、珠江

38、三角洲等地区,降水量丰富,南方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降水量丰富,土壤自然脱盐良好,是良好的农业垦殖与海产品垦殖区。土壤自然脱盐良好,是良好的农业垦殖与海产品垦殖区。 北方地区的黄河三角洲,年降水量少,土壤脱盐较差,北方地区的黄河三角洲,年降水量少,土壤脱盐较差,且淡水资源有限,因此农业开发受到一定限制,但海产品养殖且淡水资源有限,因此农业开发受到一定限制,但海产品养殖与盐业生产有着广阔的前景。与盐业生产有着广阔的前景。 对三角洲和海积平原的土地资源开发要给予充分重视。它对三角洲和海积平原的土地资源开发要给予充分重视。它们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效益较大。们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

39、效益较大。 2 2.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2.2.32.2.3地表物质组成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地表物质组成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地表的岩性、矿物质组成及其风化物质的性状对地表的岩性、矿物质组成及其风化物质的性状对地下水的储存条件、质量和土地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地下水的储存条件、质量和土地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从而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生产潜力。从而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生产潜力。 岩性及矿物质组成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岩性及矿物质组成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土壤和地下水而产生的,它是土壤形成的母质来源,土壤和地下水而产生的,它是土壤形成的母质来源,对土壤的性状有一定

40、的控制作用,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对土壤的性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储存条件与水质,对土地类型演化都有一定的作用。储存条件与水质,对土地类型演化都有一定的作用。 2 2.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2.2.3.12.2.3.1地表物质的岩石、母质类型地表物质的岩石、母质类型 岩石的类型岩石的类型母质的类型母质的类型 母质是影响土地的物质基础。因此,不同母质类型对土母质是影响土地的物质基础。因此,不同母质类型对土地资源的特性及其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益关系密切。地资源的特性及其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益关系密切。 根据母质产生的特点,有残积母质、坡积母质、洪积母根据母质产生的特

41、点,有残积母质、坡积母质、洪积母质、冲积母质、湖积母质、风积母质、海积母质等。质、冲积母质、湖积母质、风积母质、海积母质等。 岩石岩石母质母质土壤土壤风化风化成土过程成土过程2 2.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2.2.3.22.2.3.2岩性及矿物质组成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岩性及矿物质组成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土壤的机械组成主要是由母质的机械组成决定土壤的机械组成主要是由母质的机械组成决定母质的矿物、化学成分影响着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方向母质的矿物、化学成分影响着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方向不同成土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其养分情况有所不同不同成土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其养分情况有所不

42、同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其矿物组成也有较大的差别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其矿物组成也有较大的差别母质的透水性对成土作用有显著影响母质的透水性对成土作用有显著影响 2 2.2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2.2.3.32.2.3.3岩性及矿物质组成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岩性及矿物质组成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影响农作物布局及生产力影响农作物布局及生产力影响城市建设和水资源影响城市建设和水资源 地表组成物质的岩性及矿物成分,对其各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工程地表组成物质的岩性及矿物成分,对其各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工程设施的经济性影响显著,对其地下水资源的质量作用明显。设施的经济性影响显著,

43、对其地下水资源的质量作用明显。 地表组成物质构成各类建筑物地基基础,其岩性与矿物组成如何,地表组成物质构成各类建筑物地基基础,其岩性与矿物组成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程度、层高、施工难易以及造价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程度、层高、施工难易以及造价高低。 岩性不同,其受力作用的稳定性不一样,因此十分必要考虑其地质岩性不同,其受力作用的稳定性不一样,因此十分必要考虑其地质构造特征,避免因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灾害的危害。构造特征,避免因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灾害的危害。 地表组成物质的岩性与矿物组成对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和埋藏深度地表组成物质的岩性与矿物组成对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和埋藏深度及补给条

44、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从而对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供应产生及补给条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从而对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供应产生影响。影响。 2 2.3 .3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包括地表水和地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方面。它既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因素,下水两方面。它既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因素,又与土地资源利用及开发紧密相关。又与土地资源利用及开发紧密相关。 2 2.3 .3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2.3.12.3.1地表水地表水 2.3.1.12.3.1.1地表水的类型与作用地表水的类型与作用 河流河流 河流径流年内

45、四个阶段的水量变化,给土地资源河流径流年内四个阶段的水量变化,给土地资源的利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的利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湖泊湖泊 湖泊可以用作水力发电、航运、灌溉和发展多种湖泊可以用作水力发电、航运、灌溉和发展多种经营,还能调节径流、改善气候、美化环境,对农业经营,还能调节径流、改善气候、美化环境,对农业生产有多方面的好处。生产有多方面的好处。 冰川冰川 西北冰川是绿洲农业的主要地表水源。西北冰川是绿洲农业的主要地表水源。 沼泽沼泽 2 2.3 .3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2.3.1.22.3.1.2地表水的数量和质量地表水的数量和质量 地表水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46、其数量和质地表水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土地资源利用。量直接影响土地资源利用。地表水供农业生产需要的保证程度南北方不同地表水供农业生产需要的保证程度南北方不同 地表水质从东南向西北大陆,水的矿化度逐渐提高,地表水质从东南向西北大陆,水的矿化度逐渐提高,硬度也随之增加硬度也随之增加 2 2.3 .3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2.3.22.3.2地下水地下水 2.3.2.12.3.2.1地下水的类型、补给及排泄条件地下水的类型、补给及排泄条件 地下水类型地下水类型l包气带水包气带水 指存在于包气带中的地下水,主要包括土壤水和指存在于包气带中的地下水,主要包

47、括土壤水和上层滞水。土壤水对土地资源的性质与利用影响较大。上层滞水。土壤水对土地资源的性质与利用影响较大。上层滞水最接近地表,一般水量不大,旱季常常枯竭,上层滞水最接近地表,一般水量不大,旱季常常枯竭,且容易遭受污染。且容易遭受污染。 2 2.3 .3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l潜水潜水 是埋藏于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是埋藏于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对土壤性质有明显的影响。水。对土壤性质有明显的影响。 l承压水承压水 是指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地下是指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动态稳定、不易污染。水。

48、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动态稳定、不易污染。 2 2.3 .3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l上层滞水上层滞水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以蒸发方式排泄。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以蒸发方式排泄。上层滞水动态变化显著,其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动态变化显著,其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 l潜水潜水 在其分布范围内都可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在有地表在其分布范围内都可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在有地表水分布的地区,当地表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地表水可以补水分布的地区,当地表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地表水可以补给潜水;在干旱少雨的荒漠地区,凝结水是潜水的重要补给给潜水

49、;在干旱少雨的荒漠地区,凝结水是潜水的重要补给来源。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潜水的排泄方式有:水平方向来源。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潜水的排泄方式有:水平方向的径流排泄;垂直方向的蒸发排泄;人工开采。的径流排泄;垂直方向的蒸发排泄;人工开采。 2 2.3 .3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l承压水承压水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但由于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但由于受到顶部隔水层的限制,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承受到顶部隔水层的限制,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承压水有时也可获得相邻含水层的越层补给。承压水的压水有时也可获得相邻含水层的越层补给。承压水的排泄主要以泉和渗流

50、的形式排泄于地表或地表水体,排泄主要以泉和渗流的形式排泄于地表或地表水体,还有人工开采排泄。还有人工开采排泄。 2 2.3 .3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2.3.2.22.3.2.2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 水位水位 对于土地利用来说,通常可将地下水位分为高水对于土地利用来说,通常可将地下水位分为高水位(水位埋深位(水位埋深0.5m0.5m)、中等水位(水位埋深)、中等水位(水位埋深0.5-0.5-2.0m2.0m)和低水位(水位埋深)和低水位(水位埋深3.0m3.0m)。)。水质水质 地下水的水质主要是指地下水的理化性质。地下水的水质主要是指地下水的理化性质。

51、 地下水矿化度系指地下水中含有各种阴、阳离子地下水矿化度系指地下水中含有各种阴、阳离子的总量(的总量(g/Lg/L)。)。 微量元素氟在干旱区的地下水中含量相对偏高。微量元素氟在干旱区的地下水中含量相对偏高。 2 2.3 .3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2.3.2.32.3.2.3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合理开发利用,防止盲目开采或超采带来严重后果合理开发利用,防止盲目开采或超采带来严重后果 灌溉定额也要有所控制灌溉定额也要有所控制 2 2.3 .3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2.3.32.3.3水文条件对农用土地资源的影响水文

52、条件对农用土地资源的影响 水分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分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水源条件是实现农业集约生产的保证水源条件是实现农业集约生产的保证水分状况影响土地开发利用水分状况影响土地开发利用水力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作用(水土流失、水灾)水力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作用(水土流失、水灾) 2 2.3 .3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2.3.42.3.4水文条件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水文条件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2.3.4.12.3.4.1地表水对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作用和影响地表水对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作用和影响 地表水体的分布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本条件地表水体的分布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

53、本条件 城市规划布局要考虑水污染的危害、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布局要考虑水污染的危害、环境保护 河流的洪水状况对沿河城市规划建设有重大影响河流的洪水状况对沿河城市规划建设有重大影响2.3.4.22.3.4.2地下水对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作用与影响地下水对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作用与影响地下水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水源地下水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水源 地下水埋藏深度影响地面建筑物的基础稳定性,从而地下水埋藏深度影响地面建筑物的基础稳定性,从而影响城市用地与建筑物的具体布局影响城市用地与建筑物的具体布局 地下水质不佳,将对硅酸盐水泥产生一定的腐蚀,甚地下水质不佳,将对硅酸盐水泥产生一定的腐蚀,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物基础的稳定

54、性而出现灾害至会影响到建筑物基础的稳定性而出现灾害 2 2.4 .4 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 植被是指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包括森林、草植被是指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包括森林、草原或草地及农田栽培作物。植被中各种植物是土地资源生原或草地及农田栽培作物。植被中各种植物是土地资源生产力的代表,是土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生产力的代表,是土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生态平衡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植被作为土地重要的构成态平衡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植被作为土地重要的构成要素,既是土地资源质量的代表,又是其综合特征的反映,要素,既是土地资源质量的代表,又是其综合

55、特征的反映,并可指示出土地演替的方向。并可指示出土地演替的方向。 2 2.4 .4 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2.4.12.4.1植被群落植被群落 2.4.1.12.4.1.1植被类型植被类型 植被是地球表面的植物覆盖,地表上的植被类型植被是地球表面的植物覆盖,地表上的植被类型多种多样,植被类型的分布是受水、热、土等因素直多种多样,植被类型的分布是受水、热、土等因素直接控制的,它们从群落和分布与气候类型及土壤类型接控制的,它们从群落和分布与气候类型及土壤类型有近似的联系,各地区的植被都有其严格的组成及其有近似的联系,各地区的植被都有其严格的组成及其结构群体。结构群体。中国植被

56、分布图中国植被分布图2 2.4 .4 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2.4.1.22.4.1.2植被生态要素植被生态要素 植被是一个重要的生态要素。它在水分的物质地质植被是一个重要的生态要素。它在水分的物质地质大循环的基础上起着重要的生物小循环作用,是在地质大循环的基础上起着重要的生物小循环作用,是在地质大循环过程中对养分的吸收与累积过程。大循环过程中对养分的吸收与累积过程。 2 2.4 .4 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2.4.1.32.4.1.3植被生态系统生产力植被生态系统生产力 植被是土地资源生产力的代表。陆地上绿色植物所植被是土地资源生产力的代表。陆地上

57、绿色植物所创造的有机物质,一方面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生创造的有机物质,一方面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生存环境、食物和生产资料,另一方面,每年又有相当数存环境、食物和生产资料,另一方面,每年又有相当数量的有机物质以植物残体的形式回归到陆地表面的土壤量的有机物质以植物残体的形式回归到陆地表面的土壤中,进入地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对增强土壤有机质含中,进入地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对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矿质养分在地表的富集,提高土壤肥力具有十量,促进矿质养分在地表的富集,提高土壤肥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重要的作用。 2 2.4 .4 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2.4.1.42.

58、4.1.4植被要素的稳定性植被要素的稳定性 植被是土地构成要素中不稳定的、易变的要素(森植被是土地构成要素中不稳定的、易变的要素(森林砍伐、草原垦殖等)。同时植被又是土地资源区域构林砍伐、草原垦殖等)。同时植被又是土地资源区域构成的稳定要素,尤其在区域土地利用中,必须考虑有一成的稳定要素,尤其在区域土地利用中,必须考虑有一个稳定的植被组成,才能促进土地资源的稳定、健康与个稳定的植被组成,才能促进土地资源的稳定、健康与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利用。 2 2.4 .4 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2.4.22.4.2植被要素特征对土地资源性质与利用的影响植被要素特征对土地资源性质与利用的

59、影响 2.4.2.12.4.2.1植被对土地性状的影响植被对土地性状的影响 植被对土地特性与利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植被类型、植被对土地特性与利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植被类型、植物生产力和生态调节功能等方面。各种植被类型是特植物生产力和生态调节功能等方面。各种植被类型是特定生态环境的产物,它不仅是土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定生态环境的产物,它不仅是土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而且对土地性质起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对土地性质起着重大的作用。 2 2.4 .4 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2.4.2.22.4.2.2植被对土地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植被对土地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 植被生态功能,主要通过研究

60、森林与草原的物质、能量迁移与植被生态功能,主要通过研究森林与草原的物质、能量迁移与转化过程而确定转化过程而确定。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环境;防风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环境;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固沙,保护农田;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不同的植被类型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有着不同的意义。不同的植被类型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有着不同的意义。植被生态条件对于农村土地利用来说,重在提高生物产量,保植被生态条件对于农村土地利用来说,重在提高生物产量,保护土壤肥力,使土地生产力不断提高;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来说,护土壤肥力,使土地生产力不断提高;

61、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来说,重在发挥植被的生态功能,使其有助于环境污染的净化,并可重在发挥植被的生态功能,使其有助于环境污染的净化,并可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2 2.4 .4 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2.4.2.32.4.2.3植被的重要指示意义植被的重要指示意义 通过植被对气候、水分、矿藏、污染、酸碱与盐通过植被对气候、水分、矿藏、污染、酸碱与盐化等指示作用,可有助于我们对土地资源的气候变迁化等指示作用,可有助于我们对土地资源的气候变迁或气候带、寻找矿藏、浅层地下淡水、适于开垦的湿或气候带、寻找矿藏、浅层地下淡水、适于开垦的湿润地段,判断空气中存在何种污染物

62、,了解土壤特性润地段,判断空气中存在何种污染物,了解土壤特性及盐化程度,对于工农业生产、营林工作具有重大的及盐化程度,对于工农业生产、营林工作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实践意义。 2 2.5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 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既是在生物、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既是在生物、气候、地形、母质、时间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气候、地形、母质、时间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综合体;也是地理环境统一体中的一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综合体;也是地理环境统一体中的一个组成要素。个组成要素。 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

63、成要素,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的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及生产能力均直接影响甚至它的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及生产能力均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的特性、开发利用方向及其生产力的高低。决定着土地资源的特性、开发利用方向及其生产力的高低。 因此,对土壤因素的评价往往是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因此,对土壤因素的评价往往是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特别是对于平原地区来讲更是如此。特别是对于平原地区来讲更是如此。2 2.5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2.5.12.5.1土壤的基本物质构成土壤的基本物质构成 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物有土壤是由固相(矿物

64、质、有机质和活的生物有机体)、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气相(土壤空机体)、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气相(土壤空气)等三相物质,五种成分组成。气)等三相物质,五种成分组成。 2 2.5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2.5.22.5.2土壤圈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土壤圈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 2.5.2.12.5.2.1土壤圈的概念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位置土壤圈的概念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位置 土壤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存在于陆地的表面,被称为土壤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存在于陆地的表面,被称为土壤圈(土壤圈(PedospherePedosphere)。)。 土壤

65、圈是地球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交界土壤圈是地球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交界面上的一个圈层,处于四个圈层的中心,既是地球各圈层面上的一个圈层,处于四个圈层的中心,既是地球各圈层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枢纽,又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枢纽,又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各圈层的物质、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送起着维持与产物,对各圈层的物质、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送起着维持与调节作用,在地理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调节作用,在地理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2.5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2.5.2.22.5.2.2土壤圈的功能土壤圈的功能 土壤的

66、生产力功能土壤的生产力功能土壤的自净功能土壤的自净功能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功能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功能土壤的支撑功能土壤的支撑功能土壤的原材料功能土壤的原材料功能土壤的景观文化功能土壤的景观文化功能2 2.5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2.5.32.5.3土壤性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土壤性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土壤基础物质及其功能(包括对水、肥、气、热的土壤基础物质及其功能(包括对水、肥、气、热的储存、供应能力和转化强度),实际上是反映土壤肥力储存、供应能力和转化强度),实际上是反映土壤肥力水平的水平的“体质体质”;整个土体各层的空隙组成和水、肥、;整个土体各层的空隙组成和水、肥、气

67、、热状况,反映土壤肥力水平的气、热状况,反映土壤肥力水平的“体型体型” ;土壤肥;土壤肥力水平高低及其发挥,与土壤生态条件关系密切。力水平高低及其发挥,与土壤生态条件关系密切。 不同类型的土壤,其不同类型的土壤,其“体质体质”和和“体型体型”均有较大均有较大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肥力水平和特点。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肥力水平和特点。 2 2.5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2.5.3.12.5.3.1土壤土壤“体质体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 l不同矿物学组成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不同矿物学组成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土壤矿物按成因类型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

68、大类。土壤矿物按成因类型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不同的矿物学类型,其成分、结构不同,含有的养分种不同的矿物学类型,其成分、结构不同,含有的养分种类、数量以及释放速率也有很大的差异;土壤的矿物学组成类、数量以及释放速率也有很大的差异;土壤的矿物学组成对土壤的保肥供肥性、土壤的耕性影响极大。对土壤的保肥供肥性、土壤的耕性影响极大。 2 2.5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l土壤质地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土壤质地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根据土壤颗粒组成的相似与否可将土壤划分为若干类别,根据土壤颗粒组成的相似与否可将土壤划分为若干类别,即土壤质地类别。即土壤质地类别。 土壤质地对土壤

69、的耕性、孔隙性、保蓄性、供给性、通土壤质地对土壤的耕性、孔隙性、保蓄性、供给性、通透性等性能有影响。因此,土壤质地不同,其特性表现各异,透性等性能有影响。因此,土壤质地不同,其特性表现各异,同时对土壤肥力因素、农业生产等有多方面的影响。同时对土壤肥力因素、农业生产等有多方面的影响。 砂质土:大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漏水漏肥,暖性土,易耕作,砂质土:大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漏水漏肥,暖性土,易耕作,适耕期长,供肥快适耕期长,供肥快 黏质土: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弱,保水保肥、冷性土,不易耕黏质土: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弱,保水保肥、冷性土,不易耕作,适耕期短,耕作质量差作,适耕期短,耕作质量

70、差 壤质土:兼有砂质土和黏质土的优点,通气、透水性好,蓄水、保壤质土:兼有砂质土和黏质土的优点,通气、透水性好,蓄水、保肥与供肥性能强,温度稳定,耕作性能好,是理想的农业用地肥与供肥性能强,温度稳定,耕作性能好,是理想的农业用地 2 2.5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 是土壤的组成部分,与土壤肥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衡是土壤的组成部分,与土壤肥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综合其主要作用为: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综合其主要作用为:l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l提高养分的有效性提高养分的有效性l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改善土壤物理

71、性质l提高土壤保蓄性和供给性能提高土壤保蓄性和供给性能l刺激植物生长刺激植物生长l清除某些农药残毒和重金属的污染清除某些农药残毒和重金属的污染l改善土壤热量状况改善土壤热量状况 2 2.5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壤团聚体土壤团聚体 土壤矿物质与土壤有机质结合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土壤矿物质与土壤有机质结合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有机、无机复合体(团聚体)。各种团聚体的组合排列,的有机、无机复合体(团聚体)。各种团聚体的组合排列,称为土壤结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肥力状况和土壤称为土壤结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肥力状况和土壤耕作管理。耕作管理。 l土壤结构是

72、反映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土壤结构是反映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 l土壤结构是描述和鉴定土壤肥力演变状况的重要依据土壤结构是描述和鉴定土壤肥力演变状况的重要依据 l土壤结构状况影响土壤的耕作管理土壤结构状况影响土壤的耕作管理 2 2.5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壤化学性状土壤化学性状 主要包括土壤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缓冲性、土壤胶主要包括土壤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缓冲性、土壤胶体的吸附性、土壤的可溶性盐含量以及土壤养分的有效性等。体的吸附性、土壤的可溶性盐含量以及土壤养分的有效性等。这些性能决定着土壤的植物生长环境质量,是土壤质量的重这些性能决定着土壤的植物生长环境

73、质量,是土壤质量的重要反映。要反映。2 2.5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壤的生物学性状土壤的生物学性状 土壤中存在有大量的植物根系、动物和微生物,这些生土壤中存在有大量的植物根系、动物和微生物,这些生物体本身及其分泌的有机酸、生物酶等,促进土壤矿物质、物体本身及其分泌的有机酸、生物酶等,促进土壤矿物质、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是土壤肥力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是土壤肥力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土壤的生物学性状也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土壤质量因此,土壤的生物学性状也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土壤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2 2.5 .5

74、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2.5.3.22.5.3.2土壤土壤“体型体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土壤厚度土壤厚度 土壤厚度也称为土体厚度或有效土层厚度。对于土土壤厚度也称为土体厚度或有效土层厚度。对于土壤向农作物提供水、肥、气、热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是有壤向农作物提供水、肥、气、热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是有效土层,尤其是耕作层的厚度。效土层,尤其是耕作层的厚度。2 2.5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壤剖面构型土壤剖面构型 土壤剖面构型(也称土体构造、土体构型),是指土土壤剖面构型(也称土体构造、土体构型),是指土壤发生层次或土壤层次(如冲积层次)垂

75、直序列组成的不壤发生层次或土壤层次(如冲积层次)垂直序列组成的不同类型的排列组合形式。它可清楚地反映土壤的综合特征,同类型的排列组合形式。它可清楚地反映土壤的综合特征,确定土壤剖面构型有助于研究土壤发生分类,鉴别土壤单确定土壤剖面构型有助于研究土壤发生分类,鉴别土壤单元,开展土壤资源评价,查明农林牧业生产的障碍因素,元,开展土壤资源评价,查明农林牧业生产的障碍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土壤改良措施。制订切实可行的土壤改良措施。 2 2.5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l自然土壤自然土壤 自然土壤一般可分为三个最基本发生层次,即自然土壤一般可分为三个最基本发生层次,即A A、B

76、B、C C层。这是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土体物质不断发生移动和淀层。这是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土体物质不断发生移动和淀积,引起土体内部物质的分异,逐渐形成了发生层次,不同积,引起土体内部物质的分异,逐渐形成了发生层次,不同的发生层次组合便构成了土壤剖面。的发生层次组合便构成了土壤剖面。 A A层是土壤剖面的表土层,是有机质积聚层。层是土壤剖面的表土层,是有机质积聚层。 B B层位于层位于A A层的下层,是淋溶物质的淀积层或聚积层。层的下层,是淋溶物质的淀积层或聚积层。A A层和层和B B层合称为土体。层合称为土体。 C C层为母质层,位于表土层、淀积层之下,由未受成土层为母质层,位于表土层、淀积层

77、之下,由未受成土作用影响或影响较微的风化残积物或堆积物组成,是形成土作用影响或影响较微的风化残积物或堆积物组成,是形成土壤的母体或基础。在母质层下则为未风化的基岩(壤的母体或基础。在母质层下则为未风化的基岩(R R)。)。 2 2.5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l耕作土壤耕作土壤 耕作土壤的特点与自然土壤有些不同,通常可分为耕作耕作土壤的特点与自然土壤有些不同,通常可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和半熟化层、心土层、底土层。层、犁底层和半熟化层、心土层、底土层。l在冲积母质发育的土壤,由于不同冲积层的质地形成不同在冲积母质发育的土壤,由于不同冲积层的质地形成不同的层位,在土壤剖面中

78、形成各式各样的土壤剖面构型。一般的层位,在土壤剖面中形成各式各样的土壤剖面构型。一般蒙金型和通体壤质型是农业生产的良好土壤剖面构型。蒙金型和通体壤质型是农业生产的良好土壤剖面构型。l有些土壤,在土体中存在某种障碍层次,即不利于植物根有些土壤,在土体中存在某种障碍层次,即不利于植物根系伸展的土壤层次。必须针对障碍层次类型以及土壤利用特系伸展的土壤层次。必须针对障碍层次类型以及土壤利用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壤利用改良。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壤利用改良。 2 2.5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2.5.3.32.5.3.3土壤类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土壤类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不同的土

79、壤类型,其适宜性、限制性以及土地利用不同的土壤类型,其适宜性、限制性以及土地利用方向、改良措施、生产力水平都有较大的差异。方向、改良措施、生产力水平都有较大的差异。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一定要研究不同土壤类型的特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一定要研究不同土壤类型的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农、工、商、城等统一规划。则牧,农、工、商、城等统一规划。 中国土壤资源构成中国土壤资源构成中国土壤类型空间格局中国土壤类型空间格局2 2.6 .6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演化具有十

80、分重要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的自然基础条件下,土地资源利用结果因的影响。在一定的自然基础条件下,土地资源利用结果因社会经济属性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利用结构、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属性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利用结构、利用现状和投入产出结果等。投入产出结果等。 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属性主要有: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属性主要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包括人口、社会需求、土地制度、土地政策与法规、资源与环人口、社会需求、土地制度、土地政策与法规、资源与环境政策等;境政策等;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包括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布局、区域条

81、件、投入水平等;构与生产力布局、区域条件、投入水平等;技术因素技术因素包括包括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训与维护、物质技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训与维护、物质技术条件等。术条件等。 2.6 2.6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2.6.12.6.1土地所有制和使用制度土地所有制和使用制度 2.6.1.12.6.1.1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制 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土地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制体现形式。土地所有制所有权是

82、土地所有制的法制体现形式。土地所有制决定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土地市决定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土地市场形成和发育,是使土地资源的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场形成和发育,是使土地资源的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的最根本的影响因素。的最根本的影响因素。 2.6 2.6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2.6.1.22.6.1.2土地使用制度土地使用制度 它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它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使用权是依是土地制度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使用权是依法对一定土地进行利用、管理并取得效益的权利,法对一定土地

83、进行利用、管理并取得效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土地使用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2.6 2.6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2.6.22.6.2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 土地区位:陆地上某一地块的空间几何位置,土地区位:陆地上某一地块的空间几何位置,及各种土地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及各种土地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组合效益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即土所形成的整体组合效益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即土地区位是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在空地区位是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间地域上

84、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 2.6 2.6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土地自然区位土地自然区位 即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即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土地经济区位土地经济区位 指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人地关系指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人地关系和社会物化劳动投入。和社会物化劳动投入。土地交通区位土地交通区位 指区域土地或某地段与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关系,具体指区域土地或某地段与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关系,具体由距离、耗时和费用三方面来反映。由距离、耗时和费用三方面来反映。 2.6 2.6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2.6.32.6.3土地经济生

85、产力和土地报酬递减律土地经济生产力和土地报酬递减律 2.6.3.12.6.3.1土地自然生产潜力土地自然生产潜力 指充分考虑气候、土壤、地形、水文地质等要指充分考虑气候、土壤、地形、水文地质等要素对植物产量影响后得到的土地生产潜力。素对植物产量影响后得到的土地生产潜力。 2.6 2.6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2.6.3.22.6.3.2土地经济生产潜力土地经济生产潜力 在自然潜力的基础上,由人工控制因素对植物在自然潜力的基础上,由人工控制因素对植物产量的影响而得到的植物第一性生产力。影响因素:产量的影响而得到的植物第一性生产力。影响因素:灌溉、排水、土壤改良、作物

86、栽培技术、化肥、农灌溉、排水、土壤改良、作物栽培技术、化肥、农药、有机肥等物质投入、作物品种改良及其优化组药、有机肥等物质投入、作物品种改良及其优化组合;田间经营管理水平。合;田间经营管理水平。 2.6 2.6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2.6.3.32.6.3.3土地报酬递减律土地报酬递减律 由于受土地生产力的因素限制的作用,在技术由于受土地生产力的因素限制的作用,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地块上连续和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入劳动和资本,达到一定限度时,再增加投入就投入劳动和资本,达到一定限度时,再增加投入就会出现产出效益递减的现象;或对土地的利用达到会出现产出效益递减的现象;或对土地的利用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时,人们就会发现土地报酬的变动一定深度和广度时,人们就会发现土地报酬的变动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土地报酬递减。土地报酬递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