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引论哲学科学宗教457606370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90178410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0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引论哲学科学宗教457606370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一讲引论哲学科学宗教457606370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一讲引论哲学科学宗教457606370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一讲引论哲学科学宗教457606370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一讲引论哲学科学宗教457606370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引论哲学科学宗教45760637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引论哲学科学宗教457606370(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哲学史(1)主讲人:田薇教授学习参考书 赵敦华 西方哲学简史 北大出版社2001张志伟主编 西方哲学史 人大出版社2002叶秀山、王树人 总主编 西方哲学史(八卷) 第一卷 总论、 第二卷 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 第三卷 中世纪哲学汪子嵩等 希腊哲学史 人民出版社1988 赵敦华 基督教哲学1500年 人民出版社1994文德尔班 哲学史教程 商务印书馆1993罗素 西方哲学史 商务印书馆1982原著选读柏拉图:理想国 商务印书馆柏拉图:国家篇 载 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2003第一讲 引论 哲学科学宗教一、西方哲学的概念和本质“西方哲学”概念“西方哲学”指称一种带有一定空间性的

2、文化和思想传统、观念和生存模式。就空间性看“西方”远非一严格的地理界定,而是一泛西方概念。故“西方的”意义主要不在地域上而在思想传统上。因西方哲学起源于东方小亚西亚西海岸(即地中海东岸)的伊奥尼亚地区(现土耳其一带),继而在地中海沿岸发展(包括小亚西亚、希腊、意大利、北非),实际是欧亚非三州的交界地区;中世纪后期扩大至西欧的英法,文艺复兴时期又扩大至中欧的德国、尼德兰等地,近现代又传播到了北美。所以,西方哲学主要不是在地理上指“西方的”哲学,而是在思想观念上指称一种有着自身特殊本质的“哲学传统”。哲学即爱智慧(philosophia)希腊语philo-sophia由“爱”和“智慧”构成。(英p

3、hilosophy,德Philosophie 均相沿而来)。爱就是热爱、追求;智慧既是一种关于宇宙人生的本质或真谛的洞见和认识,也是一种面对宇宙人生的方式和态度。既与知识相关,又与知识有异;既包含知识,又超越了知识。不仅关涉到是与非的事实世界,而且关涉到善与恶、美与丑的价值世界。智慧不止于“是怎样”,还指向“应怎样”。从根本上说,智慧意味着某种无限的、自由的、至高无上的境界,意味着某种终极之知。爱智的深意首先,智慧作为无限自由的理想境界和终极之知是人无法达到的。柏拉图说,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神,不适合人,人不能拥有智慧,只能爱智慧、追求智慧。其次,对自由之境和终极之知的智慧之爱表现为无尽

4、的探索。维特根斯坦说,哲学永远在途中。1浪漫诗哲诺瓦利斯说,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这“家”自然是精神之家,安身立命之家。它是无限的、自由的、终极的,是高超的智慧之境。哲学就是到处去寻找这个家,不尽地追索这个家。哲学爱智的两个本质元素一是终极关怀,也叫形而上学取向。哲学爱大智,大到关于宇宙人生的存在整体、终极实在的理解,关于第一原则或绝对真理的认识,可谓安身立命问题。其意义超出了经验的限度,是形而上的,非形而下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哲学是关于道的学问,是形而上学。二是理性反思,即批判怀疑精神。哲学对大智慧的“爱”不是一种盲目独断的要求,而是通过理性的反思体

5、现的。哲学思考超越常识经验,对前提性的东西进行批判。智慧之爱本质上是一种沉思的爱,对真谛和真理的追求。上面两种思想元素是统一的。对真谛和真理的求索源于生命的形而上学冲动终极关怀,而正是因为关怀终极性问题,才开启了理性对当下的不断反思和追问。二、哲学史和科学史的特点和差异1、科学史发展以“问题的解决”为标志,哲学史发展以“问题的提出”为标志。当提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时,哲学诞生了;当追问“关于对象的认识何以形成”时,近代哲学及其认识论转向发生了;当追问语言时产生了现代语言分析哲学。这种演进尤其表现为一再提出老问题,如海德格尔重提“存在”使2000多年的形而上学进入崭新阶段。2、科学的对象是确定

6、的、界限分明的,因而科学中的问题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科学的答案可以是确定以致唯一的。哲学总是把目光伸向无限的领域,追问宇宙人生的整体性存在及其意义,这种东西不是某种确定的、界限分明的对象,而是带有人的某种自由意向性的追求目标,不存在最终和唯一的解释。哲学是多元的思维模式超时空的聚会。3、科学史是知识的累积,科学运动表现为一种“直线运动”;哲学史主要是观念、方法和智慧的积累。面对一些共同的根本的问题,古今哲人看问题的角度、解问题的方法和观念前设不同,答案也不同,使哲学史像指向同一个“圆心”的、不断变换“基点”的“圆圈运动” ,积累下如何应对宇宙人生问题的智慧。叔本华:“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人

7、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三、哲学与宗教的区别和联系西美尔和蒂利希的宗教观念德国思想家西美尔说,宗教的本质不在于外在的教义体系、机构组织、教堂庙宇,而在于“宗教性”,即一种内在的生命特征、先天的灵魂品性、形而上的生存冲动。神学家蒂利希说,宗教是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超越有限追求无限是人类的生存本性,一切精神文化活动都是关于无限者的不同追求方式,宗教构成了人类文化生活的底层和根基、内核或本体。终极关怀哲学与宗教之同哲学的本性就是不满足于已知和既成的、有限和暂时的,追问那未知和无限的、根本和永恒的,这种“终极关怀”或“形而上

8、学”取向,将人的目光引向了绝对存在,使哲学与宗教建立了一致性的联系,因为宗教就是一种关于绝对存在的终极关怀。信仰与理性宗教与哲学之异基督教宣称绝对存在就是上帝,他绝一个理念,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位格的至高创造者。真的存在吗?回答它超出了人的理性能力。怎么办?只有依靠信仰。宗教从根本上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蒂利希说,信仰是面对存在和非存在的勇气。它传递出人类试图超越有限和暂时,进入无限和永恒的生存本性。续前哲学的终极关怀借助理性的方式。理性是有限的,不能肯定或否定上帝存在,持存疑态度。存疑就是敞开,使问题处在永远的求索中。那么,哲学以有限对无限却没有终极答

9、案的追问还有何意义?意义在于不断消解已有答案的局限性,进而不断解构或超越人的存在的有限性。因反思和怀疑而取向无限的探寻,这是哲学的不确定性,也是哲学的永恒魅力。罗素的哲学观念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是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就它总是要追求迄今还不能为确切的知识所肯定的东西而言,它与神学相似;就它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不管是信仰的权威,还是传统的权威而言,它又与科学相似。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

10、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续前“人类的精神绝不愿意自甘堕落到动物的水平,始终要追求精神的家园。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对于精神力量的信仰是研究哲学的第一个条件。人必须而且应该自视为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不可低估或小视他本身精神的伟大和力量。人有了这样的信心,没有什么东西会坚硬顽固到不对他展开。那宇宙并没有力量可以抵抗求知的勇气;它必然会向刚毅的求知者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宝藏公开给他,让他享受”。四、哲学史的分期1、古代哲学 约元前6世纪至元5或6世纪。以5世纪止,是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标志;以6世纪止是以529年雅典学园被关闭为标志。包括古希腊哲学、古罗马哲学即晚期希腊哲学。2、中古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约公元5世纪至14世纪。中世纪历史从5世纪算起,但按基督教哲学的出现算,却从公元2世纪开始。包括中世纪前的教父哲学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3、近代哲学:包括14-16世纪文艺复兴过渡哲学、17-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4、19世纪中叶黑格尔哲学解体以后至今为现代哲学。思考题1、你是如何理解哲学、宗教、科学的联系和区别的?2、就“形而上”的观念谈谈对西方哲学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