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探设计第13讲线形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91927496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探设计第13讲线形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道路勘探设计第13讲线形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道路勘探设计第13讲线形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道路勘探设计第13讲线形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道路勘探设计第13讲线形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勘探设计第13讲线形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探设计第13讲线形设计(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 一、平曲线线形设计要点一、平曲线线形设计要点n (一一)平平面面线形形应直直捷捷、流流畅,并并与与地地形形、地地物物相适相适应,与周,与周围环境相境相协调 平原微丘区,路平原微丘区,路线直捷舒直捷舒顺,直,直线比例大比例大 山岭重丘区,路山岭重丘区,路线弯曲多弯曲多变,曲,曲线比例大比例大第一节第一节 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 第五章第五章 线形设计线形设计 (二二)保保持持平平面面线形形的的均均衡衡与与连贯(技技术指指标的的均衡与均衡与连续性)性) 1 1直直线与平曲与平曲线的的组合合 长长直直线线尽尽头头不不能能接接以以小小半半径径曲曲线线。特特别别是是在在下下坡坡方方向向的的尽尽头头

2、更更要要注注意意。若若由由于于地地形形所所限限小小半半径径曲曲线难免免时,中中间应插插入入中中等等曲曲率率的的过渡渡性性曲曲线,并并使使纵坡坡不要不要过大。大。 短短直直线避避免免接接大大半半径径平平曲曲线。这种种组合合线形形均均衡衡性差,性差,线形不美形不美观。 根据国外根据国外经验,直,直线与平曲与平曲线组合,合,满足:足:Lz500m时,时,RLzLz500m时,时,R500m (二二)保保持持平平面面线形形的的均均衡衡与与连贯(技技术指指标的的均衡与均衡与连续性)性) 2 2平曲平曲线与平曲与平曲线的的组合合 条条件件允允许许时时,相相邻邻圆圆曲曲线线大大半半径径与与小小半半径径之之比

3、比宜宜小于小于2.0,相邻回旋线参数之比宜小于,相邻回旋线参数之比宜小于2.0。 3.高、低高、低标准之准之间要有要有过渡渡 高高、低低标准准变化化路路段段,除除满足足有有关关设计路路段段在在长度度和和梯梯度度上上的的要要求求外外,还应结合合地地形形的的变化化,使使路路线的平面的平面线形指形指标逐逐渐过渡,避免出渡,避免出现突突变。 不不同同标准准路路段段相相互互衔接接地地点点,应选在在交交通通量量发生生变化化处,或,或驾驶员能明能明显判断前方改判断前方改变速度的地方。速度的地方。(四)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四)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汽汽车在在公公路路的的任任何何线形形是是行行驶的的时间均均不

4、不宜宜短短于于3s3s,以使以使驾驶操作不操作不显的的过分分紧张。(1)(1)平曲平曲线一般最小一般最小长度度为9s9s行程;行程;(2)(2)平曲平曲线极限最小极限最小长度度为6s6s行程。行程。(三)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三)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 设计速度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一般值一般值(m)1000850700500350250200最小值最小值(m)200170140100705040各级公路平曲线最小长度表各级公路平曲线最小长度表 (四)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四)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3)(3)转角小于角小于7 7时的平曲的平曲线长度度设计速度(

5、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平曲线最平曲线最小长度小长度(m)1400/1200/1000/700/500/350/280/转角小于或等于转角小于或等于7时的平曲线长度时的平曲线长度 二、平面线形要素组合设计 n(一)基本型(一)基本型n 按按直直线线-回回旋旋线线-圆圆曲曲线线-回回旋旋线线-直直线线的的顺顺序序组组合合的线形。的线形。n 适用场合:交点间距不受限。适用场合:交点间距不受限。二、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 n(一)基本型曲线(一)基本型曲线n 按按直直线线-回回旋旋线线-圆圆曲曲线线-回回旋旋线线-直直线线的的顺顺序序组组合合的线形。的线形。n 适用场合:

6、交点间距不受限。适用场合:交点间距不受限。n 从从线线形形的的协协调调性性出出发发,宜宜将将回回旋旋线线、圆圆曲曲线线、回回旋旋线线之之长长度度比比设设计计成成1:1:1 1:2:1 。并并注注意意满满足足设置基本型曲线的几何条件:设置基本型曲线的几何条件:n2 n式中:式中:-路线转角;路线转角;-回旋线角。回旋线角。w(二)二)S型曲线型曲线n 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n 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2V21JD1JD2w(二)二)S型型n 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两个反向圆

7、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n 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n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 w(二)二)S型型n (2)在在S型型曲曲线线上上,两两个个反反向向回回旋旋线线之之间间不不设设直直线线,是是行行驶驶力力学学上上所所希希望望的的。不不得得已已插插入入直直线线时时,必必须须尽尽量地短,其短直线的长度或重合段的长度应符合下式:量地短,其短直线的长度或重合段的长度应符合下式:n式中:式中:l反向回旋线间短直线或重合段的长度。反向回旋线间短直线或重合段的长度。 n 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n 适用场合

8、: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n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 n (1)S型型相相邻邻两两个个回回旋旋线线参参数数A1与与A2宜宜相相等等。当当采采用用不不同同的的参参数数时时,A1与与A2之之比比应应小小于于2.0,有有条条件件时时以以小于小于1.5为宜。为宜。 w(3)S型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宜为:型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宜为:n式中:式中:R1大圆半径(大圆半径(m););n R2小圆半径(小圆半径(m)。)。n 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n 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场合:

9、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三)卵型n式中:式中:A回旋线参数;回旋线参数;n R2小圆半径(小圆半径(m)。)。n (2)两圆曲线半径之比宜在下列界限之内:两圆曲线半径之比宜在下列界限之内:n (1)卵卵型型上上的的回回旋旋线线参参数数A不不应应小小于于该该级级公公路路关关于回旋线最小参数的规定,同时宜在下列界限之内:于回旋线最小参数的规定,同时宜在下列界限之内:(三)卵型曲线n 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n 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n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w(3)两两圆圆曲曲线线的

10、的间间距距,宜宜在在下下列列界界限限之之内:内: n式中:式中:D两圆曲线最小间距(两圆曲线最小间距(m)。)。 w凸凸型型的的回回旋旋线线的的参参数数及及其其连连接接点点的的曲曲率率半半径径,应应分分别别符符合合容容许许最最小小回回旋旋线线参参数数和和圆圆曲曲线线一一般般最最小小半半径径的的规规定。定。 (四)凸型曲(四)凸型曲线n 在在两两个个同同向向回回旋旋线间不不插插入入圆曲曲线而而径径相相衔接接的的组合。合。w两个回旋两个回旋线参数之比宜参数之比宜为:A A2 2:A A1 1=1=1:1.51.5w复复台台型型回回旋旋线除除了了受受地地形形和和其其它它特特殊殊限限制制的的地地方方外

11、外一一般般很很少少使使用用,多多出出现在在互互通通式式立立体体交交叉叉的的匝匝道道线形形设计中。中。(五)复合型曲(五)复合型曲线n 两两个个以以上上同同向向回回旋旋线间在在曲曲率率相相等等处相相互互连接接的的线线形。形。(六)(六)C C型曲型曲线n 其其连连接接处处的的曲曲率率为为0,也也就就是是R=R= ,相相当当于于两两基基本本型型的的同同向向曲曲线中中间直直线长度度为0 0。n 适适用用场合合:交交点点间距距受受限限(交交点点间距距较小小)。C C型型曲曲线只只有有在特殊地形条件下方可采用。在特殊地形条件下方可采用。n 适用条件:同卵形曲线。适用条件:同卵形曲线。 n 同向曲同向曲线

12、的两回旋的两回旋线在曲率在曲率为零零处径相径相衔接的接的线形。线形。 只只有有三三、四四级级公公路路在在自自然然展展线线无无法法争争取取到到需需要要的的距距离离以以克克服服高高差差,或或因因地地形形、地地质质条条件件所所限限而而不不能能采采取取自自然然展展线线时时,方方可可采采用用回回头头曲曲线线。高高差差较较大大的的山山城城道路也需要采用回头曲线。道路也需要采用回头曲线。 (七)回(七)回头曲曲线 回回头曲曲线是是由由一一个个主主曲曲线、两两个个辅助助曲曲线和和主主、辅曲曲线所所夹的直的直线段段组合而成的复合而成的复杂曲曲线。回头曲线技术指标回头曲线技术指标 两相邻回头曲线间应尽可能拉开距离

13、。一个回头曲线终点两相邻回头曲线间应尽可能拉开距离。一个回头曲线终点至下一个回头曲线起点距离,当设计速度为至下一个回头曲线起点距离,当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时,分别应不小于时,分别应不小于200m、150m、100m。项目项目公路等级公路等级三三四四回头曲线设计速度回头曲线设计速度(km/h)35302520主曲线最小半径主曲线最小半径(m)40302015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35302520超高横坡度超高横坡度(%)6666双车道路面加宽值双车道路面加宽值(m)2.52.52.53最大纵坡最大纵坡(%)3.53.544.5n 一、纵断面线形设计要

14、点一、纵断面线形设计要点n (一)(一)纵坡极限坡极限值的运用的运用 (1 1)工程和)工程和环境境 (2 2)道路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 (3 3)车辆行行驶速度速度 (二)最短坡(二)最短坡长 坡坡长不不宜宜过短短,以以不不小小于于设计速速度度9s9s行行程程为宜宜。连续起起伏伏路路段段,纵坡坡应尽尽量量小小,坡坡长和和竖曲曲线应争争取取到极限到极限值的的1 1倍或倍或2 2倍以上,避免倍以上,避免锯齿形形纵断面。断面。第二节第二节 纵断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 n 一般情况下:竖曲线应选用较大半径为宜。一般情况下:竖曲线应选用较大半径为宜。n 坡差小时:应尽量采用大的竖曲线半径。坡差小时

15、:应尽量采用大的竖曲线半径。n 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一般最小值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一般最小值n 特殊困难情况下:方可用极限最小值。特殊困难情况下:方可用极限最小值。n 有条件时:宜采用表有条件时:宜采用表4-20规定的满足视觉要求的最小半径。规定的满足视觉要求的最小半径。 (三)竖曲线半径的选用(三)竖曲线半径的选用(四)相邻竖曲线的衔接(四)相邻竖曲线的衔接n同同向向曲曲线线:相相邻邻两两个个同同向向凹凹形形或或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特特别别是是同同向向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之之间间,如如直直坡坡段段不不长长应应合合并并为为单单曲曲线线或或复复曲曲线线,避避免出现断背曲线。免出现断背曲线。(四

16、)相邻竖曲线的衔接(四)相邻竖曲线的衔接n同同向向曲曲线线:相相邻邻两两个个同同向向凹凹形形或或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特特别别是是同同向向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之之间间,如如直直坡坡段段不不长长应应合合并并为为单单曲曲线线或或复复曲曲线线,避避免出现断背曲线。免出现断背曲线。n反反向向曲曲线线:相相邻邻反反向向竖竖曲曲线线之之间间,为为使使增增重重与与减减重重间间和和缓缓过过渡渡,中中间间最最好好插插入入一一段段直直坡坡段段。若若两两竖竖曲曲线线半半径径接接近近极极限限值值时时,这这段段直直坡坡段段至至少少应应为为计计算算行行车车速速度度的的3s行行程程。当当半半径径比比较较大时,亦可直接连接。

17、大时,亦可直接连接。 (五)各种地形条件下的纵坡设计(五)各种地形条件下的纵坡设计n(1)平原、微丘地形纵坡应均匀平缓,注意保证最小填土)平原、微丘地形纵坡应均匀平缓,注意保证最小填土高度和最小纵坡要求。丘陵地形避免过分迁就地形而起伏过大,高度和最小纵坡要求。丘陵地形避免过分迁就地形而起伏过大,纵坡应顺适不产生突变。纵坡应顺适不产生突变。n(2)山区沿河线尽量采用平缓纵坡,坡长不应超过限制长)山区沿河线尽量采用平缓纵坡,坡长不应超过限制长度,纵坡不宜大于度,纵坡不宜大于6%,并注意路基控制高程要求。,并注意路基控制高程要求。n(3)越岭线纵坡力求均匀,尽量不采用极限或接近极限纵)越岭线纵坡力求

18、均匀,尽量不采用极限或接近极限纵坡,更不宜在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之间夹短的缓和曲线。坡,更不宜在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之间夹短的缓和曲线。越岭线一般不要应设置反坡,垭口附近纵坡应尽量缓一些,从越岭线一般不要应设置反坡,垭口附近纵坡应尽量缓一些,从而满足平均纵坡要求。而满足平均纵坡要求。n(4)山脊线和山腰线除结合地形不得已采用较大纵坡外,)山脊线和山腰线除结合地形不得已采用较大纵坡外,在可能条件下纵坡应缓些。在可能条件下纵坡应缓些。n 二、纵断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二、纵断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n 三、三、纵断面断面线形形设计中高程控制条件中高程控制条件n (1 1)路基)路基对纵断面的控制断面

19、的控制n (2 2)桥涵和通道涵和通道对路路线纵断面的控制断面的控制n (3 3)隧道)隧道对路路线纵断面的控制断面的控制n (4 4)平面交叉)平面交叉对路路线纵断面的控制断面的控制n 1 1视觉分析的意义视觉分析的意义n 视视觉觉分分析析:从从视视觉觉心心理理出出发发,对对道道路路的的空空间间线线形形及及其其与与周周围围自自然然景景观观和和沿沿线线建建筑筑的的协协调调等等进进行行研研究究分分析析,以以保保持持视视觉觉的的连连续续性性,使使行行车车具具有有足足够够的的舒舒适适感感和安全感的综合设计称为视觉分析。和安全感的综合设计称为视觉分析。一、视觉分析一、视觉分析 第三节 平、纵线形组合设

20、计 2 2视觉与车速的动态规律视觉与车速的动态规律n(1)(1)驾驾驶驶员员的的注注意意力力集集中中和和心心理理紧紧张张的的程程度度随随着着车车速速的的增增加加而增加。而增加。n(2)(2)驾驾驶驶员员的的注注意意力力集集中中点点随随着着车车速速增增加加而而向向远远方方移移动动。当当车车速速增增加加9797kmkmh h时时,他他的的注注意意力力集集中中点点在在前前方方600600m m以以外外的的某某一点。一点。n(3)(3)当车速超过当车速超过9797kmkmh h时,对前景细节的视觉开始模糊起来时,对前景细节的视觉开始模糊起来。n(4)(4)驾驾驶驶者者的的周周界界感感随随车车速速的的增

21、增加加而而减减少少。当当车车速速达达到到7272km/hkm/h时时,驾驾驶驶者者可可以以看看到到公公路路两两侧侧视视角角30304040的的范范围围,而而当当车车速速增增加加到到9797km/hkm/h时时,视视角角减减至至2020以以下下。当当车车速速再再增增加加,驾驶者的注意力随之引向景象中心而置两侧于不顾。驾驶者的注意力随之引向景象中心而置两侧于不顾。n视觉分析方法:视觉分析方法:利用视觉印象随时间变化的道路透视图利用视觉印象随时间变化的道路透视图n道道路路透透视视图图:是是按按照照汽汽车车在在道道路路上上的的行行驶驶位位置置,根根据据线线形形的的几几何何状状况况确确定定的的视视轴轴方

22、方向向以以及及由由车车速速确确定定的的视视轴轴长长度度,利利用用坐坐标透视的原理绘制的。标透视的原理绘制的。n通通过过透透视视图图,可可直直观观地地看看出出立立体体线线形形是是否否顺顺适适,有有否否易易产产生生判判断断错错误误或或茫茫然然的的地地方方,路路旁旁障障碍碍是是否否有有妨妨碍碍视视线线的的地地方方等等等等。若若存存在在上上述述缺缺陷陷则则要要在在设设计计阶阶段段进进行行修修改改,然然后后再再绘绘出出透透视视图图分析研究,直至满意为止。分析研究,直至满意为止。 3视觉分析方法视觉分析方法二、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二、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n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n (1)当当设设计计

23、速速度度大大于于或或等等于于60km/h时时,必必须须注注重重平平、纵纵的合理组合;的合理组合;n (2)当当设设计计速速度度小小于于或或等等于于40km/h时时,在在条条件件允允许许情情况况下下力力求求做做到到各各种种线线形形要要素素的的合合理理组组合合,并并尽尽量量避避免免和和减减轻轻不不利组合。利组合。n (一)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一)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n 1应应在在视视觉觉上上能能自自然然地地引引导导驾驾驶驶员员的的视视线线,并并保保持持视视觉觉的的连续性。连续性。n 2注注意意保保持持平平、纵纵线线形形的的技技术术指指标标大大小小应应均均衡衡,使使线线形形在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

24、调。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n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n 4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二)平、纵线形组合要点(二)平、纵线形组合要点2. 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 (1)平面直线与纵面直线组合(纵坡不变的直线)平面直线与纵面直线组合(纵坡不变的直线) (2)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 (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 直线上一次变坡是很好的平、纵组合,从

25、美学观点讲以包括直线上一次变坡是很好的平、纵组合,从美学观点讲以包括一个凸型竖曲线为好,而包括一个凹型线次之;一个凸型竖曲线为好,而包括一个凹型线次之;直线中短距离内二次以上变坡会形成反复凸凹的直线中短距离内二次以上变坡会形成反复凸凹的“驼峰驼峰”和和“凹陷凹陷”。(2)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 (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 断背曲线的改善断背曲线的改善 断背曲线断背曲线 (3)(3)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暗暗 凹凹 n 纵断面上:避免能看到纵坡起伏三次以上。纵断面上:避免能看到纵坡起伏三次以上。(3)(3)直线与纵断面应

26、避免的组合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3. 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 w(1)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w 组合时要注意平曲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避免急弯与陡坡组合时要注意平曲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避免急弯与陡坡相重合。相重合。w(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w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w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且平包竖。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且平包竖。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

27、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 (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n 平平、竖竖曲曲线线重重合合如如果果平平曲曲线线的的中中点点与与竖竖曲曲线线的的顶顶(底底)点点位位置置错错开开不不超超过过平平曲曲线线长长度度的的四四分分之之一一时时,仍仍然然可可以以获获得得比比较较满意的外观。满意的外观。3. 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 w(1)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要

28、素)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要素w 组合时要注意平曲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避免急弯与陡坡组合时要注意平曲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避免急弯与陡坡相重合。相重合。w(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w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w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且平包竖。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且平包竖。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 若若做

29、做不不到到平平、竖竖曲曲线线较较好好的的组组合合(顶顶点点的的重重合合),则则宁宁可可把把平平竖竖曲曲线线分分开开相相当当距距离离(不不小小于于3s行行程程),使使平平曲曲线线位位于于直直坡段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坡段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若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大,则平、竖位置可不受上述限制。若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大,则平、竖位置可不受上述限制。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n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时倍时n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n半径:

30、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时倍时n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n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时倍时n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n平平曲曲线线和和竖竖曲曲线线其其中中一一方方大大而而平平缓缓,那那么么另另一一方方就就不不要要形形成成多多而而小小。一一个个长长的的平平曲曲线线内内有有两两个个以以上上竖竖曲曲线线,或或一一个个大大的的竖曲线含有两个以上平曲线,看上去非常别扭。竖曲线含有两个以上平曲线,

31、看上去非常别扭。 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n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时倍时n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n平平曲曲线线和和竖竖曲曲线线其其中中一一方方大大而而平平缓缓,那那么么另另一一方方就就不不要要形形成成多多而而小小。一一个个长长的的平平曲曲线线内内有有两两个个以以上上竖竖曲曲线线,或或一一个个大大的的竖曲线含有两个以上平曲线,看上去非常别扭。竖曲线含有两个以上平曲线,看上去非常别扭。 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n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半径

32、: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时倍时n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暗、明弯与凸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凹竖曲线n暗暗弯弯与与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及及明明弯弯与与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组组合合是是合合理理的的,悦悦目的。目的。n注意避免注意避免“暗凹暗凹”组合。组合。暗、明弯与凸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凹竖曲线n暗暗弯弯与与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及及明明弯弯与与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组组合合是是合合理理的的,悦悦目的。目的。n注意避免注意避免“暗凹暗凹”组合。组合。平、竖曲线应避免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的组合n 要要避避免免使使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顶顶部部

33、或或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底底部部与与反反向向平平曲线的拐点重合。曲线的拐点重合。凸形竖曲线与反向平曲线拐点重合凸形竖曲线与反向平曲线拐点重合 平、竖曲线应避免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的组合n 要要避避免免使使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顶顶部部或或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底底部部与与反反向向平平曲线的拐点重合。曲线的拐点重合。跳跳 跃跃平、竖曲线应避免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的组合n 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n 计计算算行行车车速速度度40km/h的的道道路路,应应避避免免在在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顶顶部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或凹形竖曲线底

34、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n 要要避避免免使使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顶顶部部或或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底底部部与与反反向向平平曲线的拐点重合。曲线的拐点重合。平、竖曲线应避免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的组合n 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n 计计算算行行车车速速度度40km/h的的道道路路,应应避避免免在在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顶顶部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n 要要避避免免使使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顶顶部部或或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底底部部与与反反向向平平曲线的拐点重合。曲线的拐点重合。 在长平曲线内,

35、要尽量设计成直坡线,避免设置短的、半径在长平曲线内,要尽量设计成直坡线,避免设置短的、半径小的竖曲线。避免在一个平曲线上连续出现多个凹、凸竖曲线。小的竖曲线。避免在一个平曲线上连续出现多个凹、凸竖曲线。 平、竖曲线应避免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的组合n 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n 计计算算行行车车速速度度40km/h的的道道路路,应应避避免免在在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顶顶部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n 要要避避免免使使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顶顶部部或或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底底部部与与反反向向平平曲线

36、的拐点重合。曲线的拐点重合。 在长平曲线内,要尽量设计成直坡线,避免设置短的、半径在长平曲线内,要尽量设计成直坡线,避免设置短的、半径小的竖曲线。避免在一个平曲线上连续出现多个凹、凸竖曲线。小的竖曲线。避免在一个平曲线上连续出现多个凹、凸竖曲线。 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小时不宜重合;此时应将两者分开,把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小时不宜重合;此时应将两者分开,把二者拉开相当距离,使平曲线位于直坡段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二者拉开相当距离,使平曲线位于直坡段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 (三)平、纵线形组合与景观的协调配合(三)平、纵线形组合与景观的协调配合n 内容:内容: 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充分利用自然景观n 人造景观

37、设计人造景观设计n 线形与景观的配合应遵循以下原则:线形与景观的配合应遵循以下原则:n 1应应在在道道路路的的规规划划、选选线线、设设计计、施施工工全全过过程程中中重重视视景景观观要要求求,尤尤其其在在规规划划和和选选线线阶阶段段,比比如如对对风风景景旅旅游游区区、自自然然保保护护区区、名名胜胜古古迹迹区区、文文物物保保护护区区等等景景点点和和其其它它特特殊殊地地区区,一一般般以以绕避为主。绕避为主。n 2尽量少破坏沿线自然景观,避免深挖高填。尽量少破坏沿线自然景观,避免深挖高填。n 3应应能能提提供供视视野野的的多多样样性性,力力求求与与周周围围的的风风景景自自然然地地融融为为一体。一体。n

38、 4不得已时,可采用修整植草皮、种树等措施加以补救。不得已时,可采用修整植草皮、种树等措施加以补救。n 5条条件件允允许许时时,以以适适当当放放缓缓边边坡坡或或将将其其变变坡坡点点修修整整圆圆滑滑,以使边坡接近于自然地面形状,增进路容美观。以使边坡接近于自然地面形状,增进路容美观。n6应应进进行行综综合合绿绿化化处处理理,避避免免形形式式和和内内容容上上的的单单一一化化,将将绿绿化化视视作作引引导导视视线线、点点缀缀风风景景以以及及改改造造环环境境的的一一种种技技术术措措施施进进行行专门设计。专门设计。n 1.1.道路透视图道路透视图n 2.2.沿线耗油量沿线耗油量n 3.3.事故率预测模型事故率预测模型n 4.4.可能速度法可能速度法n 5.5.运行速度法运行速度法第四节 线形设计检验与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